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进入实验室
① 实验室制度包括哪几方面
实验人员工作职责
一、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开放仪器室和实验室。
二、参与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及时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
三、科学保管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仪器室实验室清洁。
四、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所需物品的请购、领取工作。
五、登记教学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及时做好新仪器验收登记、破损仪器核销工作。
六、严格执行实验室、仪器室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实验教学计划执行,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七、积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自制教具,及时向有关人员介绍新增仪器设备。
八、保管好实验室资料档案,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报表等各种表册登记。
九、切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十、离开实验员岗位时,做好移交工作。
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师生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门场所。为有效管理实验室,仪器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室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人员更换须上报主管部门,并办理移交手续。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和提出处理意见。
二、专用实验室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活动,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学校应及时补充,添置仪器设备,适应教学需要。
三、实验室应建立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准确及时反映仪器增减结存情况。
四、仪器设备应按学科分室保管,存放仪器在符合科学性原则
前提下,做到取用方便、陈列美观。针对不同仪器特点,采取防尘、防震、防压、防磁、防晒等措施。
五、经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防锈、防腐、防形变等工作。保持仪器良好状态,减少损耗。
六、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一律通过管理人员,并办理以下手续:本校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通知单》,用毕及时归还;外单位借用,须填写借用登记表,并经主管领导批准,按时归还。仪器收回时,管理人员应当面检查仪器完好情况。
七、仪器操作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损坏仪器要及时查明原因,区别情况分别予以报损或赔偿。
八、建立和健全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好仪器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
九、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则开展实验,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险品必须专柜存放、严格取用制度,确保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
十、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室要对全体师生开放,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必须预习课文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进入实验室,按指定位置就坐,保持室内良好秩序。
三、实验开始时,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弄清本实验所用仪器使用方法,所用试剂性质。
四、实验时,听从教师和实验员的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如发现意外事故,及时报告老师。
六、爱护公共财物,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试剂和水、电。
七、培养良好实验习惯,实验用品要摆放整齐。各种废物都应放到指定地方,不得随便乱丢,实验完毕应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
八、根据实验原始记录,认真做好实验报告,按时交老师审阅。
九、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带出实验室。
十、实验时如有仪器损坏,及时报告教师,填写《仪器破损记录单》。
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
一、任课教师每学期初应填写演示和分组实验安排表,并交实验室。
二、任课教师应将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药品通知单(演示通知单提前三天填写,分组实验通知单提前一周填写)实验前交仪器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准备。
三、管理人员接通知单准备好仪器药品,应先实验一次,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向教师介绍仪器药品性能,使用方法,由教师再一次实验,成功后签字领走。
四、任课教师归还的仪器要根据“通知单”、“借还登记簿”逐一查对,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和实验通知单上,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五、学生分组实验后,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对每组仪器逐一清查,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和实验通知单上,若有丢失,按规定处理。
六、所有仪器的借用不应超过规定时限,以保证仪器正常流通。
教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国家财产,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种仪器的特点定期对各类仪器进行保养,并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锈、防霉、防冻、防爆、防光防毒防震等工作,要对有关仪器定期采取开机、通电、充电等措施,确保仪器性能完好,并做好记录。
二、管理人员要在教师借领仪器前,对仪器进行一次检修,保证仪器性能完好,教师归还仪器后,再进行一次检修,把维修好的仪器放回原处,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
三、对精密贵重仪器要妥善保管,若管理者不精通其性能,不能擅自拆修,对自己不能维修的仪器可送专业部门维修。
四、学生分组实验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认真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随堂及时维修有故障情况仪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完成后对每组仪器进行检修。
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
一、实验前熟悉每个具体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用完酒精灯后应立即熄灭,点燃的火柴用后应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三、使用电器时谨防触电,不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实验后应立即把连接电源的插销拔下。
四、绝对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味,应保持一定距离,慢慢地用手把离开容器的气流扇向自己。
六、稀释浓酸(特别是硫酸)时,应将酸注入水内并不断搅拌,切无将水注入酸内,以免溅出或爆炸。
七、倾注药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出.试管加热时,切记不要将管口向着自己或他人。
八、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后必须仔细把手洗净。
九、离开实验室之前,应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闭。
② 化学实验室有哪些禁止标志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请注意下列情况下常常会发生实验事故:一、违反操作规定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又如,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像这样,也曾发生过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的手的事故.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三、药品混入杂质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又如: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2.一切实验一定要在预备室准备好,做到实验无误,方可拿到教室或实验室做.3.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4.有可燃性气体参加的实验,在点燃或加热前切勿混入空气或氧化剂.5.用药量宁少勿多,不要取用未经鉴定无标签的试剂,随配随用,不可久置.6.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能者请教或查清资料再做,不要冒然实验.7.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8.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9.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③ 有谁知道,实验室老师的作息制度是怎样的
实验人员工作职责
一、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开放仪器室和实验室。
二、参与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及时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
