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标准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师生关系标准扩展阅读:
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的涵养方法:
导师和研究生时师生关系,绝非那种古代那种宗派上的师徒关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习气,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党同伐异。作为文明社会、法治社会中的现代人,师生关系应更纯粹些。孙家洲断绝与郝相赫的关系,无可厚非,但是断不断绝,怎么断绝还得按程序来,谁都不能任性。
学贵有疑,老师可质疑学生,学生可质疑老师,真理是他们的启明星,于此而言,师生关系切莫庸俗化,切莫为了利益而结盟。如果缺乏正气,缺乏纯粹的是非判断,对学术不是好事。
②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曾经因为一个女生在课堂上讲话,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有半个小时,结果该女生在办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动又紧张,把整个初衷搞砸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我都非常的后悔,不就是在课堂上讲话的了吗,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吗。后来我改变了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学生发展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时,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有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要准备参加一个歌唱比赛,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我支持。还找我们系的声乐老师帮他指导。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后就不一样了,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每次参加歌唱比赛都会高兴的告诉我,让我帮他出主意,我也经常的鼓励他。他参加了多次的比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优等生”交流,学生只愿与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差别,家庭环境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亲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会不良影响染上恶习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差,大一开学初经常旷课、迟到,平时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的父亲早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又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村里人凑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不好好学习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感情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下半个学期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减少,上课的状态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也开始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出乎意外的惊喜。学生会觉得获得了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亲切感骤增。相反,教师很少叫某些学生的名字,使这些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学生身体不适时问嘘问暖;在平时交流中,拉拉家常,这些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
再次,与学生沟通,还应当勤与学生家长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 ,有他们配合做工作,效果会很不一样。
经常和家长电话联系,特别是当学生请病假在家时,打电话用关切的语气问问病情好了没有,什么时侯能来上课。对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家长会感动,他觉得老师很在意他的孩子,总是在电话里一再的表示感谢。家长会把老师的关心告诉子女,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回报。赢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的多,家长会配合协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后,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师生之间多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批评用语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有的老师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适时、适地的发现和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③ 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
大家还记得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吧,那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呀,当他去拜师求学时,“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那是讲究师道尊严的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把头昂的高高的,决不甘心与学生平起平坐。
后来这种师生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老师们大多以知识为最高权威,仍然存在本质上的不平等,因为有很多老师以标准答案为圣旨,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这样一个填空题:春风来了,冰雪化成了——。有个学生填上了“春天”,这是多么有诗意的答案呀!可是老师把圣旨一举,说标准答案是泥水,学生的创新精神硬是被吓了回去,岂不可悲可叹!
随着时代车轮的飞速旋转,新课改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终于有了新定位,那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学生那久已闭塞的心灵终于重见光明,创新的精神也开始破土而出。那么我们作为新课标下的老师,应该怎样与学生相处呢?
第一,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爱我们,师生相互关爱,真诚交往,最关键的纽带就是一个“爱”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应该抹去头上知识权威的光环,用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心去与学生交往,你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的一次切身经历也许会给大家一点启发。在一次初三作文课上,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初三生活的苦与乐”,我说老师有老师的情感,学生有学生的苦与乐,关键是写出真情。当批阅学生作文时,我意外的发现:调皮大王小杰的作文写的特长,他平时都不交作文的,就仔细的看了。他说他的初三生活是暂时的快乐,因为学习差,很多老师都不管他,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同学们叫他“任我行”,即我行我素,没人管,可是他说,他只是暂时的轻松快乐,他明白自己以后的处境,他也许会去要饭,也许会去捡破烂。现在他父母因为他学习差,长打骂他,他说自己没有朋友,觉得这个世界上依恋的东西不多!当我耐心的看完他的这篇也许是他最动了真情的文章,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来,在他的作文上打上了三百多字的批语,与其说是批语,倒不如说是与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交流。我告诉他:小杰,你真的长大了,知道了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只是你不能这样悲观呀!成绩差不是致命的错误,只要你能天天有点进步,能多学点知识,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做生活的男子汉,就是很欣慰的事呀,你父母也是恨铁不成钢,他们是爱你的。你没发现老师——我,很想做你的朋友吗?我很希望有你这样懂事的学生朋友!那就拿出你男子汉的勇气来,大胆的走下去……后来,我发现他真的变了很多,不再那么忧郁,也不再那么调皮,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可见,语文老师充分利用作文批语,用爱心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第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我们要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加入学生队伍,与他们一块探索,你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教学相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有多少学生呀,和他们在一起探索,你会增长多少智慧那!还记得每次赞颂老师,总是把老师比做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多么惨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奉献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从学生身上获取到更多的点点滴滴的智慧,来进一步充实我们的头脑!
总之,新课标下,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与他们平等的对话,你会收获很多!老师们,让我们在“爱”的纽带下,走入学生中,与我们的学生一块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