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精神崩溃家访

精神崩溃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8-11 01:14:42

① 日本电影告白的详细剧情

在《告白》里,所有的杀人动机都不是仇恨,而是欲望。


真正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并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制作出能直接杀害森口老师女儿的电击设备,从而获得别人对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制作出的电击器并没有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所以他才会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将森口老师的女儿丢进游泳池,这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掩人耳目销毁证据,而是他觉得少年A没能杀死森口老师的女儿,但他可以。


森口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平静地讲述了这件事以后,就开始准备复仇。


而森口此刻也流着眼泪笑着说:开玩笑的呢。


《告白》讲述不仅是主角的复仇,更是对庇护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他的小说《彷徨之刃》里也有对于《少年法》的批判,相比于《彷徨之刃》,《告白》里对于这项法律的思考要更阴暗,也更深刻一些。

② 《嗝嗝老师》女主表现怎么样她还有哪些不错的作品

该片是女主角拉妮·玛克赫吉。表现的非常出色,赢得广大观众的赞赏。代表作品有《黑色的风采》、《我和你》、《班迪与巴卜莉》等。

拉妮·玛克赫吉为了表示对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群体的尊重,她并没有动作模仿,而是通过自己的反复琢磨思考,专门设计了一个“招牌”动作。她也对这类人群的特征做了学习与分析,并通过演技还原不同场景及情绪下的图雷特综合症的真实状态。

首先对演员来说,塑造一位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患者并非易事。电影在片头就很直白地表现了嗝嗝老师的病症现象,频繁不受控制的打鸣,逼得嗝嗝老师不断用手抚下巴抑制自己,然而还是无用。此处镜头是远景,女主角拉妮·玛克赫吉的惴惴不安被完全放大,这是演技初次显露的地方。

之后还有一处,是嗝嗝老师失望地面对9F班学生哄他们回家的时候。打鸣再次频繁出现,镜头依然是远的,本就生气的嗝嗝老师因为病症影响而更加愤怒,仿佛一生都在尽力跟人强调“我很好、我很正常”的盔甲被一声声打鸣击碎。

(2)精神崩溃家访扩展阅读:

在《黑色的风采》中,剧中女主同样饰演一位同时失去了听觉与视觉的残疾女孩,面对无穷无尽的混沌黑暗,米歇尔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却无处发泄,精神渐渐濒临崩溃的边缘。就在此时,一位名叫德布拉杰的特教老师出现在了米歇尔的身边,倾注了无限的爱与耐心。

女主也可谓是演技巅峰,饰演失去听觉或视觉的角色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而她更是必须二者兼顾,世界一片黑暗和无声静寂的那种暴躁与绝望,女主诠释的很让人崩溃,一种跟随她进入她世界的崩溃,每当她大哭的时候,似乎也想陪她一起哭,真的很有代入感。

