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师生
㈠ 朵云简介
创建于1900年的朵云轩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积淀,它以中国书画及其相关的宣纸、湖笔、徽墨、歙砚等文房用品的经营和巧夺天工的木版水印复制艺术,与北京的荣宝斋分别雄峙于大江南北。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里,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40年代,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就提及过朵云轩特制的信笺。
中国原作字画的征集、收藏与经营、是朵云轩的一大主业,并取得了煌煌业绩。自1960年朵云轩重建以来,从民间征集的书画文物,数以万计,提供给文博单位的珍贵藏品也有数百件之众,此外,朵云轩自身的宏富收藏也令人瞩目。80年代中期,由谢稚柳先生任组长,包括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等在内的专家组对朵云轩的藏品进行全面的检阅和鉴定,对其藏品的质和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对书画文物的抢救征集中,浸透着朵云轩人辛勤工作的汗水。有一次,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下觅宝,在朵云轩相中了一部“宋拓王羲之圣教序”,这部名帖,比民国徐世昌收藏的“墨皇本圣教序”更为珍贵,现已成为该馆十件镇馆藏品之一。而这部名帖的抢救重生,竟出于如此的偶然:家住张家花园的一位居民,请朵云轩派员上门征集,在其前人留下的一大堆旧碑帖中,朵云轩鉴定人员一一翻检,大多价值一般,蓦地从纸堆里掉下两张残片,慧眼独具的鉴定员捡起一看,即断定其为宋代拓片,于是发动这家人翻箱倒柜,经过几天的搜寻,终于在尘埃蒙蒙的壁角里,抢救出了这部稀世名帖。在朵云轩,像这样不遗余力抢救文物的故事何止一二。
朵云轩被艺坛称为“江南艺苑”、“书画之家”,这一美誉很大程度上来自它与书画家之间的默契和亲和力。笔者清楚记得,60年代初,在朵云轩宽敞幽静的营业大厅里,正中放置一套红木台椅,书画家们便是这里的座上客,讲道论艺,交流切磋,这边,林风眠在与资深营业员促膝交谈;那边,翁
元稹 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野人爱静仍耽寝,自问黄昏肯去无。
李频 魏驮山前一朵花,岭西更有几千家。石斑鱼鲊香冲鼻,浅水沙田饭绕牙。
杜甫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戴叔伦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
泉。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王建 别屋炊香饭,熏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师生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㈢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生招生
音乐学等艺术类考来生自的文化课成绩一般都不咋地,如果你能过浙江的高考一本线,说明你的文化课成绩太给力了。
针对艺术类考生,华东师大规定的是过本省艺术类本科线(浙江艺术本科一批线),而不是高考一本线,在浙江两者差200多分。
艺术类考生入学后是不能转入非艺术类专业的,较大的文化课成绩差是重要的原因;普通类文理生也不能转入艺术类,因为未参见统考、校考等原因。原来华师大貌似发生过艺术生转入非艺术专业,但后来坚决纠正了。华东师大2013年校内转专业规定刚刚颁布,就有艺术类不能转入非艺术类的条款,你可以登录查阅。其实不仅是华师,其他院校也这么规定,教育部也是如此规定的。
华东师大规定音乐学考生可以兼报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方向,录取时按专业方向分类录取。音乐表演是按专业成绩录取,但文化课成绩占音乐教育录取综合分权重的30%。如果你对专业校考名次没把握,对文化课有信心,可以兼报音乐教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㈣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解析: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解析: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解析:孔子说:“同学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4、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解析: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解析: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6、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解析: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诋毁的。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只显出他不自量力罢了。”
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解析: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解析: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解析: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解析: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㈤ 陈大羽的艺术履历
陈大羽 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姚世影、马公愚、诸乐三、诸闻韵、王个簃,1946年,经谢公展一位学生的介绍,得识齐白石并拜之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画。1948年任上海美专国画系写意花鸟画讲师,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1958年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主任。
