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课
任课教师:在职教师只要是在一线任课的(周课时不少于4节)都叫任课教师
班主任 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㈡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区别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班主任还有一个工作就是管理班级,比如说有谁最近表现不好,要通知家长。有谁在班级打架,要叫家长来学校。还有班级里的卫生,班级里的什么东西坏了,要通知学校拿新的来这些都是要班主任来处理,而任课老师只负责上课,把学生个表现汇报班主任,最多帮班主任处理一些小事!
㈢ 新手班主任第一节班会课怎么上
新手班主任第1节班会,主要是听取孩子们对老师的意见。
㈣ 班主任的课怎么上
你首先要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先把你的主讲课预备好,以便上课时保证内质量。还要管理好容课堂纪律,照顾到学生们的情绪、兴趣和心态。在团结和谐的基础上,即保证了学生们接受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班主任特有的组织能力、对学生的关怀和奉献。
另一个角度,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课是很重要的,尤其要认真听讲、保证课堂纪律。因为你要记住他讲的课程、跟他有一个很好的互动。班主任还会有很多一般老师所不知的、不做的事情,会在课程结束时给你们提示,这有关于你们班的进步和成长。
㈤ 老师说我们班主任的课里有什么
老师说我们的班主任的课里都是认真听讲的学生,有认真思考的学生,有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有严明的纪律,这些都是表现不错的行为
㈥ 班主任与一般任课教师有什么不同
一般任课老师只管自己的学科 ,班主任就相当于这个班是他的管辖范围。
一个班的老师领头人,也就是你们班的监护人
㈦ 腾讯课堂别班主任的老师上的课班主任能看见吗
可以看见啊, 有显示课堂人数和昵称的啊。
㈧ 如何处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中,担负着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其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二者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工作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下面据本人多年来的教育工作经验,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关系谈一下粗浅的体会和看法。 一、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分工与联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同时负有协调班级学科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在《班主任职责》中规定,班主任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科任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应当是:首先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任务,教会学生学习和发展,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协同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应取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1、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首先应当做到随时掌握学生和班级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但这些信息的来源,除从学生方面直接得到一部分外,许多相关信息,如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思想动态、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及创新与合作精神等)和学科教学过程中班级的整体班风表现及倾向(组织纪律、学习氛围、教学质量等)还要从科任教师那里获取。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对学生个体和整个班级的各种情况了解更全面、更客观,切合实际,使工作更有成效。另外,科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补充,同时,通过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还可完善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借以强化学生和班级管理,促使管理水平上台阶。2、班主任要取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班级管理机制的构建要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班务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总结要注意对科任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吸纳。第三,班务阶段性工作的开展,如主题班会、三好学生的评选、发展团员、参加学校重大活动等,要在征求科任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同时争取他们参与活动的组织。第四,不断关心、了解科任教师的工作,努力搞好学科教学的协调,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教育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五,不断通报学生及班级管理的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工作与科任教师不断取得联系,增进信任,全面形成共识,进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逐步使科任教师感受到和谐集体的工作优势,体会到与班主任搞好配合,才更有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也就成为自然的事了。 三、科任教师应当与班主任搞好合作1、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区别与联系可见,科任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因良好的班集体是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关键在于班主任。也就是说,支持班主任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另外,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远多于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利于把握和教育学生,科任教师不断与之取得联系,搞好合作,更有利于得到班主任的支持与帮助,全面了解和共同教育学生,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搞好合作、配合,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充分认识班级管理机制和良好班集体对科任工作的支持与帮助。