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基督徒家访

基督徒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3-19 08:07:00

⑴ 云南的文化艺术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花车游行、云南民族村歌舞表演、云南民族村火把节活动(仅在火把节期间)、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导演的《印象云南》、吉鑫宴舞。
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演出,《希夷之大理》大型实景演出。
丽江:“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纳西东巴古乐音乐会、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泸沽湖歌舞表演《摩梭情篝火晚会》。
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演出、曼听公园《澜沧江·湄公河之夜》、3D技术情景演出《哨哆丽风情之夜》、曼弄枫新区《多哥水酒》大型歌舞演出、望天树景区《雨林盛宴》大型山水情景演出。
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信仰宗教者共有403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
佛教:合法宗教场所2333处,可统计的佛教信徒约256万余人。主要有三大教派:小乘佛教:几乎是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全民信仰。西双版纳州、孟连县、耿马县的男童多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傣文和佛教教义,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德宏州的傣族则没有这种风俗。藏传佛教(喇嘛教):几乎是藏族全民信仰,在迪庆州等藏区,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寺院和经幡。云南最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是香格里拉县的噶丹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大乘佛教:汉族中有一部分信仰。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铜瓦殿,以及昆明筇竹寺等。
伊斯兰教:回族穆斯林几乎遍布云南全境,共约62万余人,清真寺810处。
基督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基督教徒约53万人,合法宗教场所2050处。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独龙族;东北部昭通市、武定县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西南部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的景颇族;普洱市澜沧县(有著名的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怒江州的贡山县信仰基督教者的比重达到85%,可能是中国基督徒比重最高的一个县。2004年,昆明重建了百年教堂三一圣堂。原有的拜物教和巫术衰落,一夫一妻制取代了群婚制和血缘婚,酗酒、赌博现象消失,创制了10种民族文字(景颇文、苗文、拉祜文、佤文、西傈僳文和东傈僳文等),并创办现代学校。
道教:云南省可统计的道教信徒约24万人,合法宗教场所127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的巍宝山以及昆明金殿、黑龙潭等。
天主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天主教徒约6.6万余人,合法宗教场所58处。曾经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个主教区和西康教区的云南总铎区(在迪庆州有著名的茨中教堂)。
东巴教:历史上,丽江的纳西族中曾流行过东巴教。
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花山节(苗族):农历正月初三 蒙自屏边 男女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三月街(白族):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大理 土特产等物资及文化交流会
木脑纵歌(景颇族):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六 陇川 芒市 唱歌,跳舞,敬米酒
绕三灵(白族):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 大理 宗教祭祀活动,郊游,唱歌

⑵ 333教育硕士考研大纲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回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郭答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33教育综合通关宝典》习题集,北师大勤思考研
333教育综合考试科目:
一、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教育综合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由于各招生院校是自主命题,历年的考试试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怎么过一个有意义 的春节

好运气,吉利,亨通,趋福避祸,都不是靠乞求而来的,也不是靠蒙来的。一个正气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较大的。一个正气不足的人,祸端多,则是可能性比较大的。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点,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天文和历法的事实,亘古不变,那么从这个确定性的基础出发,后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确定性结果的。

我们的文化,是从天文和历法这个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其他文化,则不然,他们是从生活出发,去寻找确定性。那么必然的,他们就要从无锚无绪的生活中,推导出来一个假设的神,来作为他们文化的锚定,所以他们的节日,都是和神有关,而不是和天地运动的节律相关联。

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怪力乱神的东西毫无兴趣,因为我们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确定性之上开始出发的。我们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给自己发明一堆拟人的神。只有天厌之人,丧失了天地这个确定性的人,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神把自己从无锚的纷乱中打捞出来。

过年,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是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为了治人治事。这里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贴春联,很久以前,还要点红灯笼和红蜡烛,全是大红的颜色,红色为阳,这都是为了升振天地阳气用的。因为这时候,阳气刚萌发,还很弱,人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阳扶正的效果。

至于过年是为了赶跑年兽一说,那个是民间杜撰的民俗小故事,并不是过年的真正内涵所在。认真的说,只是一种无稽之谈。

旧的一个周期结束了,如果过去的这个周期,生活不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个周期,生活的很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可以变得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当然,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⑷ 云南的风俗和特色

1、语言文字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云南的汉族语言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他各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语言使用主要有: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四种类型。

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2、歌舞活动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花车游行、云南民族村歌舞表演、云南民族村火把节活动(仅在火把节期间)、印象云南、吉鑫宴舞。

