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老师的手教案

老师的手教案

发布时间: 2022-03-11 12:25:14

① 小班小手添花艺术领域教案

柯拷多长时间应该学些什么
内省:大多数人透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疵俅

② 中班语言《小当当的幻想》教案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称,乐意用语言表达。
2、幼儿能大胆说出小手的作用,并进行想象活动。
3、幼儿能产生爱小手、爱家长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手指名称。
难点:能正确说出各个手指名称并进行想象活动。
活动准备
小手的图片,橘子。
活动过程:
一)歌声引题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五官歌》,边唱边拍手,好吗?
2、刚才我们一起拍手了,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图片),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手。
(二)展开活动
1、我们的手有几个手指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些手指都有一个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它叫小指。
(2)看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啊?你们用哪个手指指呀!它叫什么?它叫食指。用食指指给我看看,窗户在哪儿、门在哪儿?
(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老师现在伸出来的是哪根手指呢?对了,老师常用它来夸小朋友的,所以它叫大拇指?
(4)我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长啊?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它是在中间的,所以叫它中指。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2、小朋友看图片,跟我读: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三)活动结束:(欣赏)
老师的手会变魔术,请大家看一看: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白鸽咕咕咕!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鸭嘎嘎嘎!
(四)活动延伸展与拓展
1、小朋友,我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什么呢?
2、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 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剥橘子给我们小朋友吃,今天陈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剥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3、请小朋友将小椅子搬回座位剥桔子,同时提醒小朋友将皮剥在盘子中,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我的设计遵循了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素养。

③ 小班美术画线《彩条变变变》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贴的方法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红、黄、绿标记的蛋各一个,贴在展示板上。
2.彩条,剪刀、小篓子、操作材料纸每人一份
3.录音机、音乐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着教师进入教室,跟彩条宝宝打招呼(彩条宝宝好)
二、通过与彩条宝宝做游戏掌握剪的技能。
1.创设情景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你们看,彩条宝宝在干什么?"(跳舞)"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头上,变成什么?"(头发……)"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下巴上,变成什么?"(胡子……)"彩条宝宝会跳舞,跳到腰上,变成什么?"(裙子------)"你们想想彩条宝宝还会跳到哪里呢?还会变成什么呢?"(启发幼儿讲述)"彩条宝宝说小朋友好聪明哟!知道它可以变成……,彩条宝宝想亲亲你。"
2.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习撕纸
(1)现在彩条宝宝想变成小纸片,怎么变呢?"(可以撕,也可以用剪刀剪)
(2)"看 ,老师的手变成什么了(小手枪),小手枪要睡觉了,睡在哪里呢?(剪刀洞洞里),剪刀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口吃掉它。变出了什么呀?(小纸片片)""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师幼一起说儿歌、做动作)儿歌: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口吃掉它。
(3)"老师的彩条宝宝都变成小纸片了,你们的彩条宝宝该着急了,赶紧去变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小纸片放入筐子里)
3.在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中,发展综合能力。
(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带着你的纸片宝宝到老师这儿来你一筐,我一筐,就变成许多筐了!"

