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班主任工作家访记录

班主任工作家访记录

发布时间: 2021-01-30 01:04:07

1. 班主任家访记录

一、基抄本信息:
家访时间;学生姓名;联系方式;……
二、家访目的:
家访前想了解的信息,如: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三、家访记录:
(家访完自己整理的部分)
四、感悟
通过家访对这个学生或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自己的感悟

2.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前和家访后的工作

当今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1)安全工作涉及的面广,比以前更为复杂;
(2)家长对教育的管理要求过高和观念的转变要求班主任更为慎重地做好家长的感情投资和处理家长的突发事件;
(3)学生在新时期的一些个性变化要求我们既把学生当孩子,又把学生当成人;
(4)从培养人的素质的角度要求我们培养好班干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影响教育学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5)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教育将产生更深远的潜移默化作用。
就当班主任的年限来说,我是一个新的班主任,是个新手,从刚接班起,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一直都很注重家校联系。为此,我就家访前和家访后谈谈体会。
一、家访前要注意的事项
1.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取得成绩或退步明显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反馈情况,从而达到平时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即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通过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3.要了解学生。在家访时学生家长会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老师的眼里孩子怎么样。如果班主任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有效的分析与评价,就可能在面对家长时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平常要对学生多加关注,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反常行为。
4.要了解家长。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他们的文化水平不同,性格也不同。班主任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班主任有必要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因为只有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场面,并针对其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5.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学生的家庭经济、生活来源、父母关系及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家访效果就会更佳。
二、家访后出现的问题及感受
虽然每次家访都设想得很好,但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
1.家长对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明知孩子存在某些不良问题,但却抱着一种让孩子在学校得过且过的放弃态度,让人感到很气愤又无助。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采取下面两种方法:想办法通过该生的其他亲属来做其及家长的工作;求助于学校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2.家长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无能为力。部分学生在家动不动就会跟父母吵,这往往跟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关。这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父亲出外打工。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对班主任布置并要检查的任务一般都会较好地完成的特点,对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给一本笔记本让他记“流水账”:在家里哪个时间完成什么都登记下来,并让家长核实签名,再针对不足让其改正,当然这可能只适用于初中甚至是初一。
3.表面上很重视,责任却全部由班主任承担。表面重视,会与老师电话联系,但一味地想把学生的教育问题由班主任解决。最常听的一句是“我家孩子在家都不听话,他对老师说的比较会听”,当然这确实有可能,但不能因为比较听班主任的话就要老师当保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更多的是给予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家长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很多时候家长总对孩子提各种要求,但自己在行为上又不能给孩子好的榜样。最常见的就是赌博现象,不仅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家访后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1.每天把学生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工作重点主要面向后进学生,多关注他们,多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要充分利用家校通和家长联系,联系要细致,如,利用作业记录本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由于平时大家工作忙,可以多进行电访。和家长打电话,要明确交流的目的,注意时间和语言,多用关心的话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多一点理解,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和家长沟通要多报喜,少报忧。老师与家长交流要有耐心,即使对家长的看法不认同,也不能表露出不耐烦情绪。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
2.及时向家长反映班级的现状。平时要把班级的氛围搞好,让家长认同你这个班级。出现问题时,要采用有效的处理办法,如果和孩子能直接沟通,把问题圆满解决,就没有必要麻烦家长。如果觉得有必要家访,就一定要及时,尽快把问题解决。要尽量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个性。
要通过家校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将要开展的活动,以便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班主任在向家长指出孩子缺点的同时也应要求家长向班主任反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教导孩子。利用家校通布置作业时可以向家长做出一些温馨的提示,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家长的友善。要利用一切和家长碰面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如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就是很好的交流时机。
3.为了避免家长的误会,班主任开展工作前应该先知会家长,充分利用家长会,不但要表扬学生,还要表扬家长。家长会上力求不批评任何学生和家长,而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与孩子及时沟通感情。孩子需要家长细心地关注。在家长快乐的导向之下,孩子其实很容易获得快乐。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事情,这样他就会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悦迎接新的一天。
(2)别“压制”孩子的快乐。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玩耍,他们喜欢抓虫、捏泥巴、看蚂蚁搬家——这样让他按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他们会更快乐。
(3)让孩子笑出声来。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里,高兴时就大声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所以,应让家中充满笑声,记得经常给孩子拥抱。
(4)及时表扬孩子。家长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带着与他一样的兴趣做他喜欢的事,而不是敷衍。并且在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适时给予表扬。如果孩子的热情能通过家长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5)教导孩子关爱他人。尽量给孩子提供关心、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懂得分享。这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既发扬了一种美德,又享受到意外的快乐。
(6)别对孩子“逼人太甚”。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评和责骂之重。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甚至拳脚相加,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么过错,家长也应该“无条件地”原谅。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我们应该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二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而搭建二者之间联系的最佳桥梁就是家访。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初中,由于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当多,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 班主任家访谈话内容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外表现;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提高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活动时间:
2012年4月9日——4月29日
三、活动形式
1.登门访问: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利用课余时间或双休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
3.邀请来校: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四、家访对象
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或留守儿童,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同时,对那些关心教育事业的知名家长、或对学校、教师工作不理解而产生隔阂的家长也是这次家访的主要对象。
五、谈话内容:
1、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纪律、思想品德等表现或偶发事件。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情况。
3、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如个性特点、情绪变化、劳动表现、生活作风等。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7、宣传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8、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的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9、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六、家访提示:
1、家访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
2、家访前,要与家长提前约定好时间,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3、谈学生在校情况,基调以表扬学生的亮点为主,切忌揭学生的短处,切忌向家长告学生的状。
4、征求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要以温和、诚恳的态度与家长进行谈心,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解释,把问题解释清楚,切忌与家长发生争论。
5、教师进行家访一律不得要求家长接送;家访时须避开吃饭时间,以免引起误会;家访工作中不得接受家长钱、物。
6、家访时老师要与家长做认真、细致、耐心的交流,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7、家访后,教师要认真总结,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4. 班主任工作总结家访情况怎么写