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希夷之大理》大型实景演出。

丽江:“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纳西东巴古乐音乐会、《印象丽江》、泸沽湖歌舞表演《摩梭情篝火晚会》。

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演出、曼听公园《澜沧江·湄公河之夜》、《哨哆丽风情之夜》、曼弄枫新区《多哥水酒》大型歌舞演出、望天树景区《雨林盛宴》大型山水情景演出。

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3、宗教信仰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信仰宗教者共有450多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

佛教:正式登记的场所共826处(其中寺院812处、固定活动处所14处),可统计的佛教信徒约280万余人[59]。云南是全国佛教唯一三大语系俱全的省份,其中巴利语系(南传)佛教在国内唯云南省独有。

主要有三大教派:小乘佛教:几乎是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几乎是藏族全民信仰,在迪庆州等藏区,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寺院和经幡。云南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为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

大乘佛教:汉族中有一部分信仰。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铜瓦殿,以及昆明筇竹寺等。

伊斯兰教:全省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69万余人,有清真寺810处。格底目教派是云南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遍及全省各地,约占全省信教群众的90%以上。

基督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基督教徒约60万人,合法宗教场所2050处。云南基督教主要有两大教派:天主教和新教(耶稣教),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独龙族;东北部昭通市、武定县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

西南部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的景颇族;普洱市澜沧县(有著名的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基督教在云南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基督教偏远山区和城市地区发展相分离。

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的基督教沿袭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怒江州的贡山县信仰基督教者的比重达到85%,是中国基督徒比重最高的一个县。

云南省可统计的天主教徒约5万余人,合法宗教场所58处。曾经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个主教区和西康教区的云南总铎区(在迪庆州有著名的茨中教堂)。

道教:云南省可统计的道教信徒约28万人,合法宗教场所127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的巍宝山以及昆明金殿、黑龙潭等。

东巴教:历史上,丽江的纳西族中曾流行过东巴教。

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4、云南戏曲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

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

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

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

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有云南花灯戏、云南评书、云南扬琴、洞经音乐、滇剧等曲艺与戏曲。

5、节庆指南

据粗略计算,云南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每年有70余个,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种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活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⑸ 国际礼拜堂的简介

国际礼拜堂主体建筑样式为德国的仿哥特式教堂建筑,尾顶呈木屋架,红砖结构,大门朝北,两边尖拱长廊,窗框为弧拱形,礼堂可容纳700余人。礼拜堂占地73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为红砖结构,堂高16米,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平面为L形。教堂与左面一幢三层楼房相连。大堂屋面两坡陡峭,铺盖石板瓦。内为3廊型巴雪利卡式,侧廊2层。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为二层廊式楼厅。1931年建造了三层侧楼小礼堂、牧师住房、办公室、活动室,后又置管风琴和建造400平方米交谊厅(今衡山路网球场)。各处走道均为磨石子地坪,堂内设备齐全,有暖气,全部造价约为3.3万美元。堂两侧设尖拱长廊,大堂的左侧有大片空地,现在是一片草坪,环境十分幽雅。
“文革”期间,教堂停止宗教活动。1980年圣诞节正式复堂,恢复了礼拜。现在,教堂除了主日崇拜以外,平日还有祷告会、查经班、读经班、老年之家、唱诗班、妇女会、青年聚会等团契活动,主日上午还有主日学。每月一次晚间音乐崇拜。每逢圣诞节、复活节都举行盛大的音乐崇拜。牧师们为信徒举行感恩、结婚、追思等礼拜,并到信徒家探访,为老年信徒送圣餐。为了照顾不方便来堂礼拜的老年信徒,教堂还在僻远地区设有三个聚会点。教堂还有三百余名义工在唱诗班、圣侍组、医务组、联络组、外事组参与教会服事。
位于上海市衡山路53号,1924年由上海的外侨,主要是美国侨民集资兴建,于1925年落成,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是近代哥德式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堂内有1400个座位,为各国、各教派的基督徒共同礼拜的场所。最初参加礼拜的均为外籍教徒,后中国上层人士中的教徒也陆续参加。近年来修缮一新,环境幽雅,各种宗教活动均已正常举行。该堂有水平较高的圣诗咏唱班,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上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 1983年以来,接待大批海外人士,其中有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等。
该堂于1925年3月8日落成,由在沪美国侨民及其他外国侨民集资建造,初名协和礼拜堂,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堂内可容700人。教堂建成后,因为参加礼拜者均为外籍教徒,且来自不同教派,所以不久后改名“国际礼拜堂”。该教堂散居海外的堂友很多。来教堂举行婚礼的也极多,在海外有较大影响。1936年,顾子伍出任该教堂牧师,是为该堂第一任中国牧师。该堂自1980年复堂以来,40多个国家地区与港、澳、台的上万名基督教徒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全家来此参加礼拜或访问。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士、著名和平战士、南非的图图大主教、美国著名布道家葛培理博士等,都曾应邀在此讲道。该堂也为在沪外侨举行英语礼拜和其他宗教仪式。
这里的圣工有主日崇拜、圣餐礼拜、音乐崇拜、洗礼、坚振礼、查经班、读经班、祷告会、丧礼(即追思礼拜)、家访。此外、圣侍、财务、总务等各项都有一定的制度与规定。
该堂有专职与兼职的牧师6人、传道员2人。88年6月,上海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在沐恩堂举行祝圣孙彦理、沈以藩二人为主教的典礼。
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国际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
目前该堂每星期日上午分两次举行礼拜(7:30与10:00),该堂保持了优美圣乐的传统,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上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 1983年以来,接待大批海外人士,其中有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等。

