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钢琴教育家访谈

钢琴教育家访谈

发布时间: 2021-03-11 12:54:42

⑴ 著名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去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著名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去世,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病去世。

一、赵屏国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赵屏国是在考去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才展露了自己的才华,还被选入到苏联的专家班上进行学习,这也足以说明他在音乐上的天赋。

据中央音乐学院的有关人员介绍,赵老师这一生都是默默的在钢琴教育事业上进行奉献。他任劳任怨从不抱怨,他希望为这个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他希望有更多热爱钢琴的人能够得到自己的教导。

⑵ 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去世了,他生前获得过哪些荣誉

近日,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去世,一届教育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钢琴家,朗朗就是其中一位,对于老师的去世,郎朗在微博发文怀念恩师:“非常悲痛,我亲爱的赵屏国老师离我们而去。我清楚地记得赵屏国老师对我的教导,怀念赵老师。” 很多网友其实对其并不了解,而这位伟大的钢琴教育家在生前获得过哪些荣誉,让我们一起来来了解一下:

一、“杰出贡献奖”

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家,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就有我们都知晓的钢琴家朗朗,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钢琴演奏家杜泰航。早在1996年,就获得了美中基金会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首届“音乐教育杰出贡献奖”。2000年再次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以上为个人观点,你对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赵屏国还有哪些了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何跟家长沟通担心孩子学习钢琴坚持不下去

“买一架钢琴要花掉一个人小半年的工资,每年的学费要花掉一个人两三个月的收入,每个周末都风雨无阻往老师家或琴行跑,每个晚上都要与孩子争执是不是应该再练十分钟,花费了这么多的财力与精力,最后只剩下客厅里一台寂寞的钢琴,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家长心里添堵。几年过去了,孩子不但不愿再提弹琴的事,就是想弹,也根本不会了。” 类似这样的故事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也使得很多家长面对钢琴毛骨悚然、望而却步。思来想去,还是先买个便宜点的乐器学学吧,比如琵琶,真学不下去可以收在箱子里,至少眼不见心不烦,就当没发生过这回事儿,损失也小些。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也听过,也相信这些事情绝对是真实的。但对于一群成熟而又有责任感的家长来说,只要分析一下原因,就能轻松地找到预防的方法与治疗的良药。 首先,既然这么多人听过孩子学钢琴半途而废的例子,那么又有多少人听过孩子从小学退学再也不上了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种辍学的例子在身边非常少。也许真的有,但只要不是由于贫病的原因,就一定是家长的心态与态度所决定的。学钢琴也差不多,家长的心态与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选择。 因此,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要明白,让孩子学钢琴是对孩子的培养与塑造,而不是向朋友与同事炫耀的资本。不要拿孩子跟其他任何人的孩子比,因为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但要让孩子不断跟他自己比,要促使孩子不断进步。只要孩子是不断进步的,那么即使同时学琴的其他孩子已经通过了六级的考试,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努力练习《车尔尼599》 ,也不要感到气馁或者羞愧。这一点就像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一样的,一般来讲,总是有同龄的孩子成绩更好一些,但那又怎么样呢?家长的确应该分析原因并帮助孩子想办法缩小差距,但自己的心里至少应该这样想:自己的孩子不是第一,但还不是一样学会了加减乘除和ABCD?更重要的是,您绝对不会因此而让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吧? 在摆正心态的同时,家长还要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抱着学不下去就算了的想法,并把这种不坚定的态度通过某种方式透露给尚不能进行成熟思考的孩子,就已经给半途而废埋下了隐患。学校的教育大致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两根"竹竿",咱们谈到的第三根"竹竿"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学钢琴来培养的。因此这两种教学在重要性上是相同的。那么既然钢琴是非学不可的,何不直接把这件事明确地告诉孩子呢? 在坚定态度的同时,家长还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在钢琴老师那里学习钢琴与在学校里学语文数学一样都会遇到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单纯是学习上的,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上的。在学校里,孩子可能会跟某个同学或者师发生不愉快而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而孩子面对钢琴老师的时候也同样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不论遇到哪方面的困难,家长都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俗话说得好: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家长以积极的态度去帮助、鼓励孩子,不仅学钢琴半途而废的事情可以避免,还能帮助孩子培养一种永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态度。要知道,钢琴教育是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家庭的教育同样承担着对孩子个性塑造的重任。学钢琴不仅仅是学钢琴,而是学音乐;学音乐也不单纯是学音乐,而是学做人。这一点常常被一些家长所忽视。 当然,在很多的情况下半途而废的发生都与老师有直接的关系。许多钢琴老师出于“严师出高徒”的指导思想或受到其他某种思想的影响而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动不动就批评、责骂,甚至有非常极端的例子——还听说过有动手打学生的(当然比较轻微,吓唬的成分比较多)。老师的严厉可以成为学生练琴的动力 但同时也必将成为学生心理上的压力。有些学生可以承受这些压力,但也有些学生无力承受这样的压力。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并且在目前这个社会的大背景与每个家庭的小背景下,孩子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整体是呈下降趋势的。 作为家长,很难控制老师教学时的方法与态度,但家长与钢琴老师积极沟通总会有所裨益 --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就是解决这种不愉快的渠道。当然,这种沟通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可以用打电话的方式或找适当的机会面谈。相信只要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一定会坦然接受这种有益的交流。要知道,在孩子教育的问题面前,家长与老师永远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如果孩子与钢琴老师之间的不愉快是无法调和的,不管是不是因为老师太过严厉,还是单纯因为孩子看老师不顺眼,那都应该考虑给孩子换一个老师了。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喜欢一个老师,他教的课就学得好,而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教的课再重要也没什么兴趣。孩子总是会因为老师的关系决定学习的态度。需要强调的是,换老师不是放弃,而是另一种方式的坚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地学下去,把他的第三根"竹竿"培养壮大。而且换个钢琴老师总比让孩子转一所学校要容易得多。从事钢琴教学的人很多,相信家长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合作者。 也许您会感到奇怪,在这一部分并有提到关于孩子对音乐、对钢琴是否有"兴趣"的问题,但只要想一想就很清楚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对上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最终还不是都乖乖地上学去了?当然,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其重要。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学钢琴时可以不考虑兴趣的问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兴趣的作用。 总而言之,音乐是必须要学的,这是支撑每个人智慧架子与成就架子的第三根"竹竿";要想获得这根"竹竿",学钢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钢琴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更不要担心孩子会半途而废,只要家长处理得当,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挡孩子获得这根合格的"竹竿"。 如果您是一位还处在"学,还是不学"彷徨中的家长,看到这里就不如轻松做个决定,开始学吧。

