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德沦丧的例子

师德沦丧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1-09-05 21:46:41

A. 教师如何坚守社会伦理的底线

近段时间,教师师德再次成为网络讨论的焦点。四川的范美忠因在地震中不顾学生安危而自己先逃生,并后来在网上“晾晒”自己逃跑理由而被网友炮轰为“范跑跑”、安徽的杨经贵因对上课期间学生打架不管不问而使得一名学生丧命而被冠名为“杨不管”,“范跑跑”和“杨不管”成了师德沦丧的标签,对教师职业伦理讨论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之上。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近来汹涌的对于师责师德的问责,未尝不是公众长期在各种教育乱象和教育冲突下的一次集中爆发。为什么社会对教师伦理的丧失而如此全民口诛笔伐呢?恐怕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前景的关注,更重要的教师职业伦理是一个社会的底线。底线伦理是由北京大学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中提出,作者认为“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并指出“医德师德是衡量社会道德底线的标尺”。也就是说,一旦医德师德失陷,社会伦理将脆弱的不堪一击。 “范跑跑”和“杨不管”只是市场经济下师德底线失陷的两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却深刻表明了当今社会伦理的深层次困境。何怀宏教授在2000年指出“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但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伦理的底线显得那么的脆弱,“范跑跑”有胆量出来坦露自己的心声,还有多少与此类似的“张跑跑”、“李跑跑”隐藏着自己的“逃跑”的故事。老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什么今天失去它的应有的光辉,让人深思,背后的各种社会因素盘根错节,难以理清。 不可否认,教师社会地位在今天仍然不高,尤其是小学教师和穷困地区的老师,很多老师没有资格证就上岗,缺乏正规的训练;教师待遇在整个社会基层中收入较低,甚至很多地方的教师半工半商;教师的考核机制不成熟等等,时不时还要背起妖魔化的沉重舆论压力,中国教师的生存显得那么的步履维艰,坚守伦理的底线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和勇气。于是违背肩负起社会所期望的各种“无我”高尚伦理责任事件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教师不能犯错,稍有错误便被世人口诛笔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能太“物质”,稍有富裕的教师,便被人们称为不道德的……反此种种,社会在进行谴责教师的时候,又有谁为教师坚守伦理底线的付出进行补偿呢?换句话说,教师伦理底线如何能够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坚守? 哪一个国家的教师也没有象中国教师经历过历史心酸记忆,“教书匠”、“臭老九”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名誉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被戴上了一个又一个闪光耀眼的光环,把教师推到社会精神的最高境界,冠以最崇高和伟大的帽子,而实际上被戴上了一个又一个无形的紧箍咒。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村学校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师范类学校好考,并且能够更快成家立业,缓解家庭压力,而正好从教以后,由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自己头上,而自己工资又低,双重的压力使之无法安心工作。既然是职业,劳动与报酬应是对等的,既然是最“伟大的工程师”的职业,待遇就应该是最优良的。然而恰恰实相反,中国的教师,尤其基础教育阶段和基层教育的待遇是苦不堪言。于是“体罚学生、教师旷课缺课”等各种与《教师法》相悖的现象不断发生,实践证明,当教师职业仅仅成为教师养家糊口的工具时候,师德建设就无从谈起;教师还在为衣食住行奔波和费心时,安心教学、爱护学生、守候师德都是抽象的,缥缈的,他们沉重的肩膀无法肩负起底线伦理的职责。当然这些不是支持“范跑跑”“杨不管”的借口,而是整个社会应该面对的问题,当我们谴责他们的时候,应该更多想想他们生存的背景! 教师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底线标尺,守候底线伦理是社会文明的底线。改善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初级教育阶段和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也许是指望他们担负起中国教育脊背的有效的出路。 链接:底线伦理的意义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一在于,经由一些最基本的价值和伦理,人乃保持“人”必须具有的特性、样态和本质,使人免于沉沦和野蛮到非人的境地。违背了这样的伦理,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失德、缺德,而是丧失起码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特征。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二是,它是人之为人的下限。就是说,它不是要求人做圣人、做有德行的人的道德,而是要求人不失去“人”的起码准则的道德。形象地说,人在人兽之间、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划了一条界线,越过这一界线,就不是“人”之所为,就“不是人”了。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三是,所有人都承认的共同道德和价值,凡具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人们都认同和遵循的伦理。底线伦理由于关涉的不是高级层次的规范(如信仰、社会文化理想、终极关怀),而是最低层次的规范,是作为“人”的最后要求,所以这些规范是文明人都可以、都应该接受的。任何人,无论种族、文化、道德差异如何,都不能拒斥这些伦理规范。

B. 传统文化道德沦丧的例子

焚书坑儒和文字狱

C. 社会道德沦丧的例子有哪些

看客。漠视 冷漠

D. 关于道德败坏作风不良的教师的处理案例:山东田本强有没有被县教育局开除并吊销其教师资格证啊

按照教育部2013年8月15日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违内反《中小学教师职业容道德规范》和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影响恶劣的,在注册教师资格证时会评定为不合格。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 幼儿园幼师摔男童致骨折,师德为何如此沦丧

幼儿园幼师摔男童致骨折,可能当时这个小孩真的让老师非常生气,但是我觉得再生气也不应该对孩子下出此手。

F. 师德缺失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道德的沦丧

问题有误。
道德是社会进步的因素。

热点内容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
中学英语下载 发布:2025-05-14 20:01:44 浏览:498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
高三语文卷 发布:2025-05-14 17:40:03 浏览:761
五年级上册语文达标卷 发布:2025-05-14 16:38:37 浏览:871
邓矮的历史 发布:2025-05-14 15:03:50 浏览:621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