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师德修养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师德修养

发布时间: 2021-08-02 17:50:06

❶ 你能举出看上去很美 可实际不好的社会现象例子吗

难道是要写<看上去很美>那个电影的观后感?

联系那个电影写吧。。
比如看上去井井有条的幼儿园,其实已经磨灭了儿童自由的天性,什么的。。。

❷ 用心理学分析《看上去很美》

嗯, 是一部典型的行为主义塑造行为的影片。可以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去写,通过强化(奖励)获得所谓的良好行为,去掉漠视不良行为等。

❸ 电影《看上去很美》好看吗

这部影片还不错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它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
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里却特别的难受。我在努力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看上去很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是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很美,还是老师的大红花很美,还是当时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很美。
方枪枪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灵气的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可是,李老师的一把大剪刀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也让我的心跟着方枪枪一起紧张。
园长老师对方枪枪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孩子,你应该记住,幼儿园的生活是你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在大人眼里,幼儿园的时光真的应该是很美很美的。可片中的方枪枪觉得这段童年生活美吗?他在恐惧、迷茫中过着他的童年。方枪枪认为最美的是那朵老师手里的日思夜想的大红花,当他想象着自己能得到一朵朵大红花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大便,好好洗手,但也没有得到大红花,因为它既不会穿衣服,还经常尿床。百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孩子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不再为争夺大红花而努力了。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多少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伤害,这将会成为他们那一代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❹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它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
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里却特别的难受。我在努力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看上去很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是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很美,还是老师的大红花很美,还是当时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很美。
方枪枪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灵气的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可是,李老师的一把大剪刀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也让我的心跟着方枪枪一起紧张。
园长老师对方枪枪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孩子,你应该记住,幼儿园的生活是你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在大人眼里,幼儿园的时光真的应该是很美很美的。可片中的方枪枪觉得这段童年生活美吗?他在恐惧、迷茫中过着他的童年。方枪枪认为最美的是那朵老师手里的日思夜想的大红花,当他想象着自己能得到一朵朵大红花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大便,好好洗手,但也没有得到大红花,因为它既不会穿衣服,还经常尿床。百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孩子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不再为争夺大红花而努力了。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多少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伤害,这将会成为他们那一代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❺ 《看上去很美》是如何体现分离焦虑的

``楼上复制的还真是多哦``
比方说方枪枪的哭闹、沉默、胡思乱想,都表现了他的分离焦虑

❻ 《看上去很美》有谁看过的

《看上去很美》描写的是一个名叫“方枪枪“的儿童,从“文革“前至“文革“初期的成长过程。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为何会想到用如此多的心机来对抗成人所构筑的规矩城堡? 问题就在于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只是“看上去很美”。老师们也无非是把孩子们视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而已!不但扼杀孩子的活泼本性,而且压制他们的差异化个性。这些老师是很多中国老师和家长的形象代表,他们从不讲为什么,只是告诉孩子需要怎么做;他们从来都用心垢深厚的成人眼睛去看孩子的世界;用世俗无奈的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的行为。所以,看上去很苦,很委屈的时候,是我们最真实最美的时候;而等生活过的看上去很美,很坚强的时候,心里却其实早就很苦很累了。所以,小的时候盼着长大,真的长大了却总幻想着能不能回去小的时候了。《看上去很美》虽然是小孩子演的,但不是演给小孩看的,它揭示的是儿童眼中成人世界的灰暗角落。在不断的笑声中,在那份赋有淡淡忧伤的追忆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回想着自己的童年。

❼ 高分求``电影《看上去很美》《牡丹亭》《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随便一部就可以

猜火车我倒是写了1500字~~
其余只写过肖~~可能有100字~~
“看完影片以后,是很有感受的.说不清楚的感受.
对主角的智慧感到佩服,坚持觉得感动.类似看过红楼梦,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可是故事看完以后观众得到的东西是巨大的.这可能就是电影的魅力.”以下还是转的,如果你要自己写,也可能对你有帮助。
曾几何时,我认为自己已经被岁月和世俗淡化的没有了理想、希望,每天总是在碌碌无为之中度过!我很想改变这一切,但我一直找不到生活的光亮面!
看过这部伟大的影片以后,我发现深藏在自己心中的那份久已尘封的感动,重新被唤醒!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理想,激发了热情!我相信这部影片将会陪伴我一生!在我孤独、不顺、烦恼的时候,我会重新看一看这部影片,我将会振作前行!
《肖申克的救赎》,世上最伟大的人类灵魂作品! 2001年,那时候不像现在遍地都是经典名片的DVD,那时候能找到一部心仪的电影的VCD就如获至宝一样。所以杂志上说的大多数影片都还停留在传说中的地位。就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凭借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那部口碑相传的传说中的影片,那时它的译名是《刺激1995》。那时候,知道它存在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