⑷ 美国钢琴教育家凯瑟琳罗琳的moonlight

约翰·汤普森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在美国费城学习音乐,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做钢琴巡回演出。但后来健康恶化(另一说法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钢琴教师的生涯。起初在费城和印第安纳波利斯教学,1918年开始在堪萨斯市立音乐学院(Kansas City Conservatory of Music,现为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和舞蹈学院UMKC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Dance)任教,1930年-1939年是该校的校长。在此期间,他开始通过出版社Willis Music出版钢琴教材。1936年出版了《幼儿钢琴入门指导(Teaching Little Fingers to Play)》和现代钢琴教程(John Thompson;s Modern course for the piano)的第一级,和之前的钢琴教材不同的是,他的教程的形式活泼,易于被儿童接受,加上简单的,用图像配合的教师指导。他的教程推出后,立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他就出版了第二至第五级的教程。1943年,出版了《成人预备课程(Alt Preparatory Book)》。1949年,出版新的系列《Melody All the Way》。1955年,出版了另一个新的系列《简易钢琴教程(Easiest Piano Course)》。除此以外,Willis Music出版社还有大量的补充教材和乐谱,包括练习曲,分级技巧,同一音乐风格的选曲集等出版,组成了书库Thompson Library。汤普森的钢琴教材的成功后,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出现了很多相似的系列钢琴教程(piano methods)。它们一般都有以下特点:简洁排版,音乐易读,并加上有吸引力的图画,围绕主要课程,出版一系列辅助教材包括乐理、技巧、视奏和各种风格选曲的分级教材。汤普森的钢琴教材在全世界仍在广泛的出版和应用,他的现代钢琴教程已经成为经典的钢琴教材。汤普森教程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也很普及。在中国大陆,他的《现代钢琴教程[2] 》被简称为“大汤”,《简易钢琴教程》被简称为“小汤”,被广泛的用作钢琴入门的教程。

⑸ 找一钢琴家。前晚在凤凰卫视看了一个关于他的访谈节目。可是把名字忘了...

