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带病坚持在岗位上的师德故事

带病坚持在岗位上的师德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8-08 10:05:49

⑴ 继续三篇不少于800字的师德小故事

指引我一生的恩师

很久不愿回顾读书时的那段青涩时光了,仿佛一触及心里便隐隐作痛,仿佛一回忆起来,对现在的快乐和自信就是一种全盘的否定。可是,我仍然难免在每年教师节到来之前想起李老师,似乎是约定俗成般的在这个时候想起她,她是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

10岁的孩子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有多大,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10岁那年,我争吵多年的父母终于走到了尽头,父亲抱着我痛哭一场后,带着哥哥远走他乡,留下我和母亲生活在长沙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和母亲没有任何亲朋好友,在学校我也是刚来不久的插班生,由此我很孤独。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几个月之后的一个夏日黄昏,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母亲送进了医院。母亲住院后,我开始承担起照料自己和照顾母亲的双重责任。

生活的磨难使那时的我自卑、倔强,也益发孤僻。我从来不愿跟老师提及家里的事情,也几乎不和同学来往。由于照料母亲,我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交不出家庭作业更是常有的事。而这一切当然还得瞒着母亲。我想,我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成为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的。在80年代中期,逃课对学生而言错误有多严重是可想而知的,而一到开家长座谈会,我们家又缺席,问我,我一句声也不吱。班主任左老师对我是头疼以极。让我留级的念头她可能都有过。然而,还好就是我的成绩出人意料的好,在家里出事的两年间,我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前五名,尤其是数学几乎每次都是满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引起了李老师对我的注意。总之,在那段岁月里,她是唯一对我作出种种努力后没有放弃的老师。

一天,我逃课后,李老师悄悄地跟踪我,然后趁我不在时找母亲了解了我家里的情况。从此以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家务繁忙的李老师抽出时间帮我照料母亲,在家里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给我添置衣服。她还悄然做了我和同学们的桥梁,让同学们主动亲近我,使我慢慢有了朋友。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一切时机树立我的信心,我始终都记得她对我说:“困难是一种磨练,只要不放弃追求,崭新的生活就会等着你”。至于我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李老师都会予以表扬和鼓励,那段时间,我写的作文和解题的方式总成了班上的范本。而最让我感激的是她一直为我保守着家庭的秘密,她知道那里含着一个孩子的自尊。在李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下,随着母亲身体的慢慢康复,我基本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到临毕业时,我甚至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并且顺利的升入了中学

升入中学后,李老师偷偷的来看过我,找我的新班主任详谈过我的情况,我知道她打心眼里放不下我。当然,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的路的确走得艰难。只是,每当我遇到困难,迷失方向,象在森林中徘徊的少年阿廖沙茫然得几乎要停住脚步时,李老师坚定的声音就象在召唤我“别放弃,崭新的生活在等着你……”。这真象一种信念让我一直坚持着往前走。

十几年过去了,我却没有去看过情比恩师的李老师。并不是我全然没有了她的音讯,我一直打听她的消息,知道她的详细地址。也不是我已然将她淡忘,只要闭上眼,她的音容笑貌就会清晰如昨的在我脑海浮现,当然,仍然是她30多岁青春的模样。更不是我不懂得投桃报李。只是我怕自己太过平凡让李老师心生失望,总想,等作出点成绩再去看李老师吧!这样一等就到了现在。但今天,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萌生今年教师节去看李老师的念头。我想即便我平凡,但却快乐而自信,我相信她同样会无悔当年精心的付出的。

我很想让李老师知道:她当初的指引,引导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⑵ 求一篇关于员工节假日不休息带病坚持工作的文章

几天前的8点,春寒料峭,东方今报、金水区人民医院、郑州市总工会联合为在郑劳模开展的免费体检活动,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8位全国劳模、15位省劳模、7位市劳模,提前半个小时到金水区人民医院排队体检。
东方今报社社长左光瀚一大早赶到体检点,代表报社向劳模们致以敬意,祝愿他们保重身体,珍惜事业和家庭的“本钱”。

劳模身体状况之病症

80岁老劳模,还是头一回参加体检

“我早就想做个B超检查了,这回可遂了心愿!”在金水区人民医院爱心体检站B超室外,郑州市自来水公司的杨素琴满意地说。自从1999年被评为省劳模后,除了单位组织的两年一次全体职工体检之外,她还从没享受过专为劳模开展的全面体检,内脏的B超检查成了她的“心病”。

80岁的省劳模杨春荣老人,在郑荣集团干了一辈子,劳模当了48年,竟还是头一回参加体检呢。拍拍自己被病痛折磨多年的腰,他感慨他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只知道拼命工作,不懂得关注自己的健康。

但他还是自豪地说:“我为国家做贡献,可不后悔。要是俺身体没事,再干个15年都没有问题!”

