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金曼老师

金曼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7-13 08:02:32

如何寻找快乐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努力就精彩!
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
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
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
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
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
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
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
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最后最你快乐、幸福!

② 英雄联盟金曼是谁演的

王珂饰金蔓

关键词——冷静淡定、娴静淡雅、内心强大、识大体顾大局

女,时年27岁。中共党员,地下党特别联络员。

金蔓是上海女子教会学校的英文老师。不同于一般女人,身上带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总是安安静静的犹如夏日里的溪水一般,清澈恬静。她对于感情,理性、矜持。金蔓的恬静气质从一开始便深深的吸引了欧天泽。

王挺饰欧天泽

关键词——双枪霸主

玩世不恭、张扬、机敏、不羁、清高、略带公子哥习气

男,时年25岁。五人短枪特战队队长。

其父欧惠民时任上海特区副区长。欧天泽身为官宦子弟,早年被家父送往日本,期间潜心研究日本的历史、哲学、文化等。回到上海后,被父亲安排进入上海中央宣传司外事组做日文翻译工作。表面上,欧天泽是一名纨绔子弟,实际上他的真正身份却是抗日短枪特战队队长,一名出色的书生杀手。

谢孟伟饰余文墨

关键词——武功强人

仗义、冲动、有血性、江湖气、邪门歪道、花心大少

男,时年24岁。五人短枪特战队队员。

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余文墨,受到了父亲身上江湖气的感染,同时也造就了他大大咧咧,冲动仗义的性格。余文墨脾气暴躁,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易冲动,但是对待弟兄重情重义,可以为了兄弟肝脑涂地。在余文墨的语录中“女人如衣服,金钱身外物,唯有兄弟如手足”,这便是余文墨大少爷最好的写照。

胡洋饰安晓晔

关键词——兵器达人

刚柔并济、婀娜多姿、善交际、有手腕、善掩饰、有洁癖

男,时年24岁。五人抗日短枪特战队队员。

安晓晔在江浙一带是小有名气的昆曲旦角演员。利用自己的名气和身份做掩护,看似不经世事,潜心于昆曲艺术,实际上,安晓晔善用兵器暗器,动作柔美隐蔽。同时,袖珍手枪也是他的法宝之一,总在不经意间给人致命一击。他温和谦逊,举止婀娜多姿,给人一种不经世事的神秘之感,从不胆怯也从不鲁莽。

谢承均(中国台湾) 饰 小藤一郎:

关键词——内向、缜密、冷静、阴狠

小藤一郎和欧天泽是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期非常好的同学加挚友,虽家中条件远远不及欧天泽,但在小藤一郎的内心深处坚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一天。他看似温和谦逊的性格下,其实伪装着冷酷和阴暗的内心。毕业后他迅速成长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得力的年轻爱将,初到中国,便遇到了最为强劲的对手,竟然是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欧天泽。

周楚楚 饰严美雪:

关键词——活泼外向、活泼任性、敢爱敢恨、大小姐风范

女,时年20岁。上海伪治安总署督办主任严德望女儿。

严美雪天生丽质,身为上海伪治安总署督办主任严德望的女儿,从小生活无忧,是严德望的掌上明珠。从小,严美雪与欧天泽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在严美雪眼中,欧天泽就是她未来生活的全部,敢爱敢恨的严美雪从来都天真的认为,自己和欧天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自己也理所当然的将会成为欧天泽的妻子。

魏炳桦饰圭由诚一

关键词——无敌狙击手

固执、孤僻、不善沟通、我行我素、作风正派、一本正经

男,时年26岁。五人抗日短枪特战队队员。

圭由诚一,原名张奕坤,是日本驻上海陆军大佐圭由彦西的中国养子。东北人,幼年时父母双亡,被日本人收养。做事一板一眼,不善变通。他擅长狙击,枪法神准,同时精通剑道。起初他与短枪队是对手,最终顺从着自己的心意加入了抗日短枪特战队。他的到来,使短枪队的实力大增,填补了已经牺牲的狙击手林白的位置。

傅天骄饰钟义

关键词——造枪专家

内向、木讷、喜钻研、不善表达、抠门

男,时年21岁。五人短枪特战队队员。

钟义的母亲家在江苏,是当地有名的民族资本家。钟义来到上海,成为复旦大学商科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最为擅长的,是改造各式各样的枪支,以及用时间控制的起爆器,研制定时爆破系统,拆弹系统等。他没有任何不良的嗜好,生活也不像其他队友们那般奢侈。在五个人当中,钟义是最为吝啬和抠门的一个。

王新饰潘震

关键词——短枪队幕后总指挥

他是一个擅于掩饰自己真实身份潜入城市的地下党,他做事沉着、冷静,充满智慧。面对危险,处事不惊;面对短枪队的这些成员更是具有非常好的领导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他是短枪队的幕后总指挥,带领着短枪队的成员进行抗日活动。

③ 写一篇论文,要按照大学毕业论文格式,内容是关于诺贝奖与科学精神,老师要求

中国何时才能诞生诺贝尔奖?
每年的10月初是诺贝尔奖颁布的日子,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便要发作一次。这似乎成了中国人每年都必谈论不休的话题,不管是华人得奖也好,不受政府待见的中国人得奖也好,从来没有一个真正得到承认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合法公民得过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这也成了各大媒体以及学者谈论的话题。华人得奖确实令国人心有一丝安慰,但这仅限于心理上和情感上。撇开公正性遭到质疑的和平奖与经济学奖,单从自然科学类的奖项来说,似乎没有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是从中国本土的研究机构走出来的。正如高锟教授和其它诺贝尔奖得主一样,他们的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涯以及成名的研究机构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外国。高锟教授研究光纤是在英国,后来长时间在美国工作。他们的成就其实跟中国的关系不大。研究成绩也跟中国的学术及科研环境无关。这些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某些弊端。

在我看来,这种弊端便是缺乏独立精神。大学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最重要的便是她的独立精神。陈寅恪在给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铭文里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条件,是科学、学术繁荣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而独立精神,体现在学术研究,有两个方面,其一,科研工作者个人的独立思考。必须要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而不能老是依附于你的老师,或者你所在的研究院,必须要看你自己能不能做,这个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老跟着别人做,永远无法养成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志。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现成结论或知识成品,表现出一元化的价值取向,自然不可能创新东西。我们从学校养成的思维模式,就是去所谓的总结经验、揣摩方向,最终被潜移默化成了应试思维、投机模式。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百害而无一利。

其二,学术研究与行政机关的独立。就现实而言,高校存在两个运作系统,一个是行政体系,一个是学术体系。减少行政权力干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减少行政领导在学术组织的任职。因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行政领导担任学术委员不仅加重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也会让教师热衷于行政而无心于科研和教学。搞科研的不参与政治,不受政治左右,不玩弄权术,也不被权术玩弄,纯粹的只是好奇和探索,格物和致知。自然科学最需要的是格物致知以及独立思维,脑中太多繁杂的不相关的东西会极大影响研究,而被各种外在的力量左右和控制,是无法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的。