陈大羽于艺勤勉,大胆探索,承传统以开生面。上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明清大家,又以笔墨当随时代之胸襟践行艺术道路。1956年与李可染、黄润华沿长江旅行写生,堪领风气之先。他的作品以观察写生入手,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将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融入作品之中,体现出朴实豪迈的个性风格和时代艺术特征。
陈大羽擅长大写意花鸟、书法和篆刻。书法以篆书、行草见长。中国画《并蒂呈祥》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第一、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1980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81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48年出版《陈大羽画集》,1982年出版《大羽画选》,1988年在日本出版《陈大羽作品集》。
陈大羽艺术年表1912 壬子 1岁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五)出生于广东潮阳县棉城镇平和东乡八公池丁厝围(今属广东省汕头市)。取名致贤。父陈友松,德商洋行职员;母颜合,出身于打锡业手艺人家庭。1929 己巳 18岁潮阳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失学在家,自修绘画。1930 庚午 19岁成年。取名汉卿。潮阳县保元小学任教到1935年止。继续自修绘画。1934 甲戌 23岁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商洋行歇业,父亲失业,家庭生活拮据。母亲毅然变卖家物,筹钱支持儿子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下称“上海美专”)暑假中小学师训班补习美术。翌年再赴上海美专补习。得业师诸乐三先生鼓励:“按你的成绩,完全可以以同等学力,报考插班国画科三年级。”1935 乙亥 24岁得青岛本家两位伯父资助,插班考进上海美专国画科三年级。从吴昌硕弟子诸乐三、诸闻韵、王个簃等老师学习写意花鸟;又从李健老师学习书法,从马公愚老师学习篆刻。学校教学开放,名师流动,人才济济,学生可择需面聆教诲。广增见识,大开眼界,受益良多。先后进入美专学画的潮汕籍人士很多,有刘昌潮、林受益、李开麟、科吴维、郑餐霞、郑奕辉、王兰若与吴芳谷等。1936 丙子 25岁7月,修业期满,是为上海美专第十八届毕业生。经刘海粟校长审定,七幅作品入选“现代绘画展”,赴南京展出。9月返乡,继续任教于保元小学,兼教四序小学。是时举办个人画展。1938 戊寅 27岁任教于潮阳县南阳乡立小学。 12月,赴青岛,任崇德中学美术教员。1940至1944年间先后兼任圣功女中、文德女中两校美术教员。在青岛期间,加入琴岛画会,参与赵仲玉、于希宁、赫葆真、王关石等人之琴岛画会年展。多次参加救灾义卖画展。售画所得,捐赠灾区。1943 癸未 32岁夏季,潮汕大旱,举办个人助赈潮汕扇面画展,支援家乡救灾,同时发表《多难的潮汕》一文,寄托思乡之情。1944 甲申 33岁于青岛、北平各举办个人画展。暑假,由王友石先生引见,携画作求教于齐白石先生。白石老人见画作,甚喜。并说自己也喜欢吴昌硕书画,也在学。齐白石为其画作题句:“赵吴以后,独见陈君”。齐白石为之取名翱,字大羽,遂以字行。
1945 乙酉 34岁迁居北平。1945至1947年间,师从齐白石先生,得其激赏,画艺日进。居北平期间还向陈半丁、黄宾虹等画师求教受益。学画同时,举办画展,鬻画为生。1947 丁亥 36岁齐白石为其画作题句:“下笔之超雅,陈生过我”,“论艺术要能有天分过人,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4月,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结识李可染先生。秋天,离开北平,回青岛,任教于青岛商业职业学校。于青岛举办个人画展。冬,出版《大羽画集》。1948 戊子 37岁1月,于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珂罗版《陈大羽画集》(上海出版社)。5月,于香港举办个人画展。6月,于澳门举办个人画展。9月,参加琴岛画会成立十周年八人联展(参展者有赵仲玉、陈大羽、吕品、郭梦家、王关石、叶又新、王文彬、毋振元)。10月,应刘海粟校长之邀,回母校上海美专服务。1949 己丑 38岁上海解放。任上海美专国画科副教授。并于上海华东军管会文化部美术部门兼职。12月,与陈秋草、沈子丞等筹建上海新国画研究会。1950 庚寅 39岁1月创作《共同纲领》新年画两幅。7月,当选上海第一届文代会代表。10月,当选上海美协常务理事。10月29日,上海新国画研究会成立(该会于1956年停止活动),当选常务委员。积极投入新国画人物画创作。创作新国画《生产救灾图》两幅11月,创作新国画《娃娃戏-保卫和平》。12月,创作新国画《保卫和平》、《贷种子图》、《生产图》(一)、《生产图》(二)等作品。1951 辛卯 40岁创作新国画《编笆斗赶丰收》、《修操场》、《打井抗旱》、《土改》等作品。1952 壬辰 41岁2月,新国画作品《编笆斗赶丰收》获上海市文化局二等奖。所作新国画作品《苞米》、《生产救灾》、《保卫和平》、《生产自救图》选入新美术选集一、二辑(大东书局)。年底,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及山东大学艺术系的美术和音乐两科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下称“华东艺专”),迁址无锡。1953 癸巳 42岁任教于无锡华东艺专美术科。1955 乙未 44岁画作《梅园一角》参加全国美展,并于苏联美术杂志刊出。
1956 丙申 4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李可染及其研究生黄润华赴浙江、四川写生,创作山水画多幅。捷克友人收藏中国画,请华君武代为征集,应约作扇面画一幅。1957 丁酉 46岁赴浙江写生,创作山水画作品多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58 戊戌 47岁1月,华东艺专迁至南京。6月,华东艺专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6月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下称“南艺”)。迁往南京,任南艺副教授。教学之余,辅导南京市《少年之家》绘画班,日后有多名学生考入南艺附中。1959 己亥 48岁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大羽山水画辑》,收入《乌龙山渡口》、《雁荡山风景》、《黄坛口水电站》、《工地一角》等作品。作品收入《新中国画选辑之三·京口新貌》(天津美术出版社)。