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暑期不安全事件

暑期不安全事件

发布时间: 2021-09-11 12:06:55

Ⅰ 孩子们暑期安全隐患问题有哪些

1、触电
熊孩子在家老是扫荡各个角落,一不小心可能就碰上了角落里插座。所以,家中有熊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最好是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哦。
2、交通安全
开车带孩子出门时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不让孩子在行车过程中吃东西,如果孩子年纪较小,建议给孩子配置儿童安全座椅。
3、车内窒息
开车带孩子外出时,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就算是开了空调也不可以,因为孩子长时间呆在车内很可能引发窒息而死亡。
4、被拐
暑期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家长往往一个不注意,孩子可能就不见了。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所以家长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同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以防被骗被拐。
5、烫伤
孩子们在夏天穿的衣服很单薄,热水或者热汤之类的一旦打翻,孩子就可能会被烫伤,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6、误食
家中的一些药丸和杀虫剂应该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误吞。
7、坠楼
家长外出时,常常会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孩子因为想出门而爬窗,最后导致孩子坠楼。所以,各位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窗户也应装上防盗网。

如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不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设备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其后果不堪设想。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各类可燃物质极易挥发,环境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因此非常危险。

防范措施:1、认真落实各级HSE、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好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将火扑灭,若火势无法控制应迅速报火警。

3、员工要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

4、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做好动火现场监护工作,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监控。

5、加强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防火防爆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控,科学、准确地记录运行参数和指标,及时分析运行情况和解决异常情况。

6、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装置的管理,确保安全有效。

7、要加强食堂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和检查。

Ⅲ 发上过哪些校园不安全事件

2010年3月23日 早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凶杀案,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歹徒随后被群众抓获并转交警方。

2010年4月12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另一名为老年女性。

2010年4月28日15时左右,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8名学生和1名教师。截至16时零5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受伤学生和教师已经被送往雷州市人民医院和雷州中医院抢救,

2010年29日上午9时40分,无业人员徐玉元在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1人, 5人重伤,其中有2名小孩,1名保安,1名老师,1名志愿者。

2010年4月30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创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

2010年5月12日上午8时左右,48岁的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
29日12时许,新疆阿克苏市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近百名孩子受伤被送往医院,其中4人重伤、2人轻伤.

Ⅳ 近期关于青少年因不注意安全受到伤害的事例

1、2014年8月28日下午﹐蘇州警方通报﹐失踪半月的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确认遇害﹐系遭抢劫遇害。
8月份﹐已有3名女大学生遭到侵害﹐花季女孩接连遇害﹐不仅让人扼腕﹐更让人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导致悲剧发生﹐日後又该如何防范﹖

遇害

遭抢劫杀害嫌疑人落网

在南京上大二的蘇州吴江女孩高秋曦﹐8月12日与家人失去联系﹐8月16日﹐其家属报警。警方根据前期调查工作的结果﹐结合高秋曦家人反映的情况﹐以及其微博连续多日不在线的反常状态﹐吴江警方分析其有可能被拐卖﹐于8月26日立拐卖妇女案开展侦查﹐後经工作警方发现王某某(男﹐19岁﹐江蘇东台人﹐有盗窃前科)有重大作案嫌疑﹐并於8月27日18时许﹐在吴江桃源镇将其抓获。

据王某某供述﹐因在网上购买彩票输钱﹐经济拮据﹐萌生抢劫念头。12日14时左右﹐在桃源一村道抢劫并杀害一过路女孩﹐将抢得物品放回宿舍後﹐又返回现场﹐用刀挖坑後将女孩屍体掩埋。

