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下山

师生下山

发布时间: 2021-08-13 18:58:46

① 登东塔山是我校师生传统的健身活动,王老师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原路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平均

(1+1)÷(

1
4
+
1
6

=2÷
5
12

=4.8(千米);
答:平均速度是4.8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8千米/小时.

② 小学四年级难题

答案还是自己写吧,有不会的再问,要不然对你自己确实不太好

四年级数学学习学案(应用题专案)
姓名 学号
一、 用字母表示
1、每只鸡卖a元,每只鸭卖b元,鸡和鸭各买了12只,则一共要用去( )元。
2、王大伯卖西瓜,已经卖掉了8筐,每筐x元,还剩300千克。则王大伯一共要卖西瓜( )千克。

小红家 学校 小明家
3、小红从家出发,每分钟行80米,a分钟可以到学校。小明从家出发,每分钟行65米,则9分钟可以到学校。则从小红家到小明家,一共有( )米。
4、修路队修一条长a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200米,还剩( )米没有修。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x千米,15小时行了( )千米。
6、一款自行车300辆的总价是x元,每辆自行车是( )元。
7、男生有x人,比女生少3人,则女生有(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 )人。
8、白杨树每排有12棵,松树每排有16棵,白杨树和松树各有x排,则栽种的白杨树和松树一共有( )棵。
9、电影院楼上有a排座位,平均每排有24个位置。楼下有b排,平均每排也是24个位置。则电影院一共有座位( )个。楼上的比楼下多( )个座位。
10、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a个,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2倍少8个,则师傅每小时加工( )个零件。
11、小红到商店买2支钢笔和4本笔记本。每支钢笔8元,每本笔记本a元。则小红一共要付钱( )元。
12、食堂运进a袋大米,每袋30千克。已经知道了b千克,则还剩下( )千克。
13、少先队员表演团体操,每行有男生a人,有女生b人,站成6行,则男生和女生一共有( )人。
14、在一个三角形中,∠1=a°,∠2=b°,则∠3= ( )°
二、 应用题
1、 某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为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画图并解答)
3、 某小学有一块长方形实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了6米,或者宽减少了4米,则面积都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这块试验田有多少平方米吗?
4、 某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5、 小明和芳芳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小明每分钟走70米,芳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明 学校 芳芳
6、 小华和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华向东走,每分钟走60米,小丽向西走,每分钟走55米。经过3分,两人相距多少米?
7、 王超和小明从两地沿一条公路相对走来。王超每分钟走68米。小明每分钟走65米,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8、 小张和小立在环行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每分钟跑8米,小立每分钟跑12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跑道长多少米?
9、 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0.某地要挖一条长600米长的隧道,第一周挖了5天,平均每天挖64米,第二周准备每天挖70米,还要挖多少天?
11.小红看一本188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17页,剩下的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2.花园有玉兰树和海棠树各3行,玉兰树每行有12棵,海棠树每行有8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玉兰树比海棠树多多少棵?

13 小明家

少年宫 广场 小星家

小星每分钟走60米,小明每分钟走64米
(1) 小星和小明同时从家出发,经过5分种在广场相遇。小星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
(2) 两人同时从广场向少年宫走去,经过6分钟,小明到了少年宫,这时小星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
14.水果店运来苹果18箱,香蕉22箱,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15.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四年级参加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16.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17.同学们栽树,四年级栽了32棵,六年级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

18.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房间,48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9.兵兵家有3口人,居住面积是72平方米,乐乐家有5口人,居住面积是85平方米,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

20.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多6人,那么合唱组有多少人?

21.少先队员歌草,第一组14人,平均每人割草11千克,第二组13人,平均每人割草9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

22.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组13人,共割草117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割草多少千克?

23.一根18厘米长的线,可以围成边长是几厘米的等边三角形?

2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2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度,顶角的度数是多少?

26.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一共可以吃草多少千克?

27.菜场运来180筐萝卜和220筐白菜。每筐萝卜40千克,每筐白菜35千克。则
(1) 运来的萝卜和白菜一共有多少千克?
(2) 运来的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千克?
28.花园小学新买来4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课桌128元,每把椅子52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9.林庄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20米,宽50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苗圃,边长80米,花圃与苗圃比,哪一个面积大?大多少平方米?

