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审批细则
Ⅰ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的大事记
2007年6月20日思科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的“思科实践与创新俱乐部”揭牌
2007年6月19日 PHP China与Oracle共同主办的PHP技术及Oracle Database XE动手实验免费活动在学院举行
2007年6月14日 学院与BO公司(Business Objects公司,简称BO)签署合作备忘录,准备合作共建“复旦大学软件学院—Business Objects商务智能研究中心”
2007年5月22日 学院主办的“第四届计算模型的理论及应用国际会议”召开
2007年5月8日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基于数据挖掘和语义本体的商品编码知识库”等三项电子商务科研成果通过教育部成果鉴定
2007年3月25日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硕士(MSE)校友会(筹)成立
2007年3月12日 举办首届“2007复旦大学爱尔兰周”
2006年11月13日 与名古屋工业大学、上海市世博局等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博览会的信息通信与IT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顺利举行
2006年10月31日 张江校区学生乐队排练房启用仪式
2006年10月24日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办的“IEEE国际电子商务工程大会”举行
2006年10月13日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副校长Prof Nick Quirke一行访问学院
2006年10月12日 04级本科生喜获“上海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10月10日 学院顺利通过上海市本科新设置专业检查
2006年7月17日 日本YRP UNL研究所合作建立的“uID/RFID开放实验室”挂牌,开展物联网研究
2006年6月30日 爱尔兰企业、贸易与就业部部长马丁(Michael Martin)访问复旦大学并出席软件学院2006届“复旦大学-都柏林大学”联合学位学生的毕业典礼。
2006年5月25日 04级本科生获得了首届复旦大学班团文化优胜奖。
2006年4月25日 软件学院领导班子换届
2006年4月2日 Fudan-Intel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
2006年01月14日 首届公安部合办信息安全方向软件工程硕士毕业典礼
2005年12月27日 学院入驻张江校区后第一次全体学生大会。
2005年12月1日 胡文彦等同学的参赛项目“移动证券助手”获首届“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
2005年12月 宽带网络与互动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叶德建博士领衔的“基于速率平滑和缓冲区控制的主从式可扩展跨平台多请求流媒体服务器”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年11月30日SAP公司联合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作题为“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的报告
2005年11月22日 臧斌宇教授和姜忠鼎博士共同指导,由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本科生毛燕东、贾奇研制的“面向移动平台的全光视频压缩、传输与绘制技术”项目获得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
2005年10月28日 臧斌宇院长与东京大学UNL研究所板村健所长签署了双方共建T-Engine和uID研究实验室的合作备忘录
2005年10月 “用爱点燃希望的火炬——安徽祁门助学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上海市优秀项目奖
2005年8月31日 04级本科生军训十八连荣获2005年复旦大学军训“优胜连队”
2005年5月27日 与IBM联合建立的“IBM亚太区零售创新中心”揭牌
2005年1月 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成立
2004年9月10日臧斌宇院长获上海市育才奖
2004年6月26日 第一届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2004年6月18日 00级本科生毕业典礼,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2004年3月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IOEB)成立
2003年10月27日 与公安部联合培养首批“信息安全方向软件工程硕士”入学
2003年10月13日 臧斌宇院长在首届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上发表演讲
2003年9月25日 顺利通过教育部对软件学院进行的中期评估
2003年9月13日 软件学院第一次有4届本科生参加的全体学生大会
2003年9月 软件工程研发中心(SERDC)成立
2003年8月25日 软件学院03级硕士研究生入学,学院第一届全日制研究生
2003年8月25日 软件学院03级本科生入学,学院第一届从高考直接招生的本科生
2003年8月14日 软件学院全体学生集中北区入住
2003年7日 零售管理系统研究中心(RMTI)成立
