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的年画

师生的年画

发布时间: 2021-08-10 11:26:27

1. 求年画中的一些图案和寓意,谢谢

从种类上看,年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一)门神类

新年贴在门上的年画叫门画,它是年画的最早的形式。“门神”是门画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类别。

2. 四大年画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

1、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杨家埠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木版年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其田神、仓神、井神、神之格思等作品。

揭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丰年的祈盼,对于研究汉族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

3. 年画的内容都有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年画内容
年画的内容都有什么?
写回
年画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是与各地的生活风俗,欣赏习惯和审美观点分不开的。总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描绘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劳动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题材。
2.描绘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时事新闻以及民族英雄题材。
3.描绘全年各个时节风俗的题材。如端午竞渡、七夕乞巧等。
4.描绘四季花果的题材,如花开荣盛、竹报平安、万年青和石榴多子等。
5.描绘儿童的题材,如五路进财、五子登科、百子图、子孙合图等。
6.描绘自然风景、花卉的题材。
从年画题材内容的表现特点看,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内容有其娱乐性。年画大多是新年供人欣赏的,因此在内容上要适应群众“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愿。其次,作品有着良好祝愿的内容。讲究通过画面的内容对将来的生活寄以良好的祝愿,一般采用谐音“皆取美名、以迎祥祉”。再次,它具有反映时代的内容,这在新年画中尤为突出。最后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内容。这类内容在民间旧年画中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新年画。
年画的体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各种年画采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和群众对年画多方面的需要所决定的。这就使年画创作出了各种应用范围不同样式的年画;如贴在大门上的“门画”,两侧门框上的“门对”,进院门内影壁墙上挂的“福字灯”,屋内中堂挂的“竖披”,屋内墙上挂的“屏条”,炕头挂的“横披”,窗户两侧挂的“窗旁画”等。根据年画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将年画样式分为:木版年画、水粉年画、月份牌年画、工笔年画等等。当今我们看到的新年中

4.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年画

一、开封朱仙镇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二、天津杨柳青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

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例如《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

三、江苏桃花坞

桃花坞是苏州的一处地名,位于阊门内北城下,古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风景秀丽的去处。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与天津扬柳青并称”南桃北杨”。明弘治时,名画家唐寅(伯虎)曾在这里营建桃花庵,自此名扬。

四、寒亭杨家埠

山东潍坊的寒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寒亭,古称寒国,传为夏代寒浞所建。寒亭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

五、四川绵竹

绵竹,因特产绵竹,汉初建县即以“绵竹”为县名。绵竹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用线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相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常使用夸张、变型、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5. 关于年画的所有资料

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古书里记载,神茶、郁垒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剑、一个拿叉,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
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地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中国年画共有九大知名产品,分别是: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武强年画、佛山年画、凤翔木版年画和东丰台木版年画等。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范围也很大。其中杨柳青、桃花坞、绵竹、杨家埠年画称为中国四大年画。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祗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见盛行。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

【起源和发展】

相传中国之年画,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是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的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年画的出产地】

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这因为,年画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术作品。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雏型的规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柳青的产品。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正西三十里的一个市镇,地当大清河的下游,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全镇居民经营年画生意者约占五分之二以上,由明末崇祯年间开业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极盛时期是在清光绪十年以前,每年要卖出二千万份以上,行销于华北和东北,远至西北的新疆各地。如齐建隆、戴连增、美利记等字号早年所印的年画,在内地即已成为珍品,在海外更难得一见。f

山东潍坊寒亭(杨家埠)年画

其次要说到寒亭年画,寒亭镇是山东潍县城东北约四十里的一块地方;但年画的制作并不在寒亭镇内,而是在寒亭附近的几个小村庄里,其中以西杨家埠最为著名,差不多有一百余家经营年画,多半只是家庭的副业,专门以此为业的不过几家,其中以"同顺堂"一家为最大,资本雄厚,出品除行销于山东境内各县外,南至大江流域,北自东北各省,西则直到郑州一带,不可谓之不广。

寒亭的年画一共可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神马像,门神、财神、灶王、八仙等是。
第二类是庄稼生活,像春耕图、秋收图,过新年图等是。
第三类是吉祥画像,富贵满堂、福禄寿喜、连生贵子等是。
第四类是怡情画像,渔樵耕读、春夏秋冬等是。
第五类是故事画像,廿四孝、梁山伯祝英台等是。
第六类是戏剧画像,唐僧取经、桃园结义等是。画中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有恰如其份的刻划。

寒亭戏剧画,多取材于舞台上的扮相,其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按照舞台上的形态而画;另一种则是把舞台上的形态加以点缀,例如:战士便都有骑马,战场上则配搭山水树木,室内也能加上门窗和陈设。但是人物的服装,仍是模仿舞台上的装束,尤其是花脸,也都依照演剧的方式来勾抹的。据说寒亭的戏剧画是得到天津名画师王寿田不少新的稿本,因此遂一跃而与杨柳青齐名。