长阳公元的游园票价格规定如下:
购票人数 1—50 51--100 100以上
每人票价(元) 25 23 20
(1) 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
(2) 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

30.杂技团的票价是每人12元,四年级有150个同学去看杂技表演,一共要付多少元?

31.一份稿件有5300个字,张小红平均每分钟能打115个字,她45分钟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
32.商店运来845个玩具熊,卖出537个。(1)已经卖出的玩具熊单价是16元,共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玩具熊按单价13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33.水果店运来15箱苹果和16箱橘子,每箱苹果20千克,每箱橘子18千克。
⑴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橘子一共多少千克?
⑵运来的苹果比橘子多多少千克?

34.学校举行书画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有12人,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是一等奖的2倍,获得三等奖的比一、二等奖的总人数少10人,获得三等奖的有多少人?

35.每只足球57元,每只篮球62元。五年级买了5个足球,四年级买了6个足球。
⑴四五年级买足球一共要付多少钱?
⑵六年级打算用500元买足球和篮球各4个,钱够吗?

36.食堂运来5袋大米和4袋面粉,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40千克。食堂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37.食堂运来5袋大米和4袋面粉,大米一共重250千克,面粉一共重160千克。平均每袋面粉比每袋大米轻多少千克?

38.阿姨家养了12只鸭,养鸡的只数比鸭的4倍多2只,阿姨家养的鸭和鸡一共有多少只?

39.航模班有女生1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少年宫有6个这样的航模班,并且人数都相等。在少年宫航模班学习的一共有多少人?

40.天天折纸鹤36只,力力折的比天天少6只。那那折的是天天和力力总只数的2倍,那那折了多少只?

41.汽车从南京出发,2小时行了2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过4小时可以到达济南,南京到济南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42.一共要加工衣服900套,已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还剩下多少套没有加工?剩下的用2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43.同学们植树,四1班有48人,平均每人栽了6棵,四2班有50人,平均每人栽了5棵树,两个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4.一个长方形鱼塘,长是100米,宽是60米,要在这个长方形鱼塘的四周,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45.同学们浇树,二年级浇了23棵,四年级浇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六年级浇的比二年级和四年级浇的总数还多18棵,六年级一共浇了多少棵?

46.某小学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48人。则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7、 27米

14米
33米

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分别种了番茄和辣椒。算一算,辣椒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8.有一块边长是15米的正方形菜地,今年她把这块菜地的一组对边分别增加了3米,另一组对边长度不变,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画图,再解决问题)

49.立新小学的校园是一个长方形,长80米,宽60米,今年扩建后,校园的长和宽都增加了20米。现在校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张叔叔家有一块长方形地,宽35米,由于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这块地的宽缩短了15米,于是面积减少了600平方米,现在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1.把下图的长方形的长增加5米,宽缩短3后,它的面积是增加了还是缩小了?增加或缩小了多少平方米?

10米

15米
52.某建筑工地要运140吨石子,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已经运了8趟,剩下的石子改用载重梁为15吨的卡车来运,还要运多少趟?

53.小红家去年下半年共缴水电费720元,如果他家平均每月的电费是88元,平均每月的是水费是多少元?

54.小明和小清在环行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秒钟跑5米,小清每秒钟跑5米,经过100秒,两人在跑道上第2次相遇,跑道长多少米?

55.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两抵相距多少千米?

5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11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隔多少千米?

57.阿姨家有一块长方形苗圃,长50米,宽30米,今年她把这块这块苗圃的长和宽都增加了20米,现在这个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8.一块长方形草坪,如果将块草坪的长增加5米,它的面积增加120平方米,如果将这块草坪的宽增加6米,它的面积就增加180平方米。原来这块草坪是多少平方米?

59.甲乙两车同时从南京出发,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经过7小时,乙车到达上海,这时甲车离上海还有多远?

60.一本故事书有326页,小红平均每天看18页,看了3天后,剩下的平均每天看34页,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将这本书看完?

61.一套桌椅共168元,学校准备用8000元添置52套桌椅,够吗?

6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件儿童上衣48.5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3、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4、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5、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6、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7、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8、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9、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10、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11、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1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16、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17、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8、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9、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0、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21、啄木鸟7天能吃4515只害虫,山雀一周能吃1155只害虫。啄木鸟平均每天比山雀多吃害虫多少只?

