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之星为了教师职称
如果表彰通报盖的是“县教育局”的章,只能算受县级部门(教育局是县级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当然是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是全方位的,而师德仅仅一个方面突出。如果表彰通报盖的是“县政府”的章,则此表彰是县级表彰
Ⅱ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标准,是理所应当还是小题大做
将师风师德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第一标准,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并不是小题大做,作为一个老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将良好的品德传授给学生。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第一标准,我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老师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责任,更有培育学生良好的责任。所以我认为,老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学生,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无论哪一个阶段的老师都会影响我们以后未来成长的道路。检验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能够挂念着这个老师,那就说明这个老师无论是在教学水平上还是师风师德上都非常过关。
Ⅲ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标准,评职称有什么用
教师的评职称的作用是反映的是该教师的资历与技能,因为教师工资是跟职称直接相关的,职称越高工资待遇就越高,这也是国家设定职称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一、为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设立目标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教语文的老师要懂语文,教数学的老师要懂数学,教体育的老师要懂体育,教音乐的老师要懂音乐,干一行,精一行。教师职称评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教师评职称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而且还要写出更加精细的教案,讲授精品的课程,这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在拿到优质课证书的时候,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讲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教师评职称的作用是根据国家设定职称制度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制度与激励机制。教师评定职称,往往是教师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对于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Ⅳ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选第一标准,你怎么看
现在许多学校来说,他们去招聘老师的时候都会招聘一些有德行的老师。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老师他们也会进行教师评职称的,这样的一个做法,因为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他们如果能评到这样一个好的职称,也是会给予他们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的。那么也会让他以后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进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莫大的肯定。所以有许多年轻的老师或者年长的老师,他们都会去进行这样的一个评职称,那么现在有一些地方,他们在评职称的时候,通常就不去看老师的一些教授能力。而是看老师的一个师德师风的这样一个状态,因为师德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面临着这样一个情况,也是为了学生的一些安全和心理健康考虑,那么在老师评职称的时候却把这个当作第一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是应该提倡的。这样也能让一些老师他们能够严于律己,不会对一些孩子做出一些伤害他们的事情。
Ⅳ 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当做教师职称评审的第一标准,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教师真的是非常受人青睐的一个职业,因为教师的工作一向都比较稳定,而且薪资待遇也不错,等到退休之后国家还会发退休金,所以教师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当上教师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为评职称做准备,教育部等6个部门特地指出,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职称的第1标准,这个消息一出有人开心有人愁,因为之前很多人为了能够评上职称,将最多的努力放在了其他地方,而不是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给出了这样的评判标准,也是为了教师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让他们知道自己最本职的工作还是教书育人权,传道授业解惑,让他们不要为了评职称而去花时间写论文发期刊什么的,这样本末倒置反而颠倒了教师最本质的工作。
一个老师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决定孩子将来的性格和将来的人生方向,所以在当了老师之后,一定要从各方面变得谨慎起来,不要给孩子引导错误的价值观。
Ⅵ 师德先进个人可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吗
为了使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能脱颖而出,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人社局专技股组织人力对今年参加教师职务评审的人员一一摸底,建立档案,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工作扎实平稳推进。
据悉,凡任职以来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先进个人、德育先进工作者、“三三人才”一二层次人选,评选时暂不受本单位岗位设置限制,还可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填写免试申请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成绩以满分计算,直接参加本年度职称评审。
同时对业务水平高,业绩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可不受学历、任职时间的要求,在符合业务条件的基础上,并满足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上一级职务。
二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1篇;主持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成县级课题不少于2项;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
一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2篇;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成市级课题不少于2项;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
Ⅶ 优秀师德教师可不可评职称
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继续深化职称外语考试不搞“一刀切”……昨天,由河南省人社厅举办的2015年全省职称工作会议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会议不仅部署了全省职称改革工作,还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定。
第一波“礼包”为优秀教师开“绿色通道”
昨天是教师节,在这个向教师致敬的日子,省人社厅也给他们送上一个“礼包”。
根据近日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精神,我省在总结郑州、焦作、许昌三市2012、2013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去年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全省将继续深化这一职称改革。
会议明确,首先对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开辟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中原名师,以及省级名师、教师节期间综合表彰的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同时获得省基础教研室规范组织的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人员,可以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专设职数评聘高级教师。
其次,职称评定会向农村和一线倾斜。
“农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人才短缺,农村教师创造职称晋升的条件比较困难,不少人直到退休仍然是初级职称。”省人社厅职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安心基层一线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省决定对基层和农村学校实行政策倾斜。
究竟怎么倾斜?
根据会议要求,一是,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实行同样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二是,对在农村教学第一线连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年,且当年年底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可以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专设职数考核认定和聘任中小学一级教师。三是,以农村教师身份申报的人员,评价标准在城市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要求……
另外,下一步,将按照人社部、教育部的改革意见,积极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做好人员过渡,适当时机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
第二波“礼包”专家评审环节不人为设置淘汰率
在一些基层单位,要求教师参评当年必须通过,否则若干年内不准申报。这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是造成以往职评中“打招呼”、“托人情”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省人社厅出台新规,为教师职评减压——
一是,要求对在年评审中非因弄虚作假或违反职称工作规定等原因而评审未通过的人员,单位不得限制申报。
二是,在做好讲课答辩的基础上,专家评审环节不人为设置淘汰率、不限制通过率,保证只要是会讲课、胜任高级教师基本素质要求、业绩条件符合的教师一定会通过。
三是,通过网络等渠道公开各地中小学高级教师申报职数、申报人员基本情况和评审结果,同时还将通过适当方式向申报人员反馈评审未通过的原因。
四是,对新的教师评价标准中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科研的要求在2015、2016年度继续采取过渡措施。
第三波“礼包”13类人员可免考职称外语
在会议现场,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明确,今年我省职称工作将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不仅会淡化论文论著要求,坚持重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导向;还将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对职称外语不做一刀切的要求。
“具体来说,将对13类人员免于相应职称外语的要求。”该负责人说。
按照新规定,可免试的13类人员包括:年龄50周岁以上的人员,经组织选派进疆援外人员,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工作人员,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等工作的人员,取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人员等。
Ⅷ 为了凭职称,教师更应该把精力放到什么上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们在评职称的时候还是要进行一个相应的注意。因为有一个老师,如果说能够评上一个职称的话,对于教师他们来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就要求了一个教师在平常的一个教学生活中一定要进行一个相应的注意,这样的话才能够再跟更本质上去进行一个相应的评价。
同时这样的一个想法给人的感觉也都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所以这也就告诉了我们现在的一个老师,他们要想能够获得一个有所成就的话是要进行一个相应的努力,这样的话才能够葱根本沟通上去解决现在的一个教育界的一个不好的一个状况。同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说现在的很多老师他们在进行一个评职称的时候,自己的教学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我们就不难得看出来,为什么教学能力被这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