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中国老师在英国

中国老师在英国

发布时间: 2020-11-22 04:46:34

① 有一个节目,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在播,就是说中国老师去英国学校教书,让他们穿中国的校服,学习中国的纪律

BBC 今年播出抄的纪录片《Chinese School》
英国广播袭公司(BBC)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据悉,BBC2台将于8月4日播放这部纪录片。

② 求片名:英国的一部纪录片,讲的是让中国老师给英国学生教学,而且要全部用中国式的方法讲课,结果很多英

英国广播公司(BBC)拍的吧??名字就叫《中国式教育

如何看待“中国老师赴英进行英国式教育”这部BBC纪录片

其实放松放松也没什么不好 自由发展么

在竞争不那么激烈 人人有学上 人人有工作的地方 这种自由发展是可以有可能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
但是跟中国肯定不适用 高薪职业就这么多 应试能力不行 必然失去很多机会

一种是痛苦的苦学;一种是放羊式的活学。前者总体质量高,后者个体质量高。当然,幸福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体制本来就不一样,压力也就不一样。成人世界都不同,更何况是孩子呢?英国人还有胆量做这种尝试,美国人估计上个一天就投诉无数次了。

我们的教育会让孩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不好啊我觉得,没有个性,墨守成规。

中国这样的教育是建立在人口超级无敌多,贫富差距超级大,社会福利超级低下,底层子弟除了读书或许有一线生机的情况下实施的。谁不知道英国的好呢?但是真的不可能在中国实行。英国孩子以后就算真的开挖掘机,也有很不错的薪水和尊严。中国呢?教育的目的都不一样。而这样的差异不能只看教育表面

孩子们的成绩不能说明什么,各个研究领域中国都差别人一大截!说明成年人的成就靠兴趣、创新,这都是年少时的挖掘的!最后一点,人各有志,社会也有分工,不能易一个标准去教育

中式教育擅长培育大基数中坚技术人才,而高级的创造型人才基本都是西式教育培养出来的

那些说中国教育还不错的 出来说说为何我国是山寨大国

教育究竟是选拔人才还是培养人才,这一点要搞清楚,一切都搞清楚了。中式教育偏重前者而西式教育偏重后者。

全世界的好学生其实都差不多,唯有刻苦努力,才能PK掉众多竞争者[拳头];当然全世界的差学生也都差不多,把责任推卸给教育者和教育方式,而自己是被埋没了“伟大才华”的可怜人

说到底 中国人多竞争激烈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教会你该做什么 你不能做什么 而不会关注你想做什么 无可厚非中式教育也有其独特性 其目的就是一个高考!教育需要随着时代 随意人类发展的趋势去变化。至于把中式教育在英国进行对比 甚至博弈,结果其实很明显,主体的不同是最大的关键点。

作为高考过来人,大学几年后,已经把那些基础知识忘的差不多了。你说中国教育有效率?没有兴趣的引导和启发,中国学生很难一直进步。

谁在我孩子面前装逼我就让他明白装逼的后果是什么,特别是侮辱性的话语或者行为~什么权威,什么纪律,都是扯淡。我的孩子只要聪明善良有生存之技就够了~童年就玩,使劲玩,玩腻了就休息休息接着玩!

我觉得可惜之处,是在于文中表现出的纪律是我们的天性,服从是我们的习惯。是啊,你在最有想象力的年纪,亲手扼杀了自己的。

国内的学渣想说:在国外上语言班时候,我是唯一的中国人,课堂很喧哗,只有我自己坐在前排按照中国的习惯认真听讲做笔记。我考试每次都是班级第一(虽然人不多),而且我不怎么复习,老师也很喜欢我。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有很多可以改变的地方。但它真的会给你培养出一种非常强的学习能力。

讲真,我还是喜欢中学阶段的中国式教育,说最简单的这些孩子连最起码的尊重老师都做不到[拜拜]我在一所每年有将近几十近百人考上清北的中学读的初高中(不是衡水),我不觉得我的同学们呆板枯燥其实都很有个性有想法,也都很拼命,而且老师们都非常尽职尽责敬业,回想起来很怀念很感激。

求别把中西教育的优劣看成非黑即白,西方国家公校私校学生的素质大相庭径,私校的孩子素质普遍优于公校的。而且为了考好大学,拔尖的孩子一样非常努力,老师也会spoon feed、开小灶。我现在就读某国top法学院,因为高考的时候录取线是全州前0.5%-1%的孩子,学习强度和头破血流的竞争气氛与国内高三无异

看来很多人被洗脑洗的很彻底啊,你们有没有质疑过为什么高官、富豪的小孩都送到西方接受教育?难道是他们良心发现,要让他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让你进入到上流社会吗?

