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

发布时间: 2021-07-13 20:25:38

『壹』 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专复业化的实现依靠主观和客制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一)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首先,要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包括三层含义:意识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之后提高的一体化,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及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其次,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一是强调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二是强化实践性课程;三是整合课程内容。
2.制定法律法规。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3.提供经济保障。政府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
2.恒于研究
3.勤于反思
4.勇于实践

『贰』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专业发展亦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版组织,通过终身专权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 “ 普通人 ” 变为 “ 教育者 ” 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叁』 教师自身应如何提高专业化水平

(1)抓好备课。加强备课的同时组织全体教师研讨,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2)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3)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或实况摄像,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分析、播放,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4)开展“四课”活动,给青年教师发展空间。即:1)组内研究课、2)个人精品课、3)骨干教师公开课、4)优秀教师示范课。

『肆』 什么是 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是教育学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伍』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解读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紧密相联又稍有差异的三个方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今天将它们放在同一层面来加以考察和分析。
教师发展要以专业化的思想来指导。专业化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在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个概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㈡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理解教师专业化
1、从静态而言教师专业化首先表现为专业成熟程度和外部条件。
⑴专业化条件之一:专业成熟程度
a、专业知识方面。这里的“知识”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学历、能力、理念等等。从学历背景而言,《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应有中师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这就是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现代信息知识等;再就是教育思想先进与否。
b、专业制度方面。专业化要有专业制度的保障。比如说教师资格证书,这就是制度上有了一个保障。当然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就是它没有终身发展的观点,认定一次后,就可以终身做教师。这些将来肯定要变化的,教育部已在拟定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这更要求未来教师在专业化上向深度发展。
c、职业道德方面。作为教师,有一些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正是从教师专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的。
⑵专业化条件之二:专业的外部条件
教师专业化,从社会的吸收力来说,这个专业化取决于两个方面:
a、专业的经济收入。一个职业如果收入很低,就不可能高度专业化。只有当它的收入达到相当吸引人的时候,它才能确保它的专业化水平,国际上有一根基本线,小学教师的工资是蓝领的1.5倍以上,如果低于这一水准,那就难了,此时要谈教师的专业化,这是不可能的!
b、专业的社会地位。有高收入,不等于有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应该是指人家尊重他,用现在通俗的话说,人家买他的帐。所以,我们说专业的地位是由自身成熟度和外部的条件决定的。
2、从动态而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一,未分化阶段。就是通常说的学者即良师。中国是学者教私塾;西方是牧师兼做教师,没有专门的教师职业。
第二,分化阶段。1852年,美国马里兰州向全世界公布义务教育法,这就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做保障,这时诞生了师范教育制度,由此分化出专门的教师职业。
第三,专业化阶段。发达国家大学从大众化毛入学率15%,向普及化毛入学率30%转移时,师范教育实行本科后的教育,就开始出现教师专业化这个问题了。比如,苏、锡、常、上海等发达地区,开始出现四年制的本科生要进入教师岗位已经不如意了,在这个时候发展第五年的专业教育,它就会有竞争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逐步成为一种制度。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研究领域,也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陆』 教师专业化要求

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嗯,非常的高,嗯,基本上都要是全日制的本科以上的学历,然后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要有这个职教的经验,同时个人的这个形象,沟通表达能力都要非常的好。

『柒』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历史的看,把教师看成职业、事业、专业的人很少。将近一半教师仅仅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作为一种职业。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职业看待,就很容易成为“匠人”;作为事业看待,就会“热爱教师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学质量高”,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邱济隆、刘京海、李吉林、韩军等他们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楷模。他们的最高境界是把教师作为专业,最快乐的事是穷尽毕生之力,研究如何在教研、教改、教育试验、专业研究方面树特色出成绩。因此,他们都成为教育名家。应该这样说,不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就难以达到专家型教师的境界和高度。许多教师所以成为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与他们对《教育学》等课程的兴趣、学习和研究十分投入有关。可以说,除专业理论和文化修养外,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层次,主要取决于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关于“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最早是17世纪基森大学的两位教授提出来的。但他们没有就其内涵做出明确的阐述。教育社会学家霍尔提出:“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 《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的科全书》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依托专业组织,依靠继续教育或终生教育及专业训练,取得教育专业知识与职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从教素质,并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专业须具备专业道德、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六个特征。要想成为专业发展的教师就必须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同时得到良好的发展。

『捌』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对于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而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但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相对不足,并且相应其社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

『玖』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什么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内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容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热点内容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
教师1对1 发布:2025-09-17 13:05:38 浏览:317
粤菜教学 发布:2025-09-17 12:15:54 浏览:604
安徽省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09-17 09:07:06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