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暑期传金柝

暑期传金柝

发布时间: 2021-04-02 07:52:36

Ⅰ 朔气传金柝的传是什么意思啊

传:传送,传来

解释:夜里北方的寒气伴随着打更声传来

Ⅱ 朔气传金柝的意思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

Ⅲ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什么意思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为: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寒冷的月光映照着铠甲。

朔shuò:北方。气:寒气。传:传送。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此指打击金柝报更的声音。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拓展资料:

出自北朝诗人佚名的《木兰诗》

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含义写出什么意境

含义:北方天寒地冻,空旷无人,寒冷的气流随着打更声遥遥传来,更显孤单清冷,冷冰冰的月光照在冷冰冰硬邦邦的盔甲上

此两句描绘了木兰在北方从军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体现过程的不易。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4)暑期传金柝扩展阅读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Ⅳ 朔气传金柝,金柝什么意思

金柝(jīntuò)即刁斗,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烧饭,夜晚用以打更。

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夜间报更用器。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文选·颜延之》:“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译文:“金梆子夜间攻击,和城门白天关闭”。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译文:”金,是习斗的意思“。

古文的记载,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译文:”白天漏完,晚上就重新漏,城门口敲刁斗,周庐攻打木梆“ 。唐孙逖《夜到润州》诗:“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州。”译文:”城门外郊传来打击习斗的声音,城门紧紧将绿洲圈闭起来“。

清钱谦益《三良诗·高侍郎平仲》:“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译文:”在夜间不打击习斗,家里面的门就昼夜不用关闭。“

(5)暑期传金柝扩展阅读:

”朔气传金柝“来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原文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木兰诗》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Ⅵ 朔气传金柝的传应怎么

chuan(二声)。

Ⅶ 《木兰辞》里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柝”应怎么读

柝 tuò,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9


tuò
【名】
(形声。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同本义〖watchman'sclapper〗
夕击柝而比之。——《周礼·天官·宫正》
鲁击柝闻于邾。——《左传·哀公七年》
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荀子·荣辱》
大夫击门,士击柝。——《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
朔气传金柝。——《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柝击(击柝巡夜);柝汲(巡夜和汲水。泛指劳作)
象声词〖clang〗。如:柝柝


tuò
【动】
判,分开〖divide〗。如:柝居(分家,分居)
通“拓”。开拓〖openup〗
廓四方,柝八极。——《淮南子·原道》
武皇帝攘四夷广土柝境,面数千里。——《潜夫论·救边》
又如:柝境(开拓境域)

tuò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柝”。
古同“拓”,开拓。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3124

Ⅷ 朔气传金柝的传词解古文

朔,代表北方,朔气,冬天的寒气、北风;
传,传送,传递;
金柝,军营中用来击打更鼓的铜器。
整句的意思:金柝的声音,更让人感受到北方的寒气

Ⅸ “朔气传金析”(注意:不是“朔气传金柝”)是什么意思

本来就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Ⅹ 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意思

这句出自木兰辞,意思是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

热点内容
e推教学 发布:2025-07-01 20:16:22 浏览:492
故事数学题 发布:2025-07-01 19:00:18 浏览:952
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发布:2025-07-01 17:05:51 浏览:241
英语辅导报社 发布:2025-07-01 16:38:23 浏览:143
高一语文综合试卷 发布:2025-07-01 16:38:21 浏览:589
而且英语 发布:2025-07-01 14:58:57 浏览:936
个人师风师德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1 13:46:43 浏览:476
物理家庭电路 发布:2025-07-01 13:30:04 浏览:464
物理因子 发布:2025-07-01 13:05:18 浏览:844
汉乐府诗有哪些 发布:2025-07-01 08:41:05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