2003年6月 学院开始设立专职的职业发展指导教师,首批本科生开始实习
2003年5月27日 张江校区奠基仪式
2003年5月 分布式与移动计算实验室(DMCL)成立
2003年4月1日 软件学院门户网站竞标仪式
2003年3月18日 软件学院一周年庆典(南区老年活动中心)
2002年12月 学院机房从姚祖辉实验室搬迁入原北区临时食堂改建的学院机房
2002年9月3日 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签订合作协议
2002年9月3日 软件学院正式揭牌
2002年8月25日 02级本科生入学迎新,是学院第一届从大一开始就读的新生
2002年3月12日 00级本科生正式注册,学院有了第一届正式学生
2002年3月10日 00级本科生第一次上课
2002年3月8日 00级本科生录取名单出炉,录取102名同学
2002年3月2日 00级本科生招生考试
2002年1月15日 日月光华站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版成立。
2001年12月3日 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首批批准复旦大学等三十五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学院开始组建并试运行。
2001年7月25日 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3号),要求拟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等学校提交申请报告,复旦大学启动软件学院筹建工作。
Ⅱ 求一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账记者 李强《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03日 第五版) 1月28日下午,我坐上了赴山西省沁源县的汽车,3个半小时之后,抵达交口乡尚义村,二姨家就在这个村子。村前的沁河依旧,不过,终于架起一条通向村里的石桥。不用再走那条摇摇晃晃、令人惊心动魄的钢索吊桥了。 姨夫、二姨生有两男一女,加上婆婆共6口人。家里6间房,4间住人,两间存放粮食以及一些器物。屋内陈设很简单:外间靠墙摆着一个平柜,电视机放在上面,由于没有装卫星信号接收器,只能收看一个频道———山西台,电视机旁边是电话(二姨做些小买卖,必不可少),洗衣机摆在一角。来人一律坐在里间的炕上或是坐板凳,火炕旁边是灶台。姨父补充说,这两年家里还在盖房,也花去几千元,现在根本就攒不下钱,所以房子盖了一半就先不盖了。 二姨近日忙于跑买卖,家里没准备什么,晚饭就是平常吃的:南瓜面片汤,玉米面窝头。面片汤做得很多。二姨说:“还有看门狗的,现在太忙,顾不上给它弄别的,人吃啥狗吃啥,狗吃的顶一个人哩!” 晚饭后,二姨开始计算这几天买卖的账目。何不将二姨家一年收支做一计算?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二姨家共有耕地13亩,其中承包地10亩,自垦地(不需缴税)3亩,主要种玉米和黄豆,共9.5亩,另有0.5亩种植万寿菊,剩余3亩地种植谷子、黍子和蔬菜,主要用于自食。家有农用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这是家庭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收入 农业收入 一、玉米收入 1.一亩玉米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6斤共18元、化肥硝酸磷(底肥)30元、尿素(追肥)12元,农药8元。土地为旱地,不需浇水。 一亩玉米合计投资98元。6.5亩的总投入为637元。 2.产量、价格与毛收入 平均亩产1000斤(此地耕地有坡地和平地之分,亩产从700斤至1300斤不等),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0.5元。 6.5亩玉米总产量6500斤。总价值3250元 每亩毛收入=500元-98元=402元 6.5亩毛收入=3250元-637元=2613元 二、黄豆收入 1.一亩黄豆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10斤共30元,化肥硝酸磷25元,农药15元。无需浇水。 一亩黄豆合计投资100元,3亩共计300元。 2.产量、价格与总收入 平均亩产250斤(平地300多斤/亩,坡地不到200斤/亩),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1.5元。 3亩黄豆总产量750斤。总价值1125元。 每亩毛收入=375元-100元=275元。 3亩的毛收入=1125元-200元=825元。 三、万寿菊收入 万寿菊是2004年村里响应乡政府的号召种植的,村民种植,公司收购,用于制造色素。村民与县里的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签订合同,该公司先垫支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开销,垫支费用在结算花款时扣回。 种植万寿菊所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投入金额为108元/亩。 万寿菊平均亩产3350斤,公司收购价为0.3元/斤,二姨家种植0.5亩,总价值为502.5元。 万寿菊毛收入=502.5元-108元×0.5=448.5元。 【万寿菊经济效益较好,倘若大规模种植,增收潜力是很大的。然而,尚义村种得最多的一户,也只有3亩,一般种植户只种1亩左右。问及原因,姨父说,万寿菊种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太麻烦,3天就得摘一次花,还不能早摘,需等露水退了才行。姨父种了半亩,两个人摘一次花需要4个小时,而那户种了3亩的,在采花时,不得不雇人…… 种植户为何不组织起来,采用合作的方式,集中管理,集中采摘销售,既能提高效率,又有规模效益?姨父说,都是各顾各的,没人出来张罗这事,而且一旦分配不公,这种组织极易解体。