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家访患儿

家访患儿

发布时间: 2021-09-15 17:32:19

A. 艾滋病如何进行作业治疗

(一)治疗策略1.健康教育和咨询目前,预防艾滋病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咨询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经血性和母婴传播其中,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传染的关键

2.规范各项医疗操作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院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

3.消除偏见和惧怕心理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已发病的艾滋病患者,要给予积极治疗和关怀,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惧怕心理,制定对艾滋病患者的不歧视政策,使他们能够积极地生活,既关爱自己又不传染给他人

(二)治疗目标协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提高身体功能和独立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QOL)具体说来,就是解决与QOL有关的各种问题如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紧张情绪;保持肌力柔韧性运动性和耐力;维持和提高ADL自理能力;通过教育咨询,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应对与疾病相关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对患者家庭提供支持与教育;协助患者因病情进行各方面的调整等

(三)治疗方法1.家访了解患者家居情况,向患者提供居家独立生活的建议;定期家访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提供家庭环境与设施改造的建议

2.设备提供适当的治疗设备辅助用具和与这些设备及用具相关的信息资料,使患者能较容易且安全地进行居家生活

3.日常活动指导和建议患者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日常活动,如淋浴穿衣和烹调

4.紧张情绪处理与放松指导患者不同的放松技术,帮助患者制定紧张处理方案,必要时联系其他专业人员或机构协助处理

5.疲劳处理向患者传授简化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务劳动的知识,以便保存体能,必要时向患者提供所需的一切器具,使其生活更容易更方便,并减少体能消耗

6.闲暇活动指导患者根据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闲暇活动

7.工作指导患者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调整工作负荷,并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体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8.教育与信息向患者家属和照顾其生活的人员以及提供有关本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信息和资料,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能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过程

9.转介必要时将患者转介至其他人员或有关的社区资源如物理治疗师,可针对患者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和功能障碍(如ROM减小)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TENS按摩以及主被动运动训练等;社会工作者,可协助患者解决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工作调整环境改造等还有护理人员营养师等

(四)各期患者的作业治疗1.感染前期作业治疗师在其临床实践中,与许多高危人群均有接触,此期的作业治疗目的是通过有关传授AIDS传播与性安全方面的知识,帮助HIV阴性者消除对AIDS病的恐惧心理,并确保自身不被感染在改变行为方面,应着眼于教会人们有关安全套的使用技巧,和如何与性伴侣就性活动的安全方式进行讨论,这远比单纯强调高危险性的性活动可导致HIV感染会更为有效

2.HIV阳性/AIDS病前期据报道,无症状的HIV阳性者可能会有被社会排斥被隔离的恐惧感;同时因不知道本病的进程,无形中又加重这种恐惧心理此外,还会产生因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所致的压抑愤怒和焦虑此时,应有意识地帮助患者安排一些活动,使之有机会来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借此机会,应教育患者尽早就医,在保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同时不传播HIV,支持患者告诉身边的亲友自己已经感染HIV的事实;还要帮助患者保持和发展职业与休闲技能,以改善其健康与舒适状态,降低紧张情绪

3.AIDS病早中期此期患者可有力量和耐力的下降,可针对性地进行ADL训练

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应特别注意患者牙齿皮肤指甲和头发护理,同时关注其营养摄入饮食和烹调以及房间清洁等

此外,还应注意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功能能力,及时适当地进行职业计划和调整,确保其有能力继续从事适当的工作

4.AIDS病晚期此期主要应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时限里,能在家中接受到支持性护理在与患者谈论死亡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措辞

