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方言家访

方言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8-12 01:22:44

A. 赵本山的资料~

姓 名: 赵本山 籍 贯: 辽宁铁岭开原县
性 别: 男 出生地: 辽宁省铁岭市
身 高: 74 体 重: 70
英文名: 所在地:
血 型: B 星 座: 天瓶座
生 肖: 狗 学 历:
生 日 : 1958 职 业:
个人简历
喜欢什么食物 小葱蘸大酱

喜欢什么书籍 故事类的书籍
崇拜什么人物 卓别林

憎恨什么人 说客
怎样看人生 人生是严肃的事,要对的起自己这辈子

怎样看幸福 幸福是暂时的个人有个人的幸福

怎样看爱情 爱情是闹心的事,苦甜说不清

怎样看友谊 朋友越多越好

最大的财富 苦难的童年

怎样看苦难 你的苦难就是你的财富

赵本山,1958年生于铁岭开原县莲花乡石嘴村,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

赵本山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一、二等奖。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98国家级“华表奖”,并获优秀男主角奖;为繁荣发展艺术,他创办了“本山艺术公司”。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铁岭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赵本山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评价: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艺德高尚,成功不忘家乡,先后为灾区、为家乡希望工程修路捐款几十万元。《刘老根》、《刘老根二》电视剧中担任导演和主角,把中国影视喜剧向前推进一大步。

1982年 辽宁省农村小戏调演。

1983年 主演拉场戏《摔三弦》,1984年 获优秀奖。

1984年 拍摄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5年 担任男主角,1986年 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像”三等奖。

1987年 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1988年 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

1989年 参加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节。

1990年 主演拉场戏《1+1=?》,1991年 获表演一等奖、最高探索奖。电视戏曲片《双叩门》,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

1988年 《双扣门》又获“金三角奖”。

1989年 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 主演拉场戏《麻将、豆腐》。

1991年 获“十佳”演员第一名,节目为三个最佳节目之首。同年拍摄电视剧《过了这一村》,担任男主角,获“飞天”二等奖。

199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3年 主演小品《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同年拍摄的电视戏曲片《摘幌》担任主演,获“飞天”三等奖。

1994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5年 主演小品《小九老乐》。1996年 获“活力28杯”春节晚会最佳节目一等奖。

1997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我想有个家》。1998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一村之

长》,获“飞天”奖。

1999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0年 主演小品《老拜年》2001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第二名。

1995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

同年经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审定,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1996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三鞭子》,1997年 荣获小品类二等奖。

1998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9年 主演小品《红高梁模特队》,2000年 获“春兰杯”二等奖。

主演电视连续剧《一乡之长》,获辽宁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1年 主演小品《拜年》,2001年 获“伊利杯”二等奖。

200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 主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一等奖。 拍摄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荣获

1998年 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被辽宁

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0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0年 主演小品《钟点工》获一等奖。七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拐》获一等奖。

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200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车》获一等奖。

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续集》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200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 主演小品《心病》获一等奖。

同年成立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本山艺术学院。

刚刚蝉联春节晚会小品一等奖的赵本山,首次执导的电视剧《刘老根》,昨晚又在央视一套首播。从东北农村的穷苦孩子,到今天受全国观众喜爱的明星,赵本山是如何一路走来?3月4日晚,在央视《艺术人生》剧组,赵本山向记者首次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艰辛:“以前那些小报、网上登的都别信,今天听我自己的版本。”

苦孩子的幸福童年

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我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他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他听旋律,我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我可以说,全中国演盲人戏谁也演不过我。事实上,盲二叔就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我就是演《大观灯》的盲人首先红遍东北的。

坎坷的明星路

1986年我到了铁岭剧团,现在我的正式身份还是剧团的演员。最早,我和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二人转《大观灯》,连演200多场。可能太轰动,惹了别的剧团,就有好几百盲人堵在剧场门口砸场子,说要把赵本山眼珠子挖出来。

但真正发现我的伯乐还是姜昆。当时他带领中央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当地人说还没铁岭剧团演得好,姜昆就把我们剧团找来,他们坐在体育馆的观众席,看我们给他们演出。刚开始20多北京艺术家坐在座位上,后来全笑得趴在地上。姜昆向我要了一盘带子,说要带回中央电视台推荐上春节晚会。我没当回事,忙着和姜昆、郭荃葆等人合影,激动得连耳朵都在颤抖。