个人的独立思维固然重要,可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下无法形成独立研究的风气也是枉然。因此,在面对诺贝尔奖的问题上,国内学术研究与行政机关的独立显得更为重要。匈牙利籍学者米歇尔博拉尼曾经指出,“独创性是科学家的主要德性”,这一点人所共知。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要想其科学家取得创造性成就,就得创造一种制度环境,让科学家们能独立地、自由地思考、研究。但同时,“科学又具有最紧密结合的职业传统”,因而需要保持学说的连续性,保持团体内部的协作。为此,科学家们要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个人置身于其内进行创新。当然,这个共同体必须完全按照科学、学术自身的逻辑组织,是一个自治的团体。

反观中国大学,学术腐败蔚然成风。在大学里专心做学术的筹不到经费,不会学术会专营取巧,会剽窃挪用的人反而可以窃居高位。而且又喜欢派系林立,党同伐异,恨不得踩死不同意见的人。学术造假的,学术剽窃的,论文瞎搞胡闹的,答辩如同过家家的。这样的环境,科学家们根本无法独立地、自由地思考和研究,更别提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共同体了。

对经费的追求代替对学问的追求,对博导的追求代替了对博学的追求,对权术的探险取代了学术的探险。当教育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并为之设置无休止的课程时,当学术期刊的价值大小是按照该期刊所属的行政级别来决定的时候,当研究课题指南是掌握权力的人来制订并受理项目申请的时候,当每个研究人员被强制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的时候,诺贝尔奖的苗子就被连根拔断了。

行政干涉学术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是有过沉重教训的。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现代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即基因遗传学的大批判。这次批判的结果,使本来可以先于世界的我国现代生物遗传学裹足不前,甚至停止倒退,说来令人痛心。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在“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我国学术界先后进行过五次反“伪科学”活动,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批判活动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批判不仅推迟了我国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发展进程,而且还使本属我们长期的针刺麻醉机理研究落后于他国,使即将到手的诺贝尔奖与我们失之交臂。

再看同是亚洲的日本。出过多次诺贝尔奖的日本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的研究风气有共同特点,就是自由、平等、独立、开放式思考讨论和使用科研仪器设备,不束缚学生的思维。为体现平等、避免研究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束缚,有日本学者规定,在研究室内不称呼每个人的职称和头衔。日本科学家科研经费充足,不受政府与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聘任制等各种干扰,可以长期潜心从事研究。另外重视长线、基础研究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科学精神,也是日本多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重要原因。

美国耶鲁大学的独立精神举世闻名。越战期间,美国政府曾下令凡是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战者均不准领取奖学金,当时包括哈佛以及普林斯顿等诸多名校都遵照政府的指示办事,唯独耶鲁大学仍坚守学术独立的一贯作风,继续以申请者的成绩为考虑奖学金的唯一准则。为此,耶鲁大学失去了来自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乎陷入困境。时任耶鲁校长的金曼·布鲁斯特有句话意味深长。他说:“最终一般社会上的人士将会了解:只有学校在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利,每个教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有完全的自由和平等。而这也正是耶鲁的真正精神所在。”中国的大学原来也是有这些自由独立的传统的,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先生的教授治校思想都是这种传统的体现,他们以后的校长都知道这种传统对大学的重要性,也都知道珍惜。可是在一夜之间,这些美好的传统忽然就被背弃了。想起来,真让人无限唏嘘。

早在50年代就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教授曾经预言中国在20年内可以在本土产生诺贝尔奖。如果成事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过另一位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的一番话却让人对中国的学术情景感到担忧。他批评道,“中国大学缺乏解放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的特点,中国教育机构,计划学术更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这番言辞激烈的话对中国学术界无疑是泼一盆冷水。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的话,中国又怎么能够产生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所以说,中国不缺诺贝尔式人才,缺的是诺贝尔式环境。中国大学的科研环境使科研工作者无法独立思考研究,没有独立思维,就没有创新,所有的研究也只是照书做实验。具备独立思考和民主科学的自由人格的人是难能可贵的,他们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然而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独立精神,而这是长期受压抑的民族所缺少的。我们现在要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一种自信、自立、自主的独立精神: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自己该做的实事。不为得奖而研究,不为名利而研究,学术研究不与政治体制挂钩,学术研究保持独立性,自主性,科研工作者具有独立意识,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这才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该校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震动了初入大学的新生。清退人员里官员、商人、功勋运动员赫然在列。近年来,大学教育媚高官、媚富商、媚虚名现象层出不穷,原本追求真理的象牙塔,变身为权力与文凭交换的名利场,学术独立精神沦丧,已广为有识之士所诟病。我校能以决绝的勇气和信念捍卫大学之道,高扬学术独立精神,斩断与钱权名利的共生脐带,是高校去行政化,实现学术独立的一面旗帜。然而要真正实现探索真理、学术创新的崇高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拥有重视长线、基础研究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科学精神的政府,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国度,离诺贝尔奖就为期不远了。

④ 歌唱家毛国臣演唱口碑

1.幺红2.殷秀梅3.王秀芬4.王霞5.万山红6.马梅7.关牧村8.崔峥嵘 9.迪里拜尔10.崔岩光11.王莹12.王莉13.王燕,14.卢清丽15.柯绿娃16.胡晓平17.德德玛18.罗天婵19.马秋华20.梁宁。。。
追问:
不大全,谢谢!!!
回答:
呵呵,你一定知道还有谁!

补充:
1、幺红,中央歌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淑珍的学生,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第二名,1993年法国马赛第四届国际歌剧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2、殷秀梅,黑龙江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曾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 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3.王秀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99年取得声乐硕士学位。王秀芬的演唱气息贯通、气质典雅、音色纯净、风格浓郁,她不但能演唱幅度大、力度强的中外歌剧作品,也善于演唱优美抒情的中国民歌。1985年在“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中获得金质奖,并在1987年法国图鲁兹第33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4.王霞,辽宁人,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霞的演艺活动始于1976年。1979年至1983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83年至1988年在解放军总政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1988年调入中央歌剧院。1988年,王霞赴日本桐棚大学声乐系攻读研究生。王霞是一位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艺术家。

5.万山红,黑龙江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师从郭兰英、翁若梅、李波、王福增、周小燕、谷建芬等,1978年万山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独唱演员。1981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翁若梅教授。

6.马梅,安徽人,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赵碧璇,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央歌剧院,她的歌声和扮相征服了观众。马梅曾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专业组第二名,并在第二十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中获得第一名。

7.关牧村,辽宁人,国家一级演员。满族。硕士学历。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先后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1977年后任天津歌舞团演员,天津歌舞剧院演员。

8.崔峥嵘 广州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 ,1993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 , 先后师从程浩、罗良琏教授学习声乐。1998年全国声乐比赛中获美声组一等奖。

9.迪里拜尔,维吾尔族人,是一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欧美评论家称她的演唱体现了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1984年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获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1997年/1998年又两度获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尼尔松(Brigit Nilson)奖。她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和瑞典马尔默歌剧院终身独唱演员,但她的歌声也传播在她的故乡,2000年她曾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并成立了新疆师范大学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10.崔岩光,中国歌唱家。1958年出生于大连,1973年加入北京空政文工团,1977年曾获全军声乐比赛优秀奖。1981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深造,师从周美玉。1989年在日本东急文化村奥查德音乐厅演出的《魔笛》中扮演夜女王,受到高度评价。次年,意大利指挥阿尔伯特·埃列评价称她是“前途远大的年青声乐家,具有承担意大利歌剧中难度最大的女高音的能力”。1994年在东京音乐之友大厅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

11.王莹,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丛马秋华教授;199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于音乐系;1998年获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王莹一向不走平常路,她唱的是美声,但是又完全不同于前辈的端庄古典,融美声、民族、通俗于一体,引起了颇大轰动。她也由此成为了“漂亮美声”一派当仁不让的创始人加掌门人,使得业界“美声界男有戴玉强,女有王莹”的评价更显贴切。

12.王莉,安徽人,199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马秋华。1999年在全国推新人大奖赛美声组比赛中,她荣获“全国十佳”金奖,并于2000年在哈尔滨荣获了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歌曲大赛演唱一等奖。空军领导为吸引培养人才,特招王莉入伍,使她成为空政文工团的一名学员。2004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金奖!

