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娄师德
『壹』 武则天当皇帝时期,唐朝的女人是不是都很扬眉吐气,在男人面前为所欲为唐朝都很霸道男人窝囊废
从唐代的婚姻状况可以看出妇女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不代表妇女可以为所欲为,中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同时也是男权主导的国度,妇女地位只是提高了,不可能因为武则天当了皇帝,所有的妇女地位就全部凌驾于男人之上。男人也不是窝囊,真正有作为有能耐的妇女,当时也就武则天母女,上官婉儿,大多数还是男人掌权,比如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姚崇,武三思等等,都是比较牛的人物。妇女地位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婚事: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相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条规定,从法律上为他们的自由择配开了绿灯。
《唐律疏议》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民间也有“无媒不得选”的说法,但实际上有不少青年男女不尊此种束缚,自己选配婚姻,拥有婚姻的决定权(包括初婚决定权、离婚决定权、再婚决定权),也有家长允许自主婚姻。如玄宗时,宰相李林甫“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每有贵族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于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让他的女儿们自选佳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礼教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服务的,当权者往往比下层百姓更注重礼法,更加维护礼教的权威,社会上的流行风尚也大多是由上而下普及的,身为当朝宰相的李林甫如此,下层百姓自不待言。
(二)离婚改嫁较为自由
按古礼,丈夫对妻子有“七出”之权,但唐代法律又有“三不去”:“持舅姑之丧;娶时贫贱,尔后富贵者;有所受无所归”的规定保护妇女权益。但唐代妇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唐代法律允许感情破裂的夫妻离异。对妇女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法律也没有约束和限制,这就从法律上为婚姻的相对自由制造了一定的条件。再嫁的社会压力不大,因此,唐代妇女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不是很强烈,离婚改嫁相对较为自由。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莫不如是。从史实来看,唐代离婚再嫁是较为容易的。离婚当然是由夫方提出离异的同时,女子主动提出离异或弃夫而去者也不少。有因夫坐罪而求离婚者,有因本家有故而求离婚者,有因夫患病而离异者。还有民间女子因对婚姻不满意而离婚的事。这表明,唐代离婚较为自由;故上至公主千金,下至平民百姓都视寡妇再嫁为常事。《新唐书?公主传》中记载从高宗至肃宗朝传中有名公主共计98人,除未嫁早亡的12人外,初嫁59人,二嫁24人,三嫁3人,乃中宗女定安公主,玄宗女齐国公主,肃宗女萧国公主。同时门第显赫的仕宦之家也不忌讳娶再醮之女。宰相宋璟之子就娶了寡妇郑氏;严挺之的妻子离婚后嫁了刺史王琰,后王琰犯了罪,严还救了他;而书香门第韩愈之女也先适李汉,后嫁樊仲懿。可见读书人家也不禁止再嫁。而民间寡妇再嫁,其形式可谓既简单又随便。《西阳杂俎》载:“忽闻船上哭泣声,皓潜而窥之,见一少妇,缟素甚美,与简老相慰,其夕简老至皓处,问君婚未?某有表妹嫁于某甲,甲卒无子,今无所归,可事君子,皓拜谢之,即夕其表妹归皓。”无任何仪式,只需提出,答应,而皓也仅以一谢了之。可见平民寡妇再嫁也不是什么难事。
(三)男子惧内成风
唐代关于惧内的记载可谓俯拾皆是。唐高宗就是出了名的惧内天子,唐中宗更是以惧内著称,伶人当着他的面唱道:“回波尔如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面只有裴炎,内里无过李老。” 皇室如此,下层官吏和平民百姓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舒州军卒李听壁三日未归家,其妻恨云:“来必刃之!”李竟吓得愁泣不已,徙居佛寺,不敢回家。
唐政权在风俗习惯上有较多的鲜卑时尚。而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所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也使得周边少数民族的习俗不断涌进中原,给唐朝社会带来影响。这使得唐代妇女得以在社会舞台上发挥其作用。
(一)宫廷妇女参政
唐代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表现在婚姻与家庭领域,在社会活动中她们同样享有较高的行动自由,我们以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政治领域为例,自汉武帝以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反对女性参与政治,认为女性对政治的影响是为乱政。但是在唐代,对于女性投身政治活动这种行为,社会是相当宽容的。早在初唐时期,太宗的诸位公主以及他们的驸马就是政坛中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而在之后的时期里作为女性的武则天有长期掌握了政权,我们看到虽然她日后的公然称帝和对历史家族的打击使她备受舆论的诟病,但是对于她早期二圣临朝,或是作为太后把持朝政甚至废立皇帝等行为社会大众并没有太大的反对。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她历武后、中、睿三朝,多次参与或组织宫廷政变,睿宗时更是权倾朝野,朝臣进退皆由其裁决,史称:“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中宗韦后及女安乐公主也曾模仿武后和太平公主。再之后唐代的诸位公主,后妃以至对于朝政保持着较大的影响。虽然在之前的中国与出现过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但她们大多是作为太后以皇帝母亲的身份参与政治,依靠中国人对孝的推崇,对母亲的尊重而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找到合理的名分,像唐朝这样皇帝的女儿,妻子甚至是皇族中女性成员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政议政的现象,不仅空前,更加绝后了。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二) 从家庭关系上来看,唐与前世最大的不同在于女子拥有了财产继承权。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有记载“唐时所谓户绝,不必无近亲……虽有近亲,为之处分财产,所余财产,仍传亲女,而远亲不能争产”。 在封建社会中,继承权关系到在家族中的血缘与地位,在父权至上的社会体制下,继承集中体现了宗法关系,从来都是以子为准。唐代女子取得了继承权,这在封建社会都是独一无二的,说明女子不但经济地位有一定的提高,政治地位也有相应的增长。