四上央视遭拒绝

后来,春节晚会真的来找我了。当时邹友开主任、李双江等三人在铁岭的招待所见了我,要我在房间里演一个节目,我说我给你们三张票到体育馆看吧,那里效果好,当然三人拿了票也没看演出,扭头就回北京了。经人点拨,我才知道得罪他们了。不过,邹主任还是把我召到了北京,但我每年都被打道回府。有一年剧团让我带着十瓶茅台酒送礼,我的确不知道往哪儿送,害怕被拒绝,就在梅地亚宾馆一天喝掉一瓶,正好到了第十天我被通知回家。后来我和团长说,十瓶酒全送出去了,人家还是不喜欢我们的节目。

更大的笑话是,1988年春节晚会已经定下我参加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而且节目提前录了像,全铁岭的人都知道我上了春节晚会,但后来我的节目却没播,我却一直等到电视里打出“再见”。一年后的国庆晚会,我才第一次在央视亮相,紧接着就是1990年春节晚会的《相亲》。连续三年我都是节目一等奖,1994年我因为家里有事,很晚才到春节晚会剧组报到,导演组嫌我“架子大”,就坚决没让我上,这是我惟一被封杀的一次,但也特别教育了我。

《刘老根》是新尝试

《刘老根》是我第一次担任导演,这是受张艺谋的影响。我演过他的《幸福时光》,他的朴素、平和、实在很让我感动,对我影响很大。其实,我不习惯影视表演,不过想想有机会还是应该自己导个片子,不麻烦别人,另外,也看看自己的能耐,我想自己用心做,就会做成。其实,我一直有种恐惧,万一有一天我的小品逗谁谁都不乐,我该怎么办?尝试做些新东西,也算是学习。

制造家庭痛苦的人

有人问我现在有什么不如意的?我说没有,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别出事”。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我痛苦的童年,我现在没有任何痛苦和不满足,相反,我是个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的人,像我的妻子,我在外演出,就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我只能给她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他的就很少。

B. 老师家访给学生个民情笔记填那些有走访群众家庭基本情况

你的问题问得很晦涩,可能是方言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貌似是“老师家访内的那些走访容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要学生填民情笔记,肿么填”。这个问题就要看你的实际情况了,你是在农村还是城镇。比如在农村,可以有:爸爸妈妈是否在外出打工;家里的田地是否在耕种,由谁来耕种,是否是留守的爷爷奶奶来耕种,爷爷奶奶耕种的负担大不大;学生在放假期间是否回老家?

C. 关于害怕家访

其实老师家访没什么可怕的,你就跟平常一样的,应对就好了,切记不要紧张和慌乱,专其实你也说了,老属师家访主要是和你父母交流,是以你为中心的,老师家访的目的是想了解你在家的基本情况,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实我在初中的时候,有过老师到我家家访,其实都是跟我爸聊聊天,了解了解情况,并没有问我多么深的问题,但是也会嘱咐你倒水什么的,所以不用紧张,老师只是了解你的基本情况,就算老师问你一些问题,你只要如实回答就好了。最后希望你真心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觉得我说的好,也可以采纳。

D.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是:

  • 节日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回族大致相答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懂。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E. 求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所有的友情出演过的演员的名字

主演:
闫 妮--饰佟湘玉 姚晨--饰郭芙蓉
倪虹洁--饰祝无双 沙溢--饰白展堂
喻恩泰--饰吕秀才 姜超--饰李大嘴
王莎莎--饰莫小贝 范明--饰邢捕头
肖 剑--饰燕小六 于娟--饰杨蕙兰