B.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康复,我该怎么

一、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发病期症状及维持治疗,由医生定期进行家访或电话查询,发放药物。
二、心理治疗。医生定期对康复期患者进行解释性、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自己感受的痛苦和想法,帮助患者分析有关发病的因素,提高对精神病的认识能力,恢复自知力;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社会的偏见歧视;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家庭及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增强对社会心理因素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康复。
三、职业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康复不以盈利为目的,对病情较稳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患者,指导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养花、做手工和帮助家人做家务等,甚则鼓励患者进厂做工,不能让患者长期从事机械、单调、枯燥的劳动,而应由计划、有目标的通过有针对性、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促进疾病康复。
四、家庭护理。包括饮食、个人生活照料,经常强化患者的记忆,鼓励其多动手,适当用脑,适当看书等,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并根据患者家庭状况,对其家属、监护人进行家庭护理知识、日常说话技巧教育。
五、知识讲座及宣传。医生对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疾病知识讲座,内容是精神分裂症的一般知识及如何帮助患者康复,通过广播电视、墙报广场义诊等方式宣传精神卫生知识,营造尊重精神病患者的氛围,减少歧视。

C. 精神卫生工作者是高危被害人群,为何还愿意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精神卫生工作者是高危被害人群!是还愿意从事精神卫生工作吗?如果真的是喜欢这个工作,只要考证,入职社工机构或医院,参加实习培训,无须硕士学历也可以成为精神卫生社工。但是入职以后要学的知识还是很多的,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精神病学等等。遗憾的是,目前精神卫生社工的待遇不是很好。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每一个想从事这个助人工作的人,一定要想好,不仅要有智力、有大无畏精神、有爱心,还要有点“武功”,面对歹徒来袭,至少要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

会不会让精神障碍患者和他们家属认为,患者只要不害人不违法,有权选择住院还是不住院。倘若他们选择在家服药不住院,没有足够的精神卫生社工去患者家里做家访,他们能否保证得到有效的治疗?精神卫生社工如果尽心尽责去做家访,谁来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他们中大部分是女生。长期下去,精神卫生社工人数少,患者和医生之间缺了社工这一润滑剂,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包括社工、医生在内的精神卫生工作者被害的悲剧还是会继续上演。这真的是有值得深思的问题。

D. 临终护理的概念

临终护理是指生命晚期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以使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小程度,缓和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精神处于平和的状态。

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式临终病房三种。在我国,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数量还很少,而且大多是都集中在发达地区。

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目前开展地比较多,因其有更多和更方便的医疗资源。家庭式临终病房是随着社区医院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模式可以使病人不用远离家庭,能让其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安慰。

(4)家访患儿扩展阅读

临终护理的实施

1、临终是生命的特殊阶段,为临终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单间病房,减少干扰,让临终患者在安宁和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

2、临终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发症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协助患者饮食、排泄、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预防褥疮,保持身体的完整形态和预防感染。补充高质量营养,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

3、对有意识和情感的临终患者,缓冲疼痛是首要任务,可按WTO阶梯疼痛法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和药物阻滞破坏痛觉传导通路止痛。

4、临终病人护理的重点不是挽救生命,而是为病人减轻痛苦和送终,其核心是心理上的,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要给予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提供恰当的真实信息,当病人知道离开人世已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后,医护人员必须耐心细致观察,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

善于从病人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中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同时尊重病人的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让病人有更多的自由,并应想尽办法减轻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病人平静的度过最后时刻。同时妥善做好临终病人亲属的安慰。

E. 门诊随访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叫我我们随时可以去他们医院门诊复查

门诊随访是在门诊治疗后,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主要负责患者的具体医师对出院患者的后期跟踪治疗和复查提醒,同时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医院开展随诊的方式有五种:门诊随诊、信访随诊、家访随诊、委托代随诊、电话及电子邮件随诊。

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

(5)家访患儿扩展阅读

一般性随访内容:

1、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容量负荷及体重变化,饮酒、膳食和钠摄入状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2、体格检查:评估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容量负荷。

3、评估治疗的依从性,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在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开始使用或者调整剂量后应复查血生化(肾功能、电解质)。

F. 什么叫随访有什么意义

随访是指医院或医疗保健机构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G. 什么叫随访有什么意义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的意义是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院级随访是对医院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整体调查,整理出院患者的意见及建议,进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科室级随访是对具体科室和医师的满意度调查,包括医疗服务、医疗环境、医师和护士的医务水平等方面,形成对具体科室的意见反馈。