13.王燕,女高音,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7 年考入烟台艺术学校主修声乐 、 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学科; 1992 年,以专业第一名的入学成绩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2000 年 6 月获中央电视台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银奖; 2000 年 12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德尔菲”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女声部第一名; 2001 年 4 月 获中国首届政府声乐大奖“金钟奖”。

14,胡雁,杭州人,1985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随后成为杭歌的一名歌唱演员。1994年,胡雁考入了东方歌舞团。她不断学习,探索美声唱法和中国戏曲音乐的演唱方法,胡雁的嗓音清脆明亮,表演质朴细腻,在演唱和表演形式上形成了美声、通俗融为一体的风格,使音色有更多的变化,在唱法上更具艺术性,更加大众化,也更有个性。1994年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美声组第三名;享有“中国的莎拉.布莱曼”之称。

15.柯绿娃,浙江人。199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2003年毕业后被学院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曾于2001年被选派赴意大利参加了国际声乐大师班;2002年赴法国参加了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新作品《蝶恋花》的世界首演;同年9月参加了由小泽征尔指挥的《蝴蝶夫人》的演出;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好评。

16.胡晓平,上海人,女高音歌唱家。师从高芝兰等学习声乐。1972年考入上海乐团任独唱演员。197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年,曾两度与法国著名指挥家皮里松合作,在《创世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1982年在第二十届布达佩期柯达伊-艾凯尔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歌剧演唱一等奖和特别奖。她的嗓音甜美深情,演唱《茶花女》等歌剧中女高音选曲最为成功,被东欧各国同行赞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歌唱家。

17.德德玛,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树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夜莺”。

18.罗天婵,广东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在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声乐学习班从杨金岚、孙家馨、张利娟、魏启贤等学唱,毕业后留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工作,她的演唱有一种少有的艺术魅力,以抒情见长,发音甜美,行腔委婉,情真意深,吐字清晰,语法讲究而富有韵味,丰富的音色变化,更增添了歌音的感染力,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不公音质优异,发凌晨甜美,而且行腔委婉,情真意深,语法讲究并富韵味。最大的特点是寓情于声,对歌曲的情调,捉摸得比较准确,语言与音乐结合十分得体,使间调随意而起,融情而出,婉转自如,在风格上和技巧上都自创一格。现为中央乐团独唱演员。

19.马秋华,江苏人,女中音,从小就很有音乐天赋的她1977年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中国声乐界最元老级的声乐教育家黄友葵教授,大学三年级时她在全国声乐大赛中曾获第四名。现为解放军艺术学校音乐系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20.梁宁,花腔抒情女中音.十五岁时考入广东省艺校,师从夏秋燕,谢蓝琳。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乐团。1980年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进修班,师从李晋纬。此后参加过第七届本森·赫杰斯国际声乐金将比赛和第一届玛扎姆·海伦国际声乐比赛,分获第四名和女声组一等奖。她的声音柔美、圆润,富于表现力。花腔部分声音玲珑剔透、灵巧飘逸,能演唱风格多样的中外作品。在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成功地扮演过侍童凯鲁比诺。

21.阎俊茹,总政歌剧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79年1月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歌剧班(原甘肃省歌剧团学员班),师从武克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周美玉教授,并受到沈湘、黎信昌教授的悉心指导。1989年特招进入总政歌剧团。曾先后应邀出访意大利、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唱均获得圆满成功。

22.黄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出生在上海。黄英早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葛朝祉。1992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在巴黎获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大奖。 1996年,黄英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以及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波顿一同在 “维也纳圣诞音乐会” 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这是第一位有此荣誉的中国歌唱家。随之而来是1998年与卡雷拉斯为上海大剧院开幕演唱。黄英通过多年的努力,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享誉世界歌剧舞台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23.陈小群,陈小群,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1997年毕业于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获“歌剧”和“艺术歌曲与清唱剧”双演唱家文凭。曾任上海乐团独唱演员及上海歌剧院客独唱演员,先后在上海、北京、萨尔茨堡、维也纳、巴塞罗那、圣保罗、挪威桑其和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在《骗婚记》、《蝙蝠》、《四个鲁莽汉》、《西厢记》等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角,获得同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24.邓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广州歌剧学会名誉会长。1980年赴美之前首唱的《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红色话务兵》、《珍珠河》等作品已深受国内观众欢迎和喜爱。1981年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歌剧中心,学习歌剧艺术。毕业后,她成为签约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第一位中国歌唱家,之后活跃在大都会歌剧院和世界多个大歌剧院,先后演出过《弄臣》、《蝴蝶夫人》、《卡门》等二十多部经典歌剧。出色的表演受到了《纽约时报》、《歌剧新闻》及各地乐评的高度评价,曾获美国纽约“杰出妇女明星奖”。

25.傅海燕,中国中央乐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多次随团赴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瑞士、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轰动乐坛,被报界誉为“声乐艺术中的一块瑰宝”。

26.钟丽燕,浙江人,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登营教授,2004.07代表军艺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团体总分一等奖,个人荧屏奖,并获总政治部嘉奖一次。

27.郑咏,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咏是中国三大青年美声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于1991年夺得比利时第九届国际声乐比赛两个一等奖之上的唯一最高大奖,1997年又获纽约国际大型歌剧选曲比赛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国著名艺术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在水一方》、《我住长江头》、《彩云与鲜花》、《四季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和欧洲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咏叹调,以她那宽阔的音域、富有丰富表现力的声音、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语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气氛,得到行家们的高度评价。最近郑咏在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晚会上作为压轴演唱了《为祖国干杯》,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28.郑莉,解放军空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女高音歌唱演员,从事声乐已经三十多年了,演唱了《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多首豪放、高亢的歌曲。

29.尤泓斐,实力派女高音尤泓斐近年在歌剧舞台上十分抢眼,她扮演过《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歌剧《夜宴》中的红珠、《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狂人日记》中的村姑、《羽娘》中的羽娘、《杜十娘》中的杜十娘,一步一个脚印地迈上一层层台阶。此次音乐会,她将运用美声、民歌、通俗三种唱法演唱罗西尼、普契尼、威尔第、比才、古诺、列昂卡瓦洛歌剧中的咏叹调,以及中国歌剧《原野》和《杜十娘》的主要唱段。

30.杨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曾获1997年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金奖,2001年多明哥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不久前,杨光结束了在芝加哥歌剧中心的学习和深造。曾在<>中扮演罗西娜,<>中的铃木,<>中的安奈丽丝,<>中的爱波丽,<>中的卡门。近来杨光同德国柏林歌剧院合作在马斯卡尼<>中主演桑图扎,并同加拿大歌剧院合作在瓦格纳<>中扮演瓦尔特罗德。她还将与迈阿密歌剧院合作演出<>并同巴黎交响乐对合作演唱威尔弟的<>。

