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德贡
A.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逛林卡、雪顿节等多个节日,以下按月份详细介绍:
正月
1、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2、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藏语称“莫朗钦茂”。
3、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1、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2、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3、“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1、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绕回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1、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2、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
3、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1、“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2、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3、“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月
1、“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1、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2、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1、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1、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1、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2、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3、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1、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人们多有转经礼佛。
B. 可以把那些藏族节日的具体细节描述的清楚些吗
一、藏族民俗节日
1、藏历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后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
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上节目的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节日愉快”,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 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3、望果节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 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 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 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
4、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 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6、黄龙寺庙会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形成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旅游。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牧民节
阿坝州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下月初举行,节期一般为一周。节日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在太阳快下山时,将垃圾向西边倒去,意在让太阳 的火焰将一切不祥之物烧化。然后,各家准备好青稞酒、酸奶等节日食品。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各家父女争背吉祥水。然后,用加奶的吉祥水洗脸洗手,用 洗净的手烧柏香,祈求水草丰盛、牛羊兴旺。接着,全家围坐一起欢宴。节日前三天,各村寨跳舞唱歌,比赛摔跤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不出村外。三天后, 人们开始走村串户,相互祝贺节日快乐。每天夜晚,人们聚集到村寨外,燃起篝火,载歌载舞。
8、俄喜节
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一带。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传说,古时候木里一带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千里迢迢迁来居住,定居那天,是腊月初七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纵情欢乐。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世代相传,成为固定节日。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 丰盛的食物。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夜晚。 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对唱山歌和跳舞。
9、谢水节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10、上九节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11、赏花节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12、观花节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13、赛马会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 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 “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届时,该县及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直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集体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赛马结束后,人们就互相交换土特产品。
14、插屋顶旗
插屋顶旗为藏族节日习俗。每到新年,各家即将一面刻有藏文经文的红黄白三色布旗插在屋顶上。禳灾祈福。布旗高低大小不一,色彩也因地而异。有的白布红边,有的红黄相间又饰以黑色条纹。旗面多为长方形,也有方形和三角形的。有将旗绑在旗杆上,有的则扎在树杆上。有的插一面旗,有的插几面旗。
15、白马歌会
为白马藏人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白马藏人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己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行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
16、林卡节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蓬,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打克朗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二、藏族宗教节日