2005年,这个影像资讯泛滥的年代,遍地都是经典名片的DVD。越来越多的影迷认识到了一部影片的伟大性并自发的把它封为了影史上最大的无冕之王。这时候,它也恢复了原本的片名――《肖申克的救赎》。这时候,不知道它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了。

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往往要在时间的打磨下才能完全展露锋芒。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与《阿甘正传》和《低俗小说》三分天下竞争奥斯卡,代表整个美国精神的阿甘捧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昆汀也在之后的戛纳电影节上得到了更大的补偿――《低俗小说》斩获了象征艺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大奖。唯有《肖申克的救赎》,提名若干项最终却一无所获。如果从一个较为功利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无疑让人觉得非常不值。所以在此之后,它不可避免的沉寂了一段时间。

其实我对此片感情的起伏,基本上是它在大众影迷中遭遇的浓缩。从《刺激1995》到《肖申克的救赎》,不光是片名的简单转变。在我的心里,代表着一个质的飞跃。

我时常会想,是一股什么样的底蕴或者是人文力量支持着这部作品从沉寂中缓缓上升,直到升华成为神话为止。如果说只是那个震撼的结尾抬深了整个影片显然欠妥,因为早在《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就已经把越狱的传奇故事描写到了极致,而且从来没有只有结局出彩的电影能被如此加冕。如果简单的归结为希望的力量自然也是单薄的,希望如果失去了支持的动力,也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已。

第一遍看完后觉得有外界对它的评价有点太过,觉得如果没有结局的支持全片显得空洞了许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男人在狱中的遭遇吧!

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由于当初的自己心灵上的某些东西尚未成熟,所以无法直接从影像上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含义,自然就忽视了最昭示人性的精髓的地方。但在第若干次重温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被击中了。按理来说早就烂熟于心的剧情应该无法再激荡起内心太大的波澜,可在这一刻,我突然觉得主人公安迪的每句话都意味深长,每个表情都清晰得可透散出心灵。

这是一部需要适当的人文底蕴才能完全体会到的感觉,这也是一部需要时间磨砺才能完全散发光辉的影片。就像安迪自身一样,关在笼子里20年的考验,终于换来了他的月黑高飞。又像老友瑞德说过的那样:“有一种鸟是注定不能被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过丰润……”

安迪因被控谋杀妻子被判无期徒刑。

即使他听到这个消息一脸惊愕怎么样?即使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又怎么样。他还是被关进了高墙,他还是永远失去了自由。

入狱后的第一个朋友瑞德严厉的警告他说:“在这里,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它会让你痛不欲生。在这里,你绝不能拥有任何希望。”

这是一个囚犯在另一个世界里安然活着的另一个法则。这也是失去自由权利后必须得交出的与之对应的精神上的权利,因为如果只有精神上的渴望,却得不到实际上的自由,会把人逼疯。

瑞德是为了这个新来的年轻人着想,他觉得这是对的。

直到最后的结局出现前一刻,安迪的表情一直都是淡然的,几分儒雅,几分睿智,看不出几分城府,却带着几分神秘。他脸上的一种微笑让我无法忘记,目光柔和而又深邃,嘴角微微上扬,一种惬意和自由的微笑目空一切。这些微笑让我回忆良久:

他用自己的力量让监狱管理员请兄弟们痛快的喝了一次啤酒,他坐在阳光下,看着兴致高昂的兄弟们,脸上带着这样的微笑。

他不顾遭禁闭的惩罚,跑进广播室放了一曲《费加罗的婚礼》,当悠扬的旋律在监狱上空荡漾的时候,他闭着双眼,心无旁骛的沉醉在乐曲中的时候,脸上带着这种微笑。

他在那间自己申请办起的小图书馆里,缓缓的告诉瑞德他对穷凶极恶的监狱长所设的一系列圈套。他意味深长的说:“在监狱里,我才知道,自已在外面时正直的几近迂腐。”那一刻眼中闪动着光芒,脸上同样带着这样的微笑。

“管中窥豹,窥一斑而知全身。”从这些微笑中,我们也能逐渐牵出他其实一直彭湃着的内心。在那里,那团希望的火焰从未熄灭过。

这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男人,他从进来就明白了这种体制化对人的囚禁的不只是人的自由,而是人的心灵。当人们习惯这种生活后,精神生活便开始麻木,渐渐的你觉得这样也可以活着,渐渐的你觉得这样也挺好,最可怕的是当你某天可以离开时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种生活了。

安迪把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燃烧了20年,他用这份对自由的执着抵抗着他内心的钝化。他在自己离去之前把任何一步棋都计划的天衣无缝。他惩罚了贪婪的监狱长,他换上了崭新的衣服,他甚至考虑到深受到体制化影响的瑞德出去后会想不开而为他留下了一个活着的原因。

