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幼儿师生的教案

幼儿师生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1-01-26 22:31:54

❶ 我有一条花手绢小班再加师生对话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 flash课件

❷ 污水中的鱼儿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旨在充分挖掘活动中的音乐元素,并结合幼儿园思维特色,在情景化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鱼游的不同姿态,感受音乐的优美。
活动目标:
1、 大胆尝试用手的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游。
2、 在优美的旋律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运用手不同的方位变化和动作表现小鱼游的姿态
难点: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鱼游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最基本的鱼游动作。
物质准备:
1、音乐,鱼儿游的视频,彩色袜子等。
2、活动室场地布置:背景装饰有立体的水草、珊瑚、石头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学做小鱼体验音乐的优美
(一)模仿鱼游——师生进入游戏场景
提问:小鱼尼莫生活在哪里
你们能像妈妈一样游到它的家吗?
(教师扮演鱼妈妈,鼓励幼儿用学过的动作来表现小鱼游动。)
(二)畅游大海——复习巩固鱼游的基本动作
1、了解鱼游动作和手的甩动之间的关系
重点提问:小鱼怎样才能使自己游起来?
如何让小鱼游的快?(尾巴甩的快)
小结:小鱼是靠尾鳍、鱼鳍帮助它游水、掌握方向。摆的速度快,游的速度也快。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甩动双手。
请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小鱼游的很美?
(三)鱼儿共舞——感受旋律的优美
1、欣赏旋律
重点提问:音乐听起来感觉如何?(幼儿回答:很美、听了想睡觉……)
2、感受音乐
(1)师生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部位。
(2)师生共同随音乐模仿鱼游。
(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的基本动作经验,并通过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法感知音乐的特性,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尝试表演——模仿鱼游的各种姿态
(一)师生互动——一条小鱼游啊游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颜色及花纹。
重点提问:尼莫的朋友好看吗?为什么?
2、打扮小鱼,随音乐进行各种方位的游动。
(1)小鱼穿衣服
引导幼儿双手套上彩袜,说说自己是什么鱼。
(2)模仿一条小鱼游啊游
重点提问: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条鱼?
(引导幼儿发现将双手掌心合拢,在胸前左右摆动,如鱼儿游动)
(3)随音乐游动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一条鱼儿的不同方位游动姿态,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弯游等。

❸ 幼儿大班数学6可以分成几和几的详细教案.要有师生之间的对话

六可以分成:1+5 2+4 3+3 4+2 5+1
对话的话:可以先找6个同学出来然后根据上面的式子来进行对话.

❹ 小班游戏课多变的积木教案活动过程师生对话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

❺ 教案里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怎么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内,不要事无容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❻ 教学设计中的师生活动怎么写

一般教学过程中含有师生活动,如果单列出来写师生活动,则老师活动可写:教学指导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动作行为;老师深入学生间的教学活动;老师启发、鼓励、评价、指正学生的语言、行为.......
学生活动可写:学生按老师要求所做的学习活动,比如如何活动的,活动的效果,老师是否参与其中.......
师生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分而写之的,老师和学生的活动是交织进行的。

❼ 幼儿园教案什么是指详案 需要师生的对话都写出来吗

这是一定的。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能够学习到很多关于高年级的知识和技能,而幼儿园老师的备课也需要是非常详细和辛苦的,他们要能够充分地启发孩子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❽ 请问写幼儿园教案的活动过程时,需要把师生对话都写出来吗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讲出自己想玩的玩具,尝试让自己的玩具动起来。

活动准备

创设情境:在玩具架上整齐地摆放着适合托班幼儿玩的玩具,数量多于幼儿人数,由一名教师负责发、收、摆玩具。

活动流程

引趣——分享交流——交换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引趣

带宝宝到玩具架前,以惊奇的神态与其引起宝宝对众多玩具的注视和惊喜。

二、分享交流

1、让宝宝说说都有哪些玩具,自己最喜欢什么玩具。

2、鼓励宝宝用简单的语言向发收玩具的教师表述自己想要的玩具。

3、宝宝自由玩玩具,教师与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个别交流,说说玩具的名称、颜色等,并参与玩耍。

三、交换玩具

宝宝可以相互交换玩具或者到玩具架前去更换玩具。

生成问题

1、活动前可让宝宝从家中带一些玩具。

2、语言发展:我要……玩具

❾ 幼儿大班数学6可以分成几和几的详细教案。要有师生之间的对话

六可以分成:1+5 2+4 3+3 4+2 5+1
对话的话:可以先找6个同学出来然后根据上面的式子来进行对话。。。

热点内容
国防教育总结 发布:2025-08-17 07:05:32 浏览:317
王珏班主任 发布:2025-08-17 06:33:46 浏览:152
语文部编教材 发布:2025-08-17 05:45:28 浏览:882
中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发布:2025-08-17 04:08:05 浏览:879
惠民县教育局官网 发布:2025-08-17 03:04:32 浏览:243
家访密事 发布:2025-08-17 03:01:40 浏览:808
老师来了叫我 发布:2025-08-17 02:02:50 浏览:438
图们教育 发布:2025-08-16 20:16:26 浏览:604
盐城解放路教育集团 发布:2025-08-16 19:06:20 浏览:863
给老师应该送什么礼物 发布:2025-08-16 17:29:59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