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 “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意希,赐给金册、金印,从此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巩固。这时雪顿节开始演出藏戏。达赖喇嘛从布达拉官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时藏戏班子来到罗布林卡演唱。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对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一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欲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还将大型 的文艺活动,学术研讨,经贸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场面更加热闹非凡。
2、大佛瞻仰节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节日均与宗教有关。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的大佛瞻仰节,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公元1 3 5 7 -1 4 1 9 )的第子根顿珠巴(公元1 3 9 1 -1 4 7 4 年)于公元1 4 6 8 年创办的。最初的佛像与展佛台仅有十几米高。随着宗教的兴盛,从四世班禅洛桑·确吉坚赞(公元1 5 6 7 -1 6 6 2 年)开始,历代班禅大师都对佛像及展佛台进行更新和扩建,逐渐形成宽阔宏伟的规模。
展佛台建在扎什伦布寺的后山坡上,佛台由砖石水泥砌成,高2 8 米,长4 1 米,四周有石砌围墙。远远望去,犹如宽阔的银幕。
瞻仰节历时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过去佛”,即无量光佛;第二天,展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来佛”,即吉尊强巴贡波。大佛瞻仰节庄严隆重。节日期间,扎什伦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举行盛大法会。每天清晨将彩缎制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 6 人抬起,前有“狮子”引路,后面仪仗队尾随,缓缓来到展佛台前。9 时左右,大佛悬挂空中,在阳光下,彩缎光彩夺目,极为壮观。
节日期间,来自江孜、白朗、萨迦、拉孜、南木林等县和日喀则各区的僧侣信徒,赶着毛驴、马车,穿着节日服装,聚集在扎什伦布寺的门前,瞻仰大佛。
3、牛王会
调牛节是藏族民众对牛在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他们在日常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他们视牛为神,以牛为献祭神灵的最佳牺牲,于是牛王会也就出现了。牛王会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一般延续十多天,有时甚至历时一个月之久。人数常达千人以上。在牛王会期间,人们请黑叭(巫师)念经、吹牦牛角、宰杀数十头牦牛或上百只羊,狂欢滥饮,无比热闹。由于牛王会耗资巨大,所以近百年来这种大规模的牛王会仅举行过一次。参加牛王会的成员都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还属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节日之列。
4、传昭大法会
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藏语称“默郎钦波”或“坚安曲巴”,意为“正月十五供奉”。节期从藏历正月六日到正月二十日,届时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各大喇嘛寺都要举行盛大的酥油花展,以五色酥油塑造各种人物、动物、花卉,大者数尺,小者数寸,做工精美,形象逼真,件件堪称艺术珍品,这是寺院僧侣的创作与创造。寺院周围的藏民纷纷到寺院欣赏僧侣们的杰作,观看酥油花展,并同僧侣一起举行迎佛、转经等宗教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这一节日的来历,据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光大佛学,聚集了万余名僧侣在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了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并举行格西学位考试,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前来朝佛。在此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变为鲜花,山石变为奇珍异宝,寺内奇花异卉、灿烂夺目。宗喀巴为了再现梦境,组织僧侣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禽兽、人物,连同百盏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像前。此后,规模不断地扩大和丰富,使祈愿大会成一个固定的宗教节日,还十分盛行,其规模不亚于刚创立之时,一直到今天。
5、酥油花灯节
藏历元月十五日,(2000年2月19日)也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是藏族人民规模宏大、绚丽缤纷的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满有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形象,还有木偶表演。花灯点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西藏各地方官员、群众也赶来看花灯。夜间,郊区农人进行载歌载舞,对歌比赛,有时还延续几天才能结束,这是拉萨最热闹,最快活的节日。
6、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2000年6月16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四月是佛日,因此,用藏语就称之为“萨噶达瓦”。每年的藏历这一天,藏族男女身着节日盛装,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成群结队地汇集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谭举行这圣大的节日,经过长期发展,萨噶达瓦节逐渐演变成为藏族人民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生产丰收的群众性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有的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有的摆上青稞酒,酥油茶, 全家欢歌笑语,小憩于湖边。接着,藏族青年们围成圆圈,踏地顿节,欢歌而和。现拉萨市藏戏团及其他文艺团体也来进行文艺演出,为节日助兴。
7、祈祷节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格鲁派的祈祷节与西藏拉萨一带的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习俗。每年也有极为隆重的两次祈祷节,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五,据说这次祈祷会,是为了纪念在安多地区“降魔建寺”的阿尼雄大师而举行的,他是本波教的始祖登巴辛绕的弟子。另一次的祈祷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在祈祷会上,全寺僧人在活佛的主持下,为这个地区在新的一年里去灾灭祸、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祈祷、正月十五是祈祷节的高潮期,这天,如松潘本波教寺院尕米寺,前来朝觐的有来自若尔盖、红原、九寨沟等地的香客及本地群众,多达2万余人。前来参加盛会的人们,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转一圈尕米寺后的圣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侣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内乐队吹响的大、小铜号,随后全寺和尚齐聚经堂诵经,并由活佛安排这一天各人的责任。近12时,和尚们向前来朝觐的各地香客和观众,表演“跳神”节目(也称访仙舞),跳神的内容既有歌颂历史上藏汉团结的故事,也有根据本波教经典故事而编跳的舞等。
8、燃灯节
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人们穿上节目的盛装,群聚在为佛教大师而诵祈愿经的寺院前,高诵“六字真经”,向怫的神灵祈愿、磕头,各村寨的男人们骑上马,带上早已备好的柏香树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诵祷词,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并向天空抛撒印有狮、虎、龙、鹏的“龙达”(风马),继而,骑手们为寺院的僧人们和全村寨的人们,表演马术;男女青年跳起“锅庄”,老人们坐在看台上边喝酒、聊天,由歌手唱祝愿歌,由能说善唱的艺人说唱藏族民间长诗、格萨尔王传等,直至圆月升起,人们才扶老携幼,高唱诵念“六字真经”愉快地回家。
9、扎崇节