只能说西方教育下的小孩思想是独立的,坚持自我原则和个性,创造性丰富,正是中国教育缺少的,因为一直都是老师教现成的

中国学生数学这么牛逼 那现在为什么没出一个世界上牛逼的数学家 那些数学牛逼的人才最后都去哪里

很多人多会说:中国的数学为什么要那么难,生活里只要买菜会算数不就好了吗? 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如果你只是想在生活里买菜的话…… 我觉得在人口压力这么大的国家里,祖国母亲已经是在尽力平等教育了,你们不愿学又有怪谁,大山里的孩子肯定不想只是用数学买买菜!

你觉得各种变态乏味不先进的教育体制下依然出现了大批让人刮目相看的天才。你得抱怨和躁动是因为你被你所瞧不上的体制刷了下来!

到现在都不清楚,学数理化的意义是为了背公式考高分,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的线性代数考了98,第一名,然并卵,现在已经忘光光,全部还给老师。相比之下,小学的100位内的加减更实用吧。

看了觉得这几位中国老师都很好啊。说不懂因材施教的,看不到老师积极的为缩小文化差异而改变教学方法么?如果还是小班教学,实验课也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的。最大观感时,英国小孩欠缺的不是基础教育,也不是课堂纪律,而是对学习的态度。

我个人觉得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比老外要强,但是到了大学,真的就差了好多,大学才是更重要的学习阶段

也许当英国等西方国家看到中国快速发展的成就,迷惑不解中国怎么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他们100多年要走的路,迷惑中国为什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迷惑中国人平时看起来一盘散沙关键时刻却可以团结一致。实际上秘密就隐藏在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绝对的服从绝对的纪律和惨无人道的竞争当中

如果将来我够有钱,我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并不是我崇洋媚外,一想到自己学生时代每天睡不足7小时,简直丧心病狂。现在每每路过学校门口都觉得那些学生好可怜,活的好痛苦!我生活在四线城市(中国最小地级市),电大文凭,就职于金融行业,月入过万。电视里那些学霸们还在到处找工作呢!

高考许多年后,我做到的最大极限是记起那一道道熟悉的题目,却做不到再一次的解答。

在中国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的确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有纪律,有效率,纪律好到just be quite。到了大学,老师总是希望他的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回应他的教学,学生从来都是不care。确实我们被教育得像机器,但我们还是成长起来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精神上的财富,可能下一代的孩子会轻松很多。

作为完全接受中国式教育的我,20多岁依旧没有人生方向,甚至很多时候分辨不清喜欢与否,上学的时候,我也多么想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而不是把他们固有的模式和价值观输出给我,自己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出厂的时候就出厂了,没售后,没检修。我无法评判中国式教育,只能总结到底它赋予了什么

纪律再好 排队加塞 看电影大声喧哗 这事咋破

中国也就死管教育,死服从,死听命
他们的生活压力也这么大,竞争也这么激烈的话,也会产生这样的老师的
我说的你看不懂么?中国学生高考后直接在中国上大学,有能力的,找得到工作的,大学毕业就去上班了。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继续考研。学理科的,生物的在国内不好混的全都想办法出国了。这就是中国的大学生,认可么?

在话说天下看过了,他们说英国人口基数少,人们的福利喝保障都到位,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毫无压力,所以学生有点懒散…

是啊,结果中国精英大多进入了政府部门,成了贪腐大军,这就是你所谓的成就,哈哈哈哈哈

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 我倒希望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能够有所调整,让中国的青少年学自己想学的,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学。 然而现在中国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小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更别说什么先进的教学模式,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理论知识再牛逼没有创新意识一样挂掉,赢在起跑线输在未来。只是个机器。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教育是一个教育机制。。。其实中国的教育是一个筛选机制,他把大部分从小愿意服从的人,变成了朝九晚五的普通人,用来稳定社会。而不愿意服从的人,一部分弱小的被干掉了,一部分强大的,在不断的老师家长的磨练中不断的斗争越发强大,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

中国在大学以前的教学质量,绝对是世界第一的!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到了大学就变质了,所以才衍生出很多孩子高中过后出国留学,如果国内大学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然后把整体工资提到国际水平,我想没几个中国人愿意出国。

