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李斯的老师

李斯的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7-12 10:08:18

㈠ 荀子是不是李斯的老师

荀子是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韩非子和李斯是战国时代法家的集大成者,一个从理论上阐述了法家的观点,一个在实践上运用了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荀子虽然属于儒家,但其思路更接近于墨家与法家,而与孔孟不同。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所谓的恶其实不过是人的自爱好利、趋乐避苦等非道德本能。非道德并不等于反道德,相反,通过圣人的“化性起伪”,人类被引向礼义社会。“化性起伪”是从非道德的本能走向道德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利益博弈过程。法家源于儒家.孔子之后,孟子与荀子同为儒者,但孟子发展了其仁的思想,荀子继承并发展了礼的思想.荀子把礼规格化,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并把礼作为一种社会标准,这样一来,法家思想已经起步了.荀子是法家的先迹.其学生李斯,韩非子更是发展了这一学说.综观看来,法家是儒家学说中一部分的极端化.因而,法家不可避免地带有儒家的痕迹.儒家强调三纲五常,君为臣纲;法家认为君王是一切权利的集中,应该区别.二者都为君王的合法性合理性作辩护.大而化之,在历史的漫漫演变中,法家已和儒家融为一体.法家缘起本就是儒家的一部分.墨家是一门显学,其主要特点为兼爱,非攻,急人之难.墨子就曾经游说楚王不攻宋.兼爱,与儒家的仁和非常接近.但墨家后来的演变,是任侠仗义.对当时的统治者既无作用,又有可能成为政府的敌对势力,故而战国诸国并不提倡.其后,墨家日见消亡.而延续下来的表面上看是孔孟之道,实则是外儒内法的荀子学说。

㈡ 李斯做过秦始皇的老师吗

没有,他起初是秦国客卿。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㈢ 请问李斯、韩非子的老师是谁另外介绍一个他们两个的事迹…

李斯,韩非子的老师是荀子,韩非子比李斯迟入学3年,说来李斯还是韩非子的学长呢。流血的仕途里介绍的很详细。。

㈣ 荀子真的是韩非和李斯的老师吗

荀子是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虽然是儒家学派,但是在倡导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出生,是战国末期的赵国人,名况,字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李斯的老师扩展阅读: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

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㈤ 秦朝李斯的师傅是谁

秦朝李斯的师傅是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㈥ 李斯是旬子的徒弟还是鬼谷子的徒弟历史上有几个李斯

李斯,是我国秦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专门针对李斯的传记。李斯的一生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那么李斯的老师是谁呢,他师承何门使他政绩赫赫呢?

李斯辅佐秦王,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了秦国的宰相,这和他自幼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是分不开的。荀子是先秦的最后一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上承孔孟,下启汉儒”,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受到的儒家思想熏陶更深,在他的法家思想中,还夹带着儒家的某些思想。但李斯不同,李斯虽然师承儒家,但是他认为,儒家的思想过于迂腐。
李斯的老师虽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李斯并没有把他的思想进行继承和延伸。不过李斯对于朝局分析的十分透彻,秦国有野心想要称霸天下,诸侯分裂,矛盾激化,儒家学派是不和适宜的。他的法家思想在秦王灭其它诸侯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一统天下,李斯封为了宰相。
秦国统一天下后,百废待兴,李斯依然认为儒家的治国道理不适宜国家的繁荣昌盛,他奉行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和文字。但李斯没有将老师荀子的思想全部摒弃,在他做宰相,百官朝贺,风光无限时,常常用老师的话警醒自己“物忌太盛”。
秦朝李斯
很多人一定看过《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吧,那么大家一定还记得剧终李斯这个人物吧,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山东六国,之后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且制定了一套秦法。可以说的功勋卓著,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害死扶苏,让胡亥当了皇帝。那么历史上秦朝李斯是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秦朝李斯吧。

当然《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中的李斯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李斯字通古,他出生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年轻时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业有成之后想成就一番大事,于是来到了秦国。他劝说秦王嬴政要图谋富强灭掉各国诸侯,成就帝王大业,被任命长史一职。后来他建议秦王派人带着重金去山东六国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被任命为客卿。之后嬴政要驱逐其他国家的客卿,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被秦王采纳后,升任他做了廷尉。可以说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国统一后,他建议嬴政使用皇帝称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被任命为秦王朝第一任丞相,之后他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制定秦朝法律条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度。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稳固了秦朝的统治根基。
虽然李斯的贡献很大,但他也有很多污点,那就是和秦始皇一起制造了历史著名的“焚书坑儒”惨案,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文化的摧残很大。同时他和赵高合谋害死扶苏,让昏庸而且非常残暴的胡亥当了皇帝,直接导致了秦朝前后短短十几年就灭亡的结局,这也就是历史上真正的秦朝李斯。
李斯法家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人,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封为丞相,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秦时明月》李斯
李斯师从荀子,学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到秦国结交了吕不韦,并被任以官吏,李斯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他对秦王谏言说“秦国现已强大,是时候扫除六国,完成帝业,统一天下了”。他的一席话被秦王采纳,并封他做了客卿。虽然之后也有些曲折,但是李斯达到了他的目的,被秦王赏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李斯等人的帮助下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原,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秦国统一后,如何管理辽阔的疆土成为问题,在众大臣都在复议王绾实行周天子分封制的时候,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要求实行郡县制,于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大小郡县,统一管理。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所奉行的就是重法轻儒的思想,他向秦始皇谏言,认为儒生造谣乱国,扰乱民心,不利于天下统一,最后他还把一切都归于读书的缘故,于是历史上残忍的“焚书坑儒”就上演了。李斯制定的法律相当严苛,除过医药、卜筮之书,其他文献古籍统统烧掉,有敢再谈论诗书者,就让尸体暴露街头;一人有罪,父母兄弟皆受刑罚;官吏知道而不检举的视为同罪。
李斯最后扶持公子胡亥也是因为扶苏公子尚儒,而他要实行“督责之术”,所以只有像胡亥那样的君主才能让他为所欲为,随心所欲。此后“杀人多者为重臣,残忍者为名吏”天下一片怨声,敢怒不敢言。

