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师生礼仪
㈠ 师生礼仪小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宋史·道学传二·杨时》:“扞时呴一日见颐,颐偶瞑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事亦见《二程语录》卷十七引侯仲良《侯子雅言》。后因以“程门立雪”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典故程门立雪出处有二,一个是《宋史*杨时传》:(杨时与游酢)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第二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即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二程指的河南人程颢和程颐,两人是亲兄弟,都是宋代著名哲学家,曾在嵩阳书院聚徒讲学。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哥哥程颢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弟弟程颐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朱熹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在朱熹和陆九渊的时代,两个学派开始了一场大论战,争论的主题,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创制的。杨时,自幼颖异,熙宁九年进士,程门四先生之一,曾做过浙江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创办东林书院,将二程学说传播到长江以南。游酢,程门四先生之一,程颐在京师初次见到他时,对他的评价是资质可以进道,后来进士及弟,做过博士、福建地方上的司法和湖北地方上的纪检长官。《侯子雅言》的作者是侯仲良,他是程颐的内弟。程门立雪的两处文字记载都有门外之雪深一尺的表述,它除了文学意境之外,主要是个时间概念,跟常用的日上三竿、两柱香的功夫等表达类似,但是民间版本却把这个时间用语演变成了一个关键细节,说杨、游二人一直站在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如此苦行兼自虐,尊师重道的感染力是有了,却牺牲了真实性,经常会引起一些质问和责难,或者说杨游二人作秀,或者说程颐耍大牌。
另外,还有关于孔子与学生的,查一下《论语》译文,有的是。
㈡ 如何提高全校师生文明礼仪程度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家里,如果家长能够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领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中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一千多万人民能够带好这个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毫不疑问,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普及工作,就会更加容易。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我们十三亿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人们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社会氛围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 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是文明的先锋,礼仪的标兵。看,在马路边,人们都自觉遵守信号灯;看,在公交车上,人们纷纷给老人、孕妇让座;看,在校园里,一位小同学磕倒了,大同学就主动跑过去,扶起他——到处洋溢着文明礼仪的气息。讲文明,懂礼貌的现象虽然随处可见,但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的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糖纸随处乱扔,甚至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这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一种文明的缺失。“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会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㈢ 师生之间礼仪规范有哪些
师生之间的礼仪规范呢?很多就是建立在师生见面儿的时候,要互相问候,同学见到老师呢要敬礼,老师见了同学呢也要回礼。同学和老师见面的时候要说您好,同时呢老师也要关爱学相关的话语。
㈣ 师生文明礼仪有哪些
与学生谈话:
(1)提抄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㈤ 师生之间的礼仪
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㈥ 谈谈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如何践行教师礼仪修养
注重教学的仪表、来仪态、源自身修养,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争取做“业精、德美、爱生”的教师。待人诚恳,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心地善良这些是做个人的基本素质。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适时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和沟通。
㈦ 九年级黑板报以文明礼仪为主题
2008年上半年团委工作总结 \r\n\r\n在学校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学校行政领导的关心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下,襄樊学院附属中学团委在2008年上半年的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并且结束了。总结半年团委的工作,我们很好的完成了一些自定任务,同时也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活动,一方面教育了学生,另一方面也活跃了学校气氛,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和影响。 \r\n\r\n一、本学期所做主要工作。 \r\n1、开学初制定团委工作计划 \r\n为了更好地开展团的工作,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开学初就制订了详实的团委工作计划,并报校党总支审批通过。 \r\n2、整理档案,规范团籍。 \r\n3、开办团校,发展学生入团。 \r\n四五月初,团委组织开办了附属学校又一期业余团校,共43名初中学生受到培训并结业,团校以正规的形式对学员进行了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很好。虽然团校在开办的过程中,遇到初中部下午排课的难题,团委及时调整课时安排,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r\n4、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世界地球日\”活动 \r\n在2008年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校接到加拿大环保组织邀请参与活动的通知,加方还邀请我校参与在加拿大举行的系列活动。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我校初高中同学自办了70多份手抄报(部分手抄报照片已经在上学期展出),20多件手工制作品。