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见面心得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沿用了几十年的学科教学大纲。它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课时数的变化,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既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也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科教育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而且,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就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更体现了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1、从“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我觉得要求我们教师要确立三种意识(1)学生是学校、课堂、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必须要营造一个让火把点燃、点亮,有利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使火把在良好的环境中星火燎原。更新观念就是要明确: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性学力,拓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要从思想上确认和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替老师完成一些问题的解答过程,让他们有一种动手操作的冲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2)学生是发展、成长中的人,需要引导、提升;但也有潜能,要。让全体学生去追求那种十全十的“圣人”模式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允许这样那样的中缺点存在。因为学校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他成为社会人的万里长征的一个小队,人是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展又具有非同步性。传统教育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计划指导下,用一个统一模型铸就出千篇一律的产品。要爱护学生的个性,同时,学生间的差异也是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教学中,具体的教师可以设立几个学习小组,分别设立组长,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教学习较差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数学,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们也要随着他们的生活环境,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使学生真正的学到有用的数学。教师要全面关注人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在现实情况下在认知领域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如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3)学生的发展只能在学生的有意义的实践中才能实现。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其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最聪明的教学法还是最愚蠢的教学法,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学。教育不过是提供了学生发展中促进自主学习的一个外在环境。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等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层次的数学,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改变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思想。 一、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利用有力的方法和手段及时导入新课,把主动探究的“迷”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前观察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动探索,学生的创新个性。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在具体教学中,不要直接暗示算法,而是可以同学们看着书本,对书本的理解,进行动手操作,思考,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多种个性化的方法,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天空中的发挥,经过课堂的摆弄,学生对一些运算法则理解很快。这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学生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多方面的实验,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三、走出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题材,编制成有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理论实际,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种事情,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在搜集、整理、统计、的活动中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应用和实际价值,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从中还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一些时事信息,增长见识,让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从小有获取新闻信息的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❷ 新学期师生见面 班会都有什么主题
这个很简单的
就是自我介绍啊
每个人都自我介绍完一节课也没有啦。
❸ 作文师生大会,心得体会550字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么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书对人类真是太重要了。沉沦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无比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心胸无比宽广。作为我们小学生,更应多读些有益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对,书籍是知识的源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能使人愉快,使人聪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爱人类,爱和平。
书是有价的,但又是无价的。世上的书那么多,价钱从几元到几千元,各不相同,可它们内存的知识是无价的天价难及的。书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好读书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吧!
当我看到这写名人写的名言之后,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了!
❹ 师生相见
(2009年4月15日)
六十年未见面,今日相见师生喜相欢。
往事情深,坎坷路难行。
老师含泪难说清,学生谢,老师歆。
滚滚长江东流去。
日月转,光阴如矢总无情。
诗人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命运行无转换,只余无私能照汉。
情绵绵,意绵绵。老师爱心记永远。
真情怀念,多位老师都存在一样的情感。
世人共暄,六十年前生死关,
敌人在昆明9·9整肃,是胡老师救助方脱死亡线。
师生一别六十年,日日想,月月念。
当年,是师长的教育,才知道什么是黑暗。
追求光明应怎么办,好坏如何辨。
饮水思源,没有农民的耕种,就无良好的稻田。
相谈往事,情忆当年。
老师对个别学生的惩罚,惩于学生的皮肉,痛在老师的心间。
这显明了仁爱的根源啊!
