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符合(fǔ) 葱郁(cōng yù) 囹圄(líng yǔ)
B.六安(lù) 成绩(chéng jì) 亲戚(qīn qi)
C.饲养(sì) 委婉(wěi wǎn) 良莠(liáng yǒu)
D.呵斥(hē) 褴褛(lán lǚ) 匆匆(cōng cōng)
1.【答案】A。解析:A项:符合(fú)。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深思熟虑 苍海桑田 情不自禁
B.步步惊心 食指大动 颐指气使
C.灯红酒绿 仰天长笑 无可厚非
D.黄梁一梦 一往情深 不偏不倚
2.【答案】B。解析:A项:沧海桑田。C项:仰天长啸。D项:黄粱一梦。
3.下列作品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巴金 B.《子夜》——茅盾
C.《日出》——老舍 D.《伤逝》——鲁迅
3.【答案】C。解析:C项:《日出》的作者是曹禺。
4.下列不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统一且经典的语文课程。
4.【答案】D。解析:D项:应该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过贾谊旧居》宋代戴叔伦的作品。( )
1.【答案】×。解析:戴叔伦是唐代的。
2.“轲”字的第三笔是“提”。( )
2.【答案】×。解析:“轲”的笔顺依次是“横、撇折、竖、提、横、竖、横折、横、竖钩”,第三笔是“竖”。
三、填空题
1.《西游记》中给孙悟空取名“悟空”的是________。
1.【答案】菩提祖师。解析:孙悟空一直没有名字,一直遇到菩提祖师,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2.______和_______被合称为“济南二安”。
2.【答案】李清照;辛弃疾。解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号幼安,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易安与辛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
3.“梨园”是古代对________的别称。
3.【答案】戏曲班子。解析: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们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______的作品中的一句。
4.【答案】杜甫。解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全诗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5.【答案】虽乘奔御风
6.《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江入大荒流
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7.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陆游》
7.【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30分钟,满分为3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人自身需要决定的代表人物有( )。
A.荀子 B.洛克 C.华生 D.威尔逊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登、卢梭和柏拉图;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和欧文。故本题答案选择D。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过程 B.反思过程 C.学习过程 D.评价过程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故本题答案选择C。
3.在《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是( )。
A.启发性教学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不陵节而施指的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A选项启发性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B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D选项巩固性原则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故本题答案选择C。
4.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连锁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4.【答案】D。解析:A项辨别学习是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B项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C项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D项概念学习是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后,可以将他们进行分类和提取,找到本质属性形成“四边形”的概念,属于概念学习。故本题答案选择D。
5.(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定义。A选项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题干表述的是狭义的教育目的。B选项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C选项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来的;D选项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故本题答案选择A。
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当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 B.获得自主感 C.获得亲密感 D.获得同一感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获得勤奋感是学龄期6、7-12岁,获得自主感是儿童早起18个月-3岁,获得亲密感是成年早期18-30岁,而获得同一性是青年期12-18岁,即中学生。故本题答案选择D。
7.当学生改正错误行为时,教师不再限制课间自由活动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7.【答案】B。解析: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关于惩罚也有正惩罚和负惩罚之分,其中正惩罚是指呈现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负惩罚是指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题干中撤销一个厌恶刺激(限制课间自由活动)以增加学生行为(改正错误)发生的概率,体现了负强化。故本题答案选择B。
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心理差异
8.【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9.(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教学目标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B选项教学大纲也叫做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D选项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故本题答案选择A。
10.“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0.【答案】D。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一题多解,演绎推理”属于发散思维。故本题答案选择D。
11.胡锦涛书记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是( )。
A.改革创新、全面发展 B.优先发展、重视质量
C.科学发展、促进公平 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11.【答案】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A选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全面发展;B选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C选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故本题答案选择D。
1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抑郁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黏液质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如果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根据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可以将平衡型分为两类:抑制与兴奋转换迅速的,叫灵活型;抑制与兴奋转换慢的,叫不灵活型。抑郁质的人高级神经过程“弱”;多血质的人高级神经过程“强-平衡-灵活”胆汁质的人高级神经过程“强-不平衡”;而粘液质的人高级神经过程“强-平衡-不灵活”表现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故本题答案选择D。
13.( )被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A选项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喀斯特制指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B选项道尔顿制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C选项分组教学又叫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故本题答案选择D。
14.( )是师德的灵魂。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爱国爱校
