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李如松的老师

李如松的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7-12 21:50:29

❶ 明将李如松的老师是谁

明朝将领李如松的老师是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专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属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绅家庭,徐渭出生百日,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72岁的徐渭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离开人世,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门外,是那副流传千古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❷ 李如松的爹是谁

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汉人,明朝后期将领。镇守辽东30年期间,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万历四十三年卒,享年90岁。

❸ 李如松与徐渭的关系 李如松与李舜臣相比谁更厉害

李如松,中国历史名将,著名大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以武举承父荫授官之后,因其骁勇善战,一路高升。后来更是指挥了历史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的前两征,而闻名于世。
万历二十年,平定宁夏哮拜叛乱,万历二十一年,率军东征朝鲜,打破日本占领朝鲜,进而侵略全中国直击南亚的野心,取得了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此后以抗倭闻名,成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万历二十六年,出任辽东总兵的李如松,在追击蒙古部落中,因被反叛的部下出卖,被敌军率大军俘虏,轻骑出塞的李如松,经过顽强拼搏之后,壮烈牺牲,享年五十岁。李如松战死后,万历皇帝悲痛不已,追赠少保、宁远伯,赐谥“忠烈”,并为其立祠。
徐渭,生于公元1521年,去世于公元1593年,绍兴府山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天资卓绝,多才多艺,并且能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成为后世典范,极为罕见。
徐渭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虽然文学出众,但是却在科举方面屡屡碰壁 ,一连八次考试,皆以失败告终,“再试有司,皆以不合规寸,摈斥于时”。后成为胡宗宪幕僚,为其出谋划策,抗击倭寇。胡宗宪被攻讦问罪之后,徐渭受到牵连,因精神不稳定,错手杀掉继妻张氏,因此入狱。
徐渭出狱之后,看淡红尘,隐居山林,靠卖字画为生。因其不喜官僚贵族,因而拒绝为他们作画,所以卖画所得,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年老之后,孤独死去,去世的时候,身边仅有一老狗相伴,很是凄惨。
要说李如松与徐渭的关系,一是两人都曾抗击日本,二是徐渭可以算是李如松的老师。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6》中曾经说过,李如松的父亲,曾经聘请徐渭来交过李如松和李如柏两兄弟。而以徐渭之才,的确够资格教导两人,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
李舜臣是明朝著名将领,在如今的韩国和朝鲜都享誉盛名。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曾经提到过的龟船就是李舜臣所创。
李舜臣,字汝谐,号德水,日本入侵朝鲜时期曾数次成功阻击入侵的日军,其中鸣梁海战是世界航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外还有闲山岛大捷、露梁海战。李舜臣在露梁海战中牺牲,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是被朝鲜人民赞扬的民族英雄。
李如松和李舜臣在抗击日本侵略方面,都极有建树,对于十六世纪收复朝鲜领土,抵抗日军都作出重大贡献。在同一时代发光发热的两个人,自然不可避免的被后世人拿来比较。许多人都很好奇,李如松和李舜臣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
首先,李如松和李舜臣都是勇猛无敌的将领,但是两人一个是陆军统帅,一个是海军大将,分属不同类别,本身并没有可比性。但是李如松通过平壤攻坚战和碧蹄馆战役,打的日军落花流水,仓皇而逃,用四个月时间,就收复了朝鲜的绝大多数领土,应该是比李舜臣要厉害一点的。再加之李舜臣先是退居,后重新出山,马失前蹄,殉节牺牲,就使其传奇性大打折扣。所以两人真要相比,私心里是偏向明将李如松的~

❹ 李如松的师傅是不是徐渭

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6》:
1、李如松、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曾聘请徐渭教专导他的儿子,也属就是说,徐渭相当于他们的老师。
2、二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少。无论职业还是年龄,他们相差甚大,但他们真诚相交20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感情至深,传为佳话

故:良师益友!

❺ 李如松的夫人是谁

李如松娶了三个妻子,第一个马氏、第二个吴氏、在山西任总兵时娶了武氏,俱被明朝封为夫人。在(朝)(鲜)时还有一个侍妾琴氏。

❻ 关于李如松这首诗的详解

在明代,以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东李西麻”,万历三大征,李如松指挥了一个半,攻,必克,战,必胜,综观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碧蹄馆遭遇战打的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明史中称赞到:“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他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理,他桀骜不逊,待人粗鲁,但这些丝毫无损于他的成就与功勋,因为他是一个军人,一个智勇双全、顽强无畏的军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赠朝鲜都休察使柳成龙: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四百年华已过,纵马驰骋之背影,依稀可见。
兄台所提的这首诗是我国大将李如松在率领大军包围平壤城之时作诗一首: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探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不过很可惜,这是他的绝命诗,因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卒年五十岁。一代名将,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我帮你意译一下吧:
将军作此诗时已至晚年,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又是一年春来我虽老心志犹在,这次锄妖(民族战争)未必能活着回来
谈笑间可以诚恳地说出这次出征可能并非胜算,虽说梦里时常惦记着策马出征。

