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0-11-22 12:26:52

1. 对班主任的理解

班主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孩子在校的父母亲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照顾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徐哥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就班主任的工作就相当于父母亲非常辛劳,我们应该理解班主任的工作。

2. 对班主任工作有何看法、要求、建议

世上最小的主任是班主任,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是班主任。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磨砺、情感的洗礼,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牢牢把握好“严、勤”两个方面,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之中。
一、

1.严于律己
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尚未稳定,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可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先知先觉者,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行动的活字典,漫漫人生旅途中最值得信赖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以身施教,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崇高情操的重要性。教师不能严格自律,说一套,做一套,严于律生,宽于律己,即便你十分严厉,板着面孔,也无济于事.

3. 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工作建议

如果是作为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建议的话,那一般是从班主任在学生学习方面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还有学生在生活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建议

4. 对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

一、新时代的班主任必须要转换好四个角色
(一)班主任角色应从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当今的教育与过去的教育不同,当今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拥有特定专业知识的一个角色,转换成内涵丰富的多角色。要做到: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以及“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代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班主任角色应从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传统的教育一直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班主任在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遵守纪律,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质上并不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新时代的教育呼吁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倾听者”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完美地从权威性向对话型转换,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三)班主任角色应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在以往的管理中,学校都建议刚毕业的教师去向骨干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经验,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老教师的经验来管理。如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越严格、越苛刻,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果导致有的学生产生如过度自卑、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应该意识到:经验诚然重要,但经验并不同于科学,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学生是活生生、具有鲜明个性、发展着的主体,某种教育手段在某一时刻对某一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不适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经验为借鉴,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 认真分析当今社会所处的环境,寻求更适合这个时期的管理措施。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四)班主任角色由时代型向未来型转换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往往以当前时代的需要和服务为教育的重点,突出了对时代的要求和适应性,这样的教育往往忽略了教育功能的未来性,进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培养人才要放眼于未来社会以及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出能适应变化、有自主能力的未来人。
二、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与指导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一)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每次接新的班级,我都把班干部的培养作为首要的任务。
首先,选好班干部。我采取的是“激发热情、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竞选。在竞选前,我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一个
学生、每一个岗位都可以竞争。最后由学习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学生成班委会和团支部。
其次,加强对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指导。组建班委会以后,学生开展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分析以后遇见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等。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些独立的思考空间,要给他们独立的处理问题的机会。

5. 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有何感受或认识

谈谈对班主任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创新思维,打造和谐班风
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是创造和谐氛围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敬而远之,这样关闭了学生的心门,封闭了学生的情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班主任工作是心对心的工作,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班主任容易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班主任更应该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应、感情交融的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建设美好的班集体。
长期以来,我一直都把育人工作看得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然而更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自己是否能教育好学生,为什么我在的时候,学生规规矩矩,不在的时候班里有时就会一团糟呢?不经意走进了“新基础”,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全新认识,那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新观念,深深触动了我。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我终于明白,自己全身心地管理学生,靠班主任的威严来教育学生,并不能教育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旦脱离班主任的监管,就会不知所措,甚至会放任自流。新学期,我开始尝试着慢慢放手,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凡事与他们商量解决,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以前送完路队,我会习惯地去教室看看桌椅摆放好了没有,水、电、门、窗关了没有,教室地面扫得是否干净等,现在不用了,因为这些事情已经分配到了个人,他们做得比我好。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已经开始从凡事亲力亲为的操作型班主任,转型为“领袖”型的班主任了。
二、严于律己,注重情感教育
班主任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让爱心永驻心间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因素、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的程度各异,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差异。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看到一种普遍现象,即:优生受青睐,学困生遭冷落,倘若是品学兼“差”的学生,那所受的冷落就更深一层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所谓“差”,只不过是某些方面而已。在一本书中,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小布什总统上学期间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在一次回母校演说时,他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说:“你们很棒,继续努力!”对那些成绩相对差的学生说:“你们长大后也可以当总统。”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提醒我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有句古话叫“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确实如此。
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齐抓共管,寻求和谐共振
沟通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其实不管是育人还是教学,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的密切配合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自如。主要做法如下:
1.细心观察,及时纠偏。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宠儿,父母的期望值都很高,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一再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只会使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追求享乐,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德。
2.以人为本,诚信第一。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因此,教育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比如,以“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入手,使他们懂得这是诚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
3.主动沟通,以诚善待。家庭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学生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教授。因此,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并为他们作出榜样,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6. 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可以明白学生内在潜力和价值,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

