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师德
A. 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信任医生
http://wx.shenchuang.com/article/2015-04-04/565108.html
教师要做什么样的人
疫情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让“崇高”这个词生动而具体。在危险的疫情面前,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出征前线保卫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不舍昼夜研究防疫方案,引领科研攻关;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与时间赛跑,竭力抢救病人生命;还有那千千万万不计生死的医护人员,虽无名却无畏,让“医者仁心”这四个闪亮的字刺破黑暗,带来光明的希望。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初心使命、敬业精神、职业操守。医生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者仁心、师者大德,始终都是这个社会呼唤的时代精神。
透过疫情进行深刻审视,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坚定的职业信仰,这是师德的根基,我们要时常叩问自己,不论在常态教育中,还是在重大危机面前,抑或改革变化时,是否都能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疫情给教育工作者也上了一堂“人生大课”,每一名教师都要在经历大事件的过程中,形成大格局。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到,师德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应该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将家国情怀深深熔铸于职业信仰中,这也是教师个人价值的升华。
认知智慧教育
用好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这场突发的疫情更是加速了智慧教育时代的步伐。全民居家隔离改变了教育的时空、情境、方式、内容等,线上教育、云端管理便成为了非常时期的应对之策,更是未来教育趋势的一个清晰信号。教师是这场教育考验的直接应对者,要着眼未来,透过非常时期,深谋长远发展。
在这场提前到来的检阅面前,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上也展现出了诸多不适应,以及思维局限和能力缺陷,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是新时代教师专业技能的一项必备素养。广大教师要充分把握疫情倒逼的成长契机,深刻认知教育技术变革的力量,积极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齐能力短板,形成互联网教育思维,以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个性化发展,从而用智慧教育推动自身、带领学生在智能化、泛在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里得到长足的成长发展。
C. 医德、师德该不该用来绑架医生和教师
医德、师德不该用来绑架医生和教师,这些是用来约束他们的条约,但也不是大众用来绑架他们的理由!
D. 西电教师殴打医护人员如何处理的
西安电子科大回应教师殴打医护人员:已严厉批评。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