(7)家访患儿扩展阅读:

医生对病人进行定期的问诊,无论是电话还是当面问诊成为随访,随访是医生的一个重要工作,无论哪一个科的医生,都必须要通过随访来进一步的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发展情况,是把握药物对疾病治疗作用以及副反应的重要举措,没有随访就没有医生的成长,也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

患者看完病,要及时的观察患者的疗效,来检验自己的诊断过程中是否有不当之处,有些患者病情复杂,汇报病史时有遗漏,可能令医疗判断存在缺陷,比如间质性肺病,有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肺本身的原因,而是全身性疾病影响到了肺导致的,特别是风湿免疫性疾病,在导致间质性肺病的初期不一定有明显的风湿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才会逐渐显现,只有通过随访复查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H. 中国首例艾滋病人是谁

艾滋病是1985年6月份在北京协和发现中国首例艾滋病的病人,这个病人是一位境外的旅游者,是美籍的阿根廷人。到现在为止,艾滋病经历了传入、扩散和快速增长的过程,在我们国家有30年的时间。从现在的疫情状况看,从85到88年,这几年发现的艾滋病的感染者和病人多数都是境外旅游人员,其中有4例是国内的,是输入进口血液制品造成感染的。

到89年时,我国首次在吸毒人群当中发现了HIV感染者,一年发现146例,这对于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它标志着从那个时候艾滋病在中国已经有本土的传播。

从89年之后,经历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到1998年,艾滋病在中国全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现,都有报告上来。到07年8月底为止,我们国家31个省市自治区发现并报告上来的感染者和病人累计超过21万。

中国首例艾滋病发现者——王爱霞

她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感染病的诊治工作,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艾滋病的临床均有丰富的经验,对内科其他专业组的疑难病种的诊断也有独到见解。先后发现了我国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和第一个中国人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1995年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2001年主持了该国标的修改。

1985年6月3日,北京的初夏刚刚涌上些许燥热。一位阿根廷籍病人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被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当晚,病人气管被切开,神智开始昏迷。6月4日一大早,时任内科副主任的王爱霞教授就被请去会诊。病人胸片为典型的肺孢子虫肺炎(PCP),病情进展异常迅速,“太典型了,艾滋病(AIDS)晚期!”,一个惊人的诊断马上跳入王爱霞的脑中。

根据病人携带证件,外宾医疗科同志当晚(因为与北京有时差)把电话打到病人在美国洛杉矶驻地的电话局。在电话局的帮助下,她们很快联系上了病人的家庭医生,结果证明病人在他们国内早就被诊断为艾滋病。

是要说服同仁相信中国已经出现了艾滋病人,必须拿出证据,血清学证据!

当天会诊同时,王爱霞取走病人5毫升的血,亲自跑到实验室分离出只有2.5毫升的血清标本。这是一份让大家闻风丧胆、躲之不及的血样。“谁也不许动,我亲自来做”,她请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的张华远同志帮忙检测,几天后,结果出来了,艾滋病病毒(HI V)血清抗体阳性。

1985年6月5日下午,病人死亡。几天后的病理报告与血清学报告一样,支持艾滋病的诊断。

当年的报纸、电视台连篇累牍地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发现全国首例艾滋病,可谓举国震惊,国际震惊。因为传统的中国很难接受以性传播为主要特征的艾滋病在自己的国土上出现,因为这一年距全球首例艾滋病的发现仅有4年。

