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职业倦怠师德

职业倦怠师德

发布时间: 2021-08-12 14:39:22

⑴ 大家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这叫身心疲惫,抄心灵受折磨,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长此以往,谁受得了。很多人都吐槽教师一年有暑假寒假100天,算算看:7月7日——8月30日放假,疗休养5天(其它单位都是上班去的),90学分培训11天,师德培训5天,招生3天,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会议3天,共27天,还有临时事物不定期的天数。寒假20天。寒暑假共46天。当地其它单位上班时间(以夏季为例):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共6.5小时。学校:上午7:00——11:30,下午13:00——17:30,共9小时,一天多出2.5小时,一月多出52.5小时,折合8.1天,相当于多了一周半,还不包括夜自修时间。一年多了15周工作时间,就是75天,减去寒暑假46天,一年……不说了,遭骂了。

⑵ 你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倦怠不好好教书育人,有违职业道德,教师倦怠对所教学生也是一种影响,在道德层面也是遭人唾弃的,所以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是无法割裂的。

⑶ 如何有效调控教师职业倦怠

首先社会存在感,教师是一份用心去经营的工作,古有“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但是都知道,穷书生、臭老九,也都是对于教师行业的评价,为什么呢,因为教师不是挣钱的行业,而且传播正能量和知识的使者,对于现代,所有人都在高呼“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作为知识的掌握着和传播者,却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把这句话说成了笑话,面对高额的房价,面对物价的上涨,又回头看一下几年才长了几百元的工资,让教师又回到了穷书生,所以好多教授宁愿去搞科研,做学术,也不会去教学,因为有科研经费、出书可以赚钱、开会有服务费,我觉得不能怨老师,大家在生活消费上都是平等的,物质基础是生活的必需品,所有要想教师职业有发展,做教师的人有激情,至少你要让他们不会为房贷还款而担忧,不要为了礼份子而苦恼,这个今年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已经给了明确的答复,会增加教师的存在感,当然并不是教师要的很多,也不是因为挣钱而又更多的人参与教学,因为教师要有职业操守,我们也听过一些负面的新闻,教师正常课上不讲,下课后私自办培训班,从而收取培训费,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是教师确实缺钱,二是教师师德败坏,全国教师何止百万、千万,那么多教书育人的蒲公英、园丁,他们像哺育自己孩子一样努力着,至少让他们有激情,得到他们可以生存、有存在感,不要担心家长投诉、担心评优送礼不公平、担心排不上课,现实问题是他们考虑的,考虑那么多现实问题,哪还有激情了,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更多的是教师自身的领悟,他们真的喜欢,就会放弃一些事情,老师不是提款机和暴发户,更不要想在学生身上挣钱,社会道德也要监管,只要公平、公正,我觉得教师会有激情的。

⑷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倦怠

我认为首先应认真分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本。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社会的原因;二是体制的原因;三是自身的原因。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很多。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 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数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彻头彻尾的谎言,让老师们的身心备受煎熬。加之当前对校生,师生间矛盾的处理解决上过分的强调对学生的维护,忽略了学校和老师的正当权益,形成了一股不正当的维权风,加速了校风学风的堕落,形成恶性循环,让老师们压力倍增,工作起来战战兢兢。最后的结果是不敢望其项背,罢了,罢了。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体制原因主要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放不开,依然是以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而事实上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效果的好坏不是在短期内就能作出评判的。烦心的职称晋级,揪心的工作调动,伤心的工资待遇,寒心的福利发放,就连基本的考试也让老师们感到太多的不公平。教师的过多兼职也让人心力憔悴,老师不光是老师,还是保姆、保安、侦探、调解员,法官。 导致教师倦怠的原因还关乎到教师的个人的素养。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教师对教师“完美形象”的认知误区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如有的教师往往把专业能力的现状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放弃主观努力,导致越来越丧失信心。拥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其性格中的不良方面,如怯懦、孤僻、狭隘、缺乏耐心等容易使教师在面临压力时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应付,久而久之,形成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个人的期望与工作现实的矛盾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 其次我认为应正确的看待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危害很大,但也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能体现出学校管理上的缺失,从而实现体制的改革和管理的补漏,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师,为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创造条件。 最后,职业倦怠并非不可救药的洪水猛兽,它是可以被战胜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相应的职能部门真正做到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认真地为教师办事实,确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地位;只要我们教师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素养,降低自己的期望,多放松自己,相信职业倦怠一定会远离我们。