(三)其他社会活动
唐代妇女可以公开的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可以时时抛头露面,到郊外市里游玩、听戏、看球,也可以在春季和男子一起到风光胜地踏青出外游乐、聚观,且也不限于城市,还可以远至郊外。《开元天宝遗事·探春》载:“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夜,各乘马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唐代妇女也活跃于商业领域之中,《太平广记》卷382河南府吏条引《广异记》:“洛阳郭大娘者,居毓才里,以当垆为业。”
还有极富特色的一点就是唐代盛行女子体育运动,流行女子踢毽子,女子足球,甚至还有女子马球,与那些妇女养在深闺无人识,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形成强烈的反差。唐人还作了《内人踢球赋》来赞誉女子足球之兴盛。
另外,唐代妇女在服饰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像废弃了遮蔽脸面的幂罱面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天宝年间,不少妇女还模仿男子的装束,着起幞头袍衫,最初在宫里中流行,后渐传至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这些方面足以说明唐代妇女地位之高。
总之,从唐代的婚姻制度、婚俗文化、妇女的婚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可以看出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这一方面与大唐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刚刚受到冲击的封建礼教还没有发展到严酷的程度有关。
『贰』 意思翻译句子“又进鮰,复问何为有此”
一个好玩的故事。《太平广记》里的。
又,复,再一次。进,奉上,鲙,解释成一种鱼也行,解释成鱼细作的菜肴也行。总之是厨师又端了一盘鱼上来。
复,再一次。何为,宾语前置,就是为何,为什么。此,指鱼。娄师德又假模假式的问,为什么又有鱼呢?
真心好玩的一个小故事。
『叁』 袁天罡算命很准我们都知道,那么他的儿子下场如何
袁天罡的儿子叫做袁客师,他爹就是做这行的,子承父业,儿子也学到了不少,虽然没有袁天罡有名气,但是也得到了袁天罡的真传,在《美人制造》中,袁客师跟林诺最后服毒了,两个人一起死在了大殿上,在历史中你要问袁客师是怎么死的还真没记载。
袁天罡算命准,他儿子也不逊色,说当年唐高宗为了试探几个相士,就在一个盒子里装了一个老鼠,大家都说这个盒子里有一个老鼠,只有袁客师说有四个,最后打开盒子的时候真是四个老鼠,一个母老鼠,三个小老鼠,装盒子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在盒子里生了三个老鼠宝宝。
老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袁天罡的造诣完全都传给了他的儿子,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他的名声响亮而已。
『肆』 太平广记 器量一 翻译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师德肥胖,走得慢。李昭德好几次停下来等他,他还是赶不上。李昭德生气发怒,说:“你这个只配种地的臭家伙。”娄师德听了也不发火,笑道:“我可不就是个种过地的人吗,如果我不是种地的人,还有谁是呢?”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娄师德说:“我的才能不算高,做到宰相。现在你呢,又去做很高的地方官。有点过分了,人家会嫉妒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跪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来自勉,绝不让你不放心。”娄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唉,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对你发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不满而擦掉,使人家就更加发怒。应该是让唾沫不擦自干。怎么样?”他弟弟会心地笑了。武则天当政时,娄师德也没有失去宠禄。
『伍』 有什么关于宽容的故事与名言(3个以上)
七里禅师遇盗
出处:《禅说》
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
“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禅师说,“你自己拿去,但要留点,米已经吃光,不留点,明天我要挨饿呢!”
那个强盗拿走了所有的钱,在临出门的时候,七里禅师说:
“收到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啊!”
“谢谢。”强盗说。他转回身,心里十分慌乱,这种从来没有遇到的现象使他失去了意识,他楞了一下,才想起不该把全部的钱拿走,于是,他掏出一把钱放回抽屉。
后来,这个强盗被官府捉住。根据他的供词,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禅师的寺庙去见七里禅师。
差役问道:
“多日以前,这个强盗来这里抢过钱吗?”
“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七里禅师说,“他临走时也说声谢谢了,就这样。”
这个强盗被七里禅师的宽容感动了,只见他咬紧嘴唇,泪流满面,一声不响地跟着差役走了。
这个人在服刑期满之后,便立刻去叩见七里禅师,求禅师收他为弟子,七里禅师不答应。这个人长跪三日,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了他。
人能俱足爱心,勇于承当,奇迹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