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由来
❶ 教师节的由来简写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由于教师节并非中国传统节日,所以各地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
(1)教师节的由来扩展阅读:
教师节相关延伸:教师角色地位: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
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
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❷ 教师节的由来要简短的。100字。
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专一国际劳属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编辑于 2019-09-01
查看全部32个回答
男士礼物-「京东」精品,品质优选!
根据文中提到的教师节为您推荐
男士礼物-「京东」精选优质产品,精品钜惠,品类齐全,一站购齐,让您享受购物,享受生活!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教师入编考试考什么 备考资料汇总 2020考编 ,真题详解
根据文中提到的教师节为您推荐
历年教师考试模拟试题,教师考试必备!「一起考教师」app提供免费教师考试精品题库,免费真题模拟考试系统,知识点全覆盖。
北京清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❸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一点.
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18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教师节的建立用了5年时间,谈起教师节的由来。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 案由: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提案人:徐伯昕 吴贻芳 史念海 李霁野 张明养 叶至善 徐楚波 郑效洵 马力可 霍懋征 葛志成 方 明 巫宝三 张景宁 叶圣陶 雷洁琼 柯 灵(注:原件签名顺序) 理由: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❹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的由来
从孔子那个时代起就有教师节。最初,每个老师门下都有若干弟子,这些弟子每年总会相约在师傅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仪式,用虔敬的心态向师长送去敬仰和祝福。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教师节。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辛勤劳动。
我国教师节的演变
【“6.6”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