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娄师德与狄仁杰阅读答案

娄师德与狄仁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1-23 01:51:43

1. 《狄梁公与娄师德》的阅读答案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下

【原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翻译】
狄仁杰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而)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凭着出色的文章和端正的品行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他人成事的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受到的机遇,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奏折,拿了十几篇(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被娄师德所包容!而娄公从来没有夸耀的表现。”

2. 文言文:娄师德与狄仁杰 ……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直道”是什么意思

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可以理解为:臣是凭借文章正路进入仕途,并不像其他人凭借人脉才有所作为。
直道,这里是正途的意思。

3. 娄师德与狄仁杰的原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版朕大用卿,卿知权所以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4. 文言文:娄师德与狄仁杰 ……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乃师德之力”… “比”是什么意思

比:曾经、以前的意思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5. 求文言文《狄梁公与娄师德》的完整注释与译文

【原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文学常识】

《唐语林》

笔记体唐代文史资料集。编撰者宋代王谠。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做官,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表现。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许 (3)咎 (4)矜

2.翻译:

(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


小题:C
小题:B

7.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5分)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

(1)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办成事情。(译出“进身”“因”1分,大意1分)
(2)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久之”后可断,也可不断)

8. 翻译:狄仁杰和娄师德

师德河陇地区镇守四十多年,恭恭敬敬勤于公事从不懈怠,使百姓和少数专民族都能安居乐业。性属情沉稳厚道能宽恕别人,狄仁杰如相,是师德举荐的;但是狄仁杰不知道,所以内心很轻慢师德,多次排挤他于朝堂之外。太后察觉了这件事,曾经问狄仁杰:师德贤吗?狄仁杰回答说:作为将领他能够认真的镇守边关,贤我却不知道。太后又问:师德能识人么?狄仁杰回答说:我和他曾经是同僚,没有听说他能识人。太后说:我能够发现爱卿你,是师德举荐的,所以也可以算得上是识人了。狄仁杰出去后,感叹说:娄公道德高尚,我被他包容很久了,我却不能发现蛛丝马迹(他包容我)。当时朝中诽谤污蔑很多,师德长时间出任要职,唯一能以好的功名结束自己的仕途,人们因此敬重他。

9. 娄师德与狄仁杰 全文翻译

一、译文: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国相。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是一天了,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受重用,其实是娄师德的功劳。”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羞愧得自我责备,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包容!然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神色。”

二、原文:宋·王谠《唐语林》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以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9)娄师德与狄仁杰阅读答案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一、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

出身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用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久视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二、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

娄师德进士出身,由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后以文官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又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

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次年拜相,不久又任河源等军检校营田大使,内迁秋官尚书。后因征讨吐蕃兵败,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娄师德再次拜相,改任纳言,次年出任陇右诸军大使。699年(圣历二年),娄师德病逝,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

10. 《娄师德包涵狄仁杰的文言文》 题目

先是以发问的方式询问狄仁杰何以平步青云,使狄仁杰述其自矜之原由,可谓请君回入瓮。
而后答摆出证据,以客观事实呈现。使得狄仁杰所述之辞与师德所荐之涵两相比照,以此给狄仁杰以心灵震撼。
最后武则天不责,则是隐晦相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意。
一招三势,环环相扣,是以解开冤家之结。

热点内容
民办文绮中学 发布:2025-08-18 20:34:33 浏览:355
中学师德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18 18:26:55 浏览:634
耻辱2教学 发布:2025-08-18 17:44:56 浏览:612
教师德能勤绩廉考核内容 发布:2025-08-18 16:13:14 浏览:594
哪里有买床 发布:2025-08-18 13:17:51 浏览:388
老师配图 发布:2025-08-18 13:16:58 浏览:748
故宫的地理位置 发布:2025-08-18 12:15:42 浏览:435
篮球裁判视频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18 11:42:44 浏览:660
野外生物起义 发布:2025-08-18 11:26:41 浏览:230
初一数学全册 发布:2025-08-18 10:50:16 浏览: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