本学期,积极配合学校和年级的要求,认真开展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为了进一步引导班级学生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我班“奋发向上、携手共进”的班风,现对本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做一下总结,以期不断改进,为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积累经验:
在上学期获得的成绩基础上,在以下方面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所以本学期仍坚持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个别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在期中考试和各项活动中,班级团结向上,勇于争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具体措施如下: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辅导。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电话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二)常规工作:
1、灵活运用表扬与批评,调动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进一步形成。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召开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学风建设:
1、 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和各科任老师一起搞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
3、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4、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5、加强学生早自习,晚自习等时段的自主学习。
(四)活动安排:
2月:利用班会时间,转变角色,调整好进入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树立新学期奋斗目标,一起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
3月: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通过班内互助和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人人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气。
4月: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行篮球赛。同时做好复习动员工作,迎接期中考试。
5月: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介绍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促进班内的比拼和良好竞争。此外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
6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做好期末考试动员和备考工作。
本学期,班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期中考试中班级成绩突出,共有28人在年级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在期末考试中共有25人在年级取得进步,在本学期学习综合评价中共有22人在年级取得进步;“红三月,学雷锋”活动中表现突出;在班级量化考核中始终位于年级前列。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会总结经验,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继续发扬,不断探索,抓住班级教育的契机,协调各科任老师的教学工作,为培养优秀的班集体和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素质而奋斗!

热点内容
德语文学论文 发布:2025-08-07 09:21:32 浏览:859
如何录制ppt 发布:2025-08-07 08:17:20 浏览:798
翠鸟移巢文言文翻译 发布:2025-08-07 08:12:03 浏览:365
英语九上单词 发布:2025-08-07 07:16:52 浏览:564
融创2016暑期 发布:2025-08-07 02:30:33 浏览:472
自体脂肪丰胸多少 发布:2025-08-07 02:05:56 浏览:289
数学及其历史 发布:2025-08-07 02:05:19 浏览:240
班主任见习记录表 发布:2025-08-07 01:38:20 浏览:322
师德考核自评表 发布:2025-08-06 23:10:43 浏览:852
感恩校园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5-08-06 22:13:48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