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网络家访报道

网络家访报道

发布时间: 2021-03-15 19:02:39

1. 老师让我写一篇报道,是关于今天下午去探望生病同学并进行家访怎么写啊,在线等!!!

写报道,就像新闻一样啊~
要有人物、地点、经过什么的,不要写废话,写些别人想知道的信息
下面的我就先自拟一篇吧!

探病
在今天下午,我和XXX一同去拜访生病的同学XXX。去到他家,发现他正躺在床上休息,看来身体还不太好。他妈妈对我们说,昨天他发高烧,现在才退了,吃了药之后就睡着了。XXX见了我们来家访,很高兴。我们聊了好久,并且给他今天的功课。我和XXX后来不舍的离开了。

2015.11.11

这是家访发烧的同学,你可以直接套进去。如果还有什么不会就追问我哦~

2. 教师家访遇尴尬,网络时代,教师还需要家访吗

家访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让老师清楚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从版而做到因人权施教。另一方面家访也是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清楚老师日常教学,并和老师反映相关诉求。帮忙孩子健康成长。只不过现在有的都变味了,老师家访去收礼物去了。

3. 暑假期间老师家访写篇报导给报社怎么写

假期间老师家访写篇报道给报社怎么写?暑假期间,老师家访写篇报道给报社那首先要把老师家访的内容和家访的事项写出来,如实的报给报社就可以了

4. 传统的"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取代吗

这个我觉得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去解决。但是只有面对面才能感觉最深。

5. 老师去“学霸家”家访,被满墙奖状震撼,网友对此有何评价

在广东茂名,有一名老师去自己班上“学霸家“进行家访的时候,被该名”学霸“家中贴满墙的奖状所震撼,于是她拍下了视频发在了网络上。很多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表示发奖状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好,有的网友表示如今的奖状失去了原本的含义,还有的网友表示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用奖状去评价学生的表现。

一、有的网友认为奖状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在老师上传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班上的这位“学霸”家中除了满墙都是奖状以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奖状被学生家长串在绳子上吊在空中,场面非常壮观。有的网友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表示奖状的确能够鼓励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否则这位同学不会成为学霸,也不会在老师上门家访的时候还如此专心致志地做功课了。我还记得自己在读小学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为了鼓励我更加用功读书,在儿童节活动中颁给我一张“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正是因为那张奖状激励了我,才会让我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状而更加努力读书。在我成为一名大学生之后,我同样为了获得奖状而参加了各种各样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比赛。通过参加比赛,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外向,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因此,我也认为奖状的确是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好的。

其实这几类网友的评价都是有道理的,学生为了奖状努力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但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即使自己没有拿到奖状,自己也很优秀。

6. 我想写一个家访新闻报道,谁给我提供一个范例谢谢.

本报讯 2008年5月13日,我校教师***到学生***家家访。
对于学生***近期成绩下滑,上学迟到等问题,教师***早有留意,特意通过电话联系了***的父母,并约定了家访时间。在家访过程中,***老师向学生家长汇报了学生近期情况,详细了解了***家庭情况和近期回家后的表现,并就如何使学生走上学习正轨,家长平时应该做如何的指引和教育等方面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使学生和家长深切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家访结束后,家长特别感动,***同学也表示,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纠正缺点,努力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7. 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家访吗上门家访和网络家访,哪个更适合

家访信息量大,效率高。通信的方式只能是通知性的内容。要达到家访的效果,花去的时间会很多。

8. 网络信息时代,家访是否还有必要

对于当前网络通讯技术发达,有些人认为班主任家访没有必要,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第一,家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同学生家长沟通的必要途径。尽管现在通讯工具很发达,但家访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从而更有效的实施个别教育,还可以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树立好的社会形象,这是网络通讯不可比拟的。
第二,传统的家访能拉近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促进老师和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现如今,老师用电话邮件和家长交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总之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有效互动,家访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一座桥梁,通过家访能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因此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9. 拉网式全覆盖家访怎样家访

外网是全覆盖,家访可以分片进行,一个人负责一个片。

10. 老师家访一般问什么

1、问学习兴趣,不问学习程度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这样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在今后的教育中对其予以特别的关注。

老师不宜直接询问孩子的学习程度或类似于“学习情况怎么样”等话题,以免对孩子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或者让那些原来学习不那么优秀的孩子产生失落感。

2、问优点,不问不足

老师可以多询问孩子有哪些优点,这样可以让自己对孩子的认识更全面、更立体、更生动,也会让孩子更加喜爱你,因为孩子明白——老师知道我有哪些优点。

老师不宜直接询问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发家长和孩子的紧张情绪,甚至怀疑老师是不是会对自己或孩子产生偏见。孩子有没有缺点,有什么缺点,应该留待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仔细观察了解,慢慢帮助孩子改正。

3、问家庭概况,不问个人隐私

老师可以问问孩子的家庭情况,比如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长从事何种工作,平时孩子更听谁的话等。这样做可以真实全面地了解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思考今后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

老师不要去窥探孩子家庭的隐私问题,比如家长的职务、社交圈等。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反感,认为老师带有其他目的。

4、问平时接送,不问作业监管

老师可以问问孩子平常上下学一般由谁负责接送,特别是对小学低段的孩子,可以记录一下负责接送家长的联系方式。对于自己上下学的孩子,老师要了解其出行方式,并做好安全提醒。这样做能够加深家校之间的了解,也可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老师不太合适询问孩子回家后作业由谁监管,因为会让一些家长误会老师是在推卸或转移责任。现在网络上类似的报道比较多,难免会让有些家长“想岔了”,反而影响了家校关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5、问爱看的书,不问报的兴趣班

家访时问一问孩子“喜欢看什么书”,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还可以明确给孩子以及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老师非常关注孩子的阅读。

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以对家长指导孩子阅读提一些好的建议,给亲子共读布置一些“任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像“报了什么兴趣班”这样的问题,老师就不适宜去问。可能会让家长或孩子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这显然有违科学的教育观。

热点内容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
高考全国卷化学 发布:2025-07-09 19:48:29 浏览:845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
贵州大学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9 17:12:01 浏览:609
教师工作坊与教师成长 发布:2025-07-09 17:03:02 浏览:547
王玉班主任 发布:2025-07-09 15:27:17 浏览:201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