补充:
31、柳红玲,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199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师从于周美玉、黎信昌教授。1998年在第四届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上海赛区中获特别奖,同年8月在文化部主办的“哈尔滨之夏”全国新人新作比赛中获三等奖。

2000年9月在第四十三届法国吐鲁兹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2001年在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上获个人金奖,近年来还多次参加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国家举办的声乐大师班;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成功出色地饰演了《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乡村骑士》中的桑图扎;其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和表演受到了广泛好评。

32、刘珊,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曾扮演过歌剧《卡门》中女主角卡门、《歌仙-小野小町》中的日本皇后、《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她还在罗西尼歌剧《鹊贼》中扮演露其娅,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唱了马勒《大地之歌》。
近年来,刘珊在加拿大、渥太华、温瑟、欧舍华、哈米尔顿、潘布罗克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与美国罗彻斯特、芝加哥、巴法罗、加拿大多伦多、温瑟、士加堡等交响乐团多次合作。
1990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0年冬,获奖学金赴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家文凭,1993年在布鲁夫斯交响乐团及皇家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并再获奖学金。1998年秋回到中央歌剧院工作,在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包括《卡门》中演唱女主角卡门,多次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并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33、王红、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当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并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同时获中国音乐学院“学院奖”;同年考入中央歌剧院。
曾获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桑达杯”艺术歌曲比赛第二名;获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比赛第一名;获“海河之春”声乐比赛美声组优秀奖。
曾在音乐剧《日出》(金湘曲)中饰演女主角陈白露。
在外国歌剧《卡门》中饰演梅斯德丝;《茶花女》中饰演弗罗拉和阿尼娜;《弄臣》中饰演玛德琳娜和乔娃娜;《费加罗婚礼》中饰演凯鲁宾诺;《乡村骑士》中饰演罗拉;《货郎与小姐》中饰演泰利;《青年近卫军》(选场)中饰演邬利亚。
在中国歌剧《伤逝》中的女歌者;《马可波罗》中饰演兰塞尔;大型多媒体歌剧《八女投江》中饰演杨贵珍;《杜十娘》中饰演老鸨;《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妹;《第一百个新娘》选场中的歌女。
曾被台湾导演、指挥选中饰演《茶花女》中的主要角色,曾两次赴日本,与日本艺术家合作演出了歌剧《魔笛》,1997年又被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导演选中,在音乐会歌剧《弄臣》中担任主要角色。

34、王蕾,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大学四年级时被中央歌剧院选中在歌剧《卡门》中饰演女主角卡门。1987年以歌剧《蝴蝶夫人》中饰演苏茹基而结束学生生活。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正式开始了歌剧演员生涯。陆续在歌剧《卡门》《弄臣》《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马可·波罗》《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在威尔第的清唱剧《安魂曲》和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中担任女中音领唱。
1990年在第三届法国奥芬巴赫歌剧声乐比赛中获“观众特别奖”,1996年在日本静冈第一届静冈国际歌剧比赛中获“优秀奖”。曾出访芬兰、法国、日本、新加坡、朝鲜、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35、金曼,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金曼是江姐的知音,是歌剧《江姐》及清唱剧《江姐》的经典演绎者。金曼爱江姐、爱《江姐》的音乐,一生有着浓厚的江姐情结,《江姐》的每一个音符她都研究过。金曼感谢扮演江姐,提升了她的艺术高度;感谢江姐这个人生的老师教她怎么做人。金曼缅怀江姐,崇敬江姐,她要通过她的演唱让大家都知道江姐,她要让江姐精神传承下去,为此,她做了很多努力,付出了很多艰辛却依然“不觉辛苦只觉甜”!:推出了与时惧进的红色经典与西方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并组织全国巡演,培养“小江姐”呕心沥血......金曼舞台上的形象光芒四射、感染力十足,而舞台下的金曼同样美丽、令人尊敬!

36、姜峰女高音歌唱家。2002年10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大都会歌剧大师班”的结业证书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各国大型音乐会。与北京著名艺术家组成的演出团多次参加慈善义演,被多家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艺术家”称号。
姜峰曾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歌剧学院主修声乐教育硕士学位,师从该院院长、意大利杰出声乐大师费拉罗先生,姜峰还在意大利马加利音乐学院攻读歌剧演唱硕士学位,师从声乐大师戴若瓦。与此同时,她以卓尔不群的声音条件和深厚的音乐赢得当今在意大利享有国宝声誉的现任斯卡拉剧院的声乐指导、女高音歌唱家,77岁的马丽雅·卢扎伊·乔尼的青睐并为她敞开大门。2006年7月,姜峰获得第十届意大利“献身艺术”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同时,被“意大利歌剧学院”授予“最高艺术家”学位(博士)证书。“献身艺术”国际声乐大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是当今声乐界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评委也都是声乐界最权威的人士。获得大奖之后,姜峰在意大利声名鹊起,多次举办音乐会,她还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了意大利最隆重的“意大利歌剧经典之夜”音乐会,与当今世界的歌剧演唱大家同台献艺,被当地媒体誉为“一颗在意大利歌剧舞台上发出耀眼光芒的新星”。

37、牛莎莎,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1978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习。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并获奖。2001年8月考取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获结业证书。在上海大剧院剧场演出歌剧《卡门》,同年在上海法国大使馆演唱《卡门》。此外,曾参加演出歌剧《弄臣》,扮演玛达琳娜。2002年,牛莎莎毕业后考入中央歌剧院。2007年获中国音协举办的法国“布朗热歌曲”最佳演唱奖,曾在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玛达琳娜,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饰演罗西娜,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中饰演阿苏切纳;2008年,她曾随中央歌剧院赴美国演出中国歌剧《霸王别姬》,饰演虞姝。

38、孙秀苇,在1994年一举获得意大利瓦尔塞西亚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总统特别奖和最佳歌手奖后,开始了数年的旅欧生涯,不断的学习和表演,使她的歌唱技艺不断精进,名气也蜚声欧美。她1995年开始进入意大利的歌剧院正式开始了歌剧生涯,从1997年首次在《蝴蝶夫人》扮演巧巧桑的角色后,至今演出逾150场。2002年受歌王多明戈邀请,在美国华盛成功出演图兰朵公主后,被华盛顿邮报以醒目的标题称为“灿烂夺目的明星”。已经在海外功成名就的孙秀苇,对祖国的歌剧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多次表示有机会一定会回国多参与歌剧演唱活动,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的力量。

39、徐春雨,1995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1996年考入中央歌剧院,排演了大量歌剧《图兰朵》《假面舞会》《奥赛罗》《阿依达》《卡门》《茶花女》等,饰演《弄臣》中女主角吉尔达。

40、张莉,女高音歌唱家(回族)。197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1983年以全优成绩和连续三好学生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被选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1985年又考入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尖子人才进修班”。先后师从程希逸、陈世华、高芝兰、王兼锐、赵碧璇教授。同时在中国音乐学院学完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川音绵阳分院音乐系系主任。先后在全国“新新”声乐比赛(1986);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1992)全国声乐大赛(1986中获奖);还荣获全国听众喜爱的十佳歌手(1995,1996);四川十佳演员称号(1898);“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十佳称号(该奖项属政府大奖);同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艺术使者”的殊荣。