三、科学保管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仪器室实验室清洁。
四、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所需物品的请购、领取工作。
五、登记教学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及时做好新仪器验收登记、破损仪器核销工作。
六、严格执行实验室、仪器室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实验教学计划执行,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七、积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自制教具,及时向有关人员介绍新增仪器设备。
八、保管好实验室资料档案,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报表等各种表册登记。
九、切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十、离开实验员岗位时,做好移交工作。
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师生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门场所。为有效管理实验室,仪器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室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人员更换须上报主管部门,并办理移交手续。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和提出处理意见。
二、专用实验室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活动,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学校应及时补充,添置仪器设备,适应教学需要。
三、实验室应建立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准确及时反映仪器增减结存情况。
四、仪器设备应按学科分室保管,存放仪器在符合科学性原则
前提下,做到取用方便、陈列美观。针对不同仪器特点,采取防尘、防震、防压、防磁、防晒等措施。
五、经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防锈、防腐、防形变等工作。保持仪器良好状态,减少损耗。
六、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一律通过管理人员,并办理以下手续:本校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通知单》,用毕及时归还;外单位借用,须填写借用登记表,并经主管领导批准,按时归还。仪器收回时,管理人员应当面检查仪器完好情况。
七、仪器操作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损坏仪器要及时查明原因,区别情况分别予以报损或赔偿。
八、建立和健全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好仪器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
九、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则开展实验,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险品必须专柜存放、严格取用制度,确保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
十、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室要对全体师生开放,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必须预习课文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进入实验室,按指定位置就坐,保持室内良好秩序。
三、实验开始时,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弄清本实验所用仪器使用方法,所用试剂性质。
四、实验时,听从教师和实验员的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如发现意外事故,及时报告老师。
六、爱护公共财物,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试剂和水、电。
七、培养良好实验习惯,实验用品要摆放整齐。各种废物都应放到指定地方,不得随便乱丢,实验完毕应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
八、根据实验原始记录,认真做好实验报告,按时交老师审阅。
九、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带出实验室。
十、实验时如有仪器损坏,及时报告教师,填写《仪器破损记录单》。
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
一、任课教师每学期初应填写演示和分组实验安排表,并交实验室。
二、任课教师应将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品通知单(演示通知单提前三天填写,分组实验通知单提前一周填写)实验前交仪器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准备。
三、管理人员接通知单准备好仪器品,应先实验一次,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向教师介绍仪器品性能,使用方法,由教师再一次实验,成功后签字领走。
四、任课教师归还的仪器要根据“通知单”、“借还登记簿”逐一查对,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和实验通知单上,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五、学生分组实验后,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对每组仪器逐一清查,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和实验通知单上,若有丢失,按规定处理。
六、所有仪器的借用不应超过规定时限,以保证仪器正常流通。
教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国家财产,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种仪器的特点定期对各类仪器进行保养,并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锈、防霉、防冻、防爆、防光防毒防震等工作,要对有关仪器定期采取开机、通电、充电等措施,确保仪器性能完好,并做好记录。
二、管理人员要在教师借领仪器前,对仪器进行一次检修,保证仪器性能完好,教师归还仪器后,再进行一次检修,把维修好的仪器放回原处,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
三、对精密贵重仪器要妥善保管,若管理者不精通其性能,不能擅自拆修,对自己不能维修的仪器可送专业部门维修。
四、学生分组实验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认真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随堂及时维修有故障情况仪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完成后对每组仪器进行检修。
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
一、实验前熟悉每个具体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用完酒精灯后应立即熄灭,点燃的火柴用后应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三、使用电器时谨防触电,不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实验后应立即把连接电源的插销拔下。
四、绝对不允许把各种化学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味,应保持一定距离,慢慢地用手把离开容器的气流扇向自己。
六、稀释浓酸(特别是硫酸)时,应将酸注入水内并不断搅拌,切无将水注入酸内,以免溅出或爆炸。
七、倾注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出.试管加热时,切记不要将管口向着自己或他人。
八、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后必须仔细把手洗净。
九、离开实验室之前,应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闭。
④ 实验室主要有哪些紧急处理设备和防护用具
实验室应设立常备药箱,准备洗眼用药物、医用生理盐水、普通创伤处理物品。对于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剧毒品性能,准备相应的药物或催吐药物。
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特性,常备防毒面具www.dehsm.com/category-109.html及相应防护用具。对于目前没有喷淋、洗眼设施的实验室,应设立洗眼器和专用洗瓶(洗眼用),不得挪作他用。
化工系师生员工应积极观看相关的急救视频(可通过化工系网站-安全、环保宣传窗连接实验室与设备处网站,下载相应视频观看),了解和掌握常规的急救方法。一旦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均可出手实施紧急救助。
对于有毒化学气体、毒性较大且具有一定挥发度的有机化学品的使用,应建立实验通报制度。
使用这些化学品的实验室应在实验前向本所实验室主任、周边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周边研究所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通报实验进行时段、有毒化学品名称等信息,以便有所防备。
⑤ 日记《参观实验室》
除了没有电视和空调,宿舍全是按照标准的三星级酒店规格建成。加上三星级宾馆的管理水准,研究生们在生活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在大楼的另一侧则主要是教室和办公室。所有的研究生授课都在这里完成,而所有的www.juexiang.com负责后勤的老师都在这里办公。在办公室和教室的楼下还有供师生们使用的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和小超市。健身房内设施齐全;棋牌室内棋牌的种类也相当的丰富。这些活动室及超市完全可以满足研究生们日常生活所需。研究生中心的地下室则是食堂和洗衣房。食堂虽然窗口不多,但是每周都提供不同的饭菜,品种丰富、价格便宜、味道也不错。
洗衣房还提供了烘干服务,解决了学生们在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晾衣服的问题。