上述六类年画中,以第一类面世为最早;但门神、灶王还不能满足人们艺术欣赏的要求,于是第二类乃至第三类便陆续出笼了。不过寒亭一带所出的戏画,看来和杨柳青的出品很相近,只是在色彩上略有变化而已。

江苏苏州桃花坊年画

再次是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其开业年代约在太平天国以后,当时与天津杨柳青、广东佛山,是鼎足而三的年画名产地。除了苏州各地是它的销场中心以外,更远及湖南、湖北和云南、贵州、闽、赣诸地,若干年来始终如一。此中还出了一位名画家王铁珊,他的字体很秀逸,富书卷气,尤其用山水画的现实笔法,写西湖风景,称为一绝。

桃花坞的年画,最时兴的除了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外,还有滑稽年画和常识年画。前者如:"老鼠娶亲"、"五鬼闹判"、"六童闹弥陀"、"怕老婆"等,皆寓有讽刺意味。后者如:"十二生肖"、"百鸟图。"、"五伦图"、"西湖十八景"。"岁寒三友"等,皆足供人查考和欣赏的。它也侧重戏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秋江、贾宝玉与林黛玉等,都出自名画家手笔,绝非俗不可耐。

广东佛山年画

最后便是广东佛山的年画了。佛山原是南海县一个大镇,其年画销路的最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切之间,以农村为主要销场,包括广东、广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贵州一部分地区,并远至南洋群岛。但至我国对日抗战以前,即逐渐衰落,这原因有四:

①是佛山的商业地位被广州取而代之;
②是石印代替了传统的棕刷木版拂印的古老方法;
③是民智渐开、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神像画,不能适应大众需要;
④是农村经济衰退,购买力薄弱了。

四川绵竹年画

除了上述南北两大年画中心之外,四川的绵竹市也产年画;但只行销于四川内和西南若干地区。绵竹年画的历史远在明末时便已开始了,它发展得最蓬勃的时期是在清朝乾嘉(乾隆,嘉庆)年间,当时绵竹经营年画的成行成市,最兴旺时有二三百家年画店,拥有成万名的年画制作工匠。

有两种原因可能是绵竹年画发达的原动力:

其一是绵竹曾经出现过大量民间画工,他们应聘到四川各地从事建筑的装饰、 彩绘和寺院的 雕塑、 壁画等工作。这些画工有一定的绘画造诣,当他们回到故乡闲居的时候,偶尔技痒,便成了年画的制作家。

二是绵竹的造纸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年画印刷就地取材,份量充足而成本殊轻,该县拥有一种特产粉尖纸,可以较长时期保持鲜艳色彩而不褪。

由于地区关系,杨柳青和桃花坞的年画,比较易于吸收外来形式的影响;但绵竹因为地处西陲,过去交通不便,当地的画工很少受外来影响,因而他们绘制的年画,更有浓厚的民间气息,更富粗扩、古拙的趣味。

大抵年画的制作,木版比石印更富情趣,首先是构图的设计,设计图稿要顾到大众的心理,那些木板的吉祥喜庆年画,永远占着行销的首席地位。

图稿设计的第二个要点,便是画工的精拙,凡是线条细致,调色适宜的,必受大众欢迎。但图稿设计,各家有各家的版样,互不相同,即使同一画稿,也必设法做出一些差异来,或是姿势部位稍变,或是线条颜色稍改,总以能表现出工整细致的为上品。

木版年画虽为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但因木版不易保存太久,用过几年必需翻刻,翻一次不免失去一部分神采。最初是用木刻套色,之后改用了五彩石印,虽其纸质和颜色都很拙劣,却代表了民间艺术的朴实形式,而且取价低廉,所以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爱好。

因为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 年画也跟着出现了新貌。 它利用旧形式, 注入新内容, 所选取的题材, 也多至数百种。 用七彩橡皮版影印, 彩色艳丽,形象鲜明,抗战前后的新年画,叫做月份牌,曾经喧宾夺主了一段时期,便是由杨柳青与挑花坞的木刻画蜕变而来。那时画人物的推周慕兴为巨擘,次为徐咏青的风景画、谢之光的时装美人画,郑曼陀、杭挥英的仕女画,都富有时代的气息,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手。

正统的年画,多数是对开、三开、四开的条屏,而且是采用道林纸彩色印刷,堪与流行的美女月份牌争雄,于是石印胶版代替了木刻艺术,以后更有了柯式影印术,原有的农村手工副业就不免转而为城市的轻工业,成为可以大量复印的彩色印刷品。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茶”、“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木板年画

起源

杨家埠素以生产木板年画面著称,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杨家埠的木板年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全村出现了永盛、公茂、吉盛、万顺、广盛泰等十几个字号的画店。到清朝咸丰、光绪年间,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传说,明朝后期有位太监回杨家埠探亲,从宫中带回一幅彩绘门神像,乡亲们十分喜欢。当时有个能画善刻的人,巧妙地把它临摹下来,雕成木版,涂色印制,使乡民们也贴上了皇宫的门神像。从此,木版年画在杨家埠逐渐盛行。