41、陈小朵,女高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后出国深造,接受正统西方声乐教育。2003年通过全国性激烈角逐,最终出演大型音乐剧《花木兰》的女主角,并开始为国内观众熟知。2004年,小朵在歌剧方面的造诣引起国际艺术界关注,获邀北美多个城市出演美国Four brother entertainment Co.耗资两千万的大型音乐剧《兵马俑》,并在2006年应邀主演中央歌剧院年度大戏《杜十娘》,即将在今年主演歌剧《刘邦大帝》。

42、王静,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她1998年成功地在歌剧《屈原》中扮演了女主角婵娟,该剧获得了由中宣部颁发的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并获得了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她1997年获中央电视台军旅歌曲音乐电视“银奖”;同年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兰杯”一等奖。1996年,她成功地举办了《王静独唱及歌剧选场》音乐会,受到专家和观众高度赞誉。

43、张立萍,女高音歌唱家。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教授。1990年留学加拿大温哥华音乐学院,1992年获表演艺术家文凭。2004年3月,张立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以第一女主角身份进入世界顶级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中国人,担纲主演了歌剧《蝴蝶夫人》。同时,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进入世界另一顶级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担纲主演女主角的中国歌唱家。她还在德意志柏林国家歌剧院、挪威奥斯陆国家歌剧院、纽约市歌剧院、底特律歌剧院、巴尔第莫歌剧院,温哥华歌剧院、上海大剧院、巴黎国家歌剧院、巴塞罗那歌剧院等主演过歌剧《茶花女》、《波西米亚人》、《浮士德》、《弄臣》、《采珠人》、《卡门》、《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白袍修士的对话》、《蝴蝶夫人》《图兰多特》《拉莫默尔的露齐亚》等近二十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歌剧,塑造了柳儿、乔乔桑、咪咪等角色。

44、邓桂萍:,女高音歌唱家,1977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校,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毕业后任中央广播乐团独唱演员,并被选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歌手。1986年以突出的演唱业绩获取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奖学金,赴美国深造,1993年获“艺术家”文凭。该年与圣路易歌剧院合作首演《蝴蝶夫人》,因成功演唱女主角巧巧桑,从此巧巧桑成为她的代表性角色。她所演唱过的完整歌剧、交响乐、清唱剧及音乐会等曲目有近百部,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人》、《浮士德》、《图兰多特》、《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莫扎特安魂曲》、《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清唱剧《创世纪》、《弥撒亚》、《魔笛》等。她多次参加国际声乐大赛,并获罗马第二届世华声乐大奖赛首奖。邓桂萍的演唱技巧纯熟,表演入戏,对角色的把握准确适度。她出众的音乐天赋和丰富的演唱经历,使她的演唱水平日臻完善,正像国外一则乐评所说的那样:“歌剧主角对演唱水平要求极高,而生于中国的演唱家邓桂萍完全胜任,她中声区淳厚优美,高音区宽广嘹亮,气息运用熟练,完全展现出一流声乐家的水平”。

⑤ 朝鲜族歌曲大全100首

1、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喜爱吃的一种野菜,这首民歌叫《桔梗谣》。朝鲜族民歌流畅欢快,听朝鲜族民歌时,往往会联想到翩翩起舞的朝鲜族姑娘。

⑥ 歌唱家王莉整容了吗

1.幺红2.殷秀梅3.王秀芬4.王霞5.万山红6.马梅7.关牧村8.崔峥嵘 9.迪里拜尔10.崔岩光11.王莹12.王莉13.王燕,14.卢清丽15.柯绿娃16.胡晓平17.德德玛18.罗天婵19.马秋华20.梁宁。。。
追问:
不大全,谢谢!!!
回答:
呵呵,你一定知道还有谁!

补充:
1、幺红,中央歌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淑珍的学生,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第二名,1993年法国马赛第四届国际歌剧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2、殷秀梅,黑龙江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曾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 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3.王秀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99年取得声乐硕士学位。王秀芬的演唱气息贯通、气质典雅、音色纯净、风格浓郁,她不但能演唱幅度大、力度强的中外歌剧作品,也善于演唱优美抒情的中国民歌。1985年在“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中获得金质奖,并在1987年法国图鲁兹第33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4.王霞,辽宁人,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霞的演艺活动始于1976年。1979年至1983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83年至1988年在解放军总政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1988年调入中央歌剧院。1988年,王霞赴日本桐棚大学声乐系攻读研究生。王霞是一位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艺术家。

5.万山红,黑龙江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师从郭兰英、翁若梅、李波、王福增、周小燕、谷建芬等,1978年万山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独唱演员。1981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翁若梅教授。

6.马梅,安徽人,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赵碧璇,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央歌剧院,她的歌声和扮相征服了观众。马梅曾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专业组第二名,并在第二十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中获得第一名。

7.关牧村,辽宁人,国家一级演员。满族。硕士学历。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先后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1977年后任天津歌舞团演员,天津歌舞剧院演员。

8.崔峥嵘 广州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 ,1993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 , 先后师从程浩、罗良琏教授学习声乐。1998年全国声乐比赛中获美声组一等奖。

9.迪里拜尔,维吾尔族人,是一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欧美评论家称她的演唱体现了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1984年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获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1997年/1998年又两度获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尼尔松(Brigit Nilson)奖。她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和瑞典马尔默歌剧院终身独唱演员,但她的歌声也传播在她的故乡,2000年她曾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并成立了新疆师范大学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10.崔岩光,中国歌唱家。1958年出生于大连,1973年加入北京空政文工团,1977年曾获全军声乐比赛优秀奖。1981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深造,师从周美玉。1989年在日本东急文化村奥查德音乐厅演出的《魔笛》中扮演夜女王,受到高度评价。次年,意大利指挥阿尔伯特·埃列评价称她是“前途远大的年青声乐家,具有承担意大利歌剧中难度最大的女高音的能力”。1994年在东京音乐之友大厅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

11.王莹,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丛马秋华教授;199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于音乐系;1998年获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王莹一向不走平常路,她唱的是美声,但是又完全不同于前辈的端庄古典,融美声、民族、通俗于一体,引起了颇大轰动。她也由此成为了“漂亮美声”一派当仁不让的创始人加掌门人,使得业界“美声界男有戴玉强,女有王莹”的评价更显贴切。

12.王莉,安徽人,199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马秋华。1999年在全国推新人大奖赛美声组比赛中,她荣获“全国十佳”金奖,并于2000年在哈尔滨荣获了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歌曲大赛演唱一等奖。空军领导为吸引培养人才,特招王莉入伍,使她成为空政文工团的一名学员。2004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金奖!