2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3、一个足球48.30元,一个篮球54.20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24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2元,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25、某公园上午有游人180人,下午有270人。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四年级期末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有1800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筒,每20筒装一箱,这些乒乓球需要装多少箱?(15箱)

(2)风扇厂某车间每天装配电风扇125台,多少天才能装配完3500台?(28台)

(3)仓库有汽水250箱,现在用车运走,如果每车最多装30箱,能装多少辆车?还剩多少箱?(8 10)

(4)小华身高132厘米,小英比小华高13厘米,两人身高一共多少厘米?(277)

(5)光明小学四、五年级师生接受上山植树任务,四年级去了38人,五年级去了26人,两级共植树64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0)

(6)某粮仓运进大米320吨,相当于原来存粮数的4倍,原来存粮多少吨?(80)

(7)一块正方形地周长是3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4)

(8)一个商店运进8箱运动衣,每箱50件,每件卖60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24000)

(9)育强小学有20个班,平均每班40人,他们共向穷困地区小学捐献图书3200本,平均每人捐图书多少本?(4)

(10)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35千米,行了3小时,离丙地还有86千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1)

(1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480千米,需要几小时?(12)

(12)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60千米,要8小时到达,如果需要6小时到达丙地,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80)

(13)修路队要修一条94千米的公路,修了5天后还剩69千米,修路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5)

(14)王力从家到学校要走1700米,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笔盒,这样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多少米?(2500)

(15)某水果厂运来18筐苹果和8筐雪梨,每筐苹果重25千克,每筐雪梨重18千克,运来苹果和雪梨共多少千克?(594)

(16)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562本,比文艺书多208本,少儿科技书一本数正好是文艺书的2倍,学校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多少本?(708)

(17)一辆汽车,3 小时支货物18吨,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上午8时开始运货,一直到下午5时,共运货多少吨?(54)

(1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进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乙地还有12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92)

(19)第一车间原计划用48小时生产2736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75个,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18)

(20)一辆卡车用35千克汽油可以行驶17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700千米要用多少千克的汽油?(140)

(21)一辆小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中点还有128千米,甲乙两地总长多少千米?(984)

(22)人民剧院一楼有620个座位,二楼有座位22排,每排有4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1500)

(2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了24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一共行了9小时到达乙,甲乙两相距多少千米?(540)

(24)商店运进106筐雪梨,卖出2065千克后,还剩下47筐,平均每筐雪梨重多少千克?(35)

(2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要用5小时,如果要在4小时内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60)

(26)食堂运来大米500千克,用了7天后还剩17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69)

(27)水果店运来2车苹果共重3150千克,如果每车装45筐,那么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35)

(28)给一块48公顷的水田插秧,24天插完,按同样的速度,给一块14公顷的水田插秧,要用多少天?(7)

(29)商店运进雪梨350千克,卖出80千克后,剩下的正好是苹果重量的3倍,苹果有多少千克?(90)

(30)朝阳小学四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8人,已知男生有86人,四年级全级共有多少人?(164)

(31)一次捐款活动中,三年级学生共捐款924元,四年级有132人,平均每人捐款10元,三、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2244)

(32)丰华电风扇厂今年计划生产风扇15000台,已经生产了8480台,余下的要40天完成,平均要生产多少台风扇?163)

填空:1、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
2、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 )。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 )。
4、两个因数的积是25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 )
5、两个因数的积是5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
5、( )÷40=33------2
6、一个数的2倍正好是最小的五位数,这个数是( ),它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
7、一千里有多少个( )10,一亿里有多少个( )百万。

③ 夸自己班级的一段话

  • 班级是一个天然的氧吧,这里有丰富的养料、清新的空气、温暖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孩子们在此自由伸展生命的枝丫,吮吸大自然的甘露。

  • 班级是一个绣场,管理则好比女红,得沉下心来,用心地纳线缝针,处处留心针脚的疏密深浅,耐心地熨烫修复。长此以往,锦瑟五十弦,弦弦染春色。

  • 班级是师生的游乐场,美德、价值观、思维方式是游戏的规则。会玩的师生寓教于乐,选择有道,玩中生智,择人而诲。

  • 班级是师生共同学习的知识乐园,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情感驿站,是师生一起成长的微型舞台。

