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家访具体流程

家访具体流程

发布时间: 2021-02-13 01:23:35

A. 教师如何进行家访

一、家访要有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家访也一样,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要具体详细,如本期家访人数、次数、时间、目的、内容等,并按计划行事。这样做不仅能使家访避免盲目性,而且也可防止想起来了,去访一访;忘了,就搁在一边的现象发生(即所谓的家访冷热症);这样做有利于家访工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家访的形式和内容
家访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
随防,顾名思义就是随时进行家访。根据随访目的和时机的不同,可以有以下方式:
1 、串门式家访。利用一些顺便机会到学生家中走走,与家长做礼节性交谈,顺便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这种家访方式自然,耗时少,省精力。
2 、祝贺式家访。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时。及时抓住时机,前往学生家中报喜,家长和学生都会受到鼓舞,感到高兴。在这种友好气氛中,借机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成效会大不一样。
4 、间接式家访。当自己与家长之间产生某种误解时,应及时让其他教师去做间接家访,当误解消除后,再去进行正面家访。
5 、探望式家访。当学生染上某种疾病,不要忘了探望,并把希望带给他们,激发学生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这样还会感化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6、鼓励式家访。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认识并有了一点改正时进行家访,目的是及时表扬,鼓足他的后劲。
适时地随访,极易于老师走入学生内心,触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真情,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促进班风建设稳步发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中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定访,是教师与家长采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联系的一种家访。它适用于重点教育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时间:组班的初始阶段不宜,待老师、学生、家长互相了解之后,方可再广泛应用。如我校的帮扶结对工作中教师对自己结对的学生就有必要进行定访。实践证明: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错的。
三、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学困生身上,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这里着重提出两类学生。
其一是对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有必要进行家访。家访中对好学生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自不在话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感情,促使家长协助强化、巩固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学生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对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在班级里,中等学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视的群体。虽然他们在班里听话,在学校里不捣乱,学习成绩又不拖后腿,比较安全,但许多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中等生没有优等生那样自信和优越感:也不会像差等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一般比较刻苦,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健康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家访中对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找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四、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时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明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使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也是双向的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职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知以礼,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们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三、首次家访要注意的事项
1、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家访要事先预约。现在学校设计的新生报名表上填的内容比较详细,家家户户都有电话有手机,这也给家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访前,最好先电话预约,可避免跑空腿。因而家访前需事先预约。才能收到了访必见,见必果的良好效果。
3、家长谈话要开诚布公、直率坦诚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双方都是从关心学生的目的出发的,开诚布公、直率坦诚就成了双方谈话的语言特色。
4、首次家访,是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这是寄宿制学校,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偏食、夜里是否要叫起小便等等。新生家长还会问到许多具体的细节上的问题,如,夜里,小孩踢被子着凉怎么办?我们要做好准备,进行耐心地解说,消除家长的顾虑。在以后与家长的交谈问题时,也要做到不告状、不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因为告状的结果会激化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事后家长必要惩罚孩子,师生结怨;谈成绩时,不溢美、不夸张,不要空洞赞扬学生的优点,要言之有物,具体到事。
5、首次家访,还有一个任务,是要向家长和学生介绍自己。让家长与学生了解老师。了解老师的
6 、要把握时间,不要冗长拖沓。在摸清情况,弄清问题以后,班主任要果断地结束谈话,适时告辞。不要讲得忘了时间,忘了场合,既耽误别人休息,又浪费自己的时间。
总之,家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B. 家访过程简要记录怎么写

思路:

主要描写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比如是否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是否做家务、和父母的关系如何等等。

例子:

孩子假期回达州,能自己整理自己的内务,收拾书桌,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整个假期,和家长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能关心、体贴父母,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但在学习上仍然显得不够主动,比较好玩,完成假期作业有点被动,需要家长监督提醒。

(2)家访具体流程扩展阅读:

家访的意义:

1、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2、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

3、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

4、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工不是教学技巧,而是分析学生心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走进孩子的家,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C. 家访过程简要记录

我刚被访完
主要就是分析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 各个方面
和家长沟通 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各方面情况
然后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

D. 幼儿家访过程怎么写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幼儿园家访记录: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这学期农场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园领导的指导下,宋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我们小班全班共有11名幼儿,家访11户,访问率达100%。而此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特点,设计好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路滑,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感到拘束,不随便在幼儿家里吃饭,不收家长的馈赠,做好家访记录。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也领会了许多,而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领会中才能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同时我坚信,家访活动是对我园、对教师、对幼儿都有益的活动,领导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积极参加,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年我们走千家,坚持不懈,以后定能走万家。

