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智者大师生病

智者大师生病

发布时间: 2021-08-27 05:12:38

❶ 养生堂:用佛法揭秘:你为什么生病

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
死不得。此乃罪过所招,咎由自取,非药石所能治愈,也就是老百姓所说
的报应病。《灌顶经》卷十二记载,救脱菩萨告诉阿难说:“其世间人痿
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
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病分为三种:一者四大增损病;二者鬼神所作病;三者
业报所得病。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病”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
病、禅病、鬼病、魔病并列。“业病者,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
世业。”文中还细数了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
、妄语、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
,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
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
是心口病;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
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业谢乃差:谢,指灭其
作用,落谢之义。差,就是痊愈的意思。

如何运用“意念”达到养生调病

现代社会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是什么?是健康。没有人会怀疑,惟拥有健康,一个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首要前提便是拥有健康。确实,人生一旦失去了健康还能拥有什么呢?即便坐拥亿万资产,如果丧失健康,英年早逝,结果也是“钱在银行,人去天堂”。

古人说,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也就是说,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谋而合的。关注身体健康的生理保健类书籍在市面上十分常见。然而,用通俗的语言文字表述的关注心理保健的书籍却不多见。我们致力于大众的心理保健,希望本书能够助益于您的心理健康,提高您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排解您在自我保健征途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这里必须说明的两点是:以精神的力量来治病,需要平常不断练习,有了相当的定力后,才容易奏效。还有,遇到像发烧和胃出血等紧急情况,最好还是赶紧去医院吃药打针,以免误事。

❸ 净空老法师:人为什么会生病

净空法师---生理病,冤业病,业障病

疾病是我们人生难免的,人生病的时候,尤其病况严重的时候,确实心就乱了,所谓是“病急乱投医”,这种作法不但会加重病况,甚至会变成不治。

我们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理病,譬如饮食起居调理不当,穿衣服不小心,感染风寒,这种病医生可以医治。因此,中国古代的人对于饮食非常讲究,诸位看《礼记》、看《吕氏春秋》,“月令篇”里面说的非常详细,这都是说的讲求养生之道。我们饮食吃东西吃坏了,感受风寒,这些病症医疗有效,可以用医疗的方法。

第二类是冤业病,这一类的病现在很多,医学里面叫“精神分裂”,这多半是杀生害命,这些冤魂来报复,所谓灵鬼附身,不是来讨债,就是来讨命。

来讨命的,一定要把你折磨到死为止;来讨债的,一定要让你受极大的痛苦,还要你花上一笔可观的医药费,这事情很麻烦,医生束手无策,医药不能解决。

凡是这样的病症,佛门里面的方法是调解。跟灵鬼沟通,诵经、放生、印经,功德回向给他,他接受调解,就会离开。

第三种叫业障病,这是过去生中,或是这一生当中,自己造作的罪业太多、太重,所感得的病痛,这个病很难治。

现在社会上,常常看到的老人痴呆症、植物人、智障、自闭症,这都是业障病。这个比较麻烦,医药没有用处,调解也没有用处,这个病只有一个方法,忏悔,真正忏悔。

你把你的业障消除了,你这个病就好了。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修忏悔法,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消除这种病苦。这是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靠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忏除,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帮你消除。

小孩子不懂得忏悔,做父母的要懂得断恶修善,老实念佛,替他忏悔。做父母的,为他多做好事,给他消灾、培福,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佛菩萨保佑他,会有感应。

生理病、冤业病和业障病这三种病,在现前社会里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这些事情,唯有佛法讲得透彻、圆满,我们学佛也必须要知道。有健康的身体,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修行证果就能一帆风顺。

万不可灾病和痛苦来了,就起一点忏悔心、出离心;烦恼一轻,痴心又起。这样等于象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层次永远不会高。要想坚信佛法,就要多接触佛教,要深入经藏,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还要多思维人生诸苦,以苦为师,在苦难中生起觉悟的善心和灵智,生起坚定的出离心。老实念佛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永出轮回。阿弥陀佛!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