农民缺乏平等协商的意识,很难通过合作组织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四、养殖业收入 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养些鸡、牛、猪之类,但规模较小。养鸡可得些鸡蛋,一般用作改善伙食,并不增加收入。因为规模小,养猪也不挣钱,但可积肥,逢年过节还可改善生活。养牛主要用于耕地,此地平地可机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 二姨家养牛一头,去年生下一只牛崽,卖出得1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农业年收入为4886.5元。. 工商业收入 二姨家有农用三轮车一辆,平时利用沁源县和沁县两地的黄豆和玉米市场差价,在两地之间来回贩运,收入要看两地的差价高低,高则多挣,低则少挣。据姨父说,一般年份可挣5000—6000元,今年两地差价出奇地高,再加上跑得勤快,挣了一万元,不过这并不常见。 综上所述,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人均年收入2481元。 支出 税费支出 2003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以往所需交纳的村提留,乡统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而统一只缴农业税一种。 按照政策规定,应缴农业税=计税面积×计税常年产量×计税价格×7%;附加总额=正税总额×20%;计税主粮(玉米)的价格为0.8元/公斤。农业税核实后,保持长期稳定。 根据核实的结果,姨父家需交纳的农业税为89.38元,农业税附加为17.88元,共计107.26元。占家庭农业毛收入的2%,占全年总收入的1%。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负担大幅度减轻,这的确是党中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家庭吃用支出 1.粮食。主粮为小麦(此地人不种小麦,种植玉米卖出后买白面吃),白面一个月两袋,一袋50元,全年1200元。大米1.8元一斤,一月20斤,全年432元。小米自种,花销极少故不计,一月10斤,(若按市场价1.8元/斤)计,全年216元。 2.菜(包括肉类)。所食蔬菜主要为自种的土豆、白菜、萝卜、西红柿、西葫芦等,很少买菜,种植成本大约180元。 猪肉7元一斤,一年食40斤左右,共计280元。 3.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94元/年。 4.烟酒无人消费。 5.燃料692元/年。 6.衣物。人均120元,共600元。 7.电费150元/年。 8.电话费600元。 9.礼费。婚丧娶嫁,传统习俗,一年500元左右。 10.节日消费。此地三大重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需额外花费400元左右。 上述十项支出,共计5428元。 【粮食一项占30%,若将前五项概括为“食物”一项,则食物占此十项支出的59%。】 教育医疗费用支出 大女儿在读高一,住校。学费及日常开销共4400元/年。 二儿子在读初一,住校。学费较少,但住校日常开销不小,2000元/年。 三儿子在读小学,原先在村小学就读,但后来花钱转至县城,寄住亲戚家,全年花销1800元(含转校费用)。 教育投入共计8200元。 家里无人有大病,平时小毛病也并不求医,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故医疗消费一年50元左右。 农机支出 家有农用三轮一辆,全年油料、修理、养路费用共2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 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的确,办教育要花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Ⅲ 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经费资助原则
不知道你是想要什么
如果你是学生的话一定是想得到经费,那么这个就是一份申请书。要写明活动内容,意义,所需的物资,人力。这个我以前做过可以给你模板,把你的邮箱写下我给你发过去。
如果你是导员或是老师管批条的话,这种套话问问同事很轻松~
Ⅳ 求一份今年暑假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要今年暑假的啊 2011年的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本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村的整体状况。时间:2011年8月10号至2011年8月17号。 地点:湖南省炎陵县水口镇渣村村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渣村村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Ⅳ 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费 包含海外实习费吗
这个只是学费的,没有实习费用的。出去实习自己花钱的地方少,多多少少得花点,有补助的。
Ⅵ 复旦大学实践课程有哪些
课表上所谓“社会实践”课程,其实就是实习。如果你是指实践类课程,陶艺、抽象艺术之类的课程应该算吧,还有像社会学导论等课程有的时候是要求学生作调研的。