13.王燕,女高音,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7 年考入烟台艺术学校主修声乐 、 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学科; 1992 年,以专业第一名的入学成绩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2000 年 6 月获中央电视台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银奖; 2000 年 12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德尔菲”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女声部第一名; 2001 年 4 月 获中国首届政府声乐大奖“金钟奖”。

14,胡雁,杭州人,1985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随后成为杭歌的一名歌唱演员。1994年,胡雁考入了东方歌舞团。她不断学习,探索美声唱法和中国戏曲音乐的演唱方法,胡雁的嗓音清脆明亮,表演质朴细腻,在演唱和表演形式上形成了美声、通俗融为一体的风格,使音色有更多的变化,在唱法上更具艺术性,更加大众化,也更有个性。1994年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美声组第三名;享有“中国的莎拉.布莱曼”之称。

15.柯绿娃,浙江人。199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2003年毕业后被学院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曾于2001年被选派赴意大利参加了国际声乐大师班;2002年赴法国参加了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新作品《蝶恋花》的世界首演;同年9月参加了由小泽征尔指挥的《蝴蝶夫人》的演出;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好评。

16.胡晓平,上海人,女高音歌唱家。师从高芝兰等学习声乐。1972年考入上海乐团任独唱演员。197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年,曾两度与法国著名指挥家皮里松合作,在《创世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1982年在第二十届布达佩期柯达伊-艾凯尔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歌剧演唱一等奖和特别奖。她的嗓音甜美深情,演唱《茶花女》等歌剧中女高音选曲最为成功,被东欧各国同行赞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歌唱家。

17.德德玛,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树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夜莺”。

18.罗天婵,广东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在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声乐学习班从杨金岚、孙家馨、张利娟、魏启贤等学唱,毕业后留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工作,她的演唱有一种少有的艺术魅力,以抒情见长,发音甜美,行腔委婉,情真意深,吐字清晰,语法讲究而富有韵味,丰富的音色变化,更增添了歌音的感染力,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不公音质优异,发凌晨甜美,而且行腔委婉,情真意深,语法讲究并富韵味。最大的特点是寓情于声,对歌曲的情调,捉摸得比较准确,语言与音乐结合十分得体,使间调随意而起,融情而出,婉转自如,在风格上和技巧上都自创一格。现为中央乐团独唱演员。

19.马秋华,江苏人,女中音,从小就很有音乐天赋的她1977年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中国声乐界最元老级的声乐教育家黄友葵教授,大学三年级时她在全国声乐大赛中曾获第四名。现为解放军艺术学校音乐系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20.梁宁,花腔抒情女中音.十五岁时考入广东省艺校,师从夏秋燕,谢蓝琳。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乐团。1980年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进修班,师从李晋纬。此后参加过第七届本森·赫杰斯国际声乐金将比赛和第一届玛扎姆·海伦国际声乐比赛,分获第四名和女声组一等奖。她的声音柔美、圆润,富于表现力。花腔部分声音玲珑剔透、灵巧飘逸,能演唱风格多样的中外作品。在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成功地扮演过侍童凯鲁比诺。

21.阎俊茹,总政歌剧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79年1月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歌剧班(原甘肃省歌剧团学员班),师从武克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周美玉教授,并受到沈湘、黎信昌教授的悉心指导。1989年特招进入总政歌剧团。曾先后应邀出访意大利、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唱均获得圆满成功。

22.黄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出生在上海。黄英早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葛朝祉。1992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在巴黎获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大奖。 1996年,黄英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以及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波顿一同在 “维也纳圣诞音乐会” 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这是第一位有此荣誉的中国歌唱家。随之而来是1998年与卡雷拉斯为上海大剧院开幕演唱。黄英通过多年的努力,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享誉世界歌剧舞台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23.陈小群,陈小群,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1997年毕业于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获“歌剧”和“艺术歌曲与清唱剧”双演唱家文凭。曾任上海乐团独唱演员及上海歌剧院客独唱演员,先后在上海、北京、萨尔茨堡、维也纳、巴塞罗那、圣保罗、挪威桑其和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在《骗婚记》、《蝙蝠》、《四个鲁莽汉》、《西厢记》等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角,获得同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24.邓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广州歌剧学会名誉会长。1980年赴美之前首唱的《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红色话务兵》、《珍珠河》等作品已深受国内观众欢迎和喜爱。1981年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歌剧中心,学习歌剧艺术。毕业后,她成为签约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第一位中国歌唱家,之后活跃在大都会歌剧院和世界多个大歌剧院,先后演出过《弄臣》、《蝴蝶夫人》、《卡门》等二十多部经典歌剧。出色的表演受到了《纽约时报》、《歌剧新闻》及各地乐评的高度评价,曾获美国纽约“杰出妇女明星奖”。

25.傅海燕,中国中央乐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多次随团赴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瑞士、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轰动乐坛,被报界誉为“声乐艺术中的一块瑰宝”。

26.钟丽燕,浙江人,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登营教授,2004.07代表军艺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团体总分一等奖,个人荧屏奖,并获总政治部嘉奖一次。

27.郑咏,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咏是中国三大青年美声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于1991年夺得比利时第九届国际声乐比赛两个一等奖之上的唯一最高大奖,1997年又获纽约国际大型歌剧选曲比赛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国著名艺术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在水一方》、《我住长江头》、《彩云与鲜花》、《四季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和欧洲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咏叹调,以她那宽阔的音域、富有丰富表现力的声音、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语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气氛,得到行家们的高度评价。最近郑咏在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晚会上作为压轴演唱了《为祖国干杯》,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28.郑莉,解放军空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女高音歌唱演员,从事声乐已经三十多年了,演唱了《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多首豪放、高亢的歌曲。

29.尤泓斐,实力派女高音尤泓斐近年在歌剧舞台上十分抢眼,她扮演过《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歌剧《夜宴》中的红珠、《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狂人日记》中的村姑、《羽娘》中的羽娘、《杜十娘》中的杜十娘,一步一个脚印地迈上一层层台阶。此次音乐会,她将运用美声、民歌、通俗三种唱法演唱罗西尼、普契尼、威尔第、比才、古诺、列昂卡瓦洛歌剧中的咏叹调,以及中国歌剧《原野》和《杜十娘》的主要唱段。

30.杨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曾获1997年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金奖,2001年多明哥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不久前,杨光结束了在芝加哥歌剧中心的学习和深造。曾在<>中扮演罗西娜,<>中的铃木,<>中的安奈丽丝,<>中的爱波丽,<>中的卡门。近来杨光同德国柏林歌剧院合作在马斯卡尼<>中主演桑图扎,并同加拿大歌剧院合作在瓦格纳<>中扮演瓦尔特罗德。她还将与迈阿密歌剧院合作演出<>并同巴黎交响乐对合作演唱威尔弟的<>。

补充:
31、柳红玲,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199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师从于周美玉、黎信昌教授。1998年在第四届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上海赛区中获特别奖,同年8月在文化部主办的“哈尔滨之夏”全国新人新作比赛中获三等奖。

2000年9月在第四十三届法国吐鲁兹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2001年在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上获个人金奖,近年来还多次参加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国家举办的声乐大师班;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成功出色地饰演了《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乡村骑士》中的桑图扎;其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和表演受到了广泛好评。