14.【答案】C。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A选项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B选项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故本题答案选择C。
15.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识点。《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故本题答案选择C。
3. 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如果你原来就是师范类的,应该有上过这两门课吧,把以前的笔记看一下,还有建构一下这两门的知识体系,总体就会有个印象。书本中的关键知识点,多看几遍。不知道你们是否要说课之类的,如果要的话,最好事先要去看一下说课稿是怎么写的,还有如何进行说课。
4. 教师招聘公共知识考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是教师招聘科目之一,考生在复习的同时也需要结合试题进行练习,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2、教学春中枯的起点应该是
A、教师宣布上课 B、引起求知欲
C、感知教材 D、理解教材
3、“严出于爱,爱寓于严”, 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忠诚于教育事业 D、以身立新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观念
5、教育活动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中的三种教育为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6、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图片 B、演示实验 C、扒洞图表 D、模型 E、教学电影
7、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的、自愿参加的
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D、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E、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
8、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型别: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另一种则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判断题
9、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必需补充。判断题
10、学生的身心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
A、个体身心发展的矛盾性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D、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E、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与矛盾中逐渐形成的,德育过程的矛盾有很多,但是最基本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2、【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的基本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引发动机是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教学的起点。
3、【答案】A。解析: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师德的灵魂。
4、【答案】ABC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培蚂标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5、【答案】ADE。
6、【答案】ACDE。
7、【答案】ABD。
8、【答案】正确。解析:题干考察学习的定义。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型别: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如中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另一种则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如路遇交通事故而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等等。
9、【答案】×。
10、【答案】BCDE。
二
1、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
A、遗传性 B、先天性 C、易变性 D、稳定性
2、教师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有 。
A、要深入了解学生 B、要充分尊重学生
C、要始终信任学生 D、要严格要求学生
E、要平等对待学生
3、“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能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是 。
A、三岁的丽丽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B、小艺的妈妈希望小艺将来能成为一名的科学家
C、七岁的小燕实际身高和七岁女孩的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
D、五岁的小明已经能够背诵100首古诗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款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 为人师表。”
A、法规 B、规章 C、学校规章制度 D、职业道德
6、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的 。
A、逻辑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求异思维 E、常规思维
7、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8、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他们的品德发展都具有极强的动荡性。判断题
9、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关系密切但他们并不是同步发展的。 判断题
10、教学目标群众,短程目标即课程目标,是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气质相对稳定,不具可塑性。
2、【答案】ABCDE。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款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6、【答案】CD。
7、【答案】ABCD。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8、【答案】×。解析: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9、【答案】√。
10、【答案】√ “的人还:
5.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初中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卧薪尝胆 鲈鱼堪脍 闻鸡起舞 求田问舍
A.越王勾践 祖逖 张翰 许祀
B.张翰 越王勾践 许祀 祖逖
C.许祀 祖逖 张翰 越王勾践
D.越王勾践 张翰 祖逖 许祀
1.【答案】D。解析: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指的是越王勾践。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指的是张翰。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指的是祖逖。
求田问舍:《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指的是许祀。故本题选择D项。
2.下面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
A.英武 敦厚 机灵 心灵手巧
B.堕落 勾结 残忍 当机立断
C.残暴 嘴脸 糊弄 德高望重
D.优雅 挑拨 诱惑 和蔼可亲
2.【答案】A。解析:A项:均为褒义词,感情色彩均相同。正确。B项:“堕落”“勾结”“残忍”为贬义词,“当机立断”为褒义词,感情色彩不相同。C项:“残暴”“嘴脸”“糊弄”为贬义词,“德高望重”为褒义词,感情色彩不相同。D项:“挑拨”“诱惑”为贬义词,“优雅”“和蔼可亲”为褒义词,感情色彩不相同。故本题选择A项。
3.“一模一样”中“一”的读音分别是( )。
A.阴平;阴平 B.阳平;去声 C.上声;阳平 D.去声;阳平
3.【答案】D。解析:“一”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念阴平;“一”在去声前,读阳平;“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一”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读轻声。“模”的声调为阴平,则“一”的读音为去声;“样”的声调为去声,则“一”的读音为阳平。故本题选择D项。
4.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B.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C.果戈里——《钦差大人》
D.大仲马——《茶花女》
4.【答案】D。解析:D项:《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作品,而不是大仲马,作品讲述了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大仲马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故本题选择D项。
二、诗歌鉴赏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市,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
1.该诗运用了多重手法,请在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1.【参考答案】颔联: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新安江水流之清来衬托清溪的水流比新安江的水流更加清澈,并且使用了反问的句式,使得情感色彩更加强烈。