李云迪? 男
陈萨?女
王羽佳?女
你要问的那个人的性别? 是中国籍?

⑹ 采访钢琴家因该问什么

首先。收集你要采访的人的全部资料,不要问已经公布的问题
其次。收集其他钢琴家被采访的资料,可以从中借鉴但不可照搬全抄
其他。可以问每天练习的时间啊,最近参加演奏什么感觉啊,和第一次有什么差异啊,还可以问一些你好奇的事,或者从他的粉丝群里挑选一些。

⑺ 钢琴教育家所说的“落提滚”到底是什么之“滚”篇

落提是入门阶段最后一项基本功,断奏和连奏的衍生产物。

⑻ 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怎样解决琴童手指

一、 几种已见成效的辅助练习:
1.有一种橡皮制作的握力圈,设计者并非为学习钢琴者制作的,但手指握力训练可以促进和增长支撑力。训练时次数由少至多。
2.在杠架上做“引体向上”,在锻炼手臂肌肉的同时,也锻炼了抓握杠杆的手指握力和承受力。
3.直立式手指俯卧撑练习。方法是,将5根手指分开,保持住半圆状的手型,用一定的张力使5根手指坚强牢靠。用指尖置于墙面,选择好一定距离(先近,后渐远),做直立式俯卧撑,次数由少逐渐增多。直立式俯卧撑使手指在身体靠近时要承受住部分(视距离远近不同而不同)身体的重量,训练得当,可十分有益于手指在琴上的支撑。
肌肉能力的增长必须有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琴上练习也好,辅助练习也好,我们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科学的方法去进行训练。适当而坚持不懈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总的来说,所有这一切都应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

⑼ 著名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去世,他究竟是因何去世的

根据中央音乐学院发布的讣告,著名钢琴教育家赵屏国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至于是那种疾病,网上并没有正式公布。

1、著名钢琴教育家赵屏国是郎朗的恩师。

中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屏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8日下午14时37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3月8日晚,郎朗在微博上发文,悼念自己的恩师赵屏国。 文章内容如下:非常悲痛我亲爱的赵屏国老师离我们而去,我清楚的记得赵屏国老师对我的教导,怀念赵老师。郎朗晒出了多张与赵屏国老师的合照,有小时候的,也有成名之后的。从照片我们可以看,出郎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跟随赵屏国教授学习钢琴。可以说赵屏国不仅是郎朗的启蒙教师,也是郎朗真正的全程授业师傅。从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出,郎朗和赵屏国师徒情深。

最后,赵屏国教授的逝世,是我国钢琴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⑽ 郎朗和李云迪在国际钢琴界是什么地位

他们两个都是在世界上很有名的...

他们在新生钢琴家中算很厉害的

朗朗
一.11号大熊猫宝宝 -朗朗

雄性;2006年8月25日出生;母亲晔晔;初生体重185.3g,当前体重8.4kg。整个身体较圆,非常健壮,嘴巴宽厚,嘴边有较多的黑毛,虎头虎脑,非常讨人喜欢,妈妈非常宠爱他。

二.朗朗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1982年生于中国的沈阳,年仅3岁,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钢琴学生了。5岁时,就在当地的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开始了“职业”生涯。朗朗9岁进入声望很高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5岁参加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获得第一名。 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1999年,在拉文尼亚音乐节上,他临时接替患病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演奏一鸣惊人,掀起一阵旋风,公众和评论界一致称赞他的演奏是“灿烂辉煌的”、“令人晕眩的”、“世所罕见的天才”。

作为一种夸张的表述,神童这个词早就被用滥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音乐世界确乎多的是神童,而钢琴家朗朗显然属于其中的一个。他1982年生于中国的沈阳,年仅3岁,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钢琴学生了。5岁时,就在当地的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开始了“职业”生涯。朗朗9岁进入声望很高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5岁参加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获得第一名。