就是中学管太死,大学才放松到知识都忘了!全部都还给老师了,如果大学也严格,考不好就不给毕业的话就好了。有问题的是大学学习状态。国外因为人口少,基本上都能上普通大学,所以他们基础教育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我们是严进宽出,大学基本都在玩。

中国的教育很大受古代私塾等教育方式影响,先把所有的知识道理让你死记硬背住,然后用一生去慢慢领悟。往往经历一些事情后便能够领悟一些道理。

初中高中竞争力高个毛,然而我上了大学已把一切知识都已忘记,并且我学服装设计并不知学高数有何用

我们的落后是在大学,突然一下的自我安排,纪律松散,迷失自己,然后又猛然进攻到研究生,又继续松懈着……此时的国外正逐步接近,赶超我们……这是一国的国情!

中国就是应试教育、重点都在考试、没有创新的思想。不过、比起国外这种自由式的学习,我们这种教育确实培养了我们的智商、纪律及其他综合素质,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式教育虽然让学生很累、可是确实培养了人才

中国老师上课特别枯燥,从小学到高中,只有一个老师上课最有趣,我们高一的语文老师,上课总是讲共产党的坏话,讲社会的现实,并且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搞笑,全班人最喜欢上他的课,而我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

个人觉得 中国的教育 注重基础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没学会走 又怎麼会跑呢 对吧? 尤其是学溜冰时 看见某些教练em。。。 不过说真的 疯狂刷题 脑海中只有学习的日子过後 真心觉得大脑愚钝了很多 也是累到麻木

只能说中国式的教育让我们一直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快乐的确很少,作为高中生,连发呆都是一种奢侈,甚至连抱怨都不可以。学校的种种行为就像社会的缩影,都不敢让人再相信什么、希望什么了。

应试有用么 人家学的是融汇贯通 而不是死记硬背 为了考试而学习一切是徒劳 科学发展是创造创新 而不是死搬硬套 为什么美帝掌握核心科技 国人要好好反思自己 而不是考试100分

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可以这么说,中式教育注重于应试,与纪律性。而英式教育注重与个性的培养与兴趣。但不知为何,有纪律(?)的没素质,没纪律(?)的有素质。

我们学习的东西,大部分人在毕业后用不上,但继续深造的人,往往已打好基础。所以,不能称之为无用,只是你没有机会用而已。

中国式教育下的英国人看起来跟多动症一样,结果未来发明是他们的,发现是他们的,或许他们的教育在于发展前进,而我们的只是在于钱罢了

国外的在大学之前都是玩,因为他们觉得18岁前是童年时间,但是他们不是简单玩,他们往往都是出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打工,比我们社会能力强许多,尤其是人际交往和礼貌上。大学后他们也开始学习,大学整个阶段和我们高三一样

没有畏惧就无法令人信服,这些孩子会畏惧中国老师什么?在中国,九年级的孩子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代课老师上课情况又能好到哪去的?个人觉得如果比赛在一年级进行会更好。

我们早六点半到校,晚上十点下晚自习,星期天早上还要去学校自习写作业,因为老师怕我们去上网,呵呵哒!一学期只有星期天下午在家,感觉家就是睡觉的地方而已,一天累的跟父母不想说话,一天困的上课都听不进去,然后我毕业了,就听学弟学妹跳楼的跳楼,还好我挺过来了

我相信磨难造就一个人坚强的意志的,也许在这以前,你们觉得中国式教育流走了许多创新性人才,但只要中国的经济条件变好,社会福利完善且稳定下来,如果还是以这种严厉教育进行下去的话,创新根本不是问题。你不信,可以看看现在的中学生的情况,是不是比10年前的中学生有层次多了,注意现在并未减负

英国这种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果进入高等教育,必然是精英了,因为他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否则就快乐的玩完了!尤其放在中国这种国情。很多人看不上的中式教育其实是拼命的把所有学生尽量的拉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避免两极分化,可是以后会发展成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的话,两极分化就严重了。

学习这个事看个人,国外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轻松,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学科,有的学生学的比国内学生还变态!一味压迫所有学生去学习,早晚吃官司!