③ 过去的错就拿自己是小孩当借口,牢记但不要悲伤。以后的错没有借口、牢记还要悲伤

身为教师应避免犯的十种低级错误:
一、将考试当杀手锏:
学生是求知者,需要教育者。
教育者按照教育大纲,通过灌输、说教,温习,引导,启发等教育手段,增加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如何检验教育的成果,无疑,通过考试来检验,其效果最为明显、有效。
所以,教师爱考试,学生怕考试,教师一句:“不用你们不学,咱们考场上见”,于是,学生开始怕教师。
教学需要有考试作为手段,但是,教师要慎用。
二、断言学生的未来: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固根培基,教育是基础,青少年具有可塑性,良好的教育要看学生的渴望求知的大方向。
诚然,人的智商有高低,悟性有大小,天赋与环境有差别。
因此,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弱智的学生,甚至是厌学的学生,更渴望到教师的耐心的教育,真诚的关怀,真心的笑脸。而不是将这样的学生一棒子打死,所谓的一碗水看到底。
不要轻易断言学生的前程,想想吧?谁的今天都来之不易。
教师的语言犹如的安慰,教师一些鼓励、鞭策的语言与蔑视、挖苦的言语,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未来。
所以,尊请教师不说诸如:“我早就看出来啦,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我看你还是别学了,学也得去喂猪;你混吧,连文凭你都混不下来……”
教师尽量不说这样的语言,也是一种善良。
三、无原则过分偏爱:
公开,公平,公正,这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师对待学生,更应体现公平,公正言行,对待学生的教育,应当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
诚然,人都有偏好、偏爱,但是,教师的职业、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教育,都不应该有偏心。
如果,是应为得到了学生的某些好处,或是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某些暗示,从中渔利,再偏爱某个学生,就给开小灶、开夜车、开后门、允许下不为例……就是天理不容啦。
教师偏爱他认为好的学生,这是对教育不公平的公开挑战,至今没有敢应战者,这是教育的悲哀。
其实,弱者更需要理解、关怀、爱护,这些道理我们的教师哪个不知?谁人不晓?看看妇女儿童保就知道了。
四、少说假话找托词:
谁也不能拒绝假的东西,包括假言,表示自己说实话的人,其实是假话连篇,日后、实践可以见证语言的真伪,所以,即然是教师,尽可能少说假话为好。
千万别做蒙骗学生的傻事,学生会一天一天的精明起来,用上海人的口吻说吧,“哪是不得了的呀,对呀,很了不起的呀”。
教师既不好说假话,也不好说蒙话,何为蒙话,就是托词的变种,其实,无力的辩白就是蒙话、托词,比如:“我图啥,都是为你好;我骂你、打你、体罚你,是过了一点点;你还是休学吧,这可是你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教师愚昧的忘记了,假话与托词,犹如大雪埋不住活人,秋风扫落叶一般,虚伪最终掩埋不了。
已经占山为王了,还是少作秀好一些呀!
五、少夸大其词训教:
欺骗孩子、吓唬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是一种劣性的恶习,希望教师不蹈覆辙。
对违反了校规院训、违背了教育者意愿、甚至撞响了道德的警铃,教师不要慌,先清楚事件的要害,再对症下药,教师的训导十分必要,但是,要恰如其分,话尽可能别往大了说,不要臆想事态的恶性发展,学生的错,没什么大不了,捅破不了天。
见到一封情窦初开的情书;拿了同学的学习用具:看了一本黄书,损毁了公物,打了架,答错了题,讲错了话,骂了老师,说了谎话……也不至于,教鞭子三响,将教师的脸气得由红变黄,要是真的变紫了,就得赶快往送吧,因为,这样的教师,原来身心就不健康。
学生犯错是平常事,影响若没有屁声大,危害若没有屁味臭,建议,还是和风细雨的开导为好,谁说危言耸听的话语,最终,只能成为学生日后回忆这位教师的笑柄。
六、少尖刻偏颇批评:
面对学生,一些教师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面对“灌铅的脑袋”、“不开窍的木鱼脑袋”、“核桃仁脑袋”,急性子的教师气不打一处来,就想立马下手“砸”。
且记住,在教师面前,学生是不知者,学习是个慢功夫,不要渴望每个学生都优秀,且不说,教师所谓“优秀学生的标准”对与否,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自然是少数,如凤毛麟角。必须得承认,有的学生学习真就是特别努力,也有“慢鸟先飞常在后”的现象,只有少数学生出类拔萃,最后成为社会的精英,而大多数学生最后都将成为百姓大军的组成部分,为生存而奔波。
问题出来了,面对不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持何种态度?
是不是有这样的教师:他们根本不会顾及学生们的感受,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足、缺陷,就似他们杀父夺妻的深仇大恨,他们不分表红皂白,面目狰狞,咬牙切齿的训教、责怪、冤损--表面怯生生的学生,真有想一口咬死学生的态势,而且,语言极其生冷、尖刻、偏颇、就是没有一点人性的味道。
多大的事?至于吗?这样的教师还是、还是谢谢吧!
七、少提审学生家长:
在教育学生方面,社会、家庭,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但是学校、教师是主体,教师教育不好学生,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教师与家长沟通,本无可非议,采取家访、约谈等方式均可,但是,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动辄“告诉你父母”,再就“让你父母来一趟”,这种言行越少越好,教师多同为人父母,想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无奈,理应知些深浅。
八、少违规办补习班:
教师也得食人间烟火,靠劳动、用智慧获得合法收益,没有错。
关键是,国家已经三令五申的为学生减负,不允许办课外班,教师还曲线办、违规办各种课外补习班、实在是不应该,难为师表,教师办课外班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违规操办不可为,还要坚持办班必有见利忘义的嫌疑,希望教师们别被染指。
教师多是明理人,更能甄别黑与白。
九、别拿学生过失开涮:
学生背后取笑教师的事多啦,在上学的路上、寝室的被窝里、日后同学聚会……
其实,教师也没消停、亦非闲着,学生的造句、作文、情书、丑态、隐私、无知、坦诚……都是教师办公、备课、闲聊时不可缺少的笑料,且,乐此不疲。
这样的教师,还是闭嘴为好,自爱自尊,也要学会尊敬他人。
十、别越过道德底线:
在对待学生“笑纳”的问题上;在与学生说教的言行上,在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上;在与学生肢体的接触上……别没个人样。
禽兽不如的教师不是没有,有,只是有的被曝光了,有的还在暗处狰狞、伸腿、呲牙……就是不干人的勾当。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有意在贬损教师的职业,也不是在给全体教师扒皮,只是因为一些教师太清高,自以为才高八斗,却忘记了,也有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尴尬时候,别总是拿学生不当人看;别总是拿学生的家长不识数;别以为教师的岗位缺人,记住,是教师的职业竞争的还不够激烈,编制内的教师不一定都是胜任者,说自己行的教师多,且敢于跳槽的教师并没有几个。
教师的职业充满诱惑,奉劝一句,面对站着工作的人,躺着来钱的人不要大声喊腰痛,人与人高不了哪去,说教师的职业高贵一些,就是教育者恰巧站在了高岗,请记住,学生正在爬坡,来日,能让教师仰慕和惊叹的学生不会在少数。
教师们切记,真挚的教导,真诚的付出,真实的话语,真切的关怀,真心的爱护定能得到学生一生的感恩回报。
能够尊重学生的教师,就是尊重教师的职业、就是尊重教育者本人和被教育者的未来。
学生终究会有长大的那一天,请明智的、为人师表的教师,别再与天真的学生玩小把戏啦,要玩,学生永远是失败者,但是,切记,这样胜者的教师,日后必有于学生亮眼之下的时候,那时实在是不好做人啦,其下场,会让学生很不好意识看待的,说不齿,不为过。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需要和谐相处,结下人性化的师生情意。