他后来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1999年,在拉文尼亚音乐节上,他临时接替患病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演奏一鸣惊人,掀起一阵旋风,公众和评论界一致称赞他的演奏是“灿烂辉煌的”、“令人晕眩的”、“世所罕见的天才”。他的辉煌的生涯就此展开。现在他是高标自许的德国唱片公司(DG)旗下的艺术家。他的首张DG唱片门德尔松和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注意。去年11月,他在卡内基大厅的独奏会录音将于今年3月由DG公司推出。这场演奏会得到的反响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确有了不起的才能。

在优雅的举止、稚气的笑脸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青年人的雄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而这一点又得到惊人的才能和良好训练的有力支持。他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良好鉴识力,这许多特点早在他双亲的笔下描述过了。他的父母为了家里唯一的孩子的成长作出过相当大的牺牲。在朗朗两岁以前,父母就花了他们年收入的一半——约合300美元为 孩子买了第一架钢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都很严格, 在早先的一次访谈中,朗朗说到他出身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严父慈母;朗朗的父亲放弃工作,离开了沈阳的家,陪他到北京的音乐学院读书,他的父母也因此长期两地分居……年仅21岁,朗朗就作为一位古典音乐人引起媒体的关注,并且进入《民众》杂志评出的“将改变世界的20个年轻人”的行列。 2003 年,他共举办150场音乐会,来回奔波于三个大陆之间。只有蒙特利尔的鳕鱼大厅演奏会的前两天是在自己的家中度过的。在我们的印象中,小伙子帅气、善于言谈、精力旺盛。
郎朗出生在中国沈阳,3岁时师从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开始学习钢琴。9岁时进入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赵屏国教授。1997年,他又以各项的优异成绩,被享有盛名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

虽说郎朗现在经常在世界各大城市的音乐厅演奏,但是中国观众却很少有机会欣赏到他的现场演奏。只是在2001年6月的时候,他与指挥大师萨瓦利什执棒的费城交响乐团回到了祖国,在人民大会堂的“百年庆典”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萨大师在接受采访时称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在1999年8月的拉文尼亚音乐节上,郎朗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列·瓦茨登台,取得了戏剧性的成功,国际乐坛上迅速掀起一股“郎朗旋风”。

1999年至今,这位迷人钢琴家已经与美国“五大”以及全球大部分一流交响乐团合作,2002年郎朗成为首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艺术家,该奖项是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职业音乐家。2003年和2004年,朗朗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场音乐会上。2005年,国际政坛都在竞相邀请一位钢琴家,他就是23岁的郎朗;10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邀请郎朗在白宫举行专场演奏会,这是第一位华人音乐家在白宫举行音乐会;10月16日,郎朗受邀在欧盟总部举行音乐会;11月11日,郎朗在德国总统府,为到访的胡锦涛总书记和德国总统演奏专场音乐会郎朗的唱片由泰拉克唱片公司独家录制。第一张唱片是在坦戈伍德小泽征尔音乐厅录制的现场独奏会。第二张专辑于2002年春季发行,是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大厅的逍遥音乐会上现场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在美国古典音乐作品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李云迪
个人档案

本 籍: 四川重庆

英文名: Li Yundi

生 日: 1982-10-7 出生地: 四川重庆

原名:李希熙

所属唱片公司:环球旗下德国唱片品牌DG

学习经历:

4岁学手风琴 7岁转学钢琴

1994年以第一名考入四川音乐学院

1995年转读深圳艺术学校

现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深造

荣获第十四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第一名

2001年,李云迪留学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师从欧洲最具声望之一的钢琴教育家阿里·瓦迪。同年,签约全球最具影响的德国环球(DG)唱片公司,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签约该公司的中国钢琴家,陆续推出四张古典音乐专辑。其中,第二张专辑《李云迪·李斯特》荣获国内外多项音乐大奖。今年他的第一张协奏曲专辑即将全球发行。而他未来的唱片发行已计划已经安排至2008年。
“巨星风采!” – 波士顿环球报