1962 壬寅 51岁春,江苏举办“清代扬州画派作品展览”暨专题研讨会,应约撰写并发表《试谈“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一文。夏,应山东美术家协会之邀赴青岛休养、创作。为南艺校庆创作花鸟画作品多幅,其中以毛主席诗意创作了《一唱雄鸡天下白》。应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长之邀,为国学大师、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先生篆写墓志盖。1963 癸卯 52岁秋,中国美协组织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白雪石等人赴江西庐山、井冈山写生,作品其后在南京、北京展览。1964 甲辰 53岁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白雪石四人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四人画展到沈阳巡展后,作品悉数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1972 壬子 61岁创作《紫金山天文台》(陈大羽、范保文联署),发表于英文版《中国文学》第六期。1973 癸丑 62岁上海外贸部门根据周总理指示精神,派员登门征画,应邀创作《迎春》黑画受批判。1976 丙辰 65岁创作《举国同庆除四害》。先后担任南艺1976、1977、1978届中国画班主任、导师。1977 丁巳 66岁作画《银花千重亿众心》(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藏)纪念周恩来总理去世一周年。赴江西庐山,创作山水画《庐山》,后又创作《星子一灯》。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松柏长青》。参加中日书法家作品联展。1978 戊午 67岁3月,作品《红梅公鸡》发表于《中国文学》。书法作品入选《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黑龙江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大羽画辑》。赴广西桂林写生。书画活动活跃,创作颇丰。1979 己未 68岁任南艺教授,研究生导师,南艺美术系主任。接待香港画家杨善深及其弟子林擒、黄彦华、黄佩宜等一行,进行交流。赴杭州参加西泠印社75周年纪念活动。时由吕迈陪同,赴浙江美术学院,看望恩师诸乐三先生。1980 庚申 69岁作品《并蒂吉祥》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陈大羽书画展”于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展品中不乏课堂示范之作。为业师,美术史论泰斗,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俞剑华先生书写墓志铭。1981 辛酉 70岁“陈大羽画展”于上海美术馆展出。刘海粟、颜文梁、朱屺瞻、王个簃、谢稚柳、唐云、钱君陶、吴青霞、沈柔坚、陈秋草、程十发、应野平等师友与会,盛况空前。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任理事。1982 壬戌 71岁应邀参加汕头市元宵画会活动。刘海粟作为贵宾莅临,受到众多老弟子簇拥爱戴。当年之莘莘学子,今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们由衷感念母校为潮汕培养出众多绘画人才。陪同刘海粟等参观汕头名胜古迹,题字写生作画。出版《陈大羽画选》(上海美术出版社)。1983 癸亥 72岁接待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和平山郁夫。1984 甲子 73岁赴北京参观“齐白石画展”。晤李可染,老友重聚,交谈甚欢。8月,应邀参加上海《文汇报》复刊35周年活动。与刘海粟、朱屺瞻、王个簃合作《延年颂》巨幅大画。1985 乙丑 74岁任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 丙子 75岁游三峡,创作山水画《三峡》。1987 丁卯 76岁2月,任南京印社副社长。1988 戊辰 77岁受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委派,携夫人郑惜花赴日本名古屋参加中携夫人郑惜花赴日本名古屋参加中日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庆祝活动。日方主办“中国著名书画家陈大羽作品展”,并出版画册。当选杭州西泠印社常务理事会员。1989 己巳 78岁患白内障并发现眼底黄斑性变,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手术失败,右眼失明。作画、写字均极困难。1990 庚午 79岁“陈大羽画展”于汕头展出。1991 辛未 80岁荣获国务院首批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画家。8月,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陈大羽师生画展”。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大羽画选》。秋,香港京华出版社出版《陈大羽画集》(由早年学生郑金源出资)。1993 癸酉 82岁左眼白内障手术成功。视力提高后治印多枚,用眼过度,造成视力下降。“陈大羽画展”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1994 甲戌 83岁“陈大羽画展”于青岛市博物馆展出。1995年
中国现代大写意花鸟画第一人陈大羽,在南京正式收刘成宝为入门弟子。刘成宝从小喜爱画画,天资颖悟,聪明过人。1973年起,他经常携带作品来南京向陈大羽先生求教,其纯正的品格和苦学的精神为大羽师所赏识.1996 丙子 85岁4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大羽书法篆刻集》。1997 丁丑 86岁诊断发现肠道肿瘤,手术切除。1998 戊寅 87岁正式退休。赴广东汕头养疴休息。1999 己卯 88岁为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创作丈二大画《虬松龙柏图》。2000 庚辰 89岁接受二次手术,5月出院。入住华东饭店休养,为筹备书画展全力投入创作,展品年底基本完成。2001 辛巳 90岁春节前后,应姜堰市人民政府之邀,为《高二适纪念馆》开馆撰开馆撰写“真知灼见,文如其人”篆书楹联。按中国传统习俗,新春即添一岁,是年九十。题”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展”,画集由中华书局出版。5月1日,因仅一眼有光感,出家门接信返身时,摔倒于台阶之上,肋骨骨折,卧床不起。5月10日,《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集》(中华书局)发行。5月15日,南京艺术学院主办“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展”,首站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5月28日,“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展”于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因住院未能亲自参加。6月1日晨6时28分逝世。