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和你分享一下吧,虽然有点长了

④ 初一心理历程怎么写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心情及激动又兴奋,还有一点的恐慌,因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个初中的学生,也标志着我长大了,不再是一名小学生,之前小学时候做的事情可能都不能做了,我要好好的学习,并且学习压力也很大,因为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周围的朋友也不是之前的小伙伴了,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有些不太适应,所以比较焦虑,但是我相信过几天我就能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也会慢慢的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⑤ 为什么要写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论文

试论小学低段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内容提要: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教育才不致于5+2=0,这是教育者都已认识到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小学低段班主任的视角,以农村小学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谈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沟通的内容、与家长沟通应注意的几方面。

关键词: 班主任 沟通 合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

在农村小学的起始年级,往往是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时期之一。大部分家长都有这种思想:从一年级开始孩子是正式读书了(接受学校教育),要看出孩子的真实水平了。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励,家长们都从小就对孩子耳提面命,要认真读书,要考上大学,要有出息。孩子刚上一年级,这个时候的家长一方面既心里在对老师进行审视观望,一方面是非常热情而又焦急地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家长的这种心理只要是做父母的都能明白。过了这一阶段,在小学,除非有什么大变动,家长不会再有这样的热情参与学校教育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首先得有交流、合作的氛围,假设你是一位学生家长,当你步入孩子所在的学校时,你能感觉到学校潜在的氛围吗?它是欢迎你来参与还是将你拒之于千里之外?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气氛,他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的影响下形成的,反映着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与家长合作的态度。很显然,学校的这种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是否愿意主动关注学校。做为班主任,是创造氛围的主要人员。