⑹ 青海省的人文地理哪些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其他有回、蒙古、土、撤拉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

藏族:

有人口600万人。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yar-klungsgtsang-po流经之地”。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了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饮食习惯】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婚丧习俗】

藏族人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是不太好的。

回族:

人口982万。

宗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整体为穆斯林民族。中国回族穆斯林少年

语言:回族的通用语为华语,第二语言为阿拉伯语,在族群内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

主要节日: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祭,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族是以中亚细亚阿拉伯、波斯族系为主体,兼容吸收了蒙、汉、维以伊斯兰为强有力核心而凝结成的一个天授的穆斯林民族。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以认主独一为民族向心力。其不可战胜力由此可见一斑。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回族特点的穆斯林服饰——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回族禁忌: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土族:

人口数为24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全为口头传诵,其中大都可以演唱的叙事诗《拉仁布与且门索》已搬上舞台。土族高级喇嘛、僧侣也著书立说。由土族活佛所著的《宗教流派镜史》一书,曾被译成英、德文流传国内外。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注重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人热情好客,忠实守信。客人来时;主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先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

丧葬,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区行土葬。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

撒拉族:

人口数为10万,撒拉族人民自称“撒拉尔”,简称“撤拉”而得名。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撤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撤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西宁附近定居。

撒拉族传说,其祖先尕勒莽与国王有隙,遂率其部众,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水、土和《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迁徙,辗转到达循化,见地平水好,草场广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来。后来吸收当地藏、回、汉等民族成份,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迄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

撤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尔赛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撒拉族邮票音,婉转动听。

撒拉族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婚姻的缔结全凭父母之命,婚礼由阿訇主持,还“挤门”,即新娘在娘家人簇拥下要强行入屋,而新郎家闭门要礼;“对委”,即表演“骆驼戏”;“哭嫁”,新娘哭唱着走出家门;“摆针线”,即新娘到新郎家要出示针线活儿。

因为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葬礼,从速从俭,行土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处公墓。

蒙古族: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

蒙古族的起源。据《史记》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2)蒙古人起名习俗

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

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白音(富足)、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吉仁泰(六十)、达楞(七十)等;

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巴拉(虎)、赤那(狼)、阿不尔斯郎(狮子)、部日固德(鹰)等;

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如:朝鲁(石头)、阿古拉(山)、牧仁(河)、塔拉(原野)等;

女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敦(星辰)、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

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其其格(花儿)、娜布其(叶子)、海棠等;

三、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塔娜(珍珠)、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等;

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乌云(智慧)、高娃(美丽)、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