㈥ 有关“师生”的诗句有哪些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㈦ 倪蓓蓓的参展经历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嘉兴美术馆,嘉兴
自然之名——风景画与山水画邀请展,南艺美术馆,南京
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方山艺术营,南京
她·时代,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
诸子2014·色醉——女性艺术家联展,诸子艺术馆,南京
游园——先锋当代艺术展,先锋艺术中心,南京
三月画会,海棠艺术馆,南京
青春盛绘·迎青奥——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首届提名展,六尘艺术馆,南京
同绘中国梦——全省中青年美术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第四届江南如画油画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杂花共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第五届艺术展,更斯美术馆,南京
2013年
再见马蒂斯——倪蓓蓓作品展,元素艺术,扬州
探索与对话——江浙沪博士暨青年油画家学术邀请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大象无形——中国抽象水墨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
大墨·东方——2013中韩国际美术交流展,扬州市美术馆,扬州,韩国
对画——吴静一、倪蓓蓓、李小光作品展,诸子艺术馆,南京
南京品格——市青年美协会员精品展,南京市美术馆,南京
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南艺美术馆,南京
探索.对话——江浙沪油画名家写生学术提名展,大境艺术馆,扬州
不可思议——当代艺术邀请展,3V画廊,南京
映像·微体验——2013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精品展,深圳会展中心,深圳
随心而安——当代艺术邀请展,大境艺术馆,扬州
软暴力——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古岸艺术中心,南京
2012年
第八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南京
古岸艺术中心秋季沙龙展,南京图书馆,南京
2011年
本体追问·江苏中青年油画家研究展,岭南美术馆,东莞
2010年
江苏省小幅风景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9年
宁杭高速——南京杭州油画家邀请展,养墨堂美术馆,南京
2008年
亚洲插画艺术论坛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07年
超级生活—创意视觉实验展,圣划艺术中心,南京
吴韵汉风——江苏省第六届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6年
江苏省首届新人新作美术展览,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6年
分形意象——当代艺术展,南京
李建民.倪蓓蓓作品展,荣宝斋画廊,南京
2005年
江苏省第五届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未来考古学——中国当代艺术三年展,南京博物院,南京
㈧ 南艺国画的任课老师的详细资料
南艺国画中国画系现任系主任于友善副教授,系副主任吴元奎副教授。
刘海粟、张大千、黄宾虹、李超士、陈抱一、吕凤子、姜丹书、丰子恺、关良、潘天寿、傅雷、潘玉良、朱屺瞻、颜文梁、朱士杰、陈之佛、谢海燕、俞剑华、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刘抗、苏天赐、张华清、张文俊、林树中等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
现任教师、姓 名、 职 称 、学历 、讲授主要课程
方 骏:教授、硕导、硕士、写意山水、青绿山水、中国画创作
黄 敦 :教授、博、硕导、硕士、书法篆刻史论、书法、篆刻、创作
周京新 :教授、硕导、硕士、写意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徐利明: 教授、博、硕导、博士、书法篆刻史论、书法、篆刻、创作
尚 可: 教授、硕导、博士、工笔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吴元奎: 副教授 、大学、 写意人物、写意花鸟、中国画创作
江宏伟: 副教授、硕导 、大学、 工笔花鸟、花鸟画创作
于友善: 副教授、硕导 、硕士 、写意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张友宪 :副教授、硕导、 本科、 写意人物、写意花鸟、中国画创作
周志勤: 讲 师、硕士、 写意花鸟、中国画基础
束新水 :讲 师 、硕士、 写意人物、中国绘画鉴赏
徐 钢 :助 教 、硕士、 写意山水、青绿山水
朱友舟 :副教授 、硕士、 正书、隶书、行书、创作
注:南艺国画院中国画系始建于1912年,历史传承久远,学科文脉清晰,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自成体系,是本院绘画专业中的品牌专业方向。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画系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型院校及同类型专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显著的学术地位。在第六届到第十届全国美展中,中国画系师生共获得金奖3枚,银奖8枚,铜奖7枚,优秀奖13枚。1995年中国画人物画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2006年中国画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精品课程。