⑸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个难题吗

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难题,是因为没找到教育本质
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是难题,原因是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试问,哪一个人、哪一个行业不倦怠呢?正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教育到底为什么,没有激活内在活力,没有因此而产生更高、更远的追求,盲目地认为今年和去年一样,明年和今年一样,那必然会产生倦怠。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让老师们体验到教育的美好,他们的职业倦怠就会大大减少。其实,这种倦怠,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身上也存在,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品格、境界,使得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会有恐慌、彷徨,有时会毫无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曾经请山东省广文中学的赵桂霞校长做了一个调查,提取优秀教师成长的“基因”。赵校长调查了几十名优秀老师——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优秀老师?是什么给他们动力?
结果发现,优秀老师之所以成为优秀老师,大部分并不是我们进行师德教育的结果,甚至也不是我们天天搞培训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机遇使他有了内在的动力。
比如,有一次他的照片被登在晚报上,报道说他是名师,从那时起,他就决定要成为名师,于是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名师。我在高中的时候,在校门口一个桥头上玩耍时,我们的一位政治老师,听有人叫我的名字,就走过来,问:“你就是李希贵?”
我说:“是呀。”“你写的诗很好。”我当时是学校《教育革命战报》的主编,“以权谋私”把自己写的诗发表在校报上,他看到了。就这一句话,让我激动得天天写诗,上了大学还在写诗。尽管最终没有成为诗人,但我还是读了大量的诗。
优秀老师是从什么地方获得了内在的动力?是一种什么情景?是一本书,还是一位长者、一位校长、一家媒体?培养老师就是要提取优秀老师成长的“基因”。

⑹ 教师职业倦怠有什么表现

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 1.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以下是一位教师给心理医生的一封信:我叫张强,是一名初中教师,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工作没有劲,做事有气无力,感觉工作乏味,天天就是备课讲课改练习,家里学校讲台“老三点”。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以后,感觉教育工作无所适从了:你尊重学生,可学生不尊重你;你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说你不给他自主的空间;你想惩罚违纪的学生,他却说你体罚他;学生上课睡大觉,你管他他说干涉自由;他要谈恋爱,你批评他,他说是个性需要。学生难调、课本难教、中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需要太高,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之中,困惑无法解决,激情难以燃烧,身心疲惫,慢慢变得漠然、得过且过了。我知道事业不能苟且,可我就是不能振作精神。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张强老师的这种心理状态实质上是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个体都会遭遇厌倦期,只不过有些人很快就度过了这一时期,而有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困惑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其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校长绝对不能忽视。 2.厌倦期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和杜会因素 (1)组织因素。规律的职业特质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的职业生涯比较有规律,而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热情。一个工作了十来年的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职称评定制度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更为明显。有的教师会有“中级职称已是我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了”的想法;而高级职称拿到手的教师更是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这些思想影响着厌倦期教师的工作动力。一般来说倦怠程度最高的是中级教师,他们年龄主要在30~40岁,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所承受的来自教学、学生管理、同事之间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职级的教师。而从人数的比重来看,这一类型的老师往往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学校全局工作造成影响会更突出。 评价体系失衡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升学考评价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实际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自我价值失落。教师的个性和合理要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给自己的心灵造成伤害。 传统的职业定位暗示加深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暗示作用,使教师在潜意识中自我定位为一个牺牲者,这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如蜡烛精神、春蚕精神等,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这样的观念只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暗示作用。如果一种职业非要以毁灭自己作为代价的话,从事该职业的人内心要充满光明是很困难的。现实中,当看到身边的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这也会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感觉到职业的无奈。 (2)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加到教师身上。正值厌倦期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往往背负骨干教师的身份,他们面对的是不断地上课、管理学生、培训和教研,以及忙于应付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和检查,他们被要求既要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成绩……凡此种种,都加剧了厌倦期教师的心理和生理负担,长此以往倦怠心理便很容易产生。再加上教育投入与产出并不单纯决定于教师一方,教师的付出多,对学生的教育成效未必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从而成为教师失去工作热情的重要原因