客串(前面的数字是集数)
1小青-张歆艺 小米-张青
3白马书院朱先生-吴明鸿
4大嘴娘-张少华
5展红绫-霍曼迪 慕容嫣-黄小蕾 小偷-徐贤海
6假惠兰爹-梁振亚 上官云顿-刘亚津
8佟府管家-郑美林 姬无命-王磊
9教画老师-余白眉 王公子-王庆 曹先生-刘向东 葛掌柜-全权 郑公子-刘旭
10施舍小米的过路人-张跃 怡红楼外喊话的-甄麦娟
11赛貂禅-刘敏 小翠-蒋卉 扈十娘-唐静 十娘丫鬟-娄茗 十娘管家-沈怀玲
13老罗-杨树泉 小卉-曾惠
15雷老五-王彦波 张掌柜-裴庆臣
16范大娘-胡宁芳 钱掌柜-洪剑涛 食客-财神和娇娥
17陆一鸣-王超 周敦儒-许可 祝小芸-唐峻 钱夫人-田玲
18卖糖人-徐贤海
19洪大师-王向明
20侯三-陈铮
21吴守义-吴京安、军艺学生 小安-安伯平 小李-李业勇 小柳-柳长海 小邓-邓峰 小齐-齐俊生 大帅-帅华生 小郭-郭振营 老马-马爱国 小马-马怀平
22江小道-毛孩
23平谷一点红-周炜
24算命先生-林永健
25佟伯达-朱龙广
27大周-郑美林 小刘-张滨
28焦桐卫-赵金鼎
30佟石头-王红波
32诸葛孔方-刘惠 清风-商子见 小无双--张茜 黄衣--李名辉 黑衣--许翔宇
老白小时候--李景琛 34整容后的陆一鸣-于又川
35邱小东-李乐衡 老画师-邵方
36追风-钟亮
40莫小宝-赵旭
42白翠萍-黄晓娟
44公孙乌龙-白志迪 46岳松涛-周明汕
47韩娟-周冬齐 老何-石小满
49慕容子-周颖
50七舅老爷-梁振亚
53包大仁-陈智彬 展堂-白玉
56殷十三-马锐
57周掌柜-周小刚
58南宫残花-胡小庭
60丐帮弟子-邱晨
61恭长老-张楠
62谢仲达-李晓强
66郭蔷薇-张婷
67郭巨侠-王学圻
68辛普森-陈智彬
69马桌子-哈哈
71金湘玉-刘立淇
72陈公子-陈小雷 周掌柜-周童
73柳星雨-宋阳 柳月云-王佳佳
77谢步东-句号
78杜子俊-邵峰
79杜子俊的娘-王丽云 杜夫人的丫鬟-原铭
80粉丝甲-王静 粉丝乙-綦小卉 凌腾云-凌萧肃

F. 老师上课总是骂人,还说方言(那所学校也不差,怎么就说方言!)有时候听都听不懂,还动不动喜欢去家访!

现在主管学校的教育部门对老师的要求监管还是没有做到位,聘用老师怎么只能从文凭资格上来考核呢,对现在的老师我也很无语,我家儿子刚上一年级,第一天腿和胳膊就摔流血啦,儿子说老师也不问,只简单的说没有事不严重,所以我也很生气,希望相关部门不仅要严把质量关更要严把老师的人品关。

G. 现在的老师还会家访吗家访有什么利弊

当你在菜场接过菜时,当你在家门口接过快递时,他们被省略成一个职业的代号。你可能忽略了他们在这座城市有个临时的家,那里或许住着正在上学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孩子对未来憧憬万分。

我跟着六十一中的老师进行暑期家访。一天下午,分别走访了来自皖南与皖北的两个家庭。家长几乎都是一样的表情,见到外人略显局促紧张,话也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满足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客厅一下子被到访者塞得满满的,却不显得拥挤,反倒有些温馨。男主人手忙脚乱地切开刚买的西瓜,一个劲地催老师吃。在他的眼里,满满的是对老师的尊敬,是对孩子未来的憧憬。

不同的教育观决定了不同的事业成就感。

这所“特殊”的学校,尽管也出过几个“学霸”,那只是少数。如果纠结于分数,老师迟早会丧失动力。毕竟,与名校的老师相比,这所学校的老师晋升速度要慢很多。倘若把“教人做人”作为目标,那么孩子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都会令老师更能找到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更能回归教育的初心。

在不久的将来,“随迁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将成为历史——合肥所有的学校都将接纳随迁人员子女。

想当年,这些孩子操着不同的方言,从天南海北汇聚此地,为了同一个梦想——通过教育改变家族漂泊的命运,在城市里顽强地扎下根,更好地生活下去。正是因为这类学校的存在,他们今天梦想成真。

这所学校很少受到媒体的眷顾。记者到来的消息,一不小心传遍了全校老师。一位老师真诚地说,“感谢媒体记者的关注,你们在为我们鼓劲儿加油!”

