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古代师生戒尺

古代师生戒尺

发布时间: 2021-01-29 12:29:37

㈠ 古代先生用戒尺打学生,能起到作用吗

"戒"尺嘛 引以为戒嘛,应该有用。

㈡ 古代的戒尺是用什么做的

戒尺 古代私塾里老先生拿着尺子惩戒那些调皮捣蛋,不好好背四书五经的学童的.

㈢ 古代为什么戒尺是直尺不是量角器

因为古代没有量角器,量角器是现在社会才有的。戒尺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佛教的一种法器: "戒尺"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 这种"尺",是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等的仪节中使用的。近些年来,僧伽们所用的"尺",已大有改变。比较常见的,多半是用一条木块,敲击几案而已。其木块长约台尺四五寸、宽厚各约一寸一分。 这自然不是我所说的那种"戒尺"。我所说的,应是"戒尺"的
另一种解释:"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晚清以来,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传统学问在新式学堂里逐渐式微,尤其是随着一九零五年废除已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私塾制度以及塾师亦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去的,自然还有莘莘学子们无法忘怀的"戒尺"。"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这样的"创伤记忆",定然不会只是一两位少年学子的求学经历。

“戒尺”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濶一寸分馀,下面四边有缕面。

㈣ 中国古代有戒尺还有其他六种叫什么

这个说的不是戒尺,说的是惊堂木:
(1)龙胆
皇上有一块,叫龙胆;意内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闻,以容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利。
(2)凤霞
娘娘有一块,叫凤霞;妃使用的称作“凤翥”,也称“凤霞”。
(3) 惊堂
文官有一块,叫惊堂;县宫使用的称为“惊堂”或“惊堂木”。
(4)虎威
武将有一块,叫虎威;将帅使用的为“虎威”,还被称为“惊虎胆”,用以震军威。
(5)戒规 (6)镇坛
和尚老道各有一块叫戒规和镇坛;僧道使用的为“振垃”、“戒规”、“醒术”、“驱邪”、“含牌”,用以醒神。
(7)押方
药铺里有半块,那叫压方。药铺、医生使用的称作“慎沉”、“审慎”~

㈤ 古代先生拿戒尺体罚学生的作文

从小学的罚站到初中的跑圈,体罚几乎是每一位老师在恨铁不成钢时想做的第一件事。有的人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有的则认为“棍棒底下出逆子”,我认为体罚只是一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行为。

老师为什么会体罚学生?是因为想让学生“长记性”,即借身体的痛楚,记住自己犯的错误以达到下次再也不犯的效果。

体罚的确会使学生铭记错误,但这只是短暂而表面的。学生因为怕被体罚而不犯错误,形成了犯错误的后果就是被体罚的错误观念,以体罚管束着学生的言行,一旦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老师的体罚约束消失,学生就会原形毕露。所以体罚只能收到短期的效果。

体罚使学生铭记错误,学生自然会下意识地避免错误,如果避免错误的方法正确,自然皆大欢喜,而如果方法错误,例如:学生因为未完成家庭作业而被体罚,有些学生就会抄袭家庭作业来避免体罚,老师收到的只是表面现象,适得其反。其次,体罚还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世界上又会多一个中规中矩的模仿者。

体罚还会僵化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敬若神明,或恨之入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暴政,哪里就有起义,体罚还会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体罚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心理疾病……

总之,暴力维持的政权不能持久,体罚维持的“乖巧”、“好学“也禁不起考验。毛泽东是罚站罚成的主席吗?钱学森是跑圈跑出来的科学家吗?

体罚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知道为什么错了,错了会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㈥ 古代私塾中的体罚有哪些

戒尺打手心,罚站在院门外(情节严重者还得倒立),最经典的是没收午饭,(让他看着自己吃,嘴歪眼斜流口水,就是不让吃。) 抄书当然也有,不过一般是以篇作单位,五十起抄,没有上限。

㈦ 古代戒尺多长

30厘米

㈧ 古代老师用戒尺打孩子手心,是体罚学生吗

按现代来的教育理念,这是体罚;但在源中国古代,只算教育惩戒,打手心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常规手段。
现代的体罚概念: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体罚,侵犯了儿童的尊严,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现代的体罚的类型:罚站;罚抄;罚跑步;打手心;打屁股;打大腿;打脚心;罚跪;罚蹲;等。

㈨ 为什么古代的教师可以使用戒尺

我们那时候的思想是不打不成才,所以老师才会有一个戒尺的。同时戒尺也是为了惊醒那时候的人,让他们认真读书,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的,所以老师才会时时的提醒学生要谨记。

㈩ 古代夫子教书为什么要用"戒尺"

"戒尺"中的“戒”和“尺”的含意,所谓“戒”,自然是训诫和惩戒了专,古人曾说“人非圣贤孰属能无过”,而过错自然是越早纠正越好,所以在学堂上犯了错误,夫子的戒尺就是用来惩戒学童的,好让对方记住错误和教训;而“尺”,则是尺度、标准,人生下来是没有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基本的道德观和法律观都是在后天学成的,所以需要一个做人的尺度。
可见,戒尺不仅仅是用来惩戒人的,也是告诫学子们应该懂得基本的社会规矩,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尺度。
方寸之物,却蕴藏着如此多的大道理,这便是儒教的智慧。

热点内容
师德师风承诺书2017 发布:2025-08-09 22:10:12 浏览:737
水利工程有哪些 发布:2025-08-09 21:31:35 浏览:487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发布:2025-08-09 20:24:40 浏览:743
12岁的英语 发布:2025-08-09 19:08:37 浏览:218
我怎么哭了 发布:2025-08-09 18:56:52 浏览:847
教师遵纪守法情况 发布:2025-08-09 18:35:25 浏览:50
孔子的师德观包括 发布:2025-08-09 14:28:56 浏览:994
英语培训初级 发布:2025-08-09 14:24:26 浏览:67
数学群数 发布:2025-08-09 14:10:52 浏览:288
朗格英语 发布:2025-08-09 14:02:21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