献哈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宗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学校与家庭两者都能很好达到共同教育的双赢目的。 那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和谐沟通?一直以来,家长和老师就因为学生的成绩问题、养成问题、责任感、公德心等一系列问题而相互埋怨,本人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交流中还必须尊重家长、善待家长。下面,本人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与家长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作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我们教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家访或电访时不要盛气凌人,好象自己是来传这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好象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班主任此时已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 3、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有些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再加上经济生活的提高,不把老师看得很重,给班主任工作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与表现较差且文化修养欠缺的学生家长交谈,仍然是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象班主任对学生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这样家长会觉得班主任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不可信赖,内心里瞧不起你。 4、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 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孩子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个班主任,什么他想什么坏主意,我一看就知道等等狂言。家长会想,你如此神通广大,何必找家长?你未卜先知,何必调查研究?这样,班主任的师者形象会大打折扣,过头话同样会损坏班主任的威严形象。 二、与家长沟通方式的艺术 。 在与家长沟通的实践过程中,本人认为,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共识。下面,我就浅谈几个真实案例。 1、当家长怒气冲冲而来时,请你为他送上一杯降火的茶。 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当有家长怒气冲冲到她办公室说:某某老师打我孩子,你们解决不解决?说话的语气非常强硬。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身去搬了一张凳子给他坐,并倒了一杯水给他,当她把水送到家长手里时,家长本来紧绷的脸已勉强地露出了一点礼貌的笑容,这时再向家长说明事情的原由,家长就基本上能接受,事情解决起来就主动了。 2、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 平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孩子不听话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可我很少听到说:哪个孩子有进步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长此以往,家长只要一听到是老师的电话,直接的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校不听话了?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可以告知家长,但更多地要把学生的进步告知他的家长,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而且在孩子面前表扬你、表扬孩子,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你也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3、当学生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 在学校,学生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当学生不慎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时,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前年我班有一位调皮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与同学游戏不小心滑倒,撞到了走廊柱子的棱角边上破了一道大口子,流了不少血。我先连忙带到卫生院去看,然后再和他家长联系。他的爸妈到医院后,孩子已经缝好针。处理完伤口,家长很客气地连声致谢,并要我赶紧回校,剩下的事交给他们。因此,在校学生发生意外事件,老师要以父母的心情去处理,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家长,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⑻ 国际礼拜堂的概况

位于绿树成荫中的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于1925年。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礼拜堂是基督教教堂,由礼拜堂和三层高的副楼两部分组成。国际礼拜堂主体建筑样式为德国的仿哥特式教堂建筑,礼堂可容纳700余人。礼拜堂占地73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为红砖结构,堂高16米,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平面为L形。教堂与左面一幢三层楼房相连。大堂屋面两坡陡峭,铺盖石板瓦。内为3廊型巴雪利卡式,侧廊2层。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为二层廊式楼厅。1931年建造了3层侧楼小礼堂、牧师住房、办公室、活动室,后又置管风琴和建造400平方米交谊厅(今衡山路网球场)。各处走道均为磨石子地坪,堂内设备齐全,有暖气,全部造价约为3.3万美元。
该堂于1925年3月8日落成,由在沪美国侨民及其他外国侨民集资建造,初名协和礼拜堂,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堂内可容700人。教堂建成后,因为参加礼拜者均为外籍教徒,且来自不同教派,所以不久后改名“国际礼拜堂”。该教堂散居海外的堂友很多。来教堂举行婚礼的也极多,在海外有较大影响。1936年,顾子伍出任该教堂牧师,是为该堂第一任中国牧师。该堂自1980年复堂以来,40多个国家地区与港、澳、台的上万名基督教徒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全家来此参加礼拜或访问。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士、著名和平战士、南非的图图大主教、美国著名布道家葛培理博士等,都曾应邀在此讲道。该堂也为在沪外侨举行英语礼拜和其他宗教仪式。
这里的圣工有主日崇拜、圣餐礼拜、音乐崇拜、洗礼、坚振礼、查经班、读经班、祷告会、丧礼(即追思礼拜)、家访。此外、圣侍、财务、总务等各项都有一定的制度与规定。
该堂有专职与兼职的牧师6人、传道员2人。88年6月,上海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在沐恩堂举行祝圣孙彦理、沈以藩二人为主教的典礼。
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国际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
目前该堂每星期日上午分两次举行礼拜(7:30与10:00),该堂保持了优美圣乐的传统,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上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 1983年以来,接待大批海外人士,其中有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等。
交通:地铁一号线衡山路站、02、15、49、93、548、824、830、927路、旅游10号线
地址:衡山路53号
开放时间:平时不对外开放,星期日7:30、10:00、19:00做三次礼拜,游人可进去参观。