李斯韩非是同窗,都师承“荀子”,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韩非的死与李斯脱不了干系,历史上对韩非的死有两种说法,但是大家更倾向于第一种。李斯韩非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斯韩非向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后,综合了其它国家的实力,决定为各诸侯效力,李斯的法家思想很快得到了秦王的重视。韩非子虽然有口吃,不善言论,但是他的著作深受当时的君主们欢喜,秦王也读过诸多他的著作,十分欣赏。
韩非子本来是效忠韩国的,但韩国君主对于他的言论并没有采纳,韩非受挫,见同窗李斯受到秦王的重视,决定前去试试。秦王本来就十分欣赏韩非,而且韩非比李斯本领大,更加引起了李斯的恐慌,李斯怕韩非会威胁到他的前途,于是在秦王面前嚼韩非的舌根,说韩非与韩国君主亲近,不是真心为韩国谋划,我们不能重用他,而且还不能放走他,应该把他杀掉。而且韩非得罪了同样受到秦王重视的姚贾,在两人的陷害下,韩非不得已吃了毒药,自杀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斯韩非作为同窗,李斯很想让韩非留在秦国,帮助秦国统一大业,但是韩非的《韩非子》将帝王之术分析的过于透彻,引起了秦王的忌惮,而且在韩非所著之书中,有的建议不适合秦国的发展,大臣姚贾的陷害,秦王将韩非收押入狱。虽然李斯真心想救韩非出来,还帮他上书秦王,但秦王铁心想杀了韩非以绝后患。

㈦ 韩非 李斯的老师是谁

他们两个呢
都是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的学生
荀子网络
http://ke..com/view/2776.htm
李斯网络
http://ke..com/view/25990.htm
韩非网络
http://ke..com/view/25728.htm

㈧ 李斯的老师荀子如果知道他后来做的事,还会愿意教他吗

这个有点说不好,其实我对于荀子了解的不是很多,有可能愿意有可能不愿意吧,不过排除了这一点,即使荀子不教李斯,李斯这么一个热爱学习而且又这么聪明的人,在宫里摸爬滚打几年也就混出名堂了,又不是说没有荀子教的哪些就没办法在宫里混了,其他人所有人也都没有学习荀子的东西,不是也照样在宫里混的如日中天的嘛,这种事情是难不倒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的。

看过荀子的一些文章,荀子是一个儒家的第三代代表人物,而李斯其实是偏向法家的,所以李斯其实从其他地方也学了很多东西,并不是一直在用儒家思想。

㈨ 李斯的故事

1、统一度量衡:秦统一之前,中国的度量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国诸侯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了不同的计算单位和不同的计算进制。为了有效地统一制式、划一器具,李斯又从制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证度量衡的精确实施。这是秦王统一中国,李斯位居丞相之后的又一惊世之作。而它的影响不言而喻。几千年来,无论朝代更迭,这种计量方法从无更改。甚至时至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依然还有它的身影。

2、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全国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字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刻画文字的萌芽,经过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成长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3、废分封:李斯提出郡县制,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已经统一了,再立许多国,不利于统一,安宁也没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见。于是,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4、修驰道:公元前220年,统一中国一年有余的秦始皇渐感隐忧,庞大的中央集权要想在辽阔的疆域上政令畅通,物资交流便利,就必须改变以往的交通条件。此时,深谙皇上心思的李斯又立刻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就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的运动在全国展开。

5、妒杀韩非: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韩非,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秦王轻信李斯,把韩非打入大牢。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拓展资料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㈩ 李斯的老师是谁

李斯的老师是荀子.荀子是儒家,可是李斯却是搞法家的,欺师灭祖的家伙谢谢采纳

热点内容
干电池化学 发布:2025-09-18 16:30:48 浏览:733
何猷君怎么读 发布:2025-09-18 16:07:13 浏览:158
2017个人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18 16:04:58 浏览:8
教师资格证统考一年几次 发布:2025-09-18 14:01:59 浏览:92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发布:2025-09-18 07:59:57 浏览:944
师风师德评价表 发布:2025-09-18 07:01:17 浏览:886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