为不给“荣誉抹黑”,劳模们放弃的太多

“和平走得太突然了!这病咋就来得这么快呢?”43岁的全国劳模薛运州长叹了口气。

在前来体检的劳模中,有两位与病逝的全国劳模朱和平关系很近。

薛运州与朱和平都是2000年当选的全国劳模,那会儿,他还感觉朱和平身体挺硬朗,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薛运州说:“要是让我们这代人把身体、家庭、工作排个顺序,80%以上的人会把工作排在第一位,而身体永远在最末。” 当劳模的5年来,薛运州完全放弃了每年单位安排的休假。

与朱和平同岁又同行的靳景爱,2004年被评为省劳模。她退休前负责每天清扫花园路北段的道路,一下雨,该路段经常积水,但无论早晚、无论下多大的雨,她都要和同事们一起疏通窨井。一忙起来,吃饭、休息都想不起来了。

靳景爱说,朱和平拒绝调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这种情况在劳模中非常普遍。因为大家给了荣誉,自己就要坚持做好,不能给荣誉抹黑。

劳模身体状况之病因

病不是“闲出来的”,是以前积累下来的

77岁的全国劳模白西川,心里一直有个“疙瘩”解不开:人是不是一闲下来就得病?这个“疙瘩”,也困扰着其他劳模。

提起白西川,郑州市金水区白庄村的老居民都称他“铁书记”。这位老支部书记1983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并当选为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他在职时,所有重活累活都冲到最前头。榜样他当得起,身体也给他争气,头疼脑热的,一扛都过去了。“俺就是有个老头疼的毛病,不碍事。”

但退休后,有段时间他老犯头疼,家人逼着他到医院一查,竟发现了血压高、脑血管硬化好几种毛病。他就怀疑,毛病是闲出来的。体检站的医生纠正老人,这个想法可不科学,那是他忙时得了病没有及时治疗,积累下来的。

1954年获得省劳模称号时,郭学山是郑州市柿园自来水厂的管道工。那年正赶上省政府迁郑,他的工作是安装、维修管道,技术要求高,懂行的人又少。“忙起来,汗水顺着腿流到胶鞋里,能倒出水来。”一提起当年干活时的情景,84岁的郭学山像个小伙子。

那段光辉岁月让他激动,也给他的身体留下了“纪念”。快退休时,郭师傅的膝盖开始疼起来,直到现在也没治好。他说,年轻时身体好,冬天站在水里修管道,也没感觉有啥不对,到老了问题才出来。

体检机会少,劳模们有自己的“苦衷”

郑州的各级劳模中,绝大多数还是企业在职或离退休职工。他们并不讳言:体检或就医机会很少,经济条件限制,又不愿张口给国家添麻烦,是主要原因。

三口之家,每月收入却只有700多元,让人很难跟“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联系到一起。但这就是因单位改制而内退的全国劳模白凤祥的生活现状。

他告诉记者,安排这次体检太重要了:“俺现在就怕生病,看不起呀!”白凤祥每月只有384元内退金,儿子没工作。为了省钱,他小病硬扛,大病去医院开个药方,到小门诊买便宜药。听记者说“全国劳模看病就医有优惠政策”,白凤祥脱口而出:“现在还过得去,不想麻烦政府了,劳模都是大家给的荣誉,不能伸手向国家要待遇。”

老劳模郭学山的儿子说,父亲退休工资一个月600多元钱,三四百元一次的体检,他真舍不得。也有些劳模反映,在很多人的心中,还没有把健康和生活质量上升到“第一位”,即使有了体检、疗养的机会,多数人也主动放弃了。

劳模身体状况之抢救

“带病坚持工作”的旧观念该改改了

“鼓励‘带病坚持工作’的旧观念该改改了!”52岁的省劳模麦国良说,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发扬,但不必提倡带病工作。“身体不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啊!”