中国画系本科教学现专设中国画人物课程群、中国画山水课程群、中国画花鸟课程群三个专业工作室。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有:中国画艺术(人物)研究、中国画艺术(山水)研究、中国画艺术(花鸟)研究。
㈨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之初的艺术系科,由应尚能、刘雪庵等著名音乐家主持;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科重建,由著名画家沈柔坚、朱屺瞻、汪志杰主持;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沈柔坚先生出任系主任,著名中国画家朱屺瞻先生曾任艺术系研究生导师。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出任艺术系教师:他们中有雕塑家高云龙、齐子春;油画家张定钊、卢象太;版画家张嵩祖;中国画家苏春生、金正惠和美术基础理论家熊纳。1993年,音乐专业在隔断了37年后重建,经过6年的专科建设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音乐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4年,在原艺术系科的基础上成立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10年为了适应“艺术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恢复美术学系、音乐学系建制,设立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目前下设美术和音乐二个系,设有美术学和音乐学两个学科,美术学、音乐学和艺术语言学三个学术型硕士点及艺术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点,并于2006年招收艺术语言学博士生。艺术学院现有本科生447人,其中音乐学专业214人,美术学专业233人;硕士研究生210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07人左右。艺术学院在近年的发展中注意培养和引进高资历、高学位、具有精湛专业技能和高深专业学问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学科的核心
现艺术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为我国著名指挥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候润宇(现任艺术学院名誉院长)、著名油画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周长江(现任艺术学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在长期的积淀、发展和改革中坚持领先的办学理念、凸显个性化的学科特色、提升高规格的教学质量。艺术学院以美术学科为先导,以工作室教学模式为手段,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较为领先地实施了全方位的艺术教育的现当代转型实验,扩展了适应当代的学科新方向,强调观念先导的学科理论建设;以国际艺术家工作室、国际学生交流、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各类国际国内学术论坛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教育交流平台发挥了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艺术学院至今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各类高层次的艺术专业人才;历届师生的创作实践成果丰硕,在历次国际国内艺术展览、表演和比赛中获各种层次奖项,在艺术界和社会上获得了广泛声誉和影响。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当代理念的,以高质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艺术人才的艺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自1951年建校初创立,1984年文革后重建。2004年建立学院以来,始终秉承规模小、规格高的建设原则,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都保持较高水准。1999年以来,全国艺术院校的大规模扩招现象对我院的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原则形成了较大压力,但坚持领先的教学理念、保障高规格的教学质量仍是我院的理想和目标。
艺术学院设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艺术学院教学委员会、现代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书法心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交响乐团、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 1951年 以大夏大学(1924 年成立)、光华大学( 1925 年成立)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之初,沪江大学音乐系并入,经调整后设立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
1953年 江苏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
1956年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并升格成立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发展为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 北京艺术学院停办,音乐系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专业、中国音乐研究所合并组建中国音乐学院。
1980年 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和校各部级领导研究决定筹划重建艺术学科并上报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部在新的艺术形势下实施新的艺术教育的统一部署,同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置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设置美术教育。