Ⅶ 复旦的材料科学系怎么样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材料科学系成立于 1982 年,由来自化学系、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系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组成。本系现有材料物理 , 材料化学和 物理 电子学等三个教研室。本科教育设 " 材料物理 " 、 " 材料化学 " 和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三个专业,每年招收近百名学生。研究生教育设有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和 " 物理电子学 " 两个博士点以及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 物理电子学 " 、 " 材料学 " 和“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四个硕士点,还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招收“材料工程”的工程硕士。
全系共有教职工 85 人,其中有 17 位教授 (12 位博士生导师 ) 、 24 位副教授及高工, 20 位从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本系拥有: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国家 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中心、教育部先进涂料工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纳米技术发展中心四个科研机构, 拥有 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设备 如 SIMS 、 TOF-SIMS 、 FIB 、 XPS 、 TEM 、 SEM 、 SAM 、 STM 、 IC 、 AAS 、 LC 和 FTIR 等,并且还在进一步更新完善中。本系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 : 塑料电子学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电子材料和集成电路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高密度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纳米电子学与纳米光子学、新型涂料的开发、功能薄膜材料与特种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工程塑料和液晶材料、锂离子电 池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材料失效分析与评估。
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本系出色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各类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奖项。
本系的学科建设注重基础和应用结合,科研与产业联系,和国内外很多著名学校、企业如: Motorola 、 Intel 、 Georg.Tech. 、 Maryland U 、 Ford 、 Phillip 、三星、 松下、朗讯、宏力、贝岭等都有良好的合作 关系 ,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 学生毕业后,部分人在国外继续深造,部分人进入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及开发工作,还有许多人进入公司 ( 包括国际大公司 ) 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同时,本系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科研、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多方面的培养氛围,学生特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曾多次受到共青团中央及上海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Ⅷ 复旦大学会计系去四大
实话实说,如果你想毕业直接去四大的话,鉴于你的成绩,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是,我们一名哲学系毕业的学姐,叫闾丘露薇,自学了3个月会计,也去了四大,所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真的办不到的事
我的室友,去年去了KPMG。
1 他参加了AIESEC印度实习
2 他参加了四大的暑期实习
之后很顺利的进入了四大
我的老板为了进入实习所在的公司,他在实习的时候,自费跟了一个出差项目。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决心,想必进四大不是什么难事
我在这只能给一点我认为正确的建议。
1 学英语
进四大一定会有英文面试,就6级那水平肯定不够
而且英语这个东西不管到哪都是越好越有优势
2 找已经进入四大的学长学姐,千方百计进暑期实习
实话说,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他们暑期实习项目应该已经招完了
3 就算进不了暑期实习 只能说退而求其次 尽量向外企和相关企业努力
你们班的辅导员或者什么的 一般会在班级群发招实习生的信息的 要关注
而且我建议 尽量找那种招聘信息全是英文你看不懂那种 实际去了并不一定每天英文交流的
有了这样的实习经历对你进入四大是很有帮助的
4 一定要找一个懂的学长学姐 指导你写简历和面试
这个事很关键,有针对性的简历会很有优势
5 四大的招聘会很早,一定要随时关注,说不定你到了12月1月想起找工作的时候,四大已经在9月10月招聘结束了
其实我个人的理解是,四大自然是很好的企业,但是这个社会上好企业很多
而最关键的是,你个人的实力是否能因此提高
就像很多留学生就生活在中国人小圈子里,几年回来英语都不会,那样的话就算你去了四大也没什么意义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