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日记网站
Ⅰ 如何将网上的文章转入研修日志.分几步
一、如何在师德研修网上发布日志和上传资源?
网上师德研修开通以来,教师们回都很积极地参与答学习,看视频,听报告,留言、讨论、写作业,上传自己认为有启发意义的学习资源,相互分享和提高。按照学习研修考核方案,每个学员必须达到以下标准,方可考核合格:
1.学习时间:不少于1500分钟; 2. 留言跟帖或评论:不少于20条;
3. 完成作业:不少于2篇 4. 上传资源:不少于4条
5. 发表日志:不少于6篇 6. 完成最后的网上案例故事作业,并以纸质文章上交学校。
据了解,除第5条外,大家都能很顺利做到,但很多人反映无法发表日志。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师德研修网上发布日志。
在师德研修网上发布日志,应该有以下主要步骤:
1. 先用word文档把要发表的日志编辑好,为发布日志准备好内容。
2. 登陆研修网,进入“在线课堂”,开始听报告。
3. 把鼠标移到视频窗口下面的“研修日志”上,下面会显示浅蓝色的小字“现在就进入我的工作室撰写我的日志”,鼠标单击此链接。
Ⅱ 日记《教师之我见》 急需!!
1.教师之我见
自古以来,教师就倍受尊重,古时候师道尊严绵延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意识形态转变及社会进步,为教师赋予新的内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决定教师要全身心地与学生为伴,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要用强烈的责任去塑造学生。教师与生俱来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就要担当起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兴旺和发达、民族的振兴和文明培养人才。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负重任。
做教师,就要做人格高尚的人。教师的高尚人格是指博大的胸怀、丰厚的知识、儒雅的性格。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有,而是随着时间推移,经历世事,不断积累学习沉淀而成。而高尚人格的堪绝非朝夕,必经历漫长而艰难的磨砺。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踏上从教之路伊始,就走上一条不断学习之路,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可现实并不乐观,许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仅靠微薄的知识得过且过,其结果被学生淘空一切而大吧江郎才尽,只能苟且偷生、偏安一隅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回看历史长河之中,无数教育先驱者,无不是在学习中锤炼品质,在实践中积累反思,才具备高尚人格,成就一番事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人格一旦形成,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巨大的人格魅力会感召身边每个人,何况正处于品质形成初期、极易接受新鲜事物、模仿性特强的学生呢?有则广告恰如其分道出其中奥妙:一男孩儿见自己的母亲为年迈的奶奶端水洗脚,他也颤悠悠地打来水稚嫩地向妈妈说:“妈妈洗脚!”可见孝敬长辈这一传统美德已悄无声息感召了小男孩。所以,做教师,先要做个人格高尚的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就是今后千千万万个自己的真实缩影。
做教师,就要做有责任心的人。大而言之,教师对国家、民族和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常怀忧国忧民之心,视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已任,从而不遗余力地培养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眼下,课程改革逐步实施这是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之需;是促进教育观、人才观转变之需。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注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创新精神。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明白课程改革事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所以怠慢不得。必须认真诠释课程改革内容,领会课程改革要旨,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反之,面对如此重大的改革,无动于衷,抱着应该教育的观念不放松,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只会南辕北辙。其结果必然会误人子弟、误国误民。小而言之,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绝非空话和夸大其词。每个学生都有思想,而且充满活力,对教师而言,学生是张白纸,就看你如何去涂抹刻画,但又不是机械地、墨守成规的地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特点,有的放矢去塑造。每个学生在教师眼中都是鲜活的,都是可塑造之材。就看教师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教者主要任务就是要去挖掘学生潜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而不是抓住一点问题就不放,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或者用老眼光看待学生,武断地下结论,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教学生求知;冷静面对诸多问题,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做人。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恪尽职守对待工作,心平气和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社会不公。这也是教师不会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无情淘汰之唯一法宝。
2.教师之我见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短短的教学历程,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文 秘 家 园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2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很多疑问,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年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
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Ⅲ 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是的,是风培训的内容。那当然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的。
Ⅳ 2019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培训网站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
Ⅳ 潍坊师德考核成绩在哪里查询
潍坊教育信息港,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1、电脑浏览器网络搜索潍坊教育信息港,选择图示链接跳转。
Ⅵ 初三500字的日记:何为师德
今天,妈妈不在家。我看见楼梯上蒙着许多灰尘,就想把楼梯擦一擦。当一回“清洁工”,做一件家务,给妈妈一个惊喜。说干就干,我准备了一只盛有清水的水桶和一块干净的布。我先把水桶拎到楼上,把布拧干,弓着腰,顺着楼梯一级一级地往下擦。把楼梯角落和表面上的灰尘一擦而光。渐渐地,我感到有点吃力,腰很酸,像压了一块十斤重的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家务本来就是大人们做的,我才不自讨苦吃呢,不做了。”可我转眼又想到妈妈每天要上班,又要料理许多家务,真是太辛苦了。我咬了咬牙,对自已说:“没关系,再忍一忍,反正马上就要擦好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接着擦。“啊!终于擦好了。“我直起身子,看着被我擦干净的楼梯整洁又明亮,舒心地笑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通过这次家务劳动,我体会到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我平时应该多帮妈妈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生活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