五月五日,教育部下达华东师范大学红头文件《关于同意筹建艺术教育系的批复》(<80>教高一字044号)。
1981年 艺术教育系(美术学科)在著名画家汪志杰先生(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先生的同窗好友,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本科生、首届研究生,隶属徐悲鸿、吴作人、齐白石、李可染、叶浅予等中国画大师的弟子)的主持下正式筹建并任首任系主任、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先生任名誉系主任,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钱君陶先生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 招收第一届进修生。
1984年 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首届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教师作品展,社会影响强烈;
同年经过两年招收进修生后,招收首届本科生。
1993年 改建为艺术系,隶属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音乐专业在隔断了37年后重建,同年招生。
1995年 招收美术学硕士研究生。
1997年 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师资、图书等资源并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1998年 上海教育学院美术系等并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1999年 音乐专业经过6年的专科建设开始招收第一届音乐学专业本科生。
2002年 筹建华东师范大学交响乐团;
3月1日,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意见》(教体艺厅[2001]8号)的精神,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等12所学校建立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04年 在原艺术系的基础上撤系建院成立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下设美术、音乐两大学科,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分出成立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艺术学院保留环境艺术专业;
同年招收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2005年 美术学系教学结构调整,实行工作室教学制度,设立油画工作室、中国画与材料媒介工作室、综合绘画工作室、观念·形态艺术工作室、环境艺术工作室和美术学系基础部。
2006年 招收艺术语言学博士生(现代绘画方向、指挥方向、声乐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交响乐团正式成立。
2009年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招收首届美术学(美术教育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公费师范生。
2011年 美术学系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暨艺术学院美术学系30周年美术大展”,并由时任美术学系系主任谭根雄教授执导拍摄《风雨兼程三十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建系30周年纪录片。
同年,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等校领导研究决定,恢复美术学系、音乐学系建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实体单位、直属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实体单位、直属系),隶属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虚体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并入艺术学院(虚体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增设公共艺术工作室。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办学坚持理念的前瞻性和适应性,面向未来,服务社会,强调以当代艺术教育理念为核心,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具备当代理念和较强艺术实践能力的各类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办学宗旨。
美术学专业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类艺术人才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造性,能胜任当代艺术创作、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专业艺术人才和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美术教育教师;美术学专业设写实油画、美术教育、设计、综合绘画、中国画与材料研究、观念·表现艺术、公共艺术、艺术行政与管理等培养方向。
音乐学专业适应当代社会对音乐类艺术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系统传授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激发创造性,培养胜任当代音乐艺术创作、表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业音乐艺术人才和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师;音乐学专业设音乐教育、钢琴表演、声乐表演、管弦乐表演、指挥、舞蹈等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