其次,教师要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您慈爱、和气的脸庞,只有孩子们在心理上接受了您,有了一定的安全感,才能有效地施教。家长们一看,孩子这么快就接受了教师,一定会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也就从心底里开始接受您,佩服您。要知道孩子都是从一个个独特的家庭中出来的,他们并不是一张张白纸。经验老道的老师往往能从一位学生身上看到其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影子。走进一个家庭,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导家长,从而能为提高全民的素质出力。

一、沟通方式,无处不在。

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因为当今在我国广大农村,人们正轰轰烈烈的忙于脱贫致富,然而年轻的家长们,在忙碌的同时又无不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是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条件,使他们对孩子只有爱的“渴望”,却缺乏爱的“能力”。所以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其实是以教师为主动的,对家长具有一定指导的交流。

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指导家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目标、思路公布,将自己的教育方法传达,家长们也能互相交流。家长会切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同时,家长会毕竟开得少,一学期一次已经非常不错了,有些学校甚至一年一次也没有的。所以单单靠家长会那是远远不够的。

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教师上门显得有诚意,有利交流。家访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首先要有家访工作的目的。要设想好:通过家访,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预计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准备采用什么方法;预计家长对于教师所反映的情况会是怎样的态度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的策略。其次还要了解被访问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家长的知识层次、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等,再根据家长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性格特点等差异,选择采用何种谈话形式和方式,或直截了当陈述,或耐心解释引导等,最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采用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谈话式,还是采用家长、教师两方谈话式等。家访要避免随意性,更要避免向家长告状。

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沟通方式也常被班主任们运用:

1、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定时进行书面交流,把要布置的任务,家长需注重的方面,以及自己的想法可以清楚有条理地写在纸上,让孩子带回家,家长阅读后还可以回信。家长信的优点是简便,无需劳师动众,教师也可以有一定的准备。一些平时难开口的话可以写在信上以取得支持或谅解。薜瑞萍老师(网名看云)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家长信—— “请跟我来”,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指导,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她引导孩子进行高品位的阅读,通过一封封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的给家长的信,使家长跟着她走上阅读之路,为了孩子,她们共同学习、一起读书,不断提升自己。

2、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多,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而且是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便于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即他的生长土壤。这种沟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虽比不上家访了解地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但是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头脑,一天的工作无疑是琐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后果往往是难以补救的。

3、现代通讯交流。接送时的交流固然好,但是涉及到因父母上班而无法接送的家庭,要想经常联系就可依靠现代的通讯工具了,电话,手机,短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采用,方便、及时和有效。学生考试得了好成绩,发个短信报喜,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老师工作细致,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放心;过节过日,手机上收到一条条祝福的话语,教师会感到舒心;假期里家长来询问有关学习的问题让老师感受到肩头的责任……电话等的交流,虽比不上面对面来得真实与自然,可是却能随时随地,又能应对突发事件,是一种灵活的沟通方式。

二、沟通内容,方方面面。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当然是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呢?

首先,我觉得在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上。在农村,可能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家长的教育思想比较陈旧狭隘。对孩子,不是“卡”、“管”,就是无限制地放纵,再加上目前教育普遍有“唯分数至上”的倾向,对于成绩,家长又是非常的关注和重视,从小学入学开始,每一次小小的测试成绩家长总是特别在乎,哪怕是一分两分,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对于老师的工作开展也有很大的阻碍。所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教师就要把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作为大事来对待。

我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开学了,我就在家长会上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家长,家庭的教与不教,会教与不会教,是造成孩子“天壤之别”的根源所在!起始学段儿童都需要成人的帮助,有人需要的多一些,长久一些;有人需要的少一些,很快就能放手。当家长对儿童需要置之不理的时候,教师的努力终因家长那边的松懈而事倍功半。由于这次家长会,很多家长意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每天为孩子辅导功课,教师得及时引导才不致于落入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胡同。于是我又写一封家长信:家长关心孩子成绩(分数)的心是可以理解的,确实,读书上大学是孩子长大获得更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分数的好坏都是暂时的,有时甚至是偶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美好品格的培养更为重要,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再要去注重培养就困难了。