根据王某某指认﹐警方于28日凌晨1时许在案发地附近小树林内找到被掩埋的屍体。近dna比对确认﹐受害人系失联女大学生高秋曦。

反思

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蘇州女大学生遇害的具体案情尚未披露﹐但在这个黑色8月﹐从重庆到济南﹐因搭错车而引发的两起悲剧﹐也让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些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又该如何避免﹖对此﹐有的媒体分析称﹐这两起案件中暴露出受害人安全意识的薄弱。对於女大学生这个群体﹐一位山东律师认为“当代女大学生多属於小白兔类型﹐单纯﹑天真﹑涉世未深﹐容易被骗﹐除了缺乏防范意识﹐还缺少自保自救能力。”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表示生活中存在很多风险﹐除了火灾﹑水灾等﹐犯罪侵害也是一种风险﹐这种风险有高和低。比如在家﹐风险就低一些﹐但在外﹐尤其是夜间﹐单身女性﹐又是在陌生的一个地方﹐风险就高。所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有一个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

执法力度不够﹖

也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反思﹐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女大学生之所以被骗被害﹐跟社会上流动人口增多﹐贫富差距增大﹐人心浮躁﹐很多人人格出现偏差﹐图谋不轨或报复社会有关。”

有专家认为﹐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矛盾集中爆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不断增加﹐因此执法机关应该适时而动﹐对不法分子和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达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在三起悲剧中﹐我们看到有两起和黑车有关系﹐而驾驶黑车的行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然而就是这种违法行为﹐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几乎都存在。

试想如果执法机关能严格查处这些黑车﹐让他们无法存在﹐这几位女孩是不是也就不会落入魔爪了呢﹖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执法机关的口号﹐但能不能把执法力量更多地向潜在的犯罪倾斜?甚至动用法规法律来预防潜在的犯罪。

本报综合

警方提示

女孩独自搭车需注意的细节

近日﹐连续发生女大学生搭车造成的问题﹐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发布微博提醒女孩独自外出搭车需注意的7个细节。

不坐黑车

不与陌生人拼车

记下车牌号

坐司机後面位置

夜间记得开窗

随时注意行车路线

不暴露自己手机是否有电
2、8月3日一天,河南漯河市发生3起溺亡事件;7月5日放暑假到7月15日,河北邯郸发生5起溺水事故,共有10名少年不幸身亡;不完全统计显示,放暑假一个月内,海南已经有8名学生溺水身亡;此外,湖南一名男童在阳台上独自玩耍坠亡……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比例逐年上升,近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1.6万。记者梳理近年来的教育部通报发现,学生安全事故出现了由校内多发转为校外多发、并且规律性地集中在暑期等节假日期间的特点。其中,留守儿童和候鸟儿童是安全事故的高发人群。

记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看到,今年11岁的留守儿童王芹(化名),父亲去世,母亲不在身边,现在和7岁的弟弟、4岁的妹妹一起跟着大伯生活。王芹7岁开始就学着洗碗做饭,暑假里除了做作业、看电视,就是在外和寨子里的小伙伴们玩耍。

王芹的伯母告诉记者,家里的农活太多,不可能时时都盯着小孩子,最担心的就是村里来回穿梭的汽车。

今年13岁的王正兰是麻江县杏山镇仙坝村石板岩寨的一名留守儿童,远在深圳打工的父母一年才回家一次,现在和妹妹一起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放假前,老师反复叮嘱说不要下河洗澡,溺水的风险太大,我们女同学一般都很听话,可是有的男同学还是不听劝,偷偷下水。”

谁“制造”了儿童暑期安全事故?

每逢暑假事故多的原因几何?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的安全意识差、家长监管弱、教育部门“禁令纸面化”和社会补位意识不足导致儿童“被散养”,是儿童暑期安全事故高发的四大漏洞。

首先,儿童“初生牛犊不怕虎”,安全防范能力差。学生家长吴本恒说,儿童好奇心强,即使有警示牌,也会因为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而熟视无睹,遇到危险时反应能力和防范能力又较差。在很多农村,在外打工的家长基本都买了摩托车,一些10多岁的孩子假期骑摩托车玩,家长又管不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隔代教养多,家庭安全意识不高。在隔代教养甚至独自居住的情况下,监护往往难以到位。无论是暑期来到城市的“候鸟儿童”还是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作为养育儿童主力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般在60岁以上,身体状况和精力下降,很多时候难以“跟上留守儿童的脚步”,有些监护人直言“现在的小孩管不了”。