最后的一晚,外面暴风骤雨,坐在牢房里的他的内心也在波涛汹涌。
最后的一晚,当他爬出监狱的下水管道,举起双手徜徉在雨中的时候,他蓄积了20年的对自由的渴望终于爆发了。他用自己的坚持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完美的救赎。

因为安迪,瑞德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能比老朋友相见,更激动人心呢?同样经受过风雨历练的他用一种感激而且平和的语调缓缓道出那句箴言:希望是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不论什么时候,它都不会死去。

想起了陆遥的《平凡的世界》,一群艰难的生活着的人们,却从没向风雨低过头,他们把艰苦当作成一种历练,期待着历练后的成功。

支持着他们坚持的理由,和《肖申克的救赎》如出一辙,虽然平凡,但却深刻。

希望确实是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

❽ 看上去很美 观后感

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是尿床。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军队幼儿园),幼儿园的上级。他注意到了小红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乖巧的李老师立即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就这样产生了。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为小红花而奋斗了。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觉悟。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能有如此觉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❾ 请推荐像《看上去很美》类似的电影

你说的类似,是指风格、还是小演员?

如果喜欢这种文艺风格,那就看王朔的小说改编电影都看一下吧,除了《看上去很美》,还有《我爱你》、《我是你爸爸》、《阳光灿烂的日子》。
如果你喜欢的是这类从小孩视觉看大人世界,那么推荐《电影往事》、《迷情八月》、《灵异第六感》、《人工智能》。

❿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到既是有缘,我来给你2篇吧,你借鉴一下,希望能帮到你,多追加分哦~~

第一篇:

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是尿床。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军队幼儿园),幼儿园的上级。他注意到了小红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乖巧的李老师立即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就这样产生了。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为小红花而奋斗了。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人都有的觉悟。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能有如此觉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第2篇:
《看上去很美》其实是王朔的小说,而且似乎是最后一部,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了。电影既然王朔也参与了,那就也该忠于了原著的精神。不过我看原著基本就没看太明白,这次看就更觉得和原著有些地方不象了。比如电影里把时代感的东西(就是70年代)给淡化了许多。但方枪枪的小演员的长相就和王朔是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这和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发掘了夏雨这个小姜文是一个道理。本质上,这类电影都是70一代人在掌握了社会话语权后怀旧的举动,和曾经传播很广的70一代的游戏啦,零食啦,电视剧啦等等是一样的,这不,这几年同样的文章都题目被改成了80一代,可见的确是话语权问题。

原著和电影对我来说都比较晦涩,我的解读,就是这个幼儿园其实就是中国那个时代的缩影,所有的小朋友都整齐划一,老师作为权威的象征,竭力把小朋友们给训练的丧失个性,比如淡化了语言交流,用哨音代替,一声哨音就过来洗屁股,毫无隐私可言。吃饭的时候要添饭不能说话,要举手示意。早起后必须集体拉屎,吃饭前必须先尿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还用小红花作为激励。这些和我们曾经的时代不是一样的吗?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被这么要求的吗?而方枪枪会自己思考,懂得隐私,洗屁股的时候知道哭。于是是理所当然的坏孩子,方枪枪被孤立了。后来他自己跑来跑去,爬在石板上,外面隐约传来了老师的呼喊。——那个时代啊。

也可能我解读的太离谱。其实或许就是象前面说的,在70一代人掌握了社会话语权后,他们怀旧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代。

大恶魔李老师的角色尽管演的很好,可我觉得演员的相貌不象原著,记得原著里说的那个家伙是个虎背熊腰健康的象奶牛的人,应该类似与欧美女人的身材。而这个李老师就不是了。而且抓恶魔一段,我更喜欢原著里小孩子爬出去报告解放军去抓特务。
说到美女,那个唐老师就非常漂亮了。不过剧里最漂亮的小妮子则是北燕和南燕,真是小美人胚子,连走路都透出来个优雅。

不过影片中大量的男女孩露出屁股和生殖器的镜头或许有些问题,因为尽管在中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会觉得无所谓,可是按照欧洲法律,似乎这该算儿童色情来着。——据说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奖,似乎没法律问题。

就是这些感受了。不过这个影片也购起了我对幼儿园的回忆,我也是住过长托的。天天都住在幼儿园。

热点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答案 发布:2025-05-25 14:09:24 浏览:756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5 12:45:12 浏览:733
生物除臭池 发布:2025-05-25 12:44:35 浏览:554
2016年考研数学一 发布:2025-05-25 12:43:30 浏览:60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发布:2025-05-25 12:41:39 浏览:993
北美英语 发布:2025-05-25 12:01:03 浏览:4
教师公寓租房 发布:2025-05-25 08:52:15 浏览:160
2014年小学师德考核方案 发布:2025-05-25 08:50:44 浏览:152
给教师的评语 发布:2025-05-25 08:45:41 浏览:745
南昌在哪里 发布:2025-05-25 07:16:06 浏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