E. 家访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该怎么写

家访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1、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访: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F. 如何做好家访以及在家访中要注意些什么

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班主任和教师要主动联系家庭,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访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许多老师都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教育手段把工作做好,近几年来,我发现有这样的情况:有些老师家访时与家长交流了学生的一些情况,过后家长在学校或再见到这位老师,恳求老师以后别家访了,因为每次家访后,家长都受到孩子的责难,有的学生也给老师臭脸看,甚至在同学中骂老师,这样的家访,显然失去了它应该有的意义和效果,我认为,一些教师在家访上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老师平时不轻易家访,只有学生犯错之后才家访,这样家访即“告状”这种做法令学生不安,家长难堪。2、有些老师家访时不讲究方式方法,每每次家访时,总是在家长面前数落学生的不足,把学生的缺点毫不保留的端出来,这令父母十分狼狈,他们往往一怒之下责骂孩子,甚至棍棒相加。3、有些老师抓住部分学生害怕家长的特点,学生稍有差错,便用家访来威胁学生,把家访当作管理学生的唯一的“尚方宝剑”。这种做法很令学生反感。4、有些老师家访时,不是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教育学生,而是把教育孩子的困难推给家长,从而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一消极的做法,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使教育更加困难。家访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它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从而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教育一旦得到家长的支持,教育的效果就会明显。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这里谈谈应注意的问题。1、要勤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熟悉学生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教育好学生的诀窍之一,接到一个新班级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老师经常性的进行家访,把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地告诉家长,让老师和家长在学生出问题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使学生觉得老师不是上门“告状”而是关心他的成长,对老师便有感激之情,学生就能听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从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2、家访要及时。学生如出现不良现象或问题,就要及时家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累积成堆后才匆忙去找家长解决,如我班有学生李XX个性要强好胜,重江湖义气,有一次参加打架事件,我就在事发当晚进行家访,向该生及其父母具体了解事件的起因,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错误,帮助他提出改正错误的措施,自此以后,其有良好的表现。3、家访时尽量避免直言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其闪光点谈起。4、家访要尽量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同时,可以相互听取意见,提出改正意见,鼓励其进步,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家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实事求是,应以诚相待,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重点,并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幸福降临,而不是灾难临头。以上是在家访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才能收到家访的预期效果。

G. 家访的过程怎么写

  1.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以及在家思想状况与表现还有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意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H. 老师要来家访,需要做哪些准备

可以提前把房间收拾整洁,准备好自己对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具体准备如专下:

1、把房间收拾属干净,家庭成员不要穿着睡衣接待老师,显得不够庄重和礼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师迎进门入座,给老师倒杯水。让孩子在老师面前安静坐下,表现得大方自然,礼貌地和老师对话,不要东跑西跑只顾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绍,也可以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3、老师若有兴趣,可以让孩子带领老师参观下自己的小书房、书架上读过的绘本、绘画的作品以及DIY小制作等等。

4、家长可以适当向老师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并留下手机、微信等联络方式。老师离开时,和孩子一起送老师到门口,并礼貌道别。

注意事项:

1、家访时家庭成员需做到热情、不卑不亢、善于交流,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2、家长和孩子可以以轻松的心态来迎接“家访”这件事,表现出最自然的状态、最大的诚意就好,这也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必经之路。

I. 小学家访简要过程怎么写

简述被家访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在校表现等等,然后写写认为这次家访的具体目的是什么,然后是家访的过程,然后总结一下这次家访有没有起到良好的家校沟通效果.

J. 家访过程怎么写

  1.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以及在家思想状况与表现还有学内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容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意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热点内容
数学答案软件 发布:2025-07-23 20:58:51 浏览:524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23 20:31:28 浏览:202
老师想你了 发布:2025-07-23 20:31:14 浏览:924
英语etc 发布:2025-07-23 17:46:24 浏览:834
中师大教育 发布:2025-07-23 16:43:13 浏览:938
语文科组总结 发布:2025-07-23 16:36:43 浏览:545
婴儿体温多少 发布:2025-07-23 16:31:17 浏览:853
4的语文写 发布:2025-07-23 16:27:51 浏览:358
小学数学师徒结对记录 发布:2025-07-23 16:03:00 浏览:667
如何查看qq加密相册 发布:2025-07-23 14:48:51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