其三,教育部“纸面禁令”难落实。针对暑期学生溺水事故频发,教育部2006年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等“五个不准”。

教育部今年7月对河北、山西等十省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进行的督查巡视通报显示,学校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教育部此前印发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学校将信件内容删减后发放。

其四,社会补位意识不足,大量儿童遭遇“被散养”。口碑好收费又低的暑期托管班早在学期中旬就已“预订一空”,剩下的都是“高大上”的课外班。

麻江县教育局副局长谢景恩说,由于儿童课外活动和正规游乐场所的缺乏、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暑期里,即使县城的学生参加课外班、兴趣班的比例都很低,农村的学生在这两个月间,更是只有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可选,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散养”状态。

多管齐下拧紧“安全阀门”

专家建议,通过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立法防范监管疏忽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学生家长、学生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同时,增设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和课外项目,多管齐下,多方合力拧紧儿童假期的“安全阀门”。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整体性事业,需要国家、机构、家庭和法定监护人在内的全社会的呵护,才能使他们有保障地安全和健康成长。

麻江县教育局副局长谢景恩说,辖区内的学校目前正努力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在校园内的安全教育课防范儿童在校园外的风险,增强其安全意识。

多地都探索将保护留守儿童纳入制度化轨道。比如,作为全国5个农村留守儿童密集地区之一的湖南,预计将在2014年全面完成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这一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将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监管,以期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一些学生家长还呼吁,应充分利用农村的农家书屋、活动广场等,增设一些适宜儿童参与的设施,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开设适合儿童的暑期活动。
3、暑假即将到来,假期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爸爸妈妈上班了,留在家里的孩子或是找小伙伴外出登山、游泳,或是宅在家里上网玩游戏,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危险。暑假里,消防部门接到的关于中小学生的报警占了很大比例,主要包括溺水、玩火、登山被困、电脑起火等。这个暑假,您的孩子安全吗?苏州消防部门总结出几类易发青少年意外伤害事故,提醒家长加以提防。

每年进入夏季以后,青少年溺水的悲剧都会在全国各地上演。全国各地发生的溺水事故呈现出“五多”特点:事故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多、中小学生发生事故多、男同学发生事故多。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1至17岁儿童因伤害死亡,而6至9月份是意外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一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救护知识缺乏,是溺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事件回放—

6月8日晚上10时,江苏高邮开发区头闸灌溉渠内发生一幕惨剧:五六名十六七岁的男孩结伴到灌溉渠中游泳,其中一名16岁男孩因不熟水性,在水中嬉戏时发生了意外,整个人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再也没能爬上岸来。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协力救援,直到9日4时30分许,溺水男孩尸体才被打捞上岸。目前,具体的溺水原因警方正在调查当中。

—溺水自救方法—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家长们应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要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学校在假期前应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溺水原因,提醒学生加强防范,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溺水,不熟悉水性者可在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并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此时便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了,呼吸时应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会游泳者,如果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缓解痉挛,同时呼救寻求帮助。

—营救落水者要小心—

会游泳不等于会救人。即使水性很好,一旦发现有人落水,也不能盲目下水救援。溺水时,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在情急之下难免会把施救者当成救命稻草而死命抓住,使施救者无法脱身。很多青少年尤其是男生缺乏施救技能,看到同伴出现险情,会直接跳下去救人,殊不知,在水中挣扎的人往往蛮力很大,救不了别人反而搭了自己性命。

—从背后接近溺水者—

在靠近溺水者并进行施救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施救姿势,那就是从溺水者的背后靠近,一手从其前胸伸入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万一被溺水者死死抓住,施救者可以憋气向下沉,这样溺水者就会出于本能向上挣扎松手;如果被从后抱住,施救者可以向外掰开他的手指;如果被锁住颈部,就立即将下颚收紧;如果从前方被抱紧,则要先将身子向上伸,然后向下蹲,同时双臂向上用力挣脱。