❹ 佛教理论 疾病怎么来的

当然有所帮助。
在佛教理论中,对于疾病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五蕴(色代表的物质世界和受、想、行、识代表的心理精神世界的总和)发生的问题。
其中:
1、物质世界(比如我们的肉体)又是以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特征)不调为主要的表现。比如体液形态、温度变化等等。在佛法中,强调诸行无常,也就是一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是在变迁的,没有永恒不变,身体的病态变化也是物质世界无常的反映。而生命只是一种轮回过程,没有什么永恒的灵魂,生生死死都是物质世界的正常变化。所谓健康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四大平和的状态。
2、精神世界的各种问题。比如对外界的各种感受错误、分辨错误、精神上的忧郁和烦恼等等。在佛法中,认为一切物质世界的表现其实是内心知觉分辨的综合,所以说一切病的病因都是心对外界事物的妄想执著而后表现的。克服妄想执著就会减少贪、执等念想,得到心的平静,精神的平和最终会带来身体的平和。
3、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身体状态的安定能够带来心理状态的安定,而后得到智慧;而心理状态的平静也可以使身体对外界的感受刺激不那么强烈,达到平和的状态,从而使身体的四大不在受心理的波动。
二、前世今生各种因果的影响。也就是所谓业力的延续造成的身心损害。这里涉及到对佛法的正确理解,否则会成为迷信,我们暂且不多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最终表现仍然落在今生的精神感受上。
三、佛教的理论讲究一切都是缘起的法则。也就是有因、有缘(客观条件)、而后产生果。所以一切事(包括病)都是有因,有条件,才能有结果。
综上,理解佛教的思想对于克服心理问题、精神压力,正确认识疾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客观看待生命价值,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❺ 宣化上人:无论有什么病都是因为有业障才会有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生理病,冤业病,业障病

疾病是我们人生难免的,人生病的时候,尤其病况严重的时候,确实心就乱了,所谓是“病急乱投医”,这种作法不但会加重病况,甚至会变成不治。

我们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理病,譬如饮食起居调理不当,穿衣服不小心,感染风寒,这种病医生可以医治。因此,中国古代的人对于饮食非常讲究,诸位看《礼记》、看《吕氏春秋》,“月令篇”里面说的非常详细,这都是说的讲求养生之道。我们饮食吃东西吃坏了,感受风寒,这些病症医疗有效,可以用医疗的方法。

第二类是冤业病,这一类的病现在很多,医学里面叫“精神分裂”,这多半是杀生害命,这些冤魂来报复,所谓灵鬼附身,不是来讨债,就是来讨命。

来讨命的,一定要把你折磨到死为止;来讨债的,一定要让你受极大的痛苦,还要你花上一笔可观的医药费,这事情很麻烦,医生束手无策,医药不能解决。

凡是这样的病症,佛门里面的方法是调解。跟灵鬼沟通,诵经、放生、印经,功德回向给他,他接受调解,就会离开。

第三种叫业障病,这是过去生中,或是这一生当中,自己造作的罪业太多、太重,所感得的病痛,这个病很难治。

现在社会上,常常看到的老人痴呆症、植物人、智障、自闭症,这都是业障病。这个比较麻烦,医药没有用处,调解也没有用处,这个病只有一个方法,忏悔,真正忏悔。

你把你的业障消除了,你这个病就好了。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修忏悔法,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消除这种病苦。这是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靠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忏除,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帮你消除。

小孩子不懂得忏悔,做父母的要懂得断恶修善,老实念佛,替他忏悔。做父母的,为他多做好事,给他消灾、培福,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佛菩萨保佑他,会有感应。

生理病、冤业病和业障病这三种病,在现前社会里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这些事情,唯有佛法讲得透彻、圆满,我们学佛也必须要知道。有健康的身体,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修行证果就能一帆风顺。

万不可灾病和痛苦来了,就起一点忏悔心、出离心;烦恼一轻,痴心又起。这样等于象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层次永远不会高。要想坚信佛法,就要多接触佛教,要深入经藏,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还要多思维人生诸苦,以苦为师,在苦难中生起觉悟的善心和灵智,生起坚定的出离心。老实念佛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永出轮回。阿弥陀佛!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

❻ 各位师兄好,请问生病了,念不出佛号,可以播放念佛机来听佛号吗感恩!