④ 小班下奥尔夫《花好月圆》教案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⑤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1. 能用均匀的、较稳定的速度数数,并按照节奏朗读儿歌。
2. 在书上儿歌中加入标记的地方按要求演奏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并加入表演的动作。
3. 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选择一个角色参加表演,并学会与他人愉快合作。
4. 能为熟悉的儿歌创编新的表演方式。
教学重、难点
1.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 能为熟悉的儿歌创编新的表演方式。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音乐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训练内心节奏稳定感和准确演奏与表演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学习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
1. 学读儿歌。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儿歌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题,师生共同读课题。(《我家门前有条河》图片)
师:老师的手就是小河的流水,我指到哪,你就读到哪。
教师引导学生读儿歌。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下面老师读第一句,你们来读第二句,好吗?
学生回答。
师生接龙,共读儿歌。
师:读了两遍儿歌后,你有没有发现老师黑板上的卡片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卡片是两个字,有的卡片是一个字。
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
师:听老师来读,你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师按节奏读儿歌,使用电子琴中的固定节拍。)
师:你们发现秘密了吗?
生1:两个字的读得快一点,一个字的读得慢一点。
生2:速度是一样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吗?(使用电子琴中的固定节拍提示。)
我 家 门 前 有 条 河
2. 游戏《红绿牌》。
师:我想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学生回答。
师:你们会数数吗?
生:用不同的方式数数。
师:你能用一样的速度来数数吗?(学生匀速数数1—20)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要出个难题考考你们。看到绿牌要大声数,看到红牌要在心中默数。(师出示红绿牌,学生看红、绿牌数数)
师:谁能来当小警察举红、绿牌?(学生举红、绿牌数数。)
3. 出示红牌,代表休止符。
师:请小朋友看,我把红灯放在了什么地方?(将3个红牌粘在儿歌中。)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谁知道这两句儿歌怎么读?(学生朗读。)
4. 师出示动作标识、打击乐器标识。
师:看我把小白鹅放在了什么地方?(将小白鹅粘在儿歌中。)小白鹅的头上是几分音符?
生:四分音符。
师:这4拍要来做小白鹅的动作,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动作。)
5. 加入乐器来练习。
师:仔细看,我又加上了什么打击乐器?(将打击乐器标识粘在儿歌中)用我们的嘴和手来模仿打击乐器,一起来读儿歌。(学生按节奏读儿歌)
师:请一组小朋友来数数,另两组小朋友来读儿歌好吗?老师还有个要求,数数的一组同学在数完第50个数时,读儿歌的同学们也正好读完儿歌。请大家小声一些,相互配合,好好合作。(学生分组配合,一组数数,一组读儿歌。)
师:现在我们加上打击乐器来说儿歌。(按节奏、配打击乐器读儿歌,及时纠正不足。)
师:请同学们在书中有标记的地方加上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这也是有休止的地方,我们不出声音只用动作来表现。试一试,加入鹅的动作和划水的动作。
6. 完整地再次以各种形式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轻声数数的、有朗读儿歌的、有按书中提示用打击乐器敲击的,有加入动作表演的。
7. 师:同学们,你们表演得很好,合作得也很好,大家各有分工,我们齐心合力地完成了《我家门前有条河》的音乐活动。
二、集体舞《小蚂蚁》《小雨沙沙沙》(《小蚂蚁》动画、《小雨沙沙沙》动画)
师: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个舞吧。(学生变换位置,跳集体舞。)
三、改编儿歌
师:除了今天学的《我家门前有条河》这首儿歌,你们还会说什么儿歌?
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会说这么多的儿歌,你们都是从哪学的?学生回答。
1. 小组练习。
师:请你模仿《我家门前有条河》的形式,将你熟悉的儿歌改编成一首新儿歌。可以加入休止符,也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或表演动作。(学生分小组练习。)
2. 小组汇报。
3. 互评及点评。
师:三个小组都表演了,你最喜欢哪个组的表演?(学生互评。)我觉得三个小组的表演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一组的小朋友,加上了休止符和打击乐器。今天学了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河里的小鹅很快乐,你快乐吗?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我们学的儿歌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说儿歌、表演儿歌好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活动课同学们一起合作表演了《我家门前有条河》,并创编了新儿歌的活动,希望课后同学们多做练习。

⑥ 小班社会应该怎样做教师备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教师在一起的快乐。
2、能主动走进教师,与教师交朋友。
3、知道被人帮助了自己时,要说"谢谢"。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
2、纸屑;插塑玩具。
3、阅读材料2《我和老师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红花送老师》。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自己希望与全体幼儿做朋友的愿望: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们是好朋友?(拥抱、亲吻、握手)
(2)鼓励愿意和教师做朋友的幼儿勇敢走到前面来,握握老师的手(拥抱、亲吻)
2、师创设背景,寻求幼儿帮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纸屑,用什么办法帮助我弄干净呢?
(2)我两只手上都拿着东西,xx掉在地上了,怎么办呢?谁来帮助我?
(3)你帮助了我,我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3、师幼一起玩游戏。
(1)教师躲在幕布后面和幼儿说话,请幼儿猜猜是哪两位老师。
(2)教师从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请幼儿猜猜是哪位老师。
(3)教师提供插塑,提问:谁愿意请老师一起玩?(教师尽量和每组幼儿玩一会儿)
活动建议与提示:
1、这个活动也可当作游戏来开展,主要是为了增进幼儿与教师的情感,增进幼儿对班级保育老师的认识与了解,让幼儿接纳自己班级的教师和保育老师。
2、提供阅读材料2《我和老师做朋友》,指导幼儿阅读,说说、试试图书中的内容。
3、指导幼儿从操作材料2《做朵红花送老师》中取下花,用棉签给花朵涂上红色,作为礼物送给教师。
4、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多与幼儿亲密接触,使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师成为朋友。

热点内容
高中物理微元法 发布:2025-05-01 14:56:37 浏览:853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发布:2025-05-01 14:25:13 浏览:988
地理八年级上册书 发布:2025-05-01 13:51:26 浏览:971
中国失联女教师 发布:2025-05-01 13:36:07 浏览:317
亚铁的化学式 发布:2025-05-01 13:29:14 浏览:194
在怎么拼音 发布:2025-05-01 13:19:43 浏览:719
历史上的苗姓名人 发布:2025-05-01 13:09:38 浏览:698
海洋生物小报 发布:2025-05-01 13:01:05 浏览:187
历史会考题 发布:2025-05-01 11:59:34 浏览:261
2016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发布:2025-05-01 11:40:02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