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x师德之我见

x师德之我见

发布时间: 2021-09-12 19:03:42

①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如何提高师德修养之我见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② 日记《教师之我见》 急需!!

1.教师之我见

自古以来,教师就倍受尊重,古时候师道尊严绵延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意识形态转变及社会进步,为教师赋予新的内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决定教师要全身心地与学生为伴,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要用强烈的责任去塑造学生。教师与生俱来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就要担当起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兴旺和发达、民族的振兴和文明培养人才。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负重任。
做教师,就要做人格高尚的人。教师的高尚人格是指博大的胸怀、丰厚的知识、儒雅的性格。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有,而是随着时间推移,经历世事,不断积累学习沉淀而成。而高尚人格的堪绝非朝夕,必经历漫长而艰难的磨砺。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踏上从教之路伊始,就走上一条不断学习之路,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可现实并不乐观,许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仅靠微薄的知识得过且过,其结果被学生淘空一切而大吧江郎才尽,只能苟且偷生、偏安一隅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回看历史长河之中,无数教育先驱者,无不是在学习中锤炼品质,在实践中积累反思,才具备高尚人格,成就一番事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人格一旦形成,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巨大的人格魅力会感召身边每个人,何况正处于品质形成初期、极易接受新鲜事物、模仿性特强的学生呢?有则广告恰如其分道出其中奥妙:一男孩儿见自己的母亲为年迈的奶奶端水洗脚,他也颤悠悠地打来水稚嫩地向妈妈说:“妈妈洗脚!”可见孝敬长辈这一传统美德已悄无声息感召了小男孩。所以,做教师,先要做个人格高尚的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就是今后千千万万个自己的真实缩影。
做教师,就要做有责任心的人。大而言之,教师对国家、民族和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常怀忧国忧民之心,视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已任,从而不遗余力地培养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眼下,课程改革逐步实施这是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之需;是促进教育观、人才观转变之需。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注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创新精神。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明白课程改革事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所以怠慢不得。必须认真诠释课程改革内容,领会课程改革要旨,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反之,面对如此重大的改革,无动于衷,抱着应该教育的观念不放松,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只会南辕北辙。其结果必然会误人子弟、误国误民。小而言之,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绝非空话和夸大其词。每个学生都有思想,而且充满活力,对教师而言,学生是张白纸,就看你如何去涂抹刻画,但又不是机械地、墨守成规的地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特点,有的放矢去塑造。每个学生在教师眼中都是鲜活的,都是可塑造之材。就看教师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教者主要任务就是要去挖掘学生潜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而不是抓住一点问题就不放,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或者用老眼光看待学生,武断地下结论,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教学生求知;冷静面对诸多问题,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做人。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恪尽职守对待工作,心平气和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社会不公。这也是教师不会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无情淘汰之唯一法宝。

2.教师之我见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短短的教学历程,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文 秘 家 园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2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很多疑问,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年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
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③ 如何提高师德修养之我见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呢?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学习 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三,加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笔者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育人。
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离不开自我提高认识,自我加强修养,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言教、身教的统一,并且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我们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处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热点内容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