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老师住深山出高考题

老师住深山出高考题

发布时间: 2020-11-19 23:46:50

A. 高考前抽签深山迷路是什么意思,这对高考有什么指示吗

高考前有的考生家长和学生为了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或者是排解心中的疑惑,会去做一些抽签算卦之类的。如果超前显示自己在深山中迷路,那就说明自己对前途感到很迷茫,得高考的结果产生一些不自信,这种现象属于正常,关键还要靠考生本人和家长积极调整心态,把精力恢复到复习生,这样才能考取比较理想的成绩。

B. 高考语文炼字题的答题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三、文言文阅读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6.文言文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四、文言翻译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填的必须填上,不论自己答对还是答错。五、古诗鉴赏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扬、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可贴标签,不可夸大或缩小,实实在在的表述为好。如2002年“折柳”,2003年“冷、咽”的诗眼,都是据本诗内容去分析,不可硬套。当然,表述应有技巧。就是分析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在此处的含义。这样表述就清楚了。2017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总结古文答题技巧: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古诗词答题技巧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古诗词答题技巧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古诗词答题技巧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文言文答题技巧: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C. 打听个事,北漂好还是深漂好

识的人基本都选择了留下,月薪上万是基本,程序员工资高的3-5万也有,其他职业的工资都没这么高。程序员一般都买房了,买的也早。没买房的一般都在找后路,比如去弄个天津户口,天津买房。但自身行动上没有一个是真考虑离开的。

从收入上看,十年前,一线城市是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工资的2-3倍。现在一线城市是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工资的1.5倍左右。说明平均工资,或者说是普通人群的收入是在拉近的。或者说一线城市普遍的薪水溢价在下降。

虽然近两年1线城市的人口是净流出的,但是进来的都是有竞争力的,出去的都是没竞争力的。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就是如果你目前的收入是中等,那么只要你的竞争力不增加收入不增加你就会慢慢变成下等。因为比你更厉害,更年轻,更有钱的人在不断涌入,而之前的下等在不断的流出。更何况你的年纪在增加,以后别说竞争力增加,不降低就万幸了。

你能否正常退休我都心存怀疑,以后65岁退休,假设你现在30岁左右正值壮年,选择很多,我就想知道你50岁的时候,还有15年退休,打算在一线城市找个什么工作?就算是普通工作,你能坚持每天上下班来回3、4个小时?

你将来的生活不如现在的概率非常之高,越来越好是不存在的,所以你必须在你正值壮年的时候至少在一线城市混个中上才行,否则将来的下等,就是你。

如果你现在没房没车,存个钱都困难,等你年纪大了,还谈什么医疗教育资源,这跟你有关系吗?上有老下有小,吃口饭都费劲。

留在一线城市混的不太好的人其实也有想离开的,但害怕付出代价,怕吃亏,怕付出代价。比如在一线城市缴了这么多年社保了,都快10年了,舍不得。因为如果在一线城市缴满10年,直到退休年龄,在其他城市都没有满10年就可以按一线城市的标准退休。但这里面是有门道的,不细谈,比你聪明的多得多的人制定的策略,你想占便宜没那么简单。而且你看平均工资的变化你就会明白,一线城市退休能占的便宜会越来越少。

所以重点就是,你应该选择一个城市无论是一线二线三线,让正值壮年的自己处于中上水平。无法提升自己就换更差的城市。

你根据你现在在一线城市所处的状况,比这状况更差基本就是你将来在一线城市退休后的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我看到有些回答里轻描淡写的有钱人,别把自己代入进去,他们和普通人不一样。

D. 2011高考所有省份诗词鉴赏题 答案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
(2)答案示例:
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21.(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4分)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热点内容
师生问候英文 发布:2025-05-15 12:33:11 浏览:332
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2025-05-15 08:59:20 浏览:116
校长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15 07:26:18 浏览:72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