小时候 不明白 为什么 我们要那样学习 他们总说学习是为了以后 当时真的不明白 现在明白了 就像很多人说的 中国人 14亿资源只有那么多 有的人当老板 有的人能当经理 有的人当职员 有的人打了一辈子工 你不努力 我们也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好的福利 不努力只能被努力的人挤到边缘

我真的觉得这是脑残啊,那些老师的理论是什么?你们要死记硬背才能学,要有纪律才能学,要xxx才能学,说白了,这些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要听我的才能学好,这就是道德绑架

高中数学不难,也有用,但是成了高考而用费空心思变出来的模拟题和高考题之后,它就变成纯粹为高考机制所用的无意义的东西了。

④ 作文前不久,一则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

中国女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 将学生训哭
“英国学生思想开小差”

虽然语言不是问题,但中英学生的差别还是让中国老师们大跌眼镜。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

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

“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来自西安的自然科学老师杨君(音)也有同感,她说,有一次,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

此外,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高福利制度养出懒汉?

至于英国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懒散无纪律,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

“他们将来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钱,他们根本不担心生活,”参加纪录片摄制的魏照(音)老师说,“但在中国,每个学生都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来才能赚钱养家。”魏老师还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很快他们就会看到情况大不同。”

杨老师则质疑英国学校的教学大纲,她说:“在英国,老师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去应付不同的学生,但在中国,就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在中国,你只有努力去追上课程进度。”

英国网友力挺中国老师

对于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他形容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

“在摄像机镜头以外,当你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样。”尼尔·斯托格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另外,尼尔·斯托格不认为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

尽管校长努力为自己的学生辩解,但英国网友显然更赞同中国老师的说法。

“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一位网名叫诺卡的英国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道,“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

另一位在伦敦的网友则略带幽默地留言道:“这些学生应该在有客人来访时表现得更好一些,校长为学生开脱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个老师。”

还有一位外国网友表示:“我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接受基础教育,中国老师说得非常正确。”

⑤ 五位中国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中式教育赢了吗

1:问题:

五位中国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中式教育赢了吗?


2:答案:

是的中式教育赢了! 中国老师也胜出!

英国熊孩子们在接受了整月的中式教学后...成绩完爆其他班...

下面是详细的比赛成绩,结果如下:


数学

中国班平均分:67.74

其他班平均分:54.84


汉语

中国班平均分:46.88

其他班平均分:36.46


科学

中国班平均分:58.33

其他班平均分:50


中国班完胜!

本来信心不大的中国老师这下开心了,而帅哥英国数学老师幻灭了...校长也尴尬了



3:以下是一些节目的截图和解说:


4:参考来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19/11/325430_493525711.shtml

⑥ 求最新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 就是五个中国老师去英国教书。中英字幕。

搜索网易视频,进入后搜索英国学生遇中国教育,出来的唯一结果就是,超清+中英字幕。

⑦ 英国邀请五个中国教师在英国拍的纪录片名字叫什么

没名字。应该是还没有完成

【2015年08月04日讯】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

据悉,BBC2台将于8月4日播放这部纪录片。英国教师荒中国老师去教学 BBC拍摄纪录片欲探讨教育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事情的起因,是BBC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他们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中国老师来上,并且全程跟拍,录制成纪录片。

⑧ 在英语课堂上,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对于学生的问候方式有什么区别

在英语课上,老师和英国老师对学生的问候方式是一个样子的

⑨ 中国老师在英国人物中的索菲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片面,五个老师去的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是不能代表真正的英国教育的,英国的精英教育都在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严格不比国内差哦~

⑩ BBC,中国老师来了说中国教育那么厉害,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不如英国大学,中国著名科学家没有英国多

中国教育厉害是指九年义务教育,普世教育,希望人人都刻苦学习能够成材;相比内较外国的容公立学校教育就十分水,搞什么快乐教育,那里的学生将来成材比例很低,而外国有条件的优秀学生基本都是去的私立学校,那里教育严格,并且他们很多比中国学生刻苦得多。
中国大学不如外国大学一方面是中国大学严入宽出,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混了4年,反正毕业很容易;而外国大学则相反,宽入严出(当然,这里的宽入是相对的,实际上英美有不少大学录取率远低于中国的清华北大等名校),从而让学生不敢在学校随便混。另一方面是外国的大学教育积淀了很久,有很深的底蕴在里面,这种氛围和丰富的教育条件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家与高校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原因类似。同时,往往一个非常开放的学术氛围会吸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到该国,从而形成科学中心。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中心依次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至今。中国现在以千金买马骨,不知道未来怎么样,有点期待

热点内容
面包的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9-16 16:23:11 浏览:778
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发布:2025-09-16 15:20:04 浏览:965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