这让我心生愧意,全社会都应当感谢的是他们!作为记者,我们来得有点儿晚:媒体的目光早该从“名校”身上挪开一点,哪怕分一小半给这样的学校也好。

H. 小品剧本

给你个剧本 你参考 将里面的方言和地名改成你熟悉的就行

甲:唉!几点了,火车又晚点……(看表张望,着急心态,火车响了)唱“对面的火车开过来……”
乙:改革春风吹满地,吹到哪里哪里绿,农村旧貌换新颜,没事出来旅旅游。
丙:“三个代表”是指导,讲到哪里哪里好,四十多年没来了,巴州变化(还)真不小。
乙:老头子,这就是湖州吗?咋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呢?
丙:咋的,你以为,一下火车就是大沙漠,骑着骆驼去逛街吗?
乙:你当初不是给俺这么讲的吗?“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觉醒来满脸沙…….”
丙:那是啥年代的事了,四十多年了,哎呀(方言口头禅)发展太快了……这不知真是不是巴州?
乙:老头子,咱的包包在吗?可别……
甲:是刚下火车的两位老人,不是本地人,我去询问一下!(边说边上前)
乙:快快!有人来了。(护着老伴)
甲:大叔大婶,你们好(上前握手,有表情)
乙:干啥的!?(防范的表情)
甲:噢,我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湖州宾馆的接站员,你们一定是来巴州旅游的吧?你们可以到我们的车上休息一下。
丙:哎呀,是湖州,你是湖州宾馆的,俺们是……
乙:老头子,现在骗子多,咱们还是当心点。(把老头子拽到一边)
丙:噢噢对对……
甲:来,大叔,我帮你提包……..
(两位老人后退躲开,嘀嘀咕咕)
甲:(朝观众)他们还不相信我,以为我是骗子,有我这么帅的骗子吗,(无奈自嘲,拿出证件上前)大叔大婶别误会,这是我的证件,请看吧。
乙:真是湖州宾馆的。
丙:我看他不象是骗子。
甲:大叔大婶,这回该相信我了吧,你们二老是来探亲的还是来旅游的?如果是探亲的,我可以把你们安全的送到你们的亲人家,而且不收费。如果是旅游的,你们可以先住到我们湖州 宾馆,那里安全舒适、环境又好,我还可以给你们做导游呢?
丙:哎呀,这城市发展了,文明也上去了。真的吗,太好了……
乙:(对老子说,还是不太相信小伙子)去去!眼下有这好事?小姑娘,那你能说说你们湖州有什么旅游的好地方?
甲:这样吧,大叔大婶,外面风大,你们得注意身体,先到车上来休息一下,我慢慢说给你们听。
丙:老伴你看,湖 州人多好呀,别瞎疑了。
乙:小伙子是挺有人味的,(甲疑惑)噢是人情味,人情味的。那就先上车,量你也不能把俺们咋的。
甲:哎这就对了,来我来给你提包。(说着上前向丙提包)
乙:别动,俺们可以提的动。(护着老伴一起上了车)
甲:(笑说)大叔大婶,我看你们一定是来旅游的,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巴州的旅游景点,不是吹的,湖州的大山、大湖、样样都值得夸,值得看。那水平如镜的 太湖,雄伟壮观的 藏龙百瀑,全国闻名的安吉竹博园,还有湖州三绝:塔中有塔的飞英塔,庙里有庙的府庙,桥里有桥的潮音桥。你没听说过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湖州风光嘛!(很荣耀)
乙:噢哟,一套一套的,你知道的还不少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丙:喂,小姑娘,你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甲:大叔大婶,当然可以,不过别着急,你们要相信我的话,可以先住在我们湖州宾馆,我们为你们安排好一切行程。保证你们吃好、玩好、住得好、服务更是没得说,怎么样?
乙丙:相信相信(太好了太好了)说到吃我们还真的有些饿了。(一起抢着说)乙:俺听说湖州的周生记馄饨很好吃。哪儿有卖的?(迫切)
甲:噢哟,周生记馄饨算什么?还有丁莲芳千张包呢!(乙丙二老直摇头)那百鱼宴你们就更没有听说过吧?
乙:什么什么,百鱼宴?一桌都是鱼吃的完吗?(看着丙说,丙:是呀是呀)
甲:哈哈,吃不完可以打包嘛
丙:打包?打包可以打出这个来吗、
乙:傻老头子,,打包就是把菜装起来带回家。(觉得自己聪明了)
甲:我们这里还有一种时尚快餐呢!
乙:什么?
丙:时尚快餐?
乙:那是什么东西?
丙:肯德基!
肯德基!?反正没有俺家的本鸡好吃!
甲:是吗大叔,你来过湖州吗?
丙:噢,那是四十年前了。
乙:早就听说湖州发展特别快,旅游风景特别多,所以这次旅游非要来湖州看看。
甲:大叔大婶,你们来对了,在你们住进我们湖州宾馆的房间时,这些新鲜的水果早以给你们准备好了,到时你们可以慢慢品尝。
丙:好好好,小姑娘,我们现在就走吧?(乙丙迫不及待)
甲:好,我们走
丙:哎,哎小姑娘,那些姑娘小伙在干什么?
甲:噢,那是我们社区的居民们为宣传普通话举办文艺演出呢!
乙丙:快快,我们下车要过去。(起身往姑娘小伙中走,姑娘们也边跳边迎上来围成圈)
甲:(也很高兴)大叔大婶,慢着点