“十足的音乐才能!” – 纽约时报

“世界一流的钢琴家!” – 华盛顿邮报

自2000年夺得华沙肖邦钢琴大赛后,李云迪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当年只有18岁的他,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两届达15年的沉寂,夺得了金奖桂冠,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最佳演奏奖,成为开赛73年来最年轻的首奖得主。国际乐坛评论界称:这是震惊世界琴坛的一大壮举。

2003年,李云迪签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经纪公司,成为唯一一位由公司总裁维福亲自担任全球经纪人的钢琴家。自2001年,他起应邀在世界各地巡演,足迹遍及欧美亚二十多个国家、两百多座城市,与国际一流的乐团和指挥家都曾有过合作演出。

在西方,人们已将他的名字和波里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当代钢琴演奏大师联系在一起,他被称为“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为数不多、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

详细资料简介 (小档案点击进去之后,会有个“详细资料“选项)

国际年轻钢琴大师-李云迪

“巨星风采!” – 波士顿环球报

“十足的音乐才能!” – 纽约时报

“世界一流的钢琴家!” – 华盛顿邮报

今年李云迪的第一张协奏曲专辑将在全球发行。这张由DG首席录音师亲自录音制作的大碟标致着李云迪音乐艺术的又一个新高峰。DG唱片公司的评价是,“李云迪在首张协奏曲专辑中星光闪耀,两首曲目仿佛为他量身打造。信息很简单:由年轻大师演奏的情感炽热的经典音乐。”

在西方,人们已将他的名字和波里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当代钢琴演奏大师联系在一起,他被称为“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为数不多、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

2006/07的乐季起,李云迪的演出邀约包括与柏林爱乐乐团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柏林爱乐音乐大厅,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和指挥大师卡多·夏伊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维也那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洛杉矶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的合作演出。

自2000年华沙肖邦钢琴大赛后,李云迪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当年只有18岁的他,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两届达15年的沉寂,夺得了金奖桂冠,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最佳演奏奖,成为开赛73年来最年轻的首奖得主。

国际乐坛评论界称:这是震惊世界琴坛的一大壮举。

作为由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钢琴人才,此次获奖不仅为李云迪的个人事业带来了辉煌的前景,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的成功改写了中国古典音乐历史,也标志着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及钢琴演奏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俊秀的外表和卓越的音乐技艺为李云迪赢得了“钢琴王子”的美誉,在国外人们称他为“21世纪之星”,而在国内,他更是被奉为古典偶像明星,成为当年曝光率最多的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的公益广告家喻户晓,他的音乐会一票难求……

2001年,李云迪与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德国DG唱片公司签约后,成为第一位与该公司签订唱片合约中国钢琴家。同年12月,他的首张古典音乐大碟《李云迪:肖邦精选》在全球发行并获古典唱片发行“白金奖”,《华盛顿邮报》评论:“给听众带来的是真正的、健康的肖邦音乐——雄浑有力、自然坦率、对比鲜明。”

盗版的猖獗使原本就一蹶不振的古典音乐唱片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萧条,但唯有李云迪的古典唱片却能大行其道,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只要有李云迪的钢琴古典音乐唱片问世,便会掀起一股购买热潮。至今,他已先后灌录了四张音乐大碟,被欧洲媒体誉为“改写DG公司历史的史无前例的青年”。

其中,2002年12月灌录的第二张大碟《李云迪·李斯特》一经问世便热销全球,荣获2003年德国权威古典音乐大奖“经典回声”最佳独奏唱片奖,荷兰Edison古典唱片大奖,被《纽约时报》推荐为“2003年最佳古典音乐唱片”,以及第四届中国金唱片独奏奖和特别奖。英国《广播公司音乐杂志》指出:“李弹奏出的音色非常动听,即使是最弱和最强音也是如此……从技巧上来说,他的整张专辑也是完美无缺的。”《纽约时报》则评论:“深思熟虑的演绎,超技巧的表现,绝对令人佩服。”

2004年第三张专辑《肖邦谐谑曲·即兴曲》则延续了李云迪式的完美音色,而对肖邦音乐内涵的诠释和理解显示出他艺术上的成熟与个性。李云迪的演绎达到几近完美的演奏效果。《纽约时报》首席乐评安东尼。托马西尼评论:“李先生的技巧辉煌,演奏精练,而且李先生是一位更具探索及敏锐的音乐家。”