2月28日,我校初一(4)班同学还在地球日风筝布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些作品代表了我校同学积极参与环保,节约节能的好习惯。同时,加方还向我校师生发出邀请,希望我们能够组织师生到加拿大参加4月22日国际地球日活动,我校也正在组织之中。 \r\n5月26日,我校团委书记带领部分学生参加襄樊学院组织全市第三届学校环保论坛,刘书记在论坛上代表我校讲话,介绍我校节能减排成就,会后与襄樊各界环保组织进行了交流。 \r\n参加市环保协会关于\“爱我汉江\”主题征文活动,经过我校老师的精心辅导,我校有三位同学在全市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二、三等奖。 \r\n\r\n5、我校积极开展学雷锋学礼仪活动 \r\n今年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五周年纪念日。为了重拾雷锋精神,加强我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团委组织了系列活动。一、团委组织编写了20多条宣传标语贴在校园各个公共场所,号召全体师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学做文明人、文明事,做节约节能环保卫士;二、团委还专门主办了一期向\“雷锋同志学习\”展板,更加全面的向同学们介绍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 \r\n6、初步开展文明礼仪试点课 \r\n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周密准备,在团委、政教处的密切配合下,我校文明礼仪课与本学期开课了。文明礼仪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比较系统的专业文明礼仪知识的培训,向同学们传授正确的仪表仪态、社交礼仪等知识,通过课堂实践操作、课后平时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对个人成长有价值的知识。 \r\n为了更好的开好文明礼仪课,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塑造更好的学生个人形象和学校形象,讲礼仪课的效果达到做好,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礼仪课讲课教研小组,定时开展礼仪教研活动,力求使礼仪课的效果最大化。 \r\n本周还组织了我校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参加\“迎奥运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全校学生通过找答案、完成试题这一过程,学习了基本礼仪知识。这也是我校学生礼仪课培训的一个方面。 \r\n7、学生教育活动多样化、多层化 \r\n3月21日下午,邀请原毕业生陈沉同学到校作报告,高二、高一学生及初三(2)班同学参加。陈沉同学的报告对于我校同学有很好的教育和启示作用。会后,陈沉同学与我校部分学生干部进行了交流。 \r\n3月29日,学校邀请\“将成功传递给下一代\”讲师团到校为学生及家长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r\n8、\“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展开 \r\n本学期团委结合团市委、教育局组织的读书活动,借机开展我校\“迎奥运,创和谐\”活动、开展我校创书香校园活动,通过一些列活动的开展,宣传了奥运知识。促进了我校读书氛围的改善。 \r\n9、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 \r\n5月12日大地震后,我校学生积极活动起来,开展各项\“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14日,我校全体师生共捐款23000多元,周四下午送交红十字会。此活动中,我校高二四班反映最快、最积极。5月19日,组织学生学习国务院关于国难日的通知,并协助组织默哀活动。 \r\n10、《校园通讯》共印发九期 \r\n绿色协会协会成员们也很关注学校发生的其他事情,并且用自己的纸笔创办起了《校园通讯》校报,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自己编辑,最后印刷全校发行,为学生展现自己才华、弘扬正气,批评不良现象提供了舞台,在学生中间取得了较大的影响。本学期一共印刷5期,主题以抗震救灾、献爱心、迎奥运、学礼仪等为主题。 \r\n11、认真完成高考考务工作 \r\n团委认真周密布置、认真组织完成高考考务组不值得相关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r\n12、组织学生党员 \r\n13、改组、改选学生团委组织 成立新的学生团委机构 \r\n二、工作不足及待改进方面 \r\n由于工作机组织机构的原因,本学期团委工作与学期初制定的计划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r\n1.团委组织机构工作要待完善,工作力度要加大。 \r\n由于团委组织机构长期不健全,工作相当滞后,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完善,积极主动特别是在学生的先进性教育方面要下大力度,要宣传优秀的学生,多组织活动。 \r\n2.校广播台工作要上新台阶。 \r\n校广播台在质量方面要精益求精,要上新台阶。 \r\n3.团员档案方面要更规范。 \r\n虽然团员档案管理整理难度大,但工作必须规范,包括团费收支。 \r\n4.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教育学生。
㈧ 重拾礼仪演讲稿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制礼开始,我们的民族一直强调“礼法并用”,用礼仪规范我们的生活,也润泽我们的道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许多古老的文明道德已被潮流所淹没,被时代所遗忘。现在的人们崇尚的更多的是“利”,而把“礼”抛之于脑后,到处是又冰又冷的眼神,到处充满了明争暗斗的气息。在这个人情日益变得冷漠的空间,确乎是需要更多的“文明礼仪”的温暖。
当今一些所谓的“文明”人,把自己的“文明”当作歧视他人的工具。我们不无心寒地看到,有时在公车上一些“时尚达人”“优雅地”占着位子,看见羸弱的老者、举步维艰的病人,却视若无睹、无动于衷。他们文明吗?不,我认为不!他们不配拥有知识,拥有文化!他们不知什么是尊老爱幼吗?不知什么是文明礼仪吗?他们当然知道,但却用自己的一点薄识来充当文明的外皮,以轻视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他们丢弃了礼仪最本质的内涵——爱己及人,可怜的是他们却还往往以此而自鸣得意。
文明礼仪不是华丽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态。它可以只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可以是捡起纸屑的一次弯腰;可以是排队候车时的秩序,可以是给需要者的让座;可以是获得帮助之后的一声“谢谢”,也可以是难为人家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可以是上学准时到校,可以是上课认真聆听;可以是一句问好,一次点头;可以是一次谅解,一点宽容,……一些屑小的细节都是礼仪,一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文明,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其实就能消融心中的冰雪,可以化解人间的仇怨。当今社会许多大事件都源于一些小矛盾,这不禁令我深思:争强斗狠是失礼之举,如果人人都能恪守细节中的礼仪,也许就不会发生不应发生的事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文明礼仪是联系人心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如果说人生是树,功绩是果实,才能是枝干,而文明礼仪,是不起眼的树叶,是那深扎地底的根须。想让你的树硕果累累,就应增强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