第二,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及有关活动。第三,经常与班主任互通工作情况及有关信息。第四,自觉搞好学科教育科研及教学工作。第五,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以上将科任与班务工作融合一体,在共建良好班集体方面形成合力,取得良效,使班主任切实感受到科任教师的有力配合是不可或缺的,使其对科任教师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成为自觉行为。 四、互树威信是搞好协作有效补充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相互树立威信是搞好工作协作的有效补充手段(班主任应带头做到)。因“亲其师,信其道”,所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扬对方学生看不见、听不到和了解不全面的优点及长处信息(素质特长、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等),使学生更加崇拜、欣赏和感恩每一位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各科和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 总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关系,也就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关系,两者在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只有相互支持,互相配合,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实践也充分证明“单打独战”,难以取得好的工作效果。
㈨ 初中教哪门课的当班主任最好
我觉得应该是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的,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师,他应该要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
㈩ 班主任如何上好晨会课
晨会课是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行为规范的教育课程。我认为,眼下有些老师忽略了晨会课的教育功能,晨会课变了味,走了样,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有的老师利用晨会课处理、训斥调皮的学生,以此来“杀鸡儆猴”;有的老师干脆利用晨会课来订正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挤占了德育的“门面”;有的老师全让班干部代上,班干部定期公布老师表扬或批评学生的名单;有的老师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由活动。造成晨会课“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综上所言,一是属于工作责任和态度因素,没有真正认识、理解和重视发挥晨会课的教育作用;二是教育方法匮乏,究竟怎么上好晨会课心中无谱,乱打乒乓,乱敲锣鼓,凭主观,想当然,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包罗万象,杂乱无章,教育目标不集中,教育方式单调枯燥。怎样上晨会课,班主任老师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一、晨会课内容的选择: 确定内容的标准应该是能体现学校的主要工作,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选择应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1、 学校的主要工作:例如近两周学校的工作安排,大队部行规教育主题,行规训练重点等是选择晨会课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能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展开,例如,这两周的学生教育重点有“值好日”,有“做好操”等。2、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中对每个月的活动主题都有所安排,围绕该班级化的工作计划,展开思想教育,能保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例如《我这样做广播操》、《我的扫地方法》、《课间怎么玩》、《我身边的文明小标兵》……4、丰富多彩的节日资源:《我眼中的春天》、《我的蚕宝宝——养蚕体会交流》、《妈妈,祝你节日快乐》、《清明》、《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捕捉季节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进行民族传统教育。 5、与学科学习相结合:有《中国的骄傲——长城》、《祖国的宝岛南沙》、《历史名将》、《我对桑兰姐姐说》、《我和小动物的故事》、《神童王勃》……帮助学习爱学习,会学习,从晨会交流中增长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培养爱看课外书、会选择自己所需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 6、 与班级特色相结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色开展一些自主晨会。在选择晨会主题的时候,班主任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决策力,及时捕捉每一次晨会的契机.
二、晨会课的开展方式: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晨会课,主要原因在于晨会课形式单一,部分老师一人讲到底,不是提要求就是批学生,晨会课成了“批评课”、“斗争课”,无怪乎学生厌恶。从我校对部分教师晨会课的调查中也发现,现在一般教师上晨会课主要是单一的方式,单向的展开教育,例如,晨会课是老师一讲到底,这样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扼杀了学生主动性。晨会课要有灵活性,多向性,因此,上好晨会课,不要仅仅以教师为主体单向的方式展开,而要注重调动班级班干部的积极主动性。晨会的主要形式可以是:1、集体晨会:学校统一安排的周一集体自主晨会,周四的收听新蕾广播。2、自主晨会:以学生干部为主要组织对象,班主任给他们主题,让他们想办法组织好自主晨会,这样对于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是有相当好处的。晨会的组织方法可以有以下的参考:3、个性晨会:一堂晨会课必须明确一个教育目标,拎住一个主题内容,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保持教室内外清洁、养成饮食卫生等等。因为学生的注意点和接受强刺激不宜过多。只有集中一点,渲染强化,才能深入“生”心,切不能海阔天空,漫无中心,漫无边际。(1)问题讨论式:围绕一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各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形成班级的共识;(2)焦点辩论式:对有不同观点的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名是非。(3)新闻发布会:通过读队报队刊(或者其他报刊)上的一些新闻,展开学习讨论,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上一堂晨会课内容是根本,形式为内容服务的,特别要关注晨会课这种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评价的良好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