I. 家长说方言 我在北京上5年级,我家长都会说普通话,可他们就是爱说家乡方言。

说明家长对普通话的认识上有误区,而且对你的成长不是那么重视。
建议你求得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帮助,把家长单独叫到学校或者请老师家访,当面与家长讲一讲利害关系——老师会比你的力量大、办法多。

J. 赵本山简历

赵本山 ,1958年生于铁岭开原县莲花村石嘴沟,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艺德高尚,成功不忘家乡,先后为灾区、为家乡希望工程修路捐款几十万元。《刘老根》、《刘老根Ⅱ》电视剧中担任导演和主角,把中国影视喜剧向前推进一大步。赵本山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妻子马丽娟,辽宁省戏校教师,育有一对龙凤双胞胎:赵一楠和赵一涵。前妻葛淑珍,育有一女儿。

本山自述
苦孩子的幸福童年
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我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他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他听旋律,我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我可以说,全中国演盲人戏谁也演不过我。事实上,盲二叔就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我就是演《大观灯》的盲人首先红遍东北的。

坎坷的明星路
1986年我到了铁岭剧团,现在我的正式身份还是剧团的演员。最早,我和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二人转《大观灯》,连演200多场。可能太轰动,惹了别的剧团,就有好几百盲人堵在剧场门口砸场子,说要把赵本山眼珠子挖出来。

但真正发现我的伯乐还是姜昆。当时他带领中央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当地人说还没铁岭剧团演得好,姜昆就把我们剧团找来,他们坐在体育馆的观众席,看我们给他们演出。刚开始20多位北京艺术家坐在座位上,后来全笑得趴在地上。姜昆向我要了一盘带子,说要带回中央电视台推荐上春节晚会。我没当回事,忙着和姜昆、郭荃葆等人合影,激动得连耳朵都在颤抖。

四上央视遭拒绝
后来,春节晚会真的来找我了。当时邹友开主任、李双江等三人在铁岭的招待所见了我,要我在房间里演一个节目,我说我给你们三张票到体育馆看吧,那里效果好,当然三人拿了票也没看演出,扭头就回北京了。经人点拨,我才知道得罪他们了。不过,邹主任还是把我召到了北京,但我每年都被打道回府。有一年剧团让我带着十瓶茅台酒送礼,我的确不知道往哪儿送,害怕被拒绝,就在梅地亚宾馆一天喝掉一瓶,正好到了第十天我被通知回家。后来我和团长说,十瓶酒全送出去了,人家还是不喜欢我们的节目。

更大的笑话是,1988年春节晚会已经定下我参加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而且节目提前录了像,全铁岭的人都知道我上了春节晚会,但后来我的节目却没播,我却一直等到电视里打出“再见”。一年后的国庆晚会,我才第一次在央视亮相,紧接着就是1990年春节晚会的《相亲》。连续三年我都是节目一等奖,1994年我因为家里有事,很晚才到春节晚会剧组报到,导演组嫌我“架子大”,就坚决没让我上,这是我惟一被封杀的一次,但也特别教育了我。