其次,可以发现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能够明白家长苦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

可以结合校方的同事以及领导,与同事和领导学习有关经验。

7. 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抓学习。

现如今,学习还是学校班级教师的生命线,不抓学习,班级就出不了质量见不了效益。但抓学习从何抓起呢?我认为关键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班主任不容易找到抓手,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班主任还是大有作为的。哪些习惯?诸如进教室知道学习;课前几分钟知道该上什么课掏出什么书籍资料了做好上课准备;有自由时间知道自己拿出该做的习题作题;作题时不对答案不和同学商量;读书时知道用心读,在努力去背诵目标下读等。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班主任都忽略了。马上上课了,教室里乱糟糟的,门口窗口伸满了向外张望的脑袋,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坐下来拿出书的,哪怕上课了教师进教室了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这方面的习惯一点也没有,不知道是教师没有讲过还是没有注意到,有这样的坏习惯,一个班级要能够管理好才怪呢?

养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首先要思想上重视,教师学生都要重视,其次是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再次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开始要在教师持之以恒的监督下强行坚持,也可以个别培养几个模范标兵进行带动。具体方法个位班主任自己想办法,我不多说。一些老师开学一个月坐班的方法很好,度过第一个月,一个学期稳定。

第二,抓纪律。

近来,我忽然想到,班主任处理班级事物为什么会疲于应付呢?关键是在处理班级事物中我们更多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大家想想是不是,今天这个学生逃学了我们去找,明天那个学生打架了我们去调解,后天又有学生上网了逃寝了谈恋爱了,顾了东头漏了西头。我们整天做的“补漏洞”工作,做的是“杀毒软件”的角色,而不是“防火墙”的角色。班主任要想从差错事务中解脱出来,必须能够防患于未然,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性。但预见性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呀?它需要源于经验、知识、理论、反思、总结、设想等的坚实基础。

就像疫苗不一定什么地方都有什么病都能够防一样,有时我们不能够超前预料,我们的功力还达不到,怎么办?那你就泛泛地去抓德育工作,抓学生的思想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所有方面的光源。”德育工作抓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学生毕竟很是单纯而纯洁的,抓德育抓思想很容易。

抓德育要抓班风建设,营造一个班的良好风气和正气。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这方面抓好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学习劲头就会焕然一新。

抓班级建设,有从爱心入手的,有从严格要求行为入手的,有从指导学习方法入手的,有从指引思想发展入手的,有从班主任自身的尊严和威信的构建方面入手的,就如李老师的班级,在学生的评价中几乎全员通过,这样的班级就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班主任说话布置工作就有威信有感召力。抓班级建设,首先,班主任对班级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真正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其次,要带头竭力维护和构建班级的荣誉和名誉;另外,要对学生的成长抱有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对我好。

8. 请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结合上文,谈谈您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答: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作为班主任工作更为艰巨,班主任是学生入校时的第一个老师;班主任是学时在校时最常见的老师;班主任是学生离校时最挂的老师。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思想的修养和自身文化的塑造,成为每位学生学习的好榜样。给学生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在平时应经常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正确领导学生学习,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的工作既是艰难困苦的,又是快乐温馨的。在班主任的呵护下,教育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的国家培育出新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班主任的工作是伟大的,是崇高的,是值得大家尊重的工作。

热点内容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