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文化

师生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3-11 22:37:16

1. 韩国师生礼仪

在韩国,无论是学生、家长,都对老师非常尊敬。在新年到来之际,各个学院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谢师礼。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规定,无论任何情况,都必须对教师使用敬语,小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使用敬语的习惯,所以,我的韩国同学也没觉得这样有多繁琐。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使用敬语是非常难的一道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间、场合、对象使用什么样的敬语,经常会被这些敬语搞得焦头烂额。
在韩国大学校园里,如果学生与教授同行的话,必须要稍微靠后一段距离,因为从礼节上讲,学生是万万不能踩到教授身影的,否则就是对教授“大不敬”的表现。
中国留学生和外国导师之间的师生关系,考虑到语言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有很多同学已经可以很融洽地和老师相处,甚至成为了忘年交和老师的得力助手,延伸来说成了促进自己所在国家、院校和国内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同学无法和老师进行自由流畅地沟通。
在海外学习期间,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但由于文化、语言和价值观以及成长经历和受教育经历不同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处理好师生关系,还需要一段适应期。
随着中韩两国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韩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海外留学生的师生关系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留学在外,建议广大朋友,一定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学好所在国语言,理解和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自己的教授以及研究室的室友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早日适应海外留学“海水”的滋味,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者,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如果你的事业伙伴年龄比你大, 那么在他面前盘腿坐或抽烟可能视为失礼. 手在口袋里或谈话时正视

对方也被认为没有礼貌, 与人见面握手时也要把头稍微低下为好.

对你劝食, 饮料时最好不要以下子拒绝. 吃饮食时仅有诚意, 不要矢态. 如果客人把饮食剩下, 韩国

人会误解为饮食口味不好.

吃泡菜或其他饮食时要尽量对饮食做一些得体的评价. 另外, 韩国人不习惯在别人而前论金钱

2.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曾经因为一个女生在课堂上讲话,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有半个小时,结果该女生在办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动又紧张,把整个初衷搞砸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我都非常的后悔,不就是在课堂上讲话的了吗,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吗。后来我改变了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学生发展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时,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有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要准备参加一个歌唱比赛,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我支持。还找我们系的声乐老师帮他指导。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后就不一样了,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每次参加歌唱比赛都会高兴的告诉我,让我帮他出主意,我也经常的鼓励他。他参加了多次的比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优等生”交流,学生只愿与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差别,家庭环境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亲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会不良影响染上恶习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差,大一开学初经常旷课、迟到,平时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的父亲早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又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村里人凑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不好好学习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感情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下半个学期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减少,上课的状态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也开始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出乎意外的惊喜。学生会觉得获得了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亲切感骤增。相反,教师很少叫某些学生的名字,使这些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学生身体不适时问嘘问暖;在平时交流中,拉拉家常,这些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
再次,与学生沟通,还应当勤与学生家长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 ,有他们配合做工作,效果会很不一样。
经常和家长电话联系,特别是当学生请病假在家时,打电话用关切的语气问问病情好了没有,什么时侯能来上课。对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家长会感动,他觉得老师很在意他的孩子,总是在电话里一再的表示感谢。家长会把老师的关心告诉子女,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回报。赢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的多,家长会配合协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后,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师生之间多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批评用语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有的老师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适时、适地的发现和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学校应如何加强对师生精神品质、内在文化的培养

我认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自由的文化氛围,在这个文化氛围里,你可以看你感兴趣的书,参加感兴趣的活动,组织各类团体,任何提议只要是不违背伦理道德的都不会受到歧视和打压。这个建立好了之后,不愁没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吧,让人们主动去学习,全面发展,我想应该是学校最应该做的事。

4. 孔子的师生礼仪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就把“礼”看作是既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也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他在教授学生的知识中, 将礼仪作为必修的课程, 其所授“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礼仪的内容。他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思想, 教导人们惟有修养上注重礼节仪表与质朴品格有机结合的人, 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 必先有礼的修养。战国后期的荀子也明确指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 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 指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一直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先人们对于“礼”的精辟论述把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

儒家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份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

5. 来个好听点的师生群名字 有文化有内涵点。

1、恰同学少年;

描述了在老师的培养下学生时期的书生意气、伟大理想。

2、风华正茂;

意思是在老师的培养下学生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师徒之家;

形容老师和学生亲密如间的关系像家人一样。

4、暖伴余生;

形容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生涯相互陪伴的生活。

5、放荡不羁的我们;

形容朝气蓬勃的学生。


(5)师生文化扩展阅读:

形容老师的成语:

1、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2、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出自】元·脱脱所写的《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释义: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3、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自】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释义:用自身行动教育人,别人就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是非。指身教重于言教。

6. 师生间的精神文化教学活动是实践吗

这个肯定算实践了,实践的类别有很多种,老师和学生一样,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所以师生间有很多实践类型值得参与其中,精神文化这一块儿是所有人应该加强学习的,所以这类活动肯定属于教学实践。

7. 学校如何提高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师生?很少有提到老师也需要这方便的提高呢

我认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自由的文化氛围,在这个文化氛围里,你可以看你感兴趣的书,参加感兴趣的活动,组织各类团体,任何提议只要是不违背伦理道德的都不会受到歧视和打压。这个建立好了之后,不愁没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吧,让人们主动去学习,全面发展,我想应该是学校最应该做的事。

热点内容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
初中数学卷子 发布:2025-07-11 00:11:28 浏览:807
2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发布:2025-07-10 23:36:23 浏览:93
活性炭化学式 发布:2025-07-10 16:30:45 浏览:437
怎么双眼皮 发布:2025-07-10 14:11:37 浏览:591
教师师德演讲稿集锦 发布:2025-07-10 13:52:59 浏览:701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