而2005年底推出的第四张音乐大碟《乐聚维也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场录制,音响效果无可挑剔,极具收藏价值。李云迪也因此成为继拉赫曼尼诺夫及霍罗维兹之后,在这座具有传奇性色彩音乐厅录音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2005年12月,李云迪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XM电台举行的古典音乐大奖评选中荣膺“年度最佳古典音乐新人奖”。XM电台在世界古典音乐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一年一度的古典音乐大奖评选非常严格,完全面向全世界听众投票评选,此次获奖是古典乐迷对李云迪营造的音乐世界的又一次肯定和赞誉。

李云迪在德国的学习并不局限在校园里,他认为音乐不仅需要刻苦练习,更需要在舞台演出中与观众和同行交流互动,这才能使艺术家对音乐始终保持着一种活力和激情。因此,他将学习和演出做了很好平衡,除在汉诺威的学习,其他时间则应邀在世界各地巡演。李云迪在享受每一场演出的同时,又拒绝使自己成为一架“演奏机器”,始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使每场音乐会的演奏都成为审美精品。

2002年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签订合作合约后,李云迪成为唯一由公司总裁维福亲自担任全球经纪人的钢琴家。这位曾经成功地将无数个艺术家推上国际音乐舞台的世界著名经纪人说:“毫无疑问,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将成为继小泽征尔后又一位征服世界的亚洲人。”

作为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的年轻钢琴演奏家,李云迪成为欧美各大音乐厅和音乐节争相邀请的表演嘉宾,他的演出足迹遍及伦敦、柏林、维也纳、马德里、莫斯科、纽约、华盛顿、多伦多、东京、汉城、新加坡等欧美亚各大国际都市;同时,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大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日本三得利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厅都成功举办过钢琴音乐会;与他合作过的交响乐团包括:费城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等国际一流乐团;他还曾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库特·马祖尔、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马雷克·雅诺夫斯基、萨瓦·里斯奇、詹姆斯·列文等音乐大师合作演出。

李云迪用自己的演奏卷起音乐漩涡,让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融合在钢琴的旋律中。

2001年,他在台湾与布达拉斯·瓦萨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在台中演出时,场内观众800人,场外2万人;而在温哥华的首演同样引起了轰动,因为音乐厅爆满,于是在舞台上又加了四排观众席。

李云迪在日本的巡演更是盛况空前。2001年首次在日本举行9场独奏音乐会,大获成功;2002年第二次日本巡演20场,大阪的门票1小时内销售一空;2003年9月获邀参加日本NHK音乐节与NHK交响乐团演出协奏曲,以及在京都万福寺与萨拉布莱曼同台演出。

2004年,李云迪展开首次大型北美巡演,同年8月成为唯一被邀请在邓肯活特小泽征尔音乐厅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嘉宾的钢琴家。同年5月,李云迪在德国南部巴登巴登举行独奏会,征服当地三千多位听众并令他们感动落泪,这次演出还被制成他个人的首张DVD『Yundi Li---Live in Concert』在全球发行,完整纪录并收进历年来他拍摄的音乐宣传短片,成长过程照片,及他在第十四届肖邦钢琴比赛最后一轮压倒性的演出实况。

2005年2月他与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萨瓦利什合作四场格里格钢琴协奏曲,被乐团成员称为“有史以来最令人感动的演奏版本”;随后在美国十多个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成功完成第二次美国巡演。

无论是现场演奏还是唱片,李云迪的音乐都被国际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他被评价为:“天赋惊人”(纽约时报)及“才华横享溢”(洛杉矶时报)、“真正才子”的演奏(波士顿先驱报)、“天生拥有优越的音乐天赋,无需刻意而为,就让观众陶醉于其音乐中”(华盛顿邮报)。

2006年4月,李云迪圆满完成了春季13场北美巡回演出,涉足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等重要城市。其中,首演是他应邀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的独奏音乐会,这是他第三次登上这个艺术圣殿的舞台,对任何一位音乐家来说都是莫大的艺术成就。《纽约时报》为此次演出做了专题报道,称演出前三天,音乐会票已经全部售罄。