难忘孔子两千多年,世人年年追念。
中国人,一定永远,永远尊师重道。
中国人懂得,中华复兴,教育在先。
人人有文化,个个懂科学。才能全民有和谐,真正入小康。
老师信心满心田。
老师近百岁高龄,还在为社会默默奉献。
告人一条真理,排除私利干扰和烦恼能抗万恶之奸,就会心静体安。
这就是老师善良和长寿的秘密,对学生深度感染。
少时是老师教育成长,今天继续学老师完善人生的理念。
中国文化深厚渊博,必须世世相传。
乌蒙砂石集
❺ 见面礼仪心得体会一千字
第一次见面礼仪非常重要,穿衣服要求干净,整洁。最好穿西装,净面,洗头发,语言文明,女士优先
❻ 新学期师生第一次见面,上第一堂课文的开场白,初中英语学科~
怎样上好第一堂课
新接手一个班,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的第一堂课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中的奥妙,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
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下面是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的亮相。这个开场白,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四是,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
应该注意的问题:
摆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
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
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❼ 师生见面会老师说点什么比较合适
老师,可以先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当然是要慎重考虑一下,说出来的时候最好能够抓住同学们的心,然后再讲一些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一些故事或者是期盼。
最后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以及对未来的打算等等。重点并不是老师说多少,而是看老师如何引导,让学生多表达,多交流。如下:
大家好。首先热烈欢迎341名新同学加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家庭,感谢你们为学
院带来青春的活力和生机。
同时也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亲切的问
候和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从报到那一刻开始,你们便成为了师大的一员,成为了管科学院的一员,并将
从此与师大、与管科学院永结不解之缘。
刚才刘院长给大家翔实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大
家对学院应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概括起来,我想再表述一下。1是学院拥有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是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专业两个硕士点一级学科。
3是学
院拥有xx省特色重点学科、xx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xx省软科学基地三个科研平台;4是学院拥
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四个本科专业;5是学院拥有的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创造了五个第一。
(7)师生见面心得扩展阅读:
也可以说以下的话语:
学习成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会有毕业的同学说,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工
作中基本用不上。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表面现象确实如此,不对的地方在于
大学学习给予一个人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受益终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
讲,大学四年的学习,最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西汉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为学之道进行了精彩解读,
也为大家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为学之道,依次有五:首要博学,海纳百
川,博采众长;次为审问,刨根问底,认清实质;三为慎思,辩证思考,探求真谛;四为明辨,
识别是非,判定真伪;五为笃行,锲而不舍,成就卓越。
这些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体
会、慢慢领悟,直到悟出真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需要
刻苦用心,更需要始终如一。
几个学习的建议或许会给大家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带来一点启
迪。比如可以与一位老师结为挚友,让他(她)成为你学业和人生的领航者,比如可以结交几
个非本专业的学友,突破自己专业思维的狭隘;比如可以组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与队员探讨
问题、共同成长。
比如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奉献社会等等。
❽ 师生见面瞬间话题作文
“再见!”老师,你知道吗?对于您给予我们六年级的教育与知识。我们已深深的印 在心里。您那慈祥的笑脸早已刻在我的心上,您那温暖的声音我们已熟悉在耳旁......时光,他带走了我们与您之间的快乐,偷走了我们与您在一起的时间,而它不会带走我们与您之间美好的回忆。
老师,您是园丁,我们则是桃李;您是甘泉,我们则是幼小的苗芽。您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是恩师。时光过得真的很快,仿佛眨眼的一瞬间,六年过去了。当年无知的我不懂得珍惜时间,如今顿悟方才醒,真的好懊悔。
记得当年,我不将学习当一回事,常常欠作业,上课打瞌睡,开小差......特别顽皮,坏事做来无羞耻,最爱耍耍嘴皮子。是您,用温暖的手,将我从迷途中拉了回来,您说:正直是道德之本。我听了以后,心里不知道多惭愧,脸“扑哧”一下红了,还向您说以后一定改过。您还竖起大拇指快我知错必改,是个好孩子。每当我不专心时,耳边似乎总回荡着“正直是道德之本”这句话,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这也让我明白了诸葛亮的一个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您常常跟我们讲,人,要守信用,才是一位不败的人。正如《礼记》记载:诚者,无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您要我们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让我们长大了,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用的中国人。我们受到了您对我们伟大希望的感染,在你面前,声势浩荡的呼号: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对我们的期望。因为,是您的期望,才使我们立下了一个声势浩荡的呼号,我们也绝对不会食言。
黑板上,总会出现您那熟悉的字迹:“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意思是,如果你不向前走,就不会知道这路到底有多远,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会知道书中的道理。您每天都会让我们记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词语为的是让那个我们能够成为海洋那样富有广大的的知识,将来成为社稷的栋梁,让国家,让国家发扬光大。这不是我们的思想,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只要为祖国做出贡献,我们的国家不久也将庞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