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两难问题
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 (1)讥讽、歧视、侮辱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 (2)教师搞有偿家教或节假日补课向学生收费的问题; (3)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收学生、家长财物,以教谋私、不尊重学生家长的问题; (4)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问题; (5)教师语言不规范,举止不文明、赌博、酗酒的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整改: 一、深入开展“转变教育方式,改善师生关系”课题研究与实践,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坚持思想教育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坚决杜绝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主动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出新贡献。 充分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坚持以先进典型的思想和情操影响和带动全体教职工,激励全体教师把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爱为核心,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和提升人的道德为目标,重视关注教师的生活和生成。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要求,科学制订和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起政治学习制度,坚持用科学的理论、系列法规引领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教书育人的宗旨。二是依据师德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和违反文明标准执教的处罚规定,坚持用科学的尺子约束教师,规范教师的行为。三是逐步完善社会、家长及学生民主评议师德师风的制度。四是建立起向社会承诺的制度,对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向社会和家长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② 怎样解决师德缺失的问题
要解决师德缺失的问题就要解决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大命题。
解决师德缺失——解决社会价值观——树立多样的个人发展渠道(除了权、钱,要让知识、智慧、品德、能力等突出的人受到尊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国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社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氛围,所有孩子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和受教育权力——完善社会就业、保障机制——在制度上形成对教师的合理评价考核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升学率——……
你提的问题很复杂,我不在教育系统,有些事情不太了解。但解决师德缺失,就像解决诚信缺失、信仰缺失、……一样,已经积弊难返,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很痛心、很沉重。
③ 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师德目复前存在以下问题制: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2.缺乏爱心
3.缺乏责任
4.道德缺失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个就是缺乏事业心,责任心。这个责任心,既是一个果,它同时又是一个因。所以,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第二个原因是教师这个行业,压力确实是很大,很辛苦。在这种高压之下,教师心理可能就会有一些失衡,教师的思想意识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偏颇。还有就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等等,造成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时候,人就好像干什么都提不起劲了,这时候,就不能够用道德规范来很好地约束自己,也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再一个原因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怎么样面对各种压力,如何调节自己。在面对各种情境的时候,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也是造成自己的不同行为表现的一个原因。
④ 如何解决师德师风存在问题
舆情监控外加引导教师队伍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
⑤ 师德 十禁、十忌、十提倡
“十禁”的具体内容为:一禁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禁按学习成绩排名次、排座次、侮辱学生人格;三禁乱收费、乱订、乱发教辅资料;四禁以教牟利,向学生推销商品;五禁训斥、指责和侮辱学生家长;六禁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七禁在上班时间酗酒、打麻将及上课时衣冠不整、接打电话、接待来人;八禁在上班时间从事第二职业或未经学校同意在其他教育机构代课;九禁无教案上课;十禁随意停课及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集会和其他商业性活动。
十忌
一、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忌三心二意,好高骛远。
二、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忌拉帮结伙,阳奉阴违。
三、要顾全大局,互谅互让;忌争名夺利,沽名钓誉。
四、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忌虚夸浮躁,敷衍了事。
五、要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忌言行不一,偏向歧视。
六、要谦逊严谨,见贤思齐;忌固执粗心,傲慢自负。
七、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忌狂妄放任,自由散漫。
八、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九、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忌行为粗俗,污言秽语。
十、要衣着得体,仪表端庄;忌奇装异服,浓妆艳抹。
十提倡
1、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反对不务正业。
2、倡导廉洁从教、乐于奉献;反对以教谋私。
3、倡导因材施教、革新教法;反对因循守旧。
4、倡导关爱学生、循循善诱;反对简单粗暴。
5、倡导依法执教、以身立教;反对以罚代教。
6、倡导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反对敷衍塞责。
7、倡导开拓进取、勤奋自强;反对墨守成规。
8、倡导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反对夜郎自大。
9、倡导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反对指责训斥。
10、倡导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反对粗鲁庸俗。
⑥ 为什么师德师风出现问题
1.经济因素
2.教育宣传因素
3.监督检查机制
4.精神文明建设。
⑦ 师德师风问题清单
师德[shī抄 dé]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
2019年12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文名
师德
外文名
Teacherscode of morality
定义
一种职业道德
全称
教师道德
印发时间
2013年5月
快速
导航
结构特点行为规范考核制度事件案例师德师风
基本简介
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