阿弥陀佛

生不生病,都可以听佛号,也可以默念佛号,躺着时或在不洁地时需要默念佛号。

净空法师---跟着念佛机用什么方法念?听,那个效果非常大。可以跟着念,不跟着念专听,把精神完全集中,集中就是修定、就是修一心不乱,效果非常殊胜。

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奋,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实在找不到共修的,一个人修可以,不是不可以。现在我们用远端教学的方式,听经你没有问题,你每天可以听;念佛可以用念佛机,现在的念佛机太方便了,插上电源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跟着念佛机用什么方法念?听,那个效果非常大。可以跟着念,不跟着念专听,把精神完全集中,集中就是修定、就是修一心不乱,效果非常殊胜。

一个人是最好修的。如果你不需要工作,你的生活能维持不成问题,那你的福报就太大太大!这样下定决心修行,我可以说保证你三年,一心不乱我不敢说,功夫成片一定得到。功夫成片是什么果位?智者大师这个境界,你一定得到。你得到这个之后,我相信你不愿意再住这个世界,纵有寿命不要了,早一点去。你有能力去,不像一般人想去,条件不具足去不了。这样用功三年就成就了。你每天保持二小时到四小时听经,做什么?提醒你,其余时间统统在念佛,一句佛号不要中断。念经、念佛跟着念,行;不念,专注、专听,功德不可思议。

净空法师---睡觉的时候睡着了,不知道了,佛号忘掉了;醒过来佛号就接上。最好的办法是睡觉的时候,床头放一个念佛机,小声念佛,自己能听到,听到倦了,睡了觉了;醒了之后你又听到了,就又接上了。这个方法好,要用方法来对治。

❼ 佛法解释人为什么会生病

净空法师---生理病,冤业病,业障病

疾病是我们人生难免的,人生病的时候,尤其病况严重的时候,确实心就乱了,所谓是“病急乱投医”,这种作法不但会加重病况,甚至会变成不治。

我们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理病,譬如饮食起居调理不当,穿衣服不小心,感染风寒,这种病医生可以医治。因此,中国古代的人对于饮食非常讲究,诸位看《礼记》、看《吕氏春秋》,“月令篇”里面说的非常详细,这都是说的讲求养生之道。我们饮食吃东西吃坏了,感受风寒,这些病症医疗有效,可以用医疗的方法。

第二类是冤业病,这一类的病现在很多,医学里面叫“精神分裂”,这多半是杀生害命,这些冤魂来报复,所谓灵鬼附身,不是来讨债,就是来讨命。

来讨命的,一定要把你折磨到死为止;来讨债的,一定要让你受极大的痛苦,还要你花上一笔可观的医药费,这事情很麻烦,医生束手无策,医药不能解决。

凡是这样的病症,佛门里面的方法是调解。跟灵鬼沟通,诵经、放生、印经,功德回向给他,他接受调解,就会离开。

第三种叫业障病,这是过去生中,或是这一生当中,自己造作的罪业太多、太重,所感得的病痛,这个病很难治。

现在社会上,常常看到的老人痴呆症、植物人、智障、自闭症,这都是业障病。这个比较麻烦,医药没有用处,调解也没有用处,这个病只有一个方法,忏悔,真正忏悔。

你把你的业障消除了,你这个病就好了。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修忏悔法,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消除这种病苦。这是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靠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忏除,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帮你消除。

小孩子不懂得忏悔,做父母的要懂得断恶修善,老实念佛,替他忏悔。做父母的,为他多做好事,给他消灾、培福,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佛菩萨保佑他,会有感应。

生理病、冤业病和业障病这三种病,在现前社会里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这些事情,唯有佛法讲得透彻、圆满,我们学佛也必须要知道。有健康的身体,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修行证果就能一帆风顺。

万不可灾病和痛苦来了,就起一点忏悔心、出离心;烦恼一轻,痴心又起。这样等于象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层次永远不会高。要想坚信佛法,就要多接触佛教,要深入经藏,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还要多思维人生诸苦,以苦为师,在苦难中生起觉悟的善心和灵智,生起坚定的出离心。老实念佛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永出轮回。阿弥陀佛!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

❽ 如何判断疾病胡因果联系

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此乃罪过所招,咎由自取,非药石所能治愈,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报应病。《灌顶

经》卷十二记载,救脱菩萨告诉阿难说:“其世间人痿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

,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

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病分为三种:一者四大增损病;二者鬼神所作病;三者业报所得

病。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病”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病、禅病、鬼病、

魔病并列。“业病者,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文中还细数了五恶

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语、

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

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

;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

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业谢乃差:谢,指灭其作用,落谢之义。差,就是

痊愈的意思。

热点内容
集英语 发布:2025-05-16 17:04:47 浏览:492
老师被虐漫画 发布:2025-05-16 14:44:27 浏览:702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