到达长春的第二天,应化所就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向来访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科技大的同学们介绍了应化所及一些重要实验室的概况。应化所的张书记亲自向我们介绍了应化所辉煌的历史:长春应化所是中国科学院五大化学所之一,建于1948年12月,在中科院各所中建所最早。历史上一共培养了21名院士,也是相当的难得。在现有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里,长春应化所是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包括了化学传统的五个二级学科,近几年还增建了生物化学等新的学科门类。应化所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还设有1个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有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完成了很多国家及军工的重点项目,成立了中科院系统的第一个上市公司。无论是在科学研究,
还是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上,应化所的水平在全国都属一流。之后包括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在内的重要实验室的主任们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各个实验室的历史和现状,让我们领略到了应化所辉煌的历史和强大的科研实力。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比较全面的参观了应化所的各个大楼和实验室。首先参观的是合成楼。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部分研究任务就是这里进行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原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曾经连续两次(1995年和1999年)被国家评估为优秀实验室后,经专家论证同意,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推荐,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若干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和队伍纳入进来,国家科技部于XX年批准运行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两部分进行组成,长春部分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部分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宗旨是面向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对本领域的前沿和重要的科学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完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任务,建设成为代表我国国家水平的高分子科学基础、研究基地、人材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重点实验室拥有7300平米的科研用房,拥有17台套大型仪器,总价值1500余万元。并将自主研发的热收缩材料技术用于生产,成立了中科院系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而现在研发的以玉米为原材料合成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塑料也以投入生产,有望解决部分因石油枯竭造成的高分子材料短缺问题和因为现有高分子材料难以降解造成的环境问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源于我国50年代的高分子研究,体现了我国半个世纪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发展,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老、中、青结合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具备了先进的研究设施和研究手段,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对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实验室
10月23日上午,阳光明媚,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技中心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其中,伏敬丹老师为大家做了实验室的讲解工作。在此对她表示感谢。
经过前期与实验室的联系,伏老师欣然答应我们参观实验室的请求,并同意为我们讲解。
9点左右,同学们陆续赶到实验室,待伏敬丹老师来到实验室后,参观如期开始。伏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们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们进入实验室后,他并没有马上给学生们讲解,而是先让我们自由参观,自己观察,自己思考。
有趣的现象后面隐藏着严肃的物理知识,老师注重启发学生对现象的思考,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高频射电仪,手放上去会有美丽的光亮线条出现。还有椎体爬坡,有趣的静电实验,稳定的回转仪,美丽的氦气射线。不断闪烁的“学无止境”的牌子好像也在启发着我们。
实验室里仪器多样,实验现象奇妙而有趣,亲切和善的
⑥ 如何有效地对新加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培训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
在实验教学中,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
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实验室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创新的乐园。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室仪器正文: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
科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
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局面。
下面,谈一谈的一些做法。
一、实验教学得到领导、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验室和仪器室,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责任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
几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交流的学习机会,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本校的科学任课教师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了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的实验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与领导的重视和实验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实验室及仪器配备情况学校配有一间实验室和一间仪器室。
实验室占地50平方米,实验桌凳三十套;
仪器室占地60平方米,有六个仪器柜,一个危险药品存放专柜。
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
实验仪器设备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
剧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险品专柜。
还有一个透明玻璃作品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让教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仪器室内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
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废钥匙、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
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这几间室符合环保要求,排气效果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管理安全。
教学仪器按要求配备,不但管理得较好,而且使用率高,学生能按要求使用实验仪器,损坏现象较少。
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并做好实验情况的记录。
认识到,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让实验室充满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
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
在实验室的墙上挂了一些科学家的画像、科学家的名言和一些实验操作常规挂、实验制度,在实验室前面的一个角落摆放师生共同制作的生态瓶、水族箱(里面饲养青蛙卵);
还可陈列饲养槽、饲养笼,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如:蚕、蜗牛、金鱼等;
实验室门前摆放师生种植的各种各样的花让学生欣赏;
窗台上可摆放“种子萌发”、“食物发霉”等对比实验;
这些设置可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进行更换。
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的氛围。
四、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实验教师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在教学六年级科学《宇宙》,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碟,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壮丽而遥远、神秘的宇宙空间;
从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构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征;
还可以从中观看太阳、星星、银河……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空间的浩瀚无际。
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实验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