—救上岸后要做三件事—

1、清除口、鼻中杂物。

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背后用力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2、控水。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可用膝盖点压溺水者腹部,使水排出。也可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遇到体重较轻的小孩可以将他倒提,按压腹部排水。

3、心肺复苏。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就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是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按压。如果不会或不愿人工呼吸,可只胸外心脏按压。

Ⅳ 安全生产中不安全事件分哪几种

不安全事件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必然发生的事件。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以下十三类:(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①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稳定机器;②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③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④忘记关闭设备;⑤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⑥操作失误(指按纽、阀门、扳手、把柄的操作);⑦奔跑作业;⑧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⑨机器超速运转;⑩违章驾驶机动车辆;⑾酒后作业;⑿客货混载;⒀工件紧固不牢;⒁冲压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⒂用压缩空气吹铁屑。(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①拆除了安全装置;②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③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三)使用不安全设备:①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②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四)用手代替工具操作:①用手代替手动工具;②用手清除切屑;③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料进行机加工。(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①冒险进入涵洞;②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③冒进信号;④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⑤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⑥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⑦调车场超速上下车;⑧易燃易爆场合明火;⑨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⑩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挡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①未戴护目镜或面罩;②未戴防护手套;③未穿安全鞋;④未戴安全帽;⑤未戴呼吸护具;⑥未佩戴安全带;⑦未戴工作帽。(十二)不安全装束;①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②操作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Ⅵ 暑假出行途由中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的事情怎样才能避免不安全因素

暑假出行途由中游泳溺水是不安全的事情。避免方法: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 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6)暑期不安全事件扩展阅读

安全注意事项:

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他们的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为此民警们提示家长,要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如果横过大型路口走到人行横道中间时,遇到人行横道的指示灯变成了红灯。

千万不要和两侧来往的机动车抢行,也不要急着后退,而是要站在斑马线内的黄色三角形框内,这是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等绿灯亮了后再过街;骑车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要互相追逐,在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强制隔离的马路上骑自行车。

注意不要任意越过白色的标线,如果遇到前方有障碍,需要借机动车道时,要先注意观察后方有没有机动车行驶过来,然后再借道行驶。

此外,孩子们还应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不要雨天打伞骑自行车。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Ⅶ 在校园里有哪些不安全的事例事故

1、教室伸懒腰,铅笔戳伤同学眼睛。

2、学生看铅球赛被砸伤。

3、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导致摔伤、擦伤等。

4、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校园设施老化,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

5、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6、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7、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8、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10、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Ⅷ 暑假期间应注意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

1、溺水

家长应教育孩子远离野外水塘、水库等,更不要单独下水。即便是去正规场所游泳,最好也要有成人陪同。

2、交通安全

永远站在黄线的后面等车,教孩子认识轨道交通上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告诉孩子永远不要攀爬轨道前的任何栏杆,在等待时,不要让你的孩子玩会滚动的玩具。

3、动物咬伤

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夏天孩子们喜欢在外玩,请务必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猫狗,更不要招惹猫狗。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就医打疫苗。

4、滞留车内

保险起见,无论何时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高温、缺氧等情况都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5、拐卖诱骗

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已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要多关注这方面的新闻,各地公安部门会总结预防帖子,全民普及防止拐骗儿童事件发生。

6、网络安全

暑假期间,孩子“宅”在家里,上网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但儿童上网也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其中,遭遇网络欺诈、财产受到损失的情况最为常见。

7、烫伤

夏季穿着较单薄,这增加了孩子烫伤的可能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粥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一旦发生烫伤,要用流动水冲洗伤口,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并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做专业处理。

8、玩火

夏季天气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家长要教育小孩不准玩火、不携带火种。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Ⅸ 暑期出行途中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的事情怎样才能避免不安全因素

有可能迷路,还有可能是中暑,建议不要独自出游,要注意出游期间天气,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拍下车牌发给朋友或家人,也要备一些夏季常用的药品,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

热点内容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