《刘老根》是新尝试
《刘老根》是我第一次担任导演,这是受张艺谋的影响。我演过他的《幸福时光》,他的朴素、平和、实在很让我感动,对我影响很大。其实,我不习惯影视表演,不过想想有机会还是应该自己导个片子,不麻烦别人,另外,也看看自己的能耐,我想自己用心做,就会做成。其实,我一直有种恐惧,万一有一天我的小品逗谁谁都不乐,我该怎么办?尝试做些新东西,也算是学习。

制造家庭痛苦的人
有人问我现在有什么不如意的?我说没有,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别出事”。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我痛苦的童年,我现在没有任何痛苦和不满足,相反,我是个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的人,像我的妻子,我在外演出,就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我只能给她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他的就很少。

从艺经历

赵本山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83年 主演拉场戏《摔三弦》,1984年 获优秀奖。

1984年 拍摄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5年 担任男主角,1986年 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像”三等奖。

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一、二等奖。

1988年,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 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 《双扣门》又获“金三角奖”。

1989年 参加首届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 主演拉场戏《1+1=?》,1991年 获表演一等奖、最高探索奖。电视戏曲片《双叩门》,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主演拉场戏《麻将、豆腐》。

1991年 获“十佳”演员第一名,节目为三个最佳节目之首。同年拍摄电视剧《过了这一村》,担任男主角,获“飞天”二等奖。

199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3年 主演小品《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同年拍摄的电视戏曲片《摘幌》担任主演,获“飞天”三等奖。

1994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5年 主演小品《小九老乐》。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 同年经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审定,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1996年 获“活力28杯”春节晚会最佳节目一等奖。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三鞭子》,荣获小品类二等奖。

1997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我想有个家》。1998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一村之长》,获飞天奖。

1998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9年 主演小品《红高梁模特队》,2000年 获“春兰杯”二等奖。 主演电视连续剧《一乡之长》,获辽宁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9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0年 主演小品《老拜年》2001年 获“春兰杯”戏剧类第二名。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钟点工》获一等奖。七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拐》获一等奖。

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首届铁岭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1年主演小品《拜年》,2001年 获“伊利杯”二等奖。

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200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 主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一等奖。 拍摄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荣获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车》获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续集》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主演小品《心病》获一等奖。

200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年成立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本山艺术学院。

2007MTV超级盛典内地最具风格男演员。

2007年12月11日19时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在沈阳武警总队医院去世,享年82岁。

春节晚会小品节目

1990年 《相亲》-赵本山 黄晓娟
1991年 《小九老乐》-赵本山 杨蕾
1992年 《我想有个家》-赵本山 黄晓娟
1993年 《老拜年》-赵本山 阎淑萍等
1994年 春节晚会来晚了,没排上。
1995年 《牛大叔“提干”》-赵本山 范伟 张玉屏
1996年 《三鞭子》-赵本山 范伟 李海
1997年 《红高粱模特队》-赵本山 范伟等
1998年 《拜年》-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1999年 《昨天 今天 明天》-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2000年 《钟点工》-赵本山 宋丹丹
2001年 《卖拐》-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2年 《卖车》-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3年 《心病》-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4年 《送水工》-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5年 《功夫》-赵本山 范伟 蔡维力 王小虎
2006年 《说事儿》-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2007年 《策划》—赵本山 宋丹丹 牛群
2008年 《火炬手》—赵本山 宋丹丹 刘流
其它小品作品:
《门神》
《同学聚会》(1999)
《儿子大了》
《演员的烦恼》
《有钱了》(2001)
《面子》(2002)
电视剧:
《一村之长》(1992)
《夜深人不静》(1996)
《一乡之长》(1997)
《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
《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
《刘老根Ⅰ》(2001)
《刘老根Ⅱ》(2002)
《马大帅Ⅰ》(2003)
《马大帅Ⅱ》(2004)
《马大帅Ⅲ》(2005)
《乡村爱情》(2006)
《乡村爱情Ⅱ》(2007)
电影:
《荆轲刺秦王》(1997)(本山 ·饰演· 高渐离 )
《有话好好说》(1998)
《男妇女主任》(1999)
《幸福时光》(2000)
《龙过鼠年》
《落叶归根》
舞台剧:
《他和她的外遇》(2001)

搞笑亿万观众的艺术天使

中国观众今天能享受到赵本山小品艺术,据说应该感谢的是姜昆。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地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他极力向中国电视台导演推荐赵本山,当时他说,辽宁有一名演员非常不错,他表演节目,现场观众有的笑昏过去、有的笑岔了气,还有的笑得犯了心脏病,他的舞台即兴和现场调动观众情绪都相当出色,相当有魅力,这个人叫赵本山。