独奏会中,李云迪非常准确地抓住了音乐的内涵,他的演奏技巧令人敬畏,他弹奏的那些华彩段和琶音等复调音乐极具个性。最终,李云迪以卓绝的技艺与成熟的音乐表现力征服了现场两千多名听众。

《华盛顿邮报》评介:“无论如何,李在周末的夜晚得到了某程度上的肯定,演奏展示了他过人的才华,让人领略到他对乐曲高度的艺术鉴别力……李给浪漫派的演绎带来新角度,他对舒曼的体会就如第一次接触它一样,精细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优雅和充满活力的,它并且给了李一次机会显示他著名的清澈指法、精确的音量控制和令人陶醉的音色。尤其是最后的一首曲目——李斯特如恶魔般激烈的B小调奏鸣曲,才是李为什么已经是世界一级钢琴演奏家的真正证明。他赋予这个“巨兽”般的乐曲一种卓越的演绎,严谨的连贯性并且强而有力,也带出无穷的愤怒和飘渺的安静,可算以任何标准来说也是出类拔萃的。”

然而,作为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李云迪认为媒体的包装和炒作甚至短暂的耀眼光环并不能说明一位艺术家真正的艺术成就,他只在乎、并且一贯如此的在乎自己的演奏是否最好。2005年9月,他应纽约《华尔街日报》邀请作封面人物故事的专访,成为出现在财经报刊上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2006年3月,李云迪获得第六届北德意志州立银行艺术家奖,同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随后,他又被评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

这一切,都标志着李云迪已经进入了国际商业音乐演出的主流。5年多演出和学习的提炼,使23岁的李云迪从当初肖邦大赛那个腼腆青涩的音乐神童蜕变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成熟艺术家。

自2003年以来,李云迪已经3年未在国内舞台上举办音乐会,只有他每年发行的唱片,才让人从音乐中“品味”到他的成熟。2006年12月,李云迪将协同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日本联袂演出钢琴协奏曲;同月李云迪还将回到阔别已久的国内舞台,用神圣的音乐与心和乐迷交流,将他在这几年中积淀的音乐魅力展现给大家。

上个世纪钢琴艺术大师霍罗维茨以他丰富的演奏技巧与个性化的音乐特点被奉为“20世纪最后的浪漫”。进入新的世纪,钢琴音乐被新一代优秀钢琴家传承和演绎着,那些经典的钢琴作品在演奏家二度创作中所描绘的色彩更直接地将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带入深远的意境。让我们期待李云迪将“21世纪的浪漫”带给大家,并预祝他此次中国巡演圆满成功。

人物小传:

李云迪1982年生于重庆,自幼表现出对音乐的惊人天赋,4岁学习手风琴,7岁时转学钢琴,9岁跟随我国著名钢琴教育但昭义教授学习,12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13岁随同但教授转入深圳艺术学校,此后逐年在国际重大钢琴赛事中崭露头角,逐渐受到国际乐坛的关注。

2000年10月,年仅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十四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并获得最佳“波兰舞曲”演奏奖。

2001年,李云迪留学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师从欧洲最具声望之一的钢琴教育家阿里·瓦迪。同年,签约全球最具影响的德国环球(DG)唱片公司,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签约该公司的中国钢琴家,陆续推出四张古典音乐专辑。其中,第二张专辑《李云迪·李斯特》荣获国内外多项音乐大奖。今年他的第一张协奏曲专辑即将全球发行。而他未来的唱片发行已计划已经安排至2008年。

2003年,李云迪签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经纪公司,成为唯一一位由公司总裁维福亲自担任全球经纪人的钢琴家。自2001年,他起应邀在世界各地巡演,足迹遍及欧美亚二十多个国家、两百多座城市,与国际一流的乐团和指挥家都曾有过合作演出。

热点内容
安工大老师 发布:2025-07-11 02:47:26 浏览:525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
初中数学卷子 发布:2025-07-11 00:11:28 浏览:807
2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发布:2025-07-10 23:36:23 浏览:93
活性炭化学式 发布:2025-07-10 16:30:45 浏览:437
怎么双眼皮 发布:2025-07-10 14:11:37 浏览:591
教师师德演讲稿集锦 发布:2025-07-10 13:52:59 浏览:701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