⑼ 家庭里真实的关爱的故事

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当年,他刚刚二十岁,跑到南方的某个城市作生意,没想到生意彻底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
就要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就不回来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吧。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地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
母亲找来邻居家的孩子,又从抽屉里找出了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那孩子代笔,在贺卡上歪歪斜斜地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镇上小邮电所为那个绿漆斑驳的邮筒里。那天的雪真大呀!风也刮得呼呼做响,从村里到镇上,母亲跌了几跤,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了一个苯苯的雪人了。
天刚擦黑的时候,小邮电所里的分发室里,几个人正点着几盏油灯在分拣信件。一个年轻的女营业员首先发现了那张贺卡,她说在:“咦,这张贺卡怎么没贴邮票呢?”的确,那是一张需要贴邮票的老式贺卡,已经有些发黄了,这样的贺卡早就没有用了。女营业员看了贺卡上的留言,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灰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也不能退回原址,更不能扔,我们要马上把它投出去!”老所长一脸凝重的神色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就骑着他那辆和他看上去一样老的自行车上路了。本来,按照往常的习惯,这么大的雪,天气又这样冷,所里是可以不去县城送或取邮件的,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的,路上的积雪太厚,又很少有行人,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仿佛看见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啊!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线希望的一位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做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掖在贴胸的口袋里,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
天黑的时候,棉袄和眉毛上落满白雪的老所长终于感到了县城。他匆忙停好了自行车就一溜风似地跑进邮局的信件分发室。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这么大的雪你还跑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名命了?”老所长笑笑,就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的命呢!说什么我们都要把它投出去!”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着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贺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在落款上,他们又盖上了一枚鲜红的邮戳。
雪还是纷纷扬扬的下着,但夜里十点多,邮车上路了。这是邮车第一次走夜路,何况还飘着大雪。局长让胖胖的司机看了看贺卡问:“什么时间往市邮局送?”
胖司机笑笑说:“您别将我的军,我还能不知到什么时候送?这张贺卡,今夜不投到市局里去,我的觉就甭想谁了!”局长拍拍司机的肩膀,招呼了两个年轻人随车一起去,再三叮嘱他们说:“今晚一定送到市局去!”
炽亮的车灯照在地上的积雪上,比白天的阳光还耀眼,邮车冒着鹅毛大雪摇摇晃晃上路了。
黎明时分,邮车终于停在了市邮局大门口。胖司机亲手提着那件装着这张贺卡的邮包走到分发室,市邮局的人很诧异,什么十万火急的邮件啊,竟冒着大雪和危险连夜赶来?胖司机取出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说:“赶不上你们今早的分发,今年的春节我甭想过得安稳。”市邮局的人看了贺卡,迅速分拣好,拍拍胖司机的肩膀说:“8点钟准时让它上火车,耽误了它,我们和你老兄一样心理很难踏实!”
8点的时候,按战俘贺卡和一些邮件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的新一轮传递……
他是在四天之后的夜里收到母亲的这张贺卡的。那时他已经蜷缩在一个偏僻的小旅馆里的通铺上睡着了,睡眼惺忪的店老板叫醒了他:“有你一个邮件,我让邮递员给我叫给你就行,但邮递员非要亲手交给你。”
跑得汗津津的邮递员说:“本来这贺卡是明天早上送的,但既然今天晚上就分到我的邮包里,今天晚上不送到你手里,我这心里就不踏实。”说着,就把那张辗转了万里的贺卡递给了他。
“怎么,没贴邮票?”他看了看那贺卡愣了。
“是没贴邮票,可它就这么一程一程地投递过来了。”邮递员微笑着望着他说。
他看看贺卡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旅店里的旅客听到他的号啕大哭都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似乎他开公司不是要赚钱,只是为了一种雪中送炭的施舍。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饿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只有他知道,爱是一个人一个人一程程一程程传递过来的,就像是一种生命的接力。当初,那么多的陌生人将爱传到他的手上每吧爱传下去,那是他唯一的任务。那张贺卡没有邮票,但曾经被许多陌生的爱心传递给他了。爱,是一种通行于生命的唯一邮票。如果把爱的心灵一颗一颗地串起来,那世界将是多么璀璨的一串水晶啊!
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什么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爱,是不会忘记的。

⑽ 相信“三位一体”概念的人认为“耶稣就是上帝”,这符合圣经的观点吗

其实三一神准确的说不能说是“三位一体”,神是只有一位,只是有三个方面讲究。
子与父原是一(约10:30),首先必须承认子基督是神,他是创造者;然而,基督是人,有分于受造的血肉之体,(来二14上,)所以他是受造之物的一部分。
他是亘古长存的,但是为了救赎我们,他进到时间里,成为血肉之人,作为受造物,代我们受死。
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他是完整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兼有神、人二性,就是一位神而人者——神人。
所以基督是神的奥秘,按照人的逻辑就是不能解释,但圣经就是这样启示的。
愿主给我们智慧和启示的灵,使我们认识他这奥秘的一位!

热点内容
大老师恶心 发布:2025-07-08 08:52:35 浏览:959
日本历史学 发布:2025-07-08 08:37:05 浏览:487
有什么好歌 发布:2025-07-08 07:06:26 浏览:68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8 07:06:19 浏览:841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