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老师的手语

老师的手语

发布时间: 2021-07-12 11:26:13

老师用手语怎么表示

双手五指撮合,指尖相对,在胸前摇动几下,意即“传授”;一手伸拇指贴于胸前。

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还有无法言语的人(即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

古代就有手语的存在,并非专为聋人所有,古人靠手势来传达沟通意见,而后才慢慢产生语言。古人以打猎耕种为主,社会上需要遵循的规则也少,因此聋哑人较能适应生活,但文化发达后社会进步,抽象的符号也多,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只好藉手语来表达沟通情意了。

(1)老师的手语扩展阅读

沈玉林在他的《中国手语与常用手语表意法比较分析》中认为手语表意主要有摩状、会意、指示、借代、综合等。摩状指模仿事物的形状。会意是将一些不宜直接模仿的或比较抽象的事物,采用与这类相关联的事物来间接表达词语的意义。

指示就是用手指直接指点(指向)所表达的事物。借代就是直接借用有声语言的语音或字形,用拼打指语或模仿字形、书空字形等的方法来表达词的意义。

在了解了这些特点之后,就很容易弄懂聋人打出来手势的意思了。如用手直接指着身体的某个器官来表示该器官;根据用手模仿出来的事物的形状来判断该事物的名称。 在构词法上,手语有词根和词缀。如由一个“女”的词根,可以构成“姐姐”、“妻子”等词。

手语句子里也有主谓宾、定状补等成份;有主谓、主动宾、主动补等句子结构;也有宾语前置、定语倒置、状语倒置、省略句等常用特点。在掌握了手语的这些特点后,就能更好地理解手语,学习手语,甚至在有些词不会时可以根据手语的特点和规律自创手语。

② "老师,您辛苦了"手语怎么弄急需答案!~~~

老师:一手伸拇指贴于胸前。您:一手食指指向对方。辛苦:(一)一手握拳敲打另一侧臂部,脸现倦容,表示劳累之意。(二)一手拇、食指相捏,置于嘴边,脸上有苦味状。了:一手食指书空“了”字。看不懂的话请复制网址上看: http://www.spe-e.net/shouyu/

如何成为一名手语教师

首先,你要取得教师资格,也就是要有教师资格证,不是学会了手语就可以去做特殊教育老师的;
其次,因为你本身不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所以一定要弄明白什么叫做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包括很多,像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学习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有所涉猎;
第三,要学习心理学,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去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心理学都有专门的书籍,像普通心理学、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学等等;
第四,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涉猎的内容,包括德育、美育、智育,怎样备课、上课等等;
第五,特殊教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你所面对的是一些非聋即盲的孩子,正因为是孩子,所以你要有一颗爱心,在我们看来一个再简单不过问题他们有可能会很难理解,一道题或一个句子,一节课的时间或许都不会搞明白,所以你要有耐心。再者,孩子们很可爱,但是工作比较累,也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但是我相信,当你听到一个聋哑学生开口叫你老师的时候,你的心里肯定是快乐的,这就是成就!

④ 幼儿教师上课的形象手语都有哪些

(一)手势语的分类

1、指示手语:指示手语指教学中用于组织、指导幼儿学习的手语, 一般用于维持教学纪律, 引起幼儿注意。指示手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十分必要。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 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 教师在传递信息时辅以手势语, 可以帮助幼儿在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势语来联想有声的语言, 从而牢固地记住学习的信息。

幼儿年龄小, 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 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 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

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 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便对教师 “ 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 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 “ 举手发言”的反应。

2、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 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情感手语能强化教师表达的思想情感, 进一步沟通师幼交流, 营造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心理学表明, 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幼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易于受到 “ 环境助长作用”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 进行创造性学习。

比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 教师翘起大拇指, 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 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 事前没有设计。因此, 情感手语具有及时、适度的特点。

3、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 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 通过形象手语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姿势, 就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绪。还可用形象手语生动地解决一些抽象问题, 比如用两手臂大幅度的画弧表示大, 用两手交叉在双臂处摩擦表示冷,等等。

(二)幼儿园教学手势语的技巧

明确、精练、自然、活泼的手势语虽然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是, 手势语使用并非越频繁越好,运用手势语要讲究技巧。应与教学目的一致。手势语是教师情感、意图的真实反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自然引出, 切忌无意义的“ 乱动” 。

1、常用手势语的含义有:

  • 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鼓励;

  • 食指放在紧闭的嘴上表示休息、安静;

  • 手心论文格式向上、轻轻抬起表示起立;

  • 手心向下、轻轻按下表示坐下等。

  • 这些手势语常用于维持纪律, 因而应该相对固定, 以便幼儿领悟其中的含义。



1、讲求艺术性。教学中的手势语与生活中的手语不同, 带有很强的艺术性, 需要体现美感。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手势语的提势。所谓提势, 是指手势语的发出动作。手势语的动作表现非常丰富, 但是贯穿于各种手势语运用中的基本提势只有一种: 一般手势语的发出, 都是手臂贴身而起, 沿身体曲线向上抬至和肘基本平行的位置, 然后再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以不同的方式、速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出。从美学角度看, 提势是手势语运用的基本蓄势, 使手势语不显得匆忙、直板、僵硬, 富有蕴藉、丰厚的魅力。如果提势过低或没有提势, 手势语就失去了这种蕴藉之美; 如果提势过高, 尤其是下区位手势提势过高, 则会显得机械、呆板。只有适时、适量、适度的手势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避免消极手势语。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手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无意义地动着, 这样做不仅不能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还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有的教师则双手插入口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辅以任何的手势; 还有的教师会下意识地做揉眼睛、抠鼻子的小动作。这些都属于消极的手势语,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对班级的管理, 教师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克服和改正这些小动作。

⑤ 老师,您辛苦了"手语怎么弄

史培军说,我首先要说一个背景,我国根据国家标准,对任何一次灾害后,人员的伤亡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遇难的人数,第二类是现在确定不了他是不是遇难了

⑥ 老师好用手语怎么打

老师:(一)双手五指撮合,指尖相对,在胸前摇动几下,意即“传授”。(内二)一手容伸拇指贴于胸前。
你: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好:一手握拳,向上伸出拇指。
自然手语的老师有很多种,像齐齐咻咻说的是一种,我们学校常用的老师自然手语:一手伸拇指贴于胸前,两下。有“先生”的意思。

⑦ 记住你亲爱的老师手语怎么样表示

记住抄 一手打手指字母“J”的指式,碰两下前额,表示“记住”。
你 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爱 一手轻轻抚摩另一手拇指指背,表示一种“怜爱”的感情。
的 手指字母“D”的指式,既单手握拳头。
老师 (一)双手五指撮合,指尖相对,在胸前摇动几下,意即“传授”。(二)一手伸拇指贴于胸前。

对不起,我只会这些。

⑧ 老师用手语怎么说

谢谢:一手竖大拇指,其余四指握拳,大拇指弯曲两下。
您:可以省略
老师:双手五指撮合,指尖相对,虎口向上,放在胸前,同时向外甩动两下。然后一手竖拇指,手背向外,贴于胸前。

⑨ “老师”用手语怎么打

老师的手语是:双手五指撮合,指尖相对,在胸前摇动几下,意即“传授”。

⑩ 手语老师的意思是什麼帮帮忙 谢谢

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 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的人(即聋哑人,以下简称为听障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而手语老师就是负责教导手语的老师。

热点内容
教师资格证统考一年几次 发布:2025-09-18 14:01:59 浏览:92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发布:2025-09-18 07:59:57 浏览:944
师风师德评价表 发布:2025-09-18 07:01:17 浏览:886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