  • 班级是一个学生心灵交融、畅想的共同体,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的学习团体。

  • 班级是一个绿色生态场,无毒、原生态。班级又是一个磁场,力与力相助,美与美相吸。班级又是一个气场,它能消融或同化一切不和谐的因素而使之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 班级是一个天然乐园,师生集体商讨好规则之后,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筝自由放飞,线是无形的,风是无形的,剩下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④ 小学课本二册中的《小猴子下山》,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

因为自己的贪心和好奇心,导致自己最后一样食物也没有得到,就只能空手回家了。

原文: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

(4)师生下山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 “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⑤ 仿写课文18课,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5)师生下山扩展阅读:

1、《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2、学生情况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⑥ 汶川地震中关于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一)妻子被埋,有空去看一眼

16日下午,都江堰二王庙。

一辆警摩停放在路边,一些大树仍摇摇欲坠,险情不断。路边,站着一名警察。他叫张健,47岁,都江堰市公安局民警。“请行走在道路中间。”张健对经过身边的每个人都要送上一句叮嘱。

这句话,他在几个小时内已说了上百次。
他与群众交流时,总是神色镇定,而自己的内心痛苦又有谁知道,因为他的妻子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张健告诉记者,“12日下午发生地震时,我正在二王庙一带值勤。灾难暴发,受伤游客不计其数。有人躺在地上呻吟,有人奄奄一息……场面完全可用"恐怖"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张健立刻拦截路上一些车辆,有私家车,有客车,陆续将伤者抱上车。警服上、手上、脸上都是鲜血,他用自己的一双手救援了100多名受伤群众。

天黑,山静。这时,张健获知噩耗,他的妻子死了。“我当时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敢去想。”他轻声地说。张健的妻子肖素莲在中国银行营业部上班,位于都江堰蒲阳路。地震发生之后,银行大楼顷刻间全部塌陷下去。与肖素莲上班的多名同事同时遇难。

当晚9时,都江堰城区在灾后一片漆黑,无声无息,惟有悲伤。张健站在塌陷的大楼前,显得格外孤独。他一个人,不说话。“那一时刻,妻子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想哭也哭不出来。”他说。张健擦干眼泪,点燃一支香烟。看着手中的打火机,再次勾勒起他对妻子的思念。打火机是在几年前,张健过生日时,妻子赠送给的生日礼物。如今,它成为永久纪念的东西。

14日中午12时,张健几口吃完一盒方便面,来到蒲阳路。利用短暂的间隙时间,看看被埋废墟中的妻子。他站了几分钟之后,又返回二王庙值勤。

14日下午,张健第二次来到蒲阳路看看妻子。因张健妻子被砸的面目全非,尸体被挖出来之后,根本无法辨认。15日,尸体被火化。

“妻子被埋时间太长了,我有时间就来陪陪她,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张健话音未落,他腰间的对讲机响了,得知前方又出现险情,要求张健马上支援。“对不起,我得走了。”他驾驶着摩托车消失在大山腰,背影越来越远模糊。

(二)菜刀劈路,挽救60条生命

5月12日下午。地震之后,与汶川直线距离仅10公里的龙门山镇顿成一片废墟,难以计数的居民在残垣败瓦之下呻吟挣扎。白水河派出所的10名民警紧急动员,与治保巡逻队一起抢救出70多人,其中大部分身负重伤、血流不止。

山上药品匮乏,但上下山的道路此时早已被巨石和大树阻断。如不迅速开辟一条通道运送伤员下山,镇医院里的60多名伤员会如何?两难之际,徐锐在街边一家倒掉的卤菜铺子边捡起一把菜刀,大踏步往山下跑去。

那时已是当晚7点。地震之后的龙门山镇上空黑云密布,阴冷的山风扬起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隐隐生疼。在白水河大桥前2公里处,徐锐和4名民警挥动菜刀,斩劈横梗在泥路中间的大树。在山上生长了数十年的树木粗大坚韧,徐锐第一刀劈下去用力太猛,菜刀竟然深深陷进树身、拔不出来;他用力猛抽,菜刀弹起,重重地砸在胸口,痛得险些闭气。

于是第二刀用力稍轻,然后是第三刀、第四刀……当粗大的树干从中断开时,漆黑的雨夜中突然传来闷雷似的巨响,路边的山体再次崩塌,沙石树木竟然直冲到徐锐的脚边!几个急性子的民警手中动作丝毫不停。渐渐地泥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在镇上维持秩序的民警又被抽调了3人来此,帮忙抬树、抬石头;在地震中轻微擦伤的一位居民也从家中操起了菜刀,一阵狂舞乱劈。

漆黑中不知劈斩搬抬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原本被阻断了半里多的道路一无障碍,与通往山下的道路连接在一起。13日上午,镇上的所有重伤员都沿着这条“菜刀路”被送下了山。望着伤员撤走的背影,徐锐才意识到红肿的双手锥心的疼痛!