❼ 谁是复兴老师中的四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
杨慎 (被贬四川,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 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代超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
解缙 (是《永乐大典》总编纂管)
徐渭 (兵法计谋、诗、书、字、画、曲、小说样样精通。胡宗宪的幕僚,名将李如松的老师),
评选标准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评选标准是诗词曲赋

❽ 李如松是如何成为统帅的

现如今,提到万历年间,大部分人肯定都会知道著名首辅张居正,抗倭名将戚继光,刚正不阿的海青天海瑞,以及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明神宗。但是还有一位牛人却被世人给忽视了,他就是在万历三大征中有两个是他担任统帅的军二代----李如松。

李如松历史形象

李如松公元1549年出生,卒于1598年5月8日(在战场上阵亡的,达到了军人的最高荣誉),字子茂,号仰城,是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唐末年间为了避乱跑去朝鲜半岛的汉人。是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将二代呀)。年少时便跟着他的将军爸爸李成梁学习军事(起跑线上就已经冲在了普通人的前面),更厉害的是牛人徐渭也曾做过他的老师,教授他兵法韬略。后来可能是在徐渭那学的差不了,于是就跑去参加了武举考试,轻松考上了明朝的武进士。在吏部官员政审(政治考察现在叫做政审)这位武进士的时候发现,他父亲为辽东将军,政治上就加分了。于是李如松被授为部指挥同知,派去宁远伯勋卫镇守。后来就开始慢慢凭借战功升迁为署都督佥事,担任了明朝王牌部队神机营的右副将。

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592年,这时的李如松已经是山西总兵了。这年2月原宁夏镇副总兵拜(鞑靼人,东蒙古族)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密谋勾结发动了叛乱,叛军连续攻克占领了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明朝政府震动,随派军去平叛,没想到派去平叛的几支军队都打输了。是年4月,朝中有人举荐了李如松,朝廷随即任李如松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帅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明朝有九大边镇,李如松这时就统领了4个)等军队去进行围剿叛军。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一征。等各边镇军队集结完毕,6月,李如松率平叛大军抵进到了宁夏与叛军对峙。7月,命令平叛大军麻贵部出击蒙古河套部落,击败后追奔至贺兰山,将蒙古河套部落全部逐出了大明边境,就这样剪除了拜叛军的外援。与此同时,各路援军也已经抵达宁夏城下并将宁夏城团团包围。李如松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和宁夏城防之后,随下令决开黄河,水淹了宁夏城。这时宁夏城内已经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叛军失去外援,内部开始发生火并。9月16日,宁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攻入城内,拜在亲手干掉了两个属下后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是为震慑其他观望的蒙古部落,还是下令尽灭拜族。从此,宁夏叛乱全部平息,大明直到灭亡,也未发生其他蒙古部落的叛乱。

同年4月末,日本国权臣丰臣秀吉出动九军共20万大军渡过对马海峡在朝鲜釜山登陆,开始武力侵略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丰臣秀吉一路攻势凌厉,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得意忘形的丰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认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大明属国臣服朝贡。消息传来,大明朝野一片哗然,万历帝认为必须出兵教训一下日本人,决定出兵朝鲜。7月,第一支抗倭部队出征,统帅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部队中伏损伤惨重。

万历皇帝

12月,刚刚结束宁夏之战的李如松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明东征提督,统帅蓟、辽、冀、川、浙诸军(又统帅了3大边镇的部队),即刻东征抗倭援朝。同时还任命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担任副总兵职务(真是上阵父子兵,杀敌亲兄弟呀),同军前往。12月中旬,李如松的带领明军誓师东渡参加了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这就是“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七日,明朝的东征大军抵达了平壤城下与日军交锋,平壤一役日军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明军阵亡796人,伤1492人。此战明军与日军的伤亡比达到了1:15,明军大捷。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正月二十四日,爆发了的碧蹄馆战役。碧蹄馆是位于汉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一个驿馆,李如松的到来将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驿馆载入到了世界战争历史的史册。此战明军阵亡264人,斩获日军首级1767人。经过两次与明军交战,日军已经失去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12万日军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龟缩一团,不敢出战,而明军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强攻,于是双方在汉城一线展开对峙,一时间战局似乎陷入了僵局。

但是,这种对峙局面很快就被李如松给打破了。原来李如松得到情报说:“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贮了朝鲜数十年的粮食,汉城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于是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就这样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夜袭龙山之战的精彩我认为是可以与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夜袭乌巢相比的。日军军粮一失,朝鲜半岛的日军全线被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久,便被迫与明朝、朝鲜达成停战协议。4月28日,日军撤出京城,5月2日,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交还了俘虏的朝鲜二王子。李如松于4月19日率明朝东征军开进京城,5月15日收复了庆州。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此役,东征大军在入朝参战的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汉城)三都。

同年12月,李如松回朝廷述职,被朝廷加封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如松升任辽东总兵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4月,鞑靼土蛮进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准备直捣鞑靼的老巢,结果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终年五十岁。完成了一名军人最荣耀的一刻。

万历皇帝闻讯后“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他立祠,并以其弟李如梅代总兵。

热点内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发布:2025-09-18 07:59:57 浏览:944
师风师德评价表 发布:2025-09-18 07:01:17 浏览:886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