颈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清溪水比喻成明镜,将两岸的群山比喻成屏风,同时运用了对偶,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又充满音律美。
解析:对于诗歌中句子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重叠),写作手法(又称表现手法,例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衬托、前后照应、对比)和表达方式(例如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等角度进行赏析,探讨句子在诗词内容填充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2.这首诗歌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2.【参考答案】通过清溪之行听到傍晚猿的啼鸣,渲染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而产生的孤寂、落寞之情,流露出内心的落寞郁闷。
解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表现自身情感的常用写作手法,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6.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高中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1.韵母均为鼻韵母的一组汉字是( )。
A.任凭 安静 瓶子 浮萍 B.灵敏 人民 命令 明朗
C.联盟 做梦 胸闷 懵懂 D.车轮 兴隆 测量 盎然
1.【答案】B。解析:鼻韵母中韵母以n或ng做韵尾,A项“子”的韵母是i,“浮”的韵母是u,排除;C项“做”的韵母是uo,排除;D项“车”“测”的韵母是e,排除。故本题选择B项。
2.“休息一会儿”属于( )。
A.主谓短语 B.动宾短语 C.后补短语 D.偏正短语
2.【答案】C。解析:“休息一会儿”由动词“休息”与“一会儿”构成,“一会儿”补充说明“休息”的时间,应属于后补短语。故本题选择C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解决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各个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的新招,严处8类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
B.南京市为拆除城乡违法建筑大约300万平方米左右,进行了多次动员大会。
C.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的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光纤到户改造入场难。
D.“社区文化建设基地”是集艺术品展示、宣传、拍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以推广文化、交流文化、普及文化和传播文化。
3.【答案】A。解析:B项: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词语重复,应改为“拆除城乡违法建筑300万平方米左右”或“拆除城乡违法建筑大约300万平方米”。C项:成分残缺,“切实解决……”分句缺少宾语,应改为“切实解决光纤到户改造入场难的问题”。D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改为“以推广文化、交流文化、普及文化和传播文化为主要目的”。故本题选择A项。
4.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人物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萧红的代表作主要是《生死场》《呼兰河传》。
B.创造社的小说以表现自我,直抒胸臆的鲜明特色,在“五四”新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郁达夫、张资平等。
C.新月诗派对新格律诗的倡导和推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诗人是徐志摩、闻一多,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
D.1908年话剧传入上海,出现了胡适、丁西林、郭沫若和田汉等众多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雷雨》、《日出》的发表标志着话剧创作走向成熟。
4.【答案】B。解析: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代表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现实主义”说法错误。B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项。
5.属于会意字的是( )。
A.本 B.体 C.矿 D.马
5.【答案】D。解析:A项:“本”指事字;B项:“体”会意字;。C项:“矿”形声字;D项:“马”象形字。故本题选择D项。
二、诗歌鉴赏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1.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渲染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分析。
1.【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种惬意、闲适、淡泊的生活。首联“谪”字说明诗歌描绘的是谪居僻野的生活;颔联与颈联的两句“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大意为“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展现出生活的安逸舒适、平静自然;尾联描写“放歌楚天”这一生活细节,展现出作者生活的安逸,渲染了平静自然、恬淡舒适的意境。
2.结合全诗,分析该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参考答案】从字面来看,全诗表现了诗人贬谪之后闲适的田园生活,但其实是强写欢愉,隐含着被贬的郁闷之情。首联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说成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颔联和颈联的四句,有才而不被重用,却强写欢愉,故作闲适;尾联的“来往不逢人”体现了被贬之后无人问津的孤独。
7.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纤细(xiān) 粗糙(cāo) 炙热(chì) 莘莘学子(shēn)
B.踌躇(chù) 歼灭(jiān) 忏悔(chàn) 相形见绌(zhuō)
C.婀娜(nuó) 参差(cī) 果脯(pǔ) 同仇敌忾(kài)
D.磅礴(páng) 敏锐(mǐn) 桎梏(gù) 博闻强识(zhì)
1.【答案】D。解析:A项炙热(zhì);B项踌躇(chú)相形见绌(chù);C项果脯(fǔ)。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命途多舛 独挡一面 根深蒂固 滥竽充数
B.风靡一时 墨守成规 力能扛鼎 罄竹难书
C.曲径通幽 眼花瞭乱 徇私舞弊 缠绵悱恻
D.恬不知耻 提纲契领 趋之若婺 恼羞成怒
2.【答案】B。解析:A项独当一面;C项眼花缭乱;D项提纲挈领、趋之若鹜。故选B。
3.下列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一样的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东边如初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答案】C。解析:C项双关。ABC项是拟人的修辞。故选C。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是( )。
A.yong B. C.yue D.ri
4.【答案】A。解析: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
5.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苒"字的第七笔是竖。
B."园"字的韵母是üan。
C.殉、栗、档、彻的声调都是去声。
D.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5.【答案】A。解析:"苒"字第七笔是横。笔顺为:横、竖、竖、竖、横折钩、竖、横、横。故选A。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世界的万物总是神奇的,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人们________要保护它,________要适应它,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食物________人们生存的能量来源。
A.不但 也 也是 B.不仅 而且 也是
C.是 也是 还 D.不但 而且 还是
6.【答案】B。解析:不仅......而且......表示递进;也是表并列关系,故选B。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哪部作品( )。
A.《淮南子》 B.《战国策》
C.《楚辞》 D.《尚书》
7.【答案】B。解析:出自《战国策》中的《荆轲刺秦王》。故选B。
8.古代文坛上被称为"诗囚""诗奴""诗鬼"的分别是( )。
A.白居易 孟郊 李贺
B.孟郊 李白 杜甫
C.杜甫 贾岛 李贺
D.孟郊 贾岛 李贺
8.【答案】D。
9.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杜甫
9.【答案】D。解析:A项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B项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C项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项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不是杜甫。故选D。
10.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外国文学中有四个吝啬鬼,分别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果戈里的《死灵魂》中的泼留希金,莫里哀的《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讽刺作家、政治家,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