徐锐说,他知道有两位战友已经永别了,但在全所民警绝口不提“死”字的情况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坚称“我们所上有12名民警”。

(三)一位失去爱子仍坚守岗位的公安战士—杨占彪

地震发生后,绵竹市区内人车混杂,街道拥堵不堪,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占彪按上级指示立即与同志们来到市中心疏通道路。他心中那块石头总也放不下,不知道18岁的儿子就读的汉旺中学情况怎么样了?当接到大队长要他立刻赶赴汉旺组织灾后救援的命令时,心中一惊:“难道汉旺的灾情比城内还严重?”他立刻组织民警向汉旺出发。

一进汉旺镇,他呆住了,昔日山清水秀的山城,已变得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有毒气体,楼房整栋倒塌,到处是瓦砾,废墟中的呼救声不绝于耳。不祥的感觉顿时笼罩全身,多么想到儿子所在的中学去看看啊!但看到混乱的道路,想到承担的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的指挥任务,他忍住心中那份强烈的牵挂和担忧,稳定情绪,迅速向队员们下达任务,立即投入战斗。

“中学教学楼全部倒了,学生被埋了”,可怕的消息使他突然掉进了冰窖之中。但一丝侥幸还在脑海中,儿子也许不在其中。于是,他努力排除情绪影响,专心指挥车辆。但稍有闲暇,他就向汉旺中学方向眺望,多么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能由远及近,来到自己跟前,亲热的叫他一声“老爸”。

5月13日下午,灾难过去了一天,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的情况被证实了,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的杨占彪听到消息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泪水从这位40多岁的汉字眼中不断涌出。他把工作交给其他同志,赶到汉旺中学,协助武警战士们开展救援工作,希望尽快找到儿子。每当救出一名生还者,他的希望就增加一分,但儿子始终不见踪影。

5月14日下午,又一位遇难者被发现,当武警战士抬着遗体从杨占彪身边经过时,他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发现了极不情愿看到的一幕,那是一个十分熟悉又血肉模糊的身影。他屏住呼吸,仔细端详那张年轻的脸,虽然肿胀变形,但仍然分辨得出,这就是平日里那张对他总是充满朝气又撒满阳光的脸,还有那身他亲自购买衣服好鞋袜……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一切就是残酷的现实!他把儿子冰冷的身躯紧紧抱在怀里,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儿子啊,爸爸对不起你,爸爸应该早一点来救你,爸爸有罪,让你这么年轻就失去了生命,爸爸没有保护好你……”,在场的同事和武警官兵都潸然泪下。

第二天,交警大队的同志们看到,他们的副大队长杨占彪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还是那样镇静地指挥着车辆,疏通着灾区繁忙道路……

第一个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第二个
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第三个
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 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什邡县蓥华中学被埋在废墟下的16个孩子,当被救援人员告知要少说话,保存体力时,立即拿出身边的课本,默默地认真地学习起来,同时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着了。”
孩子们得救了。劫后余生的孩子没有大人们预想的那样号啕大哭。腿和手指都严重受伤的罗瑶对抱着她的武警战士说:“叔叔,我想弹钢琴、跳芭蕾舞……”男孩蒋蒙则反复念叨:“下面还有人……”
当武警战士抓住高银手臂的那一刻,小姑娘本已瘫软的身体猛地向上一耸--那是求生的本能!她在拼尽全力配合营救他的人!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抢救现场,发现小高银时,她的头部上方是两块水泥板,下肢骨折,右腿严重变形,上面还压着一块大石头。
6个多小时的救援,小高银一直默默地配合着大人们。小高银明亮的眼神和顽强的一耸,令死神退却了。