32、刘珊,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曾扮演过歌剧《卡门》中女主角卡门、《歌仙-小野小町》中的日本皇后、《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她还在罗西尼歌剧《鹊贼》中扮演露其娅,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唱了马勒《大地之歌》。
近年来,刘珊在加拿大、渥太华、温瑟、欧舍华、哈米尔顿、潘布罗克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与美国罗彻斯特、芝加哥、巴法罗、加拿大多伦多、温瑟、士加堡等交响乐团多次合作。
1990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0年冬,获奖学金赴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家文凭,1993年在布鲁夫斯交响乐团及皇家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并再获奖学金。1998年秋回到中央歌剧院工作,在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包括《卡门》中演唱女主角卡门,多次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并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33、王红、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当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并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同时获中国音乐学院“学院奖”;同年考入中央歌剧院。
曾获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桑达杯”艺术歌曲比赛第二名;获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比赛第一名;获“海河之春”声乐比赛美声组优秀奖。
曾在音乐剧《日出》(金湘曲)中饰演女主角陈白露。
在外国歌剧《卡门》中饰演梅斯德丝;《茶花女》中饰演弗罗拉和阿尼娜;《弄臣》中饰演玛德琳娜和乔娃娜;《费加罗婚礼》中饰演凯鲁宾诺;《乡村骑士》中饰演罗拉;《货郎与小姐》中饰演泰利;《青年近卫军》(选场)中饰演邬利亚。
在中国歌剧《伤逝》中的女歌者;《马可波罗》中饰演兰塞尔;大型多媒体歌剧《八女投江》中饰演杨贵珍;《杜十娘》中饰演老鸨;《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妹;《第一百个新娘》选场中的歌女。
曾被台湾导演、指挥选中饰演《茶花女》中的主要角色,曾两次赴日本,与日本艺术家合作演出了歌剧《魔笛》,1997年又被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导演选中,在音乐会歌剧《弄臣》中担任主要角色。

34、王蕾,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大学四年级时被中央歌剧院选中在歌剧《卡门》中饰演女主角卡门。1987年以歌剧《蝴蝶夫人》中饰演苏茹基而结束学生生活。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正式开始了歌剧演员生涯。陆续在歌剧《卡门》《弄臣》《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马可·波罗》《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在威尔第的清唱剧《安魂曲》和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中担任女中音领唱。
1990年在第三届法国奥芬巴赫歌剧声乐比赛中获“观众特别奖”,1996年在日本静冈第一届静冈国际歌剧比赛中获“优秀奖”。曾出访芬兰、法国、日本、新加坡、朝鲜、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35、金曼,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金曼是江姐的知音,是歌剧《江姐》及清唱剧《江姐》的经典演绎者。金曼爱江姐、爱《江姐》的音乐,一生有着浓厚的江姐情结,《江姐》的每一个音符她都研究过。金曼感谢扮演江姐,提升了她的艺术高度;感谢江姐这个人生的老师教她怎么做人。金曼缅怀江姐,崇敬江姐,她要通过她的演唱让大家都知道江姐,她要让江姐精神传承下去,为此,她做了很多努力,付出了很多艰辛却依然“不觉辛苦只觉甜”!:推出了与时惧进的红色经典与西方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并组织全国巡演,培养“小江姐”呕心沥血......金曼舞台上的形象光芒四射、感染力十足,而舞台下的金曼同样美丽、令人尊敬!

36、姜峰女高音歌唱家。2002年10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大都会歌剧大师班”的结业证书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各国大型音乐会。与北京著名艺术家组成的演出团多次参加慈善义演,被多家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艺术家”称号。
姜峰曾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歌剧学院主修声乐教育硕士学位,师从该院院长、意大利杰出声乐大师费拉罗先生,姜峰还在意大利马加利音乐学院攻读歌剧演唱硕士学位,师从声乐大师戴若瓦。与此同时,她以卓尔不群的声音条件和深厚的音乐赢得当今在意大利享有国宝声誉的现任斯卡拉剧院的声乐指导、女高音歌唱家,77岁的马丽雅·卢扎伊·乔尼的青睐并为她敞开大门。2006年7月,姜峰获得第十届意大利“献身艺术”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同时,被“意大利歌剧学院”授予“最高艺术家”学位(博士)证书。“献身艺术”国际声乐大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是当今声乐界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评委也都是声乐界最权威的人士。获得大奖之后,姜峰在意大利声名鹊起,多次举办音乐会,她还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了意大利最隆重的“意大利歌剧经典之夜”音乐会,与当今世界的歌剧演唱大家同台献艺,被当地媒体誉为“一颗在意大利歌剧舞台上发出耀眼光芒的新星”。

37、牛莎莎,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1978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习。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并获奖。2001年8月考取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获结业证书。在上海大剧院剧场演出歌剧《卡门》,同年在上海法国大使馆演唱《卡门》。此外,曾参加演出歌剧《弄臣》,扮演玛达琳娜。2002年,牛莎莎毕业后考入中央歌剧院。2007年获中国音协举办的法国“布朗热歌曲”最佳演唱奖,曾在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玛达琳娜,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饰演罗西娜,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中饰演阿苏切纳;2008年,她曾随中央歌剧院赴美国演出中国歌剧《霸王别姬》,饰演虞姝。

38、孙秀苇,在1994年一举获得意大利瓦尔塞西亚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总统特别奖和最佳歌手奖后,开始了数年的旅欧生涯,不断的学习和表演,使她的歌唱技艺不断精进,名气也蜚声欧美。她1995年开始进入意大利的歌剧院正式开始了歌剧生涯,从1997年首次在《蝴蝶夫人》扮演巧巧桑的角色后,至今演出逾150场。2002年受歌王多明戈邀请,在美国华盛成功出演图兰朵公主后,被华盛顿邮报以醒目的标题称为“灿烂夺目的明星”。已经在海外功成名就的孙秀苇,对祖国的歌剧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多次表示有机会一定会回国多参与歌剧演唱活动,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的力量。

39、徐春雨,1995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1996年考入中央歌剧院,排演了大量歌剧《图兰朵》《假面舞会》《奥赛罗》《阿依达》《卡门》《茶花女》等,饰演《弄臣》中女主角吉尔达。

40、张莉,女高音歌唱家(回族)。197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1983年以全优成绩和连续三好学生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被选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1985年又考入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尖子人才进修班”。先后师从程希逸、陈世华、高芝兰、王兼锐、赵碧璇教授。同时在中国音乐学院学完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川音绵阳分院音乐系系主任。先后在全国“新新”声乐比赛(1986);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1992)全国声乐大赛(1986中获奖);还荣获全国听众喜爱的十佳歌手(1995,1996);四川十佳演员称号(1898);“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十佳称号(该奖项属政府大奖);同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艺术使者”的殊荣。

41、陈小朵,女高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后出国深造,接受正统西方声乐教育。2003年通过全国性激烈角逐,最终出演大型音乐剧《花木兰》的女主角,并开始为国内观众熟知。2004年,小朵在歌剧方面的造诣引起国际艺术界关注,获邀北美多个城市出演美国Four brother entertainment Co.耗资两千万的大型音乐剧《兵马俑》,并在2006年应邀主演中央歌剧院年度大戏《杜十娘》,即将在今年主演歌剧《刘邦大帝》。

42、王静,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她1998年成功地在歌剧《屈原》中扮演了女主角婵娟,该剧获得了由中宣部颁发的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并获得了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她1997年获中央电视台军旅歌曲音乐电视“银奖”;同年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兰杯”一等奖。1996年,她成功地举办了《王静独唱及歌剧选场》音乐会,受到专家和观众高度赞誉。