其次,哪怕家长已有了正确的育人观念,但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确实是非常缺乏的。而对低年级还特别需要家长的孩子来说,教法是极其重要的。新生入学,是一个关口,家长的准备工作需要老师的指导。从孩子的情绪调节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孩子的安全到置办学习用品,有了教师的参与,家长工作会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孩子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同时教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了。

我班有一位长得小巧的女孩,刚入学时天天到校后哭闹、呕吐,上课总是在座位上站着或坐在那儿脱鞋袜,她还几乎天天迟到,放学后也不整理东西回家,每天都是要等奶奶来帮她理文具,拿书包。她几乎从不愿意做作业,但当我单独辅导她时,发现她表达能力不错,接受知识也很快。于是通过家访,与其奶奶的交流等了解了她的情况。在家是完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早晨晚上都要看电视,家里也从不穿鞋袜,所以到学校也不要穿。她不是独生女,却是家中第二胎,姐姐都已成人了,父母对她很着急,但一点办法也没有,又觉得她还小,不知怎么去教她。我告诉她父母,她虽然长得比同龄人弱小一点,但其实各方面发展得一点也不慢。于是我和家长一起商议,帮孩子制定作息时间,哪些习惯要改,哪些行为坚决不允许,哪些方面可以鼓励她。又具体指导怎样一步一步地实施。慢慢地,孩子能按时上学了,不哭闹了,不脱鞋袜了,愿做作业了。到第二学期,自己的事也能自己做的,随之而提高的,还有她的成绩。家长非常感激,我说:“只要方法正确,她成绩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再次,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还应以自身的素质去影响家长,引导家长。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认为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却下了班,打扑克,玩麻将。有的家长在家休息,把孩子关在自己小屋里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磕瓜子,看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在门缝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写作业,嘴里还不停地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可得重写一遍。”要求孩子去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天天向上,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班主任应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样的家庭便有怎样的孩子。自己的素质不提高,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来。当然,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训家长,毕竟家长不是学生,家长的素养并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盛气凌人的态度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我们提倡老师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影响家长。比如教师热爱读书、又与家长建立起信任的友谊,可以推荐好书阅读,以书为载体互相促进、交流。教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会像巨大的磁场那样吸引周围的磁铁。

三、沟通技巧,有效为本。

在小学的低段,教师与家长接触是比较频繁的,交流的机会也多,但并不见得一定是与家长的沟通都是有效的,也不一定都产生了教育的合力。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情况是必须要把握好的,否则事倍功半不说,还有可能导致与家长关系破裂,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1、不同类型家长区别对待。每个家庭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就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不同的沟通内容。例如在农村,为了创造家庭学习的氛围,对于有一定文化的可建议家长阅读,而对于几乎不认字的家长可鼓励他们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认字,读课文,切不可一刀切而挫伤了家长的积极性。

2、与家长宜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提倡教师走近家长,相互了解,以取得支持,进行沟通,但是不一定走得越近越好。走得过分近,教师往往会越权,或参与了学生家庭的矛盾,或让学生会认为自己有特权而沾沾自喜。

有这样一位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学生的父母感情不好,妻子没有工作,一切依赖丈夫,疑心丈夫有外遇,因为信任,她就和班主任倾诉。为了挽救即将破裂的家庭,这位班主任把孩子父亲请到学校,跟他谈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并让他保证不做破坏家庭的事。当时这位父亲非常诚恳地接受了。可不久,班主任在外面遇到了学生父亲和年轻女人很亲密地在一起,于是将此事告诉孩子的母亲,希望一同阻止危机。然而,孩子的父亲竟然当面承认一切,并且提出离婚。孩子的母亲精神崩溃杀了丈夫,自己也进了精神病院……孩子一下子成了孤儿。

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虽然一片好心,与家长关系也非常密切,可是行动显然越权了,帮助变成了干涉。事实证明,她这样做,不但超出了教师的职责范围,而且她的干预并没有解决人家的家庭危机,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机,出了人命。

