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减少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
严格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加强对幼师的行为规范。老一批行为不好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应该被取缔。
❷ 怎样整治教师师德失范,有偿补课
你的意思是 无偿补课就可以了?那还补什么课 如果有什么比金榜题名更值得高兴 那一定是洞房花烛 不是你那一边提高考试难度一边提倡学生放轻松的减负
❸ 对有严重师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者
对严重师德失范行为者应该给予严惩
在中国关于德的思想源远流长,“德”最初的含义与战争有关,意指“以弓缚首,牵之以祭”。在殷人看来“德”是这样一幅场面的缩写:祭祀—战争—俘获—祭祀;战胜者得到颂扬,沙场上英勇之举得到舆论的称赞。商代已出现“德”字,在西周金文中,“德”用作征伐之义的例子已经及其罕见,“德”字被赋予了普遍道德的含义,并在当时的语言文字中成为主流。在《易经·系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在道家叫做“道”,在儒家叫做“天”。“天道”就是“本体论”。在春秋战国时期,道是道,德是德,还很少连起来用。汉魏以后,人们渐渐把道德变成口语的习惯,尤其是从唐代开始,把《老子》一书称作《道德经》,道德便成为人格行为最普通但又是最高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道德是人促进和谐的实践方式。道德,不仅是协调利益的关系、避免利益冲突的实践方式,而且更应该是促进利益和谐、增进利益总量的实践方式。可以说道德的本质是实现利益和谐的实践方式,就是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方式,就是促进人的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的统一。人的生活实践的善恶性质和伦理取向规定人的活动的道德和价值维度。道德是人把我人类世界的一种实践方式,是人调节社会关系的方式,也是人实现自我的活动方式。由于人的自我必须是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因而,归根结蒂,道德是人把握属人世界—社会的实践方式。
“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一个充满道义关切和共享和谐的社会,需要的是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以确保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分享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体美德和精神心理,以确保社会的正义秩序能够长期稳定,并从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分享和谐与安宁。”所以说,和谐社会不仅是自有公正的民主法治社会,而且更应是自主的德行社会。
❹ 如何遵守师德师风规范
1、完善师德师风的监督考核机制。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责任,学校要建立健全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学校治理和依法执教的高度。
学校管理者结合法律规定和师德规范,形成管理传统,通过认真查找、深刻剖析,研究预判学校是否存在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落实整改到位。
2、发挥先进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投身到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去,引导教师自觉提升道德修养,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践行师德标准,规范言行,履行相应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和修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
3、激励教师加强自我修养。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都是必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

(4)应对师德失范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任何偏颇,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德立学,进而以德施教,以德育人,为人师表。学校要坚决杜绝师德失范的现象,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学校要致力于树立守正奉献的师德师风,以确保教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上态度鲜明,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严谨态度引领学生成长。
❺ 教育部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师德”的10种行为:
为规范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坚决纠正师德师风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一、严禁教师不依法依规履行教师职责,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言行。
二、严禁教师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网上网下日常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三、严禁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四、严禁教师有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严禁教师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六、严禁教师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七、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包括通过电子支付手段赠送的红包礼金和以电子形式支付的手机话费等。
八、严禁教师参加学生及家长以任何形式安排的宴请以及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九、严禁教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以及让学生及家长报销或支付应由教师本人及家庭成员承担的任何费用。
十、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其他行为。

(5)应对师德失范扩展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室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将师德考核纳入高校教师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应通知到教师本人,确定不合格的,应当听取教师本人意见。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在强化监督、惩处的同时,《意见》也注重师德激励,要求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评选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高校教师。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是: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高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高校要明确师德建设的牵头部门,成立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
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要建立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大师德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为师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高校主管部门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并落实具体职能机构和人员。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评估制度,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支持高校设立师德建设研修基地,搭建教育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科学化水平。
❻ 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坚持什么和什么的原则
对于教师出现抄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应采取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当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❼ 哪些行为属于师德失范
一是学术道德失范,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这类失范行为大致源于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下,教师群体“急功近利”情绪的蔓延。
二是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教师薪酬相对其他职业,收入偏低,迫于生计,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教师的兼职兼薪行为成为被动选择。
三是对学生实施性骚 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受社会上“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不良风气影响,个别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力做出有违师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

(7)应对师德失范扩展阅读:
近期,教育部接连发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准则划定教师基本职业底线,强调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陈宝生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落实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要从实际出发把准则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任务举措,把准则的各项要求融入到教师管理的各个环节。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举例说:“比如尊重学生,言语上不能怎么样、肢体上不能怎么样;比如在学生辅导方面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定,做哪些行为上的限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包括校外机构都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会议还要求防线关口前移,要严格教师录用中的品德考察,对照“十项准则”开展师德问题预警监测和筛查。对师德失范行为,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❽ 如何预防师德失范事件发生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研究生导师,实行一票否决;3月,教育部等5部门还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建强指出,很多高校都加强了师德规范建设力度,比如评优晋升师德一票否决制、科研学术道德规范、教学要求规范等。另外,很多学校成立了教师工作部,主要统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在解决教师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思想引领和制度规范,统筹推进教书育人实效。内容来源于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