C.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派"三诗人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D.狄更斯的《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
10.【答案】B。解析:《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的作家。故选B。
11.在学段与内容中,学生处于第二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_______个左右,第三阶段会写________个字左右。( )。
A.2500 2500
B.3000 1600
C.2500 1600
D.3500 2500
11.【答案】A。解析:第二阶段认识2500字左右,会写1600字左右;第三阶段认识3000字左右,会写2500字左右。故选A。
二、名句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4.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将进酒》
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
【答案解析】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西出阳关无故人
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教学设计题
【设计材料】
以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全文。
【设计与问题】
1.请用楷体认真工整的把这首文言文抄写下来。
1.【答案解析】认真抄写一遍。
2.认真阅读文言文,简要说说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和描写两人之间的知音难得的。
2.【答案解析】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子期听了,就会赞叹道好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眼前;当伯牙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时,子期就会赞叹道宛如江河在自己眼前流动。不管伯牙弹奏什么,子期就能听懂,文中就是从这方面来描写两人之间知音难得的。
3.认真阅读全文,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3.【答案解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过程,能理解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经典的友情诗文,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给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请为本课设计一则教学板书。
4.【答案解析】
8. 小学教师招聘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知识是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科目的重中之重,那么你对公共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小学教师招聘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教师招聘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守的原则不包括( )
A、依法施教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 )教育。
A、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3、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好、比较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
A、50% B、 C、150% D、200%
4、廉洁从教的内容不包括( )。
A、坚持高尚情操 B、发挥奉献精神
C、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D、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5、与科教兴国相统一的观点和做法有( )
A、 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B、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 尊师重教,建设的教师队伍 D、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6、班级管理的功能有( )。
A、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
E、学会自治自理
7、基本情绪是指喜怒哀乐。(判断题)
8、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教育现象的,所以它是与教育同时产生的(判断题)。
9、讲授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判断题)
10、环境在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3、【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4、【答案】B。
5、【答案】ABCD。
6、【答案】ABCDE。
7、【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基本情绪是指喜怒哀惧。
8、【答案】×。解析:教育学是晚于教育产生的。
9、【答案】×。解析: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讲授法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它的优势使得讲授法至今仍是教学活动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并没有被摒弃。
10、【答案】√。解析: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人的知识、兴趣、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无不与周围环境有关,但环境可以使人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往坏的方向发展,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零星的、无计划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特点。
小学教师招聘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 )。
A、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B、班主任的
C、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D、班主任的职权
2、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具有的特征是( )。
A、思维可以逆转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D、所有的感受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4、在课堂上提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以点头微笑或当面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这种行为属于( )。
A、升华 B、消退 C、正强化 D、负强化
5、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
A、遗传素质决定着发展的速度
B、生理成熟制约着发展的方向
C、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D、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6、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长期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业余为主 D、以出国学习为主
7、教师职业道德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题 )
8、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厅行政部门收缴。( 判断题)
9、社会干扰等同于社会堕化。(判断题)
10、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德育的最有效途径。(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解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三是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2、【答案】CD。
3、【答案】B。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而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
4、【答案】C。解析:正强化是指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发生的概率。教师点头微笑或当面表扬学生再接再厉属于典型的正强化。
5、【答案】CD。解析: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因此C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所以B不对。
6、【答案】BC。
7、【答案】√。
8、【答案】√。