3、在广大的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农村的家长普遍对老师是比较尊重的,所以谈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基本上是可行的。可是,如果面对这种局面,教师产生过高的“身份期待”,即依靠外在的身份上的某种光荣,来提升我个人的价值,那么家长也不会卖你的帐,或者当面不敢对老师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这老师没啥名堂。作为教师自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教师这个职业,让家长感受到你真正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

总而言之,家长工作是我们老师份内的事,做好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实践证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参考资料: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6月第二版。

2、刘祥和著《一生的教育》,2002年1月。

3、李汉生主编《班主任工作艺术》,2004年7月。

4、刘丰编著《打包中国教育》,2005年1月。

5、“班主任网”。

⑥ 一个女同事在和一个男同事在买东西,我跟踪她们。被她发现。后来她回家后又打电话来骂我有病,

你采用追求别人的方法特别不怀好意,一般人接受不了。要对人家好,就正大光明的别这样鬼鬼祟祟,现在自己不是正经人。

⑦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里,哪几集家庭暴力的镜头比较集中,跪求!

第4到6集

第4集

安嘉睦冒险救出了梅湘南,高兵被抓获。安嘉和赶来,高兵用话刺激安嘉和,嘉和不禁对梅湘南与高兵独处36小时都发生了什么起了疑心。

回到家里,安嘉和没有控制住情绪,逼问梅湘南,一言不和,安嘉和竟然动手打了妻子,梅湘南惊诧不已。殊不知,这一切都被对面楼上一个电视台编外记者叶斗无意中拍了下来。

事后,安嘉和乞求梅湘南的原谅,面对妻子的质问,安嘉和痛苦万分。

叶斗发现了安嘉和打妻子的秘密,决定就此拍一部关于家庭暴力的记录片。

安嘉和接到一个手术任务,冤家路窄,患者正是在看守所心脏病突发的高兵。手术台上,安嘉和心神不定。在安嘉和的手术刀下,高兵安然度过危险期。

第5集

安嘉睦受命保护安嘉和同事方医生的女儿胡妮娜,妮娜的现代让安嘉睦无所适从。

高兵在医院监护治疗,恰逢安嘉和值夜班。高兵利用安嘉和对梅湘南的猜忌心理,诱使安嘉和独自来到病房,再次用话刺激他,安嘉和被激怒。高兵不惜以自杀的方法陷害安嘉和。

夜里,高兵死亡,安嘉和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被医院停职。

回到家,被高兵弄的精神近乎崩溃的安嘉和,暴怒之下再一次对妻子梅湘南大打出手。

对面一直守侯的叶斗全数拍下了这一幕惨剧。

安嘉和醒悟自己的所作所为,重向梅湘南表白真心,梅湘南让安嘉和去看心理医生。

第6集

安嘉和接到一个高级领导的手术任务,同时,公安局也排除了安嘉和的杀人嫌疑,于是在梁院长的授意下,安嘉和恢复了工作。梁院长向安嘉和暗示,中央首长都点名要他做手术,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梅湘南因做家访而晚归,安嘉和又疑心重重,借口梅湘南影响他休息,两人言语中又提及高兵,一言不和,安嘉和疯狂暴打梅湘南。

对面一直在窥视偷拍安家的叶斗,不禁被眼前的残状惊呆了。

这一次下手太狠,安嘉和不得已将梅湘南送进医院。

梅湘南伤心之下,找刘薇哭诉。刘薇痛骂安嘉和的卑鄙行径,劝梅湘南离婚,梅湘南犹豫不决。

热点内容
中学安全教育教案 发布:2025-05-21 04:19:50 浏览:517
做爱的教学 发布:2025-05-21 03:39:29 浏览:183
杰肽生物 发布:2025-05-21 03:31:26 浏览:234
风暴教学 发布:2025-05-21 01:54:07 浏览:649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卷 发布:2025-05-20 23:20:20 浏览:349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发布:2025-05-20 22:00:40 浏览:127
裸体校园 发布:2025-05-20 21:56:21 浏览:950
广州英语四级 发布:2025-05-20 21:53:57 浏览:970
三年级下册语文日记 发布:2025-05-20 20:31:44 浏览:233
生物云计算 发布:2025-05-20 19:54:23 浏览: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