43、张立萍,女高音歌唱家。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教授。1990年留学加拿大温哥华音乐学院,1992年获表演艺术家文凭。2004年3月,张立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以第一女主角身份进入世界顶级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中国人,担纲主演了歌剧《蝴蝶夫人》。同时,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进入世界另一顶级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担纲主演女主角的中国歌唱家。她还在德意志柏林国家歌剧院、挪威奥斯陆国家歌剧院、纽约市歌剧院、底特律歌剧院、巴尔第莫歌剧院,温哥华歌剧院、上海大剧院、巴黎国家歌剧院、巴塞罗那歌剧院等主演过歌剧《茶花女》、《波西米亚人》、《浮士德》、《弄臣》、《采珠人》、《卡门》、《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白袍修士的对话》、《蝴蝶夫人》《图兰多特》《拉莫默尔的露齐亚》等近二十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歌剧,塑造了柳儿、乔乔桑、咪咪等角色。

44、邓桂萍:,女高音歌唱家,1977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校,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毕业后任中央广播乐团独唱演员,并被选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歌手。1986年以突出的演唱业绩获取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奖学金,赴美国深造,1993年获“艺术家”文凭。该年与圣路易歌剧院合作首演《蝴蝶夫人》,因成功演唱女主角巧巧桑,从此巧巧桑成为她的代表性角色。她所演唱过的完整歌剧、交响乐、清唱剧及音乐会等曲目有近百部,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人》、《浮士德》、《图兰多特》、《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莫扎特安魂曲》、《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清唱剧《创世纪》、《弥撒亚》、《魔笛》等。她多次参加国际声乐大赛,并获罗马第二届世华声乐大奖赛首奖。邓桂萍的演唱技巧纯熟,表演入戏,对角色的把握准确适度。她出众的音乐天赋和丰富的演唱经历,使她的演唱水平日臻完善,正像国外一则乐评所说的那样:“歌剧主角对演唱水平要求极高,而生于中国的演唱家邓桂萍完全胜任,她中声区淳厚优美,高音区宽广嘹亮,气息运用熟练,完全展现出一流声乐家的水平”。

网络一下“酷影模式” 你懂得

⑦ 刘寅印是谁

刘寅印:一颗冉冉升起的青年歌唱新星
出生于音乐戏剧世家的刘寅印,自幼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培养和音乐的熏陶,为今后从事美声演唱生涯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功底和音乐基础。
2000年刘寅印被特招进入“武警山西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并于2000年和2001年受邀赴北京参加“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即“双拥晚会”)和为国家领导人演出;2008年正式进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就读,并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
刘寅印在追随丁毅老师学习期间,颇受老师的偏爱和提携,不仅接受了老师专业演唱知识的教授,而且还多次受邀随老师在国内外多场音乐会和晚会中出场表演,积累了丰富的美声演唱专业知识和现场表演技巧,并被丁毅老师认为是“引领未来中国歌剧演唱最具潜力的年轻歌唱家、花腔女高音”和“歌剧演唱最具实力的中国青年一代花腔女高音”,受到国内外业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
在校期间,刘寅印不仅各门专业课成绩优秀,并注重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活动增加实践经验和扩展艺术视野,不仅多次获得奖励,而且受邀参加了多场大型文艺演出,并被业界专家评价为“一颗冉冉升起的青年歌唱新星”。
2008年,刘寅印被学校选送参加了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全国九大专业艺术院校协办,台湾高雄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国内45所高等师范院校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比赛,她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临场发挥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一曲《多莱塔的咏叹调》(选自《La Rondine》)荣获女生独唱组三等奖。金曼、马秋华、傅海静、宋一等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活跃的著名歌唱家、教育家担任此次活动的嘉宾和评委。同年,刘寅印被学校选送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为指导机构、国际艺术家音乐与舞蹈(加拿大)协会在香港主办的“2008国际艺术家音乐比赛”,一曲《她抬头仰望》(选自《Un Ballo In Maschera》)技惊四座,并再次以出色的发挥和扎实的功底获得这次大赛的二等奖,为学校和个人赢得了荣誉。
在国内外专业赛场崭露头角之后,刘寅印受到全国多家单位和国外机构邀请并参加了多场重要演出。2010年,刘寅印受邀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首都春节联欢文艺晚会”,演唱了《长江之歌》,与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央歌剧院、总政歌舞团、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等20多个艺术院团的著名艺术家同台献艺。同年,刘寅印受邀参加了在国家体育馆举办的“为了正义的誓言”全国检查系统迎新年主题晚会,演唱了《光荣与梦想》,与阎维文、宋祖英、毛阿敏等我国著名歌唱家同场献歌,并被媒体称赞“演唱功底深厚、技术娴熟、表演精湛、音色优美、语音纯正”。

⑧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系列活动

2009-04-03 北大歌剧研究院举办歌剧《青春之歌》主题歌歌词征集活动。
2009-05-01晚七点,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舞剧院“院院联手”的强势打造下,由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戴玉强、迟立民等联合主演的歌剧《青春之歌》终于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上演。这是当代名著《青春之歌》继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后,首次搬上歌剧舞台。成为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献礼大戏。
2010年1月17日,为了纪念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诞生10周年,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联合主办,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刘珊等联袂出演的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京城观众奉上了一席红色经典的艺术飨宴!
2010年4月9日晚,一场名为“金葵花歌剧之夜”的中外歌剧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数千名观众欣赏了由戴玉强、金曼、莫华伦、魏松等一流艺术家带来的精彩演出,近距离感受了歌剧艺术的魅力。“金葵花歌剧之夜——中外歌剧经典作品音乐会”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4月9日成立当天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为了全面展示中外经典歌剧的巨大魅力,让更多的观众近距离欣赏到高水平的歌剧演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精心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为观众们献上了这场丰富的音乐盛宴。音乐会演员也主要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专职兼职老师担任。
2010年2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天津歌舞剧院联合主办,金曼、魏松、丁毅、孙秀苇、刘珊、曲波等著名歌唱家及薛皓垠、张海庆、陈小朵、孙砾、柯绿娃、关致京、张卓、朱涛等青年歌唱家联袂演出的《中国咏叹》交响音乐会,让到场的观众领略了中国歌剧经典音乐唱段的巨大魅力。
2010年6月11日晚,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观看。他称赞该剧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既让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又给人以艺术感染,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型原创歌剧《青春之歌》作为北京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尝试,自去年5月推出后,组织观看该剧已成为北京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2011年03月23日-03月30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北京大学音乐剧社联合推出北大音乐剧《我爱你,你完美,现在改变吧》。
2011年4月27日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公选课、系列讲座 “歌剧表演艺术专题 ” 之十
时间: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18:40 (第10-11节课)
地点:图书馆南配殿
主题:经典歌剧片段公开排练和讲析
主讲人:歌剧表演艺术家 傅海静
2011年8月
《北京大学2012歌剧表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正式启动歌剧学人才培养。
2012年9月7日上午,庄严的国歌声响彻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012届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此隆重举行。陈小朵、何弦、雷静、张晶和崔越为首届学生 。
2013年10月17日、18日,大型原创歌剧《宋庆龄》在广州大剧院成功上演。
2014年4月1日、2日晚,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联手北京大学法学院共同排演的经典意大利独幕喜歌剧《佛罗伦萨之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精彩呈现。
2014年5月8日晚原创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在武汉上演,这是首部运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王选教授投身科学、报国奉献的人生历程。
2014年6月30日、7月1日北京大学和国家大剧院以“《江姐》和金曼三十年”为主题,联合推出交响清唱剧《江姐》
2014年6月16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福建省歌舞剧院及福建大剧院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从歌剧艺术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产业化的合作。

⑨ 至曼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吗

有的,很专业

热点内容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