特点

杨家埠年画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群众。它取材于民间生,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表达的内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地夸张。它利用我国传统的勾线技法,构图对称饮满,线条粗犷,色泽明快,以红、绿、蓝、黄为主,对比强烈,主题突出。画中人物质朴大方,散发着浓郁的乡士气息。
体裁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神荼郁垒、秦琼、钟馗等门神肖像,反映了农民寄希望于门神的保护,期求合家安乐,<鹿鹤(六合)同春>、<老寿星>、<猫(耄)蝶(耋)戏牡丹>。反映了人们希图长寿健康的意愿,<金鱼(玉)满堂>、<摇钱树>、<聚宝盆>等。表达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愿望,<男十忙>、<女十忙>等则是把男子,妇女在十个节气中的活动,概括到一个画面上,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热爱生活的场面。有的年画还寄托着人们肖灾祛祸、安居乐业的。总之,杨家埠木板年画表达了农民们生动复杂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工艺

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渐渐被淘汰。年画只是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年画艺术家创造了新的年画形式,并用以表现现实生活。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年画一直兴旺发达。它已经改用新的印制技术,印数和发行量极大。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画种出版数量能达到年画的出版量。年画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

6. 年画的特点是什么

年画特点: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历史悠久、各地差异大 、

一、历史悠久

质钋绚烂的花坞年画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没有比“过年”(春节)更受重视的了。过去中国许多地方过年时都有一种习俗,就是买上一些漂亮的年画贴在家中以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在这种需求的促动下,早年中国民间就有人专门绘制年画出售谋生,最终形成了年画生产行业,并出现了几种全国闻名的年画工艺品,桃花坞年画和杨柳青年画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两个,被并称为“南桃北柳”。

二、各地差异大

此外,四川的绵竹年画、河南的朱仙镇年画和山东的潍坊年画也非常出名。阅读连接中国木刻画的起源中国木刻画最早始见于我国隋唐时佛经的扉页之中,后由于从宋代到清代时期绣像小说和戏曲杂剧的兴起,作为插图的木刻画便进一步得到发展,再后来又出现了木刻年画。

三、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木刻年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富于装饰性而又价廉物美,为中国百姓所喜爱,因而在中国许多地方广泛流传。 桃花坞木刻年 画,因过去集中于 江苏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印制生产而 得名。 至少在明代 就已产生,并且已 经形成独特的风 格。清代雍正、乾第三章垂暮的工匠:消失的巧工097隆时期(1723〜1795年)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在规模和印刷数量上达到了空前的难度,而且年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构图、雕版、套色等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

7. 什么是年画年画的四大题材是什么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题材: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

8. 各种年画的寓意有什么

吉祥寓意是年画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吉祥寓意有两种方法:一是谐音寓意,喜鹊登梅为喜上眉梢;二是借事物特征寓意,桃荷菊梅寓意四季平安,佛手、桃、石榴寓多子多寿多福。牡丹花象征富贵,菊花象征吉祥、百合花象征夫妻和合等等

莲年有馀:以“莲”、“鱼”、等谐音为“莲年有馀”,寓生活美好之意

四季花开: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徽四季,故题“四季花开”

子鱼卧莲:一娃娃游于莲池,摸得一尾金鱼,而用口咬鱼鳍,继续摸鱼

莲登太师:莲登太师两个娃娃在观灯戏狮狗。

以“莲”、“灯”、“狮”等谐音,题作“莲灯太师”。古代官制,太师为三公之首。故为祝愿发迹升官之颂辞。

9. 什么的年画怎么

(漂亮、精致、鲜艳、吉祥、美丽)的年画

一、漂亮

好看;美观。

巴金 《在尼斯》:“这里是一所相当漂亮的别墅,房内还有各种古玩陈设。”

二、精致

精巧细致。

巴金 《利娜·第十四封信》:“我真想不到,他把我引到一间非常精致的闺房里来了。”

三、鲜艳

鲜明而美丽。

秦牧 《花城·草原的花》:“干了之后就像绢制的花似的,永远保持着鲜艳的颜色。”

四、吉祥

幸运;吉利。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

五、美丽

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热点内容
武汉汉阳美术 发布:2025-05-21 12:19:40 浏览:787
高二物理补课 发布:2025-05-21 11:08:24 浏览:304
什么网游可以挂机 发布:2025-05-21 10:37:31 浏览:11
piano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21 10:07:13 浏览:852
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 发布:2025-05-21 10:04:36 浏览:654
班主任节视频 发布:2025-05-21 08:52:45 浏览:440
教育审计 发布:2025-05-21 08:48:59 浏览:628
怎样形容教学楼 发布:2025-05-21 08:36:49 浏览:274
怎么入的的 发布:2025-05-21 07:49:33 浏览:30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发布:2025-05-21 06:53:13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