⑺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职业倦怠,已经成了很多行业的通病,教师也不例外。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就教育行业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长期的重复性劳动,让工作缺乏必要的新鲜感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行业,总是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当你走进任何一个教师办公室的时候,你可以看见,他们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放着那一摞一摞待批改的学生作业,还有各种教学用书和厚厚的教案。抽屉里同样装满了怎么也填不完各种表格、写不完的心得体会和各种总结。

几十年如一日的备着同样的教案,上着几乎同样课,讲着同样话。很多人的早九晚五,在老师这里,变成了早五晚九。有的教师忙起来,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

二、工作压力巨大,学生安危让教师如履薄冰

首先,学习成绩这块就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疼不已。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课也越来越不好上,学生也越来越难以管理。但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却不断的加码,让很多老师疲于奔命,教学成绩却很难有起色。

以往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有一定的惩戒方法的。现在叫体罚,再用以前的方法,你就违法了。家长可以告你,学校必须处理你,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可是只讲道理,有用吗?而且在教育学生用语方面还有严格的要求,不能含侮辱、谩骂等羞辱性的内容。批评教育学生时,必须仔细斟酌,以求 不留后患。

什么后患?就是学生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否则,教师就脱不了干系。作为家长,管理一个孩子都觉着不容易,可老师们每天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孩子,谁能保证不出一点差错?一旦出了问题,轻则受处分,重则丢饭碗。如履薄冰的感觉,让教师身心俱疲。

三、工资待遇不高,职称评比成心头之患

教师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工资收入决定了教师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上不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有些不甘于现状的教师,甚至会在学生身上想办法,私自收费办辅导班,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这样发展下去,部分教师就会对本职工作失去了兴趣。

而评职称,本来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政策。可是,现实当中,因为名额的限制,再加上人为的因素太多,大部分教师与之无缘。评职称反而成了打消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鸡肋。

四、业绩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评价不公

评价教师的业绩,应该从教学成绩、师德师风考核、教学科研成果、继续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每个学期或学年,这些统计结果都会集中到学校管理层,进行综合评比。综合后的结果,往往是真正踏实肯干的不如溜须拍马的,教学成绩好的,比不上溜奸耍滑的。这样不公正的评价,让多少教师心里不是滋味。

天寒可以加衣,心寒人就没有了动力。

五、管理没有格局,激励措施形同虚设

一所学校的好坏,重点看他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就在校长。一个会管理,有长远眼光的校长,会让一所学校拥有灵魂,也能让教师充满激情。江苏如皋的教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校长管理的理念就值得学习。他们的校训里就有一句“尊儒重教”,他们认识到了教师才是学校的主角,才是学校发展真正的动力。他们在校园里为老师设立了专门的休息室,里面有免费的咖啡饮料,还可以听音乐、健身、阅读。他们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而很多的学校还做不到这一点。管理上,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在一些乡村学校,有的校长甚至做起了土皇帝,把教师根本不放在眼里。激励制度形同虚设,谁好谁差,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也是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之一。

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原因,还有很多。以上谈到的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比较突出的原因。当然,这些现象不会持续下去。目前,很多的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政策即将出台,《教师法》也在修改当中。

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职业倦怠将不再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

⑻ 教师职业倦怠四个特征

那么,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职业教师的特征因何而发生?这样看来,迪斯累利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保守党是一伙有组织的伪君子。然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足的,对我个人而言,职业教师的特征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职业教师的特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职业教师的特征。了解清楚职业教师的特征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统一思想,统一步骤地,为了根本解决职业教师的特征而努力。既然如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了这么一句话,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这句话像一盏指引我进步的航标灯,处处照亮着我人生前进的道路。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活维纳格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成为伟人是伟大的,而成为通人情。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了解清楚职业教师的特征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拜伦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树倒之前必先枯。这句话像一盏指引我进步的航标灯,处处照亮着我人生前进的道路。对我个人而言,职业教师的特征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神涵光曾经提到过,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这句话像我生活旅途中的知心伴侣,不断激励着我前进。我希望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进行讨论。对我个人而言,职业教师的特征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职业教师的特征因何而发生?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我认为,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可是,即使是这样,职业教师的特征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明·冯梦龙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剑老无芒,人老无刚。这句话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底。

⑼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师德师风学习

社会道德是升是沉,学校起着极大的作用,因为一切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所以总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影响面极大,影响到学生,影响到家长,这是一个造恶业和积德都非常迅速的职业