1990年赵本山一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辽北小品就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每年的春节晚会要是没有辽北小品,观众就觉得这台晚会没有味道,十几年来,赵本山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深深喜爱。

赵本山小品缘何能受到观众喜爱?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

东北气候寒冷,广袤的松辽平原一进入冬天就是农闲,漫漫长日,"猫冬儿"的人们靠什么过活?弄个火盆土炕上围坐一堆,唱地方戏"二人转",讲故事、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传统的,现代的,逗得大伙儿哈哈一笑,各种情绪、情感就都得到了宣泄。可以说,东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逼生了属于北方特有的文化,辽北语言充满了生动、鲜活的因子,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地方戏"二人转",男演员就叫"丑",女的叫"旦",三分"旦"七分"丑",丑角在二人转里调解气氛,制造笑料,一串串即兴的说口,非常生活化,加之,东北人性格开朗、率直,说话一步到位,形成东北文化土层里特有的幽默感。

黑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赵本山,他对发笑的艺术是如此稔熟,加之他骨子里天生的那种喜剧感觉,形成了赵本山小品独有的艺术魅力--把一切生活中的东西拿过来,经过赵本山的嘴一说出来,就是笑话。

应该说,赵本山小品的生命线是语言,他那一口地道的辽北方言,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而具有一种穿透力,他一张嘴就是一串串的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练语,包袱抖得特别响,使观众深深地陶醉,他就这样以北方农民独特的幽默、夸张和滑稽瞬间征服了亿万观众。

赵本山小品最大的语言特色首先是丰富、生动的口语,赵本山从"二人转"继承了一份重要的艺术遗产,这便是"说口",他不但能准确掌握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还能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现代词语以及乡村俚语创造出崭新的说口风格,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极富魅力的幽静感,一张嘴便妙语成珠,最没效果的词儿到了他嘴里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应,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其次,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一句话说到观众心坎里,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还有种酸溜溜的感觉,赵本山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准确地抓住了各种人物的转折关系,也准确地抓住观众心理和情绪,每一句话、每一字都能和观众心理合上拍。

赵本山塑造的"蔫哏"系列,是他艺术作品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他疲疲软软、拖拖沓沓,话头里带滑稽,善良里有狡诘,不时甩个疙瘩口,甩个小包袱,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小品《相亲》里,当马丫问什么叫"傻样"时,徐老蔫答:"这还不懂,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还有"幸福是什么?遭罪。"徐老蔫对马丫的一系列揶揄调侃,善意的捉弄,是爱到极致时的一种逆向表现,巧妙地烘托出老蔫对马丫的一往情深。

再有就是赵本山的语言极具喜剧意识,他在一系列小品中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其年龄、身份、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人公万变不离其"丑",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他一本正经地扮演着一个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形象,其结果却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美。如在《相亲》中赵本山为徐老蔫设计了蹒跚的步履、不时还低下头用脚尖蹭地等等形体语言,这些观众不觉丑,只感到好笑、逗乐,让人感到人物善良的本性和真实。

"笑的制作者是可敬的,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艺术非常欣赏,他说:笑也需要一个由头,赵本山小品给人们提供了这个由头,艺术家经过高超的艺术,善良的挑逗,使人们开怀大笑,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从农民到教授谁不需要会心地一笑呢。

辽北小品在舞台上已经活跃了十几年,十几年里,中国观众在黑土文化酿造的笑声中不知有过多少陶醉,十几年里,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艺术家们却无日不在苦苦求索,不断地创新、超越、提升自己,为观众捧出一个又一个艺术精品。

余秋雨点评赵本山

“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
十几年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农民演员赵本山,把乡间的笑声带上了受国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使辽北小品这一带着原生态的幽默诙谐和泥土芳香的新鲜艺术样式,跻身于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并在瞬间博得全国电视观众的满堂喝彩。

毋庸置疑,喜剧笑星赵本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国人最多笑声和掌声的小品演员,甚至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的“卓别林”。

著名学者、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先生以一个戏剧理论专家的挑剔和独到眼光,将其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赵本山身上。

