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的成语
❶ 赞美老师的成语30个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有:桃李争妍、后继有人、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德才兼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勤勤恳恳、良师益友、桃李芬芳、教导有方、辛勤劳碌、教无常师、良师益友等。
一、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译文】:我跟随的人,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
二、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译文】:像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人一样。
三、如沐春风 [ rú mù chūn fēng ]
【解释】: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译文】:“朱光庭到汝州拜见程颢州,一个月后回来。对人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四、谆谆教诲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自】:战国 孔子《诗经·大雅·抑》里的“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译文】: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
五、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自】:战国 孔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译文】: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六、尽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释】: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自】: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译文】:在这六个方面,对他们有好处,所以得到老师尽自己的心,竭尽自己的力量,把他的命。
❷ 形容老师的成语50个
形容老师的成语50个:
孜孜不倦、尽职尽责、才高八斗、诲人不倦、废寝忘食、一丝不苟、文思敏捷、聪明过人、青出于蓝、一鸣惊人、桃李争妍、后继有人、默默无闻、亦步亦趋、孜孜不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学无常师、良师益友、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辛勤劳碌、教无常师、能者为师、青出于蓝、师道尊严、研桑心计、一字之师、尊师重道、春风化雨、呕心沥血、为人师表、百年树人、鞠躬尽瘁、德高望重、有教无类。
桃李满天下、因材施教、先圣先师、桃李满门、兢兢业业、百世之师、勤勤恳恳、德才兼备、青蓝冰水、严师畏友。
(2)形容老师的成语扩展阅读
一、兢兢业业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自】: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厉害,自此都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敬小慎微、临深履薄、谨小慎微、埋头苦干、业业兢兢、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废寝忘食、脚踏实地
【反义词】纸上谈兵、马马虎虎、玩忽职守、敷衍了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责、醉生梦死、玩世不恭
二、呕心沥血
【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自】: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鞠躬尽瘁、用尽心思、挖空心思、煞费苦心、呕尽心血、忠心耿耿、处心积虑、搜索枯肠、费尽心血、全心全意、殚精竭虑、赤胆忠心、醉生梦死
【反义词】粗制滥造、敷衍塞责、敷衍了事、无所用心
三、鞠躬尽瘁
【解释】: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示为了国家,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义:臣只有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示例】: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死而后已、忠心耿耿、积劳成疾、鞠躬尽力、全心全意、呕心沥血、赤胆忠心
四、百年树人
【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自】:王淼《树人》古人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
【近义词】百载树人
【反义词】君子之泽
五、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府,看见世叔一丝不苟,世叔升迁就在指日。”
【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尽心竭力、精打细算、小心谨慎、小心翼翼、郑重其事、一板一眼、狮子搏兔、矜持不苟、一毫不苟、精益求精
【反义词】丢三忘四、粗枝大叶、得过且过、马马虎虎、东涂西抹、丢三落四、敷衍了事、草草了事、掠影浮光、偷工减料、浮光掠影、粗心大意
❸ 形容老师教育的好的成语。
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如沐春风、谆谆教诲、耳提面命
一、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译文】:我跟随的人,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
二、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译文】:像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人一样。
三、如沐春风 [ rú mù chūn fēng ]
【解释】: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译文】:“朱光庭到汝州拜见程颢州,一个月后回来。对人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四、谆谆教诲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自】:战国 孔子《诗经·大雅·抑》里的“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译文】: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
五、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自】:战国 孔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译文】: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❹ 描写老师的成语
描写老师的成语有:
一、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1.【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3.【示例】:敬宗忝~,而求谒中贵,他日无以见诸生。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
二、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1.【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示例】: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三、教导有方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1.【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2.【出自】: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四、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1.【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示例】:愈变愈妙,可谓~矣。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五、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1.【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出自】:《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3.【示例】: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❺ 形容老师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老师的词语有:
一、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1.【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3.【示例】:敬宗忝~,而求谒中贵,他日无以见诸生。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
二、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1.【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2.【出自】: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3.【示例】:~,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
三、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1.【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四、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1.【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示例】: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五、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1.【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出自】:《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3.【示例】: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❻ 形容老师好的品质的成语
良师益友、春风化雨、呕心沥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先圣先师、良工心苦、鞠躬尽瘁、为人师表、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和蔼可亲、无微不至
1、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春风化雨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受过良好的薰陶和教育的人,语言或行为让人感到温暖,如沐春风。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3、呕心沥血
【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自】:臧克家《老舍永在》:“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战国·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夫子循着规律一步步教导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战国·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有什么在我哦?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❼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关于老师的成语如下:
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诲人不倦:版教导别人权不知疲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师道尊严: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❽ 形容老师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老师的成语有:诲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文思敏捷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勤勤恳恳 、良师益友 、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 。
❾ 表示赞美老师的成语10个
【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研桑心计】谓人有理财的本领。
【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极言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和吃饭都顾不上了。今多用以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尽心尽力】犹“尽心竭力”,谓费尽心力。
【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系毫不马虎。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事情。
【桃李争妍】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亦作“桃李争辉”。
【后继有人】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潜移默化】为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亦作“潜移暗化”。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桃李满天下】比喻优秀人才遍天下。为到处都有。亦作“桃李遍天下”,桃李:亦比喻学生。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满城桃李】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unjs.com
【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
【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❿ 形容老师讲课好的的成语
形容老师讲课好的的成语有:
一、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1.【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示例】:先生~,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二、谆谆教导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1.【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2.【出自】:《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3.【示例】:父亲,您生前~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三、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1.【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1.【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2.【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
3.【示例】:尤其是谈她自己的儿女,那真是~,细致入微,没完没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五、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1.【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2.【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示例】: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 ◎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