对此,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新立表示赞同,他认为,不仅仅是劳模,即使其他人士,当身体、心理上出现不适时,也需要及时缓解压力、舒缓情绪,不能让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病态。遇到重大压力,应积极、有针对性地去释放,可以通过听音乐、郊游来放松心情。还可以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躺下,配合舒缓的轻音乐,想象自己在蓝天白云下的田野或草原上,从头到脚完全放松。这种意念上的减压,最好能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因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引起失眠、头疼、心慌等疾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劳模的身体状况需要“深层次的关心”

目前,在郑州市的市级以上劳模有6300余人,其中市级劳模5000人左右,很多人经济都不很宽裕。

郑州市总工会生产安全保障部马杰部长对今报和金水区人民医院的爱心举措表示感谢。他透露,受这次活动启发,郑州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提出一个意向:发动全市各县(市)、区的区级医院,免费或在价格上给予优惠,承担起各自辖区内市级劳模的定期体检工作。如果经论证,这个意向具有可行性,他们将积极与卫生部门协调落实。

对于这个提议,金水区人民医院周国平院长表示欢迎。他说,公立医院不但应该承担起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任务,也应该用实际行动,向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劳模献爱心。
可以吗?采用吧,看我打字打的那么辛苦~~~我裁年级啊,打了这么多,够累了!!行行好吧~~~~~~~~~~

⑶ 带病坚持到校上课的作文500字

我的语文老师

在教过我的老师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李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李老师三十多岁了,戴着一幅金边眼镜。透过镜片我们可以看见她不大却炯炯有神的眼睛,脸上常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李老师教语文教了十几年,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十分敬业,上他的语文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只要上课的铃声一响,李老师就准时走进教室。只见她将教材往讲台上一放,课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就倒剪双手,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授。教室里除了她那动听的声音之外,鸦雀无声。李老师上课根本不用翻教材,看教案。每一篇课文的重点、生字、词汇都是顺手拈来。她讲课流畅熟练、娓娓动听,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只有咂嘴称赞的份儿。最绝的是李老师特会控制时间。读完课文讲重点,解释出处,最后再布置作业。她的话音刚落,下课铃也准时响起。李老师心满意足地离开教室,而我们却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有一天的语文课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了,我都做好了上课的准备,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李老师仍然还没有来给我们上课。就在我们以为李老师不会来了的时候,一个摸糊的身影出现门口,是李老师。当她跨进教室时,我们发现她脸上的表情和以往不同。没等我多想,老师便给我们讲起了《范仲淹的故事》。正当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李老师突然昏倒在了地上。我们连忙拨打了120。不一会儿,李老师便被救护车送往了县人民医院。
原来,李老师今天病了,可为了不让我们落下课程,竟然带病来给我们上课了。
后来,我们升了四年级,李老师被调到城里去了。李老师虽然不教我们了,但她上课时的精神风采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她让我们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我们受益无穷。
纵横古今,有那风流千古的佳句诗篇,震撼人心的激扬文字和风花雪月的缠绵缱绻;还有那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著,挥手泪沾巾的倾情,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赏怀和独钓寒江雪的悠然情趣。李老师,您高尚的师德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奋勇前行……

╭∞━━╮
┃✪ ✪┃
╰┳ˇ┳╯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n97多少钱 发布:2025-05-22 20:56:55 浏览:451
大学数学的题 发布:2025-05-22 20:37:43 浏览:333
金聪老师 发布:2025-05-22 19:44:09 浏览:902
曹冰老师 发布:2025-05-22 19:03:11 浏览:143
上海五年级数学试卷 发布:2025-05-22 18:44:58 浏览:493
生物质锅炉厂 发布:2025-05-22 15:57:39 浏览:807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教学 发布:2025-05-22 15:03:32 浏览:933
佐川美术馆 发布:2025-05-22 13:59:32 浏览:891
2017贵州语文高考 发布:2025-05-22 13:37:29 浏览:394
教师业务总结 发布:2025-05-22 11:23:26 浏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