⑽ 教师职业倦怠及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

一、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形势下,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和贫寒,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 (1)缺乏朝气,被动学习,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2)、工作涣散、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备课、上课、辅导等,混日子过; (3)缺乏大局意识,工作互相推诿,斤斤计较,拈轻怕重,不太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安排;(4)知识结构老化,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不足等。
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工作条件较差(冬冷下热),工资待遇低(不如当地小工),生活条件不理想,自信心不足,情绪低落。(2)、政府或学校没有建立科学有效实际的激励评价机制(绩效工资最少);(3)、学校领导不关心同志,缺乏公正公平性、感情用事。教师之间、校领导之间不团结,缺乏相互信任,没有形成协力谋事的氛围。
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保证,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管理者应采取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
二、具体措施
1、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国家完全有能力让农村中小学教室装配空调和多媒体,有能力让教师办公室装配电脑和空调。解决师生的冬冷夏热和促进教师积极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而不要把国家的教育投入浪费在其他有些方面。
2、 加强、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当好排头兵。
一所学校仅凭校长一人难以管理,并且一定管理不好。因此,必须建设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集体。把政治素养好、教学质量高,管理能力强,严于律己,处事公正的教师推荐进入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共同承担学校发展重担。班子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校长要充分相信各成员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班子成员要学会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3、校委会各成员身体力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名好校长应当是教师的好公仆、好勤务员。首先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诚相见、以礼相待;校长自身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不感情用事。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如此可在教师中树立威信,令人敬仰,教师才会心悦诚服,学校就能形成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
校长在自律的同时,还要协调好班子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给教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的同时,首先要强化民主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尤其是教师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应做到及时、公开、公平、公正。
4、善于纳谏,问计于师,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只有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满足,他们合理的诉求得到尊重,好的意见建议充实到各级管理中去,他们才能体会到做主人的荣誉和自豪,从而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通过教师、学生意见征求会,认真听取师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制定新要求,讨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民主决策。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体会到自己是学校主人的自豪感,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5、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能使教师产生工作激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善办公条件,改变批评方式,多鼓励,多引导,制定相应的制度,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促使教师在工作上形成比、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竞争,既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争优创先的氛围。
6、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各项规章制度固然重要,而制度管理也必须以人为本,学校所有工作的业绩都取决于人的因素,所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又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各自不同的才能,挖掘其潜力,而且还可以使校园充满活力和生机,使教师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奖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的奖励制度,大力奖励在教学、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特别是毕业班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一定要重奖(可提前制定毕业班教师教学成绩奖罚规定)。比如:教学成绩方面,每学年可评一次学科教学能手;班级管理方面,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班主任等等。凡是享有各方面优秀称号者,学校出资派往发达地方培训学习。另外、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优秀称号获得者。
对每位教师管理、奖励、考核,做到公平合理,不带校长的感情色彩行事。通过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一系列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形成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和内容考评相结合。使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领导有章可依,教师有章可行,也为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2)、情感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者要做到以情管人,关心每一位教师及家庭的冷暖,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还要经常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教师融为一体,经常性的谈心、了解状况。创设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改善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尊重每一位教师,校长对待教师要多一点赞赏、表扬,少一点埋怨、批评。而且不歧视弱者,对受挫折、有抑郁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怀帮助,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领导的关心,从而调整心态,激发工作热情。
(3)完善改革激励机制的同时,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经常通报兄弟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做法。及时和周边学校比较,探讨、交流、互通信息,联片研讨,取长补短。只有清醒的认识准确自己的位置,意识到来自周边的压力,明确差距,正视现实,才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
总之,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发掘教师潜能,提高自身素养,强化业务能力,才能营造和谐的充满生机的育人环境,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从而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热点内容
保定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9-02 07:26:44 浏览:743
性感班主任 发布:2025-09-02 05:14:58 浏览:611
高校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02 05:12:08 浏览:71
五年级教师家访记录 发布:2025-09-02 03:44:10 浏览:236
2008年考研数学二 发布:2025-09-02 01:20:54 浏览:430
不得不的英语 发布:2025-09-01 22:53:22 浏览:85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发布:2025-09-01 21:25:06 浏览:843
生物防治的缺点 发布:2025-09-01 20:13:53 浏览:176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 发布:2025-09-01 19:42:48 浏览:688
老师玩少年 发布:2025-09-01 19:03:20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