首例艾滋病人毕竟是外国人,是不是中国人中就没有?国际报道的病例中,艾滋病多见于同性恋、吸毒人员和献血人员。1989年,王爱霞在中国的献血员中开展了HIV的筛查工作。那时候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凤毛麟角,哪里会轻易找到?苦思冥想后,王爱霞思绪豁然开朗:梅毒与艾滋病同为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阳性患者中会不会隐匿着HIV阳性?她立刻找到医院检验科,得到了检验科所珍藏的已确诊为梅毒的病人血清标本,结果在67份血清中筛查出了一份HIV阳性。为了得到临床证实,根据病人在病历中所留的家庭地址,在当地派出所帮助下,她的学生拿着介绍信上门家访,结果得到的消息是病人已经出国去了澳大利亚。这份病例的追踪就这样搁浅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年后的一天,王爱霞突然接到了东城区防疫站刘英同志的电话:“王教授,您还记得那年报告的那例HIV阳性病人吗?前几天,我去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顺便聊起来,澳大利亚官员说,确实有一位叫某某某名字的北京来的病人,是他们当地一个艾滋病人的同性恋伴侣,刚来的时候只是HIV阳性,但仅仅过了一年之后就出现了艾滋病症状,现在已经是艾滋病人了。”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个成年男性同性恋患者HIV感染。

第三个艾滋病人的发现同样充满了福尔摩斯探案般神奇的色彩。一位29岁的男青年,因发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住进协和医院老楼8楼三层病房第六床。那个病床离卫生间很近,可是小伙子总说,从病床步行到卫生间,感觉憋气,总想吸点氧。下级大夫流露出“病人太 娇气”的抱怨。王爱霞在听完病历汇报后,来到病人床旁,仔细听诊后,她让病人从床上坐起来,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小小的细节被王爱霞捕捉到了,病人的鼻翼出现扇动。这是严重的呼吸窘迫才会有的表情呀。即刻做血气分析,氧分压只有70多一点,极有可能是PCP引起的气短。为肯定诊断,立即抽血化验。当时病房里不少人说,“王大 夫对艾滋病太着迷了吧,见什么都是艾滋病”。

诊断并不顺利,防疫站对这名病人所做的蛋白印迹法检查结果抗体阴性,不支持临床诊断。王爱霞想:病人在感染早期,会出现抗体低、抗原高的情况,于是再抽20毫升血,果然不出所料,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检测中P24抗原确实特别高,结果再次支持了王爱霞的判断。病人经积极治疗,病情迅速稳定。当他对王爱霞表示千恩万谢时,王爱霞说,“谢我,就把你的伙伴劝来找我看门诊”。如今13年过去了,病人已病故,而他的性伴侣仍然活得很好。

在国际艾滋病学界和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王爱霞把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免费治疗药物长期用在前来就诊的病人身上,使他们中多数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多年来王爱霞坚持在各种学习班上宣讲HIV/AIDS的防治知识和新进展,又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艾滋病的专科医生。

在她的倡导下,协和医院于2001年3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在所有患者手术前、血透前和有创操作前的抗HIV抗体的检验,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国推广。她把学生李太生等送出国培养,如今协和医院已经有了一个令同行刮目相看的艾滋病学术团队,仅仅在今年一年内就连续诊断了国内首例合并格林巴利和合并多灶性脑白质病的艾滋病病例。由协和医院牵头的“中国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研究”,证实了国产抗艾滋病药的疗效不次于欧美,科技部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来宣布这一重大成果。aware天猫

I. 走访精神病患者的走访记录怎么写

走访精神病患者的走访记录表内容如下:

1、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建立民健康档案时,除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外,还应填写此表。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修订。

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

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

4、初次发病时间: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

5、既往主要症状: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 时的情况,填写患者曾出现过的主要症状。

6、既往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接受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情况填写。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写"0”,住过院的填写次数。

7、最近诊断情况:填写患者最近一次所患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并填写医院名称和确诊日期。

8、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 时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 ;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

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人轻、重伤的。

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9、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佣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

10、填写患者姓名及编号。

热点内容
清风校园手抄报资料 发布:2025-05-11 21:08:53 浏览:612
安溪是哪个市 发布:2025-05-11 19:17:34 浏览:708
京芳教育 发布:2025-05-11 14:06:12 浏览:943
云南白药膏多少钱 发布:2025-05-11 12:53:15 浏览:566
师德师风演讲稿标题 发布:2025-05-11 11:22:34 浏览:520
小小的船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11:06:30 浏览:240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