12年前,他曾说过,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12年之后的今天,他说:“赵本山的确是个大艺术家,今天他的表演更加炉火纯青。12年前被我们惊叹的艺术家,12年后成为被全国人民惊叹的艺术家。”

最近在铁岭召开了全国第二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会上,余秋雨先生给予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以极高的评价:好多艺术家都是由民间产生,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他在刚刚出名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我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个文化的起点出发,不断地提升、提升,然后他和他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小品剧作家崔凯告诉记者:“1990年第一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大家都没有想到余秋雨先生真能应邀到会,那次是他第一次看到赵本山表演小品,评价很高,当时我建议让赵本山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一下,余秋雨先生连忙说,万万使不得,上戏每年培养出上千名学生,但培养不出来赵本山,赵本山不是需要到戏剧学院进修的问题,相反他应该是戏剧学院教授研究的对象。”

余秋雨不是北方人,但他对北方文化的理解却是那么地深刻:赵本山把东北人的苦难变成了笑声,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中国人的苦难太久、太久了,人们是多么地需要笑声啊。这诗一般的语言是余秋雨用来形容东北小品和二人转的。“有些人以为只有外国文化是文化,我们脚下的都不是文化。文化艺术如果达到更高境界,回过头来,是需要这些东西的,立足本土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研究上是至高的标准,文化的回归趋势,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认。我脚踩的土地很美,我脚踩的土地也可以给我鲜花,而不需要从荷兰买来。”

真正的大作品一定在乱石嶙峋的海滨,而不是大理石修过的海滨;真正的大海一定有好多泥沙,真正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有泥沙。余秋雨认为,赵本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这是一个远远超出许多理论家思考之外的问题,过去的文艺理论没有哪一章哪一节能解释得了赵本山现象,这个艺术现象将会被以后的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和总结。

余秋雨说,我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的接受美学,这个观念对我根深蒂固。“被接受”状态就是一个标准,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待赵本山现象,许多问题就有了答案。中央电视台现在懂了,评判栏目的标准是收视率,这比任何奖项都重要。对于许多演员来说,春节晚会那天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那天晚上的考验是很残酷的,被接受与不被接受都在那天晚上。赵本山现象处于一个非常宏大的接受状态,全国几亿人、长达十余年地需要和喜欢赵本山小品,如果漠视这一点的话,是对审美现实的拒绝,那就很难研究美学和艺术了。人们把那天的情感都放在那儿了,如果你不承认赵本山,就是在说,中国几亿观众那天晚上快乐错了?现在很难找到连续多年受到这么多人欢迎的演员了。赵本山为中国人那么长时间地接受,构成了中国人当代的心理审美史,经受了这种考验,还不 是大艺术家的话,什么样才是大艺术家?大艺术家何年何月能产生呢?

赵本山徒弟排行榜

赵本山的徒弟主要分为5批,除了去世的李正春之外,2008年2月11日(大年初五)到场的徒弟是33人,其中高明娥和孙立荣是两名女徒弟,其余全部是男性,排序如下:
第一批(6人):李正春、路遥、张小飞、唐鉴军、王小宝、王小利。 (按拜师先后排序)
第二批(8人):蔡维利、蔡小楼、王永会、张小光、波比·肯、闫光明、王小虎、王金龙。 (按年龄排序)
第三批(9人):高明娥(女)、孙立荣(女)、贾小七、老臭、姜海军、程野、燕飞、杨冰、苏小龙。 (按年龄排序)
第四批(2人):刘小光、小沈阳。 (按年龄排序)
第五批(9人):张小伟、孙小飞、张凯、历小峰、程红、董三毛、宋小宝、田娃、红孩、小鹏飞。(按年龄排序)

热点内容
公众微信怎么申请 发布:2025-09-02 12:56:22 浏览:500
老师和家长沟通的语言 发布:2025-09-02 12:55:35 浏览:20
保定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9-02 07:26:44 浏览:743
性感班主任 发布:2025-09-02 05:14:58 浏览:611
高校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02 05:12:08 浏览:71
五年级教师家访记录 发布:2025-09-02 03:44:10 浏览:236
2008年考研数学二 发布:2025-09-02 01:20:54 浏览:430
不得不的英语 发布:2025-09-01 22:53:22 浏览:85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发布:2025-09-01 21:25:06 浏览:843
生物防治的缺点 发布:2025-09-01 20:13:53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