⑦ 小猴子下山的教学案例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 “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三、教学目标设定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目的)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标,就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我们从小做事应该一心一意和不要乱摘别人的东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断、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识目标,就是能理解重点词 “ 又大又多 ” 、 “ 又大又红 ” 、 “ 又大又圆 ” 、 “ 可爱 ” 、 “ 掰、找、扔、摘、捧、扔、抱、追 ” 以及相关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到小猴的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我根据教材所处的位置、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重点词句。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五、教学思路设定根据 “ 主导与主体 ” 这间的 “ 服务关系 ” 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以下四个活动,老师只起 “ 导 ” 的作用,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发独立见解,培养学生从小在阅读实践中适时进行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听的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准备1 、小黑板一块。小猴子头饰、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2 、朗读磁带、幻灯片、音乐带。
七、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活动是 “ 激发情趣,导入课文 ”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具体活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借助幻灯片,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第二个活动是: “ 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发表能力。
具体活动过程中:首先齐读课文题目,教师范读,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出示小黑板) ① 小猴子下山干什么? ② 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小理怎样?是怎么做的?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 ② 个问题。然后再祟幻灯牌,请各组代表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回答第 ② 个问题。最 后 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学生认真自由读)由学生归纳出课文二、三、四段在写法以上与第一段一样。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见小兔又扔掉西瓜,就这样,最后一无所获。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吗?结果怎样?引入学习最后一段,让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没办法的一个词?( “ 只好 ” )学生找对了,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 后再由 老师点评、鼓励。)
第三个活动是 “ 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习了课文,你们愿意扮演这只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时放课文朗读录音及活泼、欢快的音乐配音带,提示学生要注意 “ 掰 ” 、 “ 扛 ” 、 “ 扔 ” 、 “ 抱 ” 、 “ 追 ” 、 “ 蹦蹦跳跳 ” 、 “ 只好 ” 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第四个活动是 “ 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述见解的能力。具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么?学生在发言中说出给小猴子下山时想办法,说明做事要专心专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错误。教师肯定指出:学生的发言说明大家很聪明,会思考、有现代意识。让生再想想:这次小猴子下山,它将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问题,下节课再共同解决。
本课时的板书,完成后是这样的形式(展示出来)从板书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几个动作词语,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⑧ 上山与下山,阅读题

1.从字面意义来看,“上山与下山”指的是老师和学生的这一次登山历程。(1分)更深层的意思则是道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人生如登山,仕途如登山,在这漫长曲折的过程中要时刻谨慎,正直地做人,给自己留足退路。风光一时过后,才能坦然面对“下山”的路。(3分)
2.通过“笑”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学生”平日一贯的作为和内心状态:第一次他说没给老师丢脸,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严肃的脸上露出笑容。第二次老师说他登高望远,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不错。他之所以笑,是老师说了喜欢听的话,由此可见在仕途上,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老师的“浅笑”是因为没法回答学生的问题,只好用笑来掩饰自己的失望。
3,。学生的“走好,老师”只是一句很普通的礼貌语,是出于师生之情,敬老之情。(1分)老师的“倒是你,好走”却是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感。睿智的老师提醒学生的不是一般的“走好”而是“好走”,走好的不仅是眼前的山路,更是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官之路。(1分)字还是相同的两个字,但是意义却有了千差万别。“好走”正是下文老师所说的话的总概括。(2分)
4.仕途如登山,等到自己无权无势“下山”的时候,原来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都将离我而去,因此我在登山的时候,要“亲贤臣,远小人”,提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结交诤友,远离只会说好话、不干实事的小人,这样才不会担心下山的路。(6分)

⑨ 小猴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人有无穷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满足,便会什么得不到,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幡然醒悟,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学会知足,接受自己所拥有的。

把西瓜扔了,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把大的东西事情给搁置了却去把小的东西事情看的重要;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

(9)师生下山扩展阅读: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 “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热点内容
泰安一中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20 04:20:27 浏览:231
兵佣哪里 发布:2025-05-20 01:47:42 浏览:170
一年级语文拼音练习题 发布:2025-05-20 00:57:44 浏览:91
教学管理培训 发布:2025-05-20 00:56:58 浏览:889
师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20 00:37:15 浏览:824
课堂整老师 发布:2025-05-19 23:37:16 浏览:919
天才的英语 发布:2025-05-19 19:40:53 浏览:547
2016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发布:2025-05-19 17:57:30 浏览:128
学生喜欢的教师 发布:2025-05-19 17:55:49 浏览:778
白凉粉是什么原料做的 发布:2025-05-19 17:32:44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