9、【答案】×。解析: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活动效率或行为效率的下降的现象,而社会堕化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即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与社会干扰(社会抑制)不同的是,社会堕化作用往往发生在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但个人的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而社会干扰则关注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即使和别人一起工作,也并非做同一件事儿,而是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9. 教师入编考试模拟试题。急救啊 !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 (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2. 2002年12月6......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1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和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362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6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英语试卷
·III. 语法和词汇知识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5分) 11. Peter______ a l......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706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6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小学语文试卷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579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思想品德)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 ( )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15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__________. 2,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为 , 和 . 3,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638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 2,调查研究的四种基本类型:现状调查,----------,发展变化调查,----------......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852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测试题(十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 A.《......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46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义务教育法学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时间为(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00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5—2006年度教育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分) 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 ) A处理 B适应范围 C效力等级 D名称 2国家教育权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86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分) 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15分) 简答(5题,每题7分,35分) 论述(1分,15分) 案例分析(1题,15分,问两小题,可能是材料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441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应试宝典
·发展与教育相关之处有相当重复的地方,复习起来可以结合看. 皮亚杰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272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__________. 2,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为 , 和 . 3,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061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新《义务教育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年义务教育制度. ( )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996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 中华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43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补修统一考试试卷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当学生取得好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506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9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成功教育:是指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9083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小学教师教育学试题
·2002年10月小学教师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述说法中不正......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213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 中华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7847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77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68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8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 (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2. 2002年12月6......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11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8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
·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78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教育学试卷》共11套
·《普通教育学试卷》共十一套 《普通教育学试卷》 一套一、填空(每空0 .5分,共15分) • 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0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3 •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 A、古代 B、现代 C、近代 D、中世纪 2、各国的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72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1、________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2、___......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39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复习试题
·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__________,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影响人们的__......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71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知识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请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中学教育学是与普通教育学完全不同的一门教育学。 [A] √ [B]......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8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7教师资格证考试题(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 (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2. 2002年12月6......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84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考试(体育试卷)
·教师考试(体育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0分) 1、 体育课的三个组成部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78 推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