扎崇节是阿坝县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由宗教活动而演变为民间贸易节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场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的大型交流会。节日期间引来川、甘、青三省边界人们集会贸易。它始于18世纪末,阿坝麦桑第九世土官阿木让,因说要到拉萨去拜佛,但后来却未能去拉萨,为求佛赦免许诺不行的罪过,在几位老民的建议下,她把所辖牧民们.集中在一起念“真经”。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成了牧民们聚在一起,诵念“真经”的日期,汇集之地在今县城处。到了19世纪初,麦桑土官的势力渐为扩大,所以一年一度全体牧民念“真经”的聚会日,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民俗节日。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真经”,而且村与村之间,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赛马、摔跤、跳锅庄等。并在聚会上,出现了省内外来交易陶器的许多商人,人们对这些陶器大受欢迎。虽然后来在聚会上出现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当时,陶器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们称之谓“扎崇” (陶器市场)。
10、藏族拜鹰节
距西藏林芝县城6公里左右有座闻名全藏的山,它就是苯日山。本日山的山腰上有座苯教寺庙,叫色迦更钦寺,这寺相传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个寺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都要过一个传统的节日——拜鹰节。
据说色迦更钦寺建于公元757年前后,那时前来朝拜的僧俗人等络绎不绝,但到了1330年左右,它已失去了往日那香火兴盛的场面,不仅信教群众来的少了,就连以前庙里的喇嘛僧人也因多种原因离寺而去。整个寺庙荒凉萧瑟,毫无生气。
一名叫多增热巴珠色的苯教喇嘛为寻求各种门派的真经,访遍了整个西藏苯教寺院及各门派,打算撰写苯教的经书。多增热巴珠色从8岁开始就被认定为活佛,13岁就开始钻研苯教,收集和撰写过苯教的经书。这年他路经色迦更钦寺,看到这荒凉的景象,想着苯教将会隐逝,痛心不已。他决心拯救该寺,建章立制,要把所学的苯教的学问在这里弘扬,让寺庙恢复往昔的辉煌。他把想法告诉寺内的僧人们,大家一致赞同,很快一切活动都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活佛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实现,一场大病夺走了多增热巴珠我色的生命,临终前,他把寺内的所有僧人叫到病榻前说:“我去世后,寺庙的事按我的想法办,我就不再转世了,一年以后我会变成100只鹰回来看看你们,看看寺庙,并且以后年年来。”这天是藏历四月三十日。
翌年的藏历四月三十日那天,100只大鹰果然绕苯日山的东面(色迦更钦寺的北侧)飞来。围绕寺庙飞了3 圈,之后就向寺庙的西南方向飞去。年复一年,岁岁如此。人们怀念和感激多增热巴珠色,并把藏历四月三十日这一天定为纪念日。每逢这一天,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们,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寺庙,跳起欢快的“切巴(工布)”舞。人们还进行擂台赛,迎接百鹰的到来,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最后向百鹰诉说寺庙的情形。之后,全体绕寺转3圈。据说这一天如果天气好,苯教的忠实信徒们就能见到翱翔的百鹰。
时光飞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拜鹰为神,并定藏历四月三十日为拜鹰节。
11、藏族晒佛节
C. 何姓最般配的姓氏是什么
方,
D. 为了周立波离婚,还容忍自己父亲被打伤,张洁如今怎么样了
一直以来,周立波都是圈内风口浪尖的人物,从他主持《壹周立波秀》开始,他的各种奇葩言论都会不定时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当年,周立波一夜之间红遍上海,一张38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3000块。
梳着小油头,标志性的衬衫西装,操着一口上海普通话,周立波的形象便油然而生,周立波的成功,让自己越发骄傲,祸从口出这一词语,让他没有放在心上。
净身出户的张洁如今孤孤单单的带着两个女儿,至今依然孑然一人,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张洁终于意识到,生活要靠自己,所以她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也都发展得非常好,如今她完全不需要靠男人,也可以将女儿培养的极其优秀。
E. 藏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藏族节日繁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雪顿节晒佛活动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大佛瞻仰节,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这两个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
拓展资料:
藏族(藏文:བོད་པ་)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F. 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的项目介绍
万达文化旅游城(简称“万达城”),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大成者,是万达集团凭借多年在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积累的丰富经验,世界创新的首个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具有项目创意世界唯一、设计团队大师组合、万达拥有知识产权三大特点。
万达城融合全球顶尖文化、旅游、商业、生活理念,包括超大型万达茂、大型室外主题公园、酒店群、大型舞台秀、酒吧街等内容,是万达集团将全球优秀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通过研究比对,赋予项目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将旅游、观光功能结合起来的巨无霸型商业消费王国。
万达城单一个体投资逾200亿以上,提供2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成为一线、二线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城市名片!已开工建设万达城项目9个,包括: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青岛东方影都、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
广州万达城是万达集团首次在一线城市布局的万达城项目,总投资达到500亿元。
迄今为止,万达已在在全国布局九个万达城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250亿元。
广州万达城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致力打造全球首创的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规划文化旅游区和旅游新城两大板块。
广州万达城部分业态展示:
未来科技秀场是广州万达城独创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由国际大师弗兰克·德贡亲手打造。秀场将高科技舞台机械与量身定制的剧院建筑、设备的运用融为一体,形成戏剧性的科技呈现,让机械跳舞,让科技融入表演。
国际大师团队、高新科技、全新的表演形式使广州万达城秀场的表演超越了世界所有的演艺水平,它必将带给观众超越时代的视觉盛宴,感受到未来科技的魅力。广州万达城未来科技秀场,超越拉斯维加斯“O”秀、“梦”秀和澳门“水舞间”秀。
国际星级酒店群占地20万平方米,规划3个度假酒店,包括1个六星级度假酒店,2个四星级度假酒店,共有1500间客房,2500个床位。万达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拥有五星级酒店品牌万达嘉华、超五星级酒店品牌万达文华和顶级酒店品牌万达瑞华,强大的实力奠定了广州万达城星级酒店优秀的基因,酒店配置兼顾高端商旅和普通游客需要,成为满足文化旅游、商务接待需求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滨湖酒吧街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引进15家国内外著名酒吧、音乐吧品牌,展示不同国度的酒吧文化,提供现代休闲生活方式。广州万达城滨湖酒吧街将成为时尚休闲文化的领航者,也将成为潮男潮女新的聚居地,华南时尚休闲新胜地。
更多业态正在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