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就业
1. 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
某调查机构发布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显示,2011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只有42%选择了教师职业,这一比例似乎出乎人们的意料。那么,42%的比例是否正常?另外58%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为什么没有从事教师工作?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城市挤不进、农村没人去 冷热不均的尴尬现实
去年7月,尚新从郑州师范学院毕业了。如今,这个24岁的女孩在一家办公家具企业上班,工作很忙,没有周末。“很想当老师,可惜竞争太激烈了。”尚新很无奈,“除了师范生,还有那么多非师范类的同学来竞争!”2011年下半年,她至少参加了郑州地区十几个学校的教师招聘考试,最终也没有如愿以偿。
据她介绍,当年同班的近40名同学中,毕业后真正当上编制内教师的不到四分之一,如果算上代课老师、私立培训机构老师等,勉强接近一半。
有编制的教师职位更是“香饽饽”。10月22日,北京某重点中学在北京大学举办招聘会,尽管要求“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现场依然人满为患,其中近半数同学均为非师范专业。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直言:“供大于求,师范类院校招生数量太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教师的稀缺。2009年,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相关文件,要求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尽管如此,由于财政、编制等种种原因,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仍然堪忧。
“北京的学校要求有户口,硕士学历,门槛比较高;到农村去的话待遇又太低,不愿意去——这是许多师范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袁桂林教授指出,“城乡差异太大,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待遇,缩小地区差异,否则很难吸引优秀毕业生。”
师范教育的转变 学生就业有了更多选择
相对于公众的惊异和不解,对于42%的从教比例,专家却表现得相对淡定。
袁桂林认为:“现在的师范教育基本采取灵活就业、尊重个人的培养方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类师范大学,师范毕业也不是说一定要去当老师,除非是特殊要求,比如等。”而在朱旭东看来,这个数据的比例是教师教育发展转型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他说,我国的教师教育正经历着大学化的发展过程。所谓教师教育大学化,也就是没有教育学院的大学要建立教育学院,而有教育学院的大学必须在原有教育学院的制度功能上进行转型,确立教育学院的专业学院地位。这就意味着教师教育将从单纯的“实践”教育变为“实践与理论”并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甚至更为重视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在国内某重点师范大学就读的程园就感受到了师范教育的悄然转变。本科时有一些教学实践类课程,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更强调学习中文专业知识,这样的培养方式让程园的同学们具备了选择非教师职业的机会。即将硕士毕业的程园还是比较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不过她的许多同学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宽泛的领域,公务员、事业单位、媒体等,在他们看来都是不错的选择。
按照朱旭东的观点,这样的转变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转型。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差别并不大,如同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泛媒体”工作,法学院的学生毕业不一定当律师,师范类毕业生也会面临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
朱旭东的同事赵萍博士从另一种转型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现在是从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转型到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从教师培养机构来看,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教师,每年从综合性大学毕业补充到教师队伍中的新教师数量不少;同样,师范大学也开设很多非师范专业,培养大量的非师范生。从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的角度来看,教师培养的规模要适当地大于岗位需求,保证这个行业有一定竞争性,如果培养的人都能轻轻松松当老师,就失去了竞争上岗的意义,也不利于激励师范生和教师努力进取。从行业外部来看,客观地说,教师职业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薪资待遇、社会声望和职业压力等方面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学生选择别的工作也可以理解。”
2. 教师行业就业前景
教师需求缺口 大二胎政策开放促使生育走向高峰,从而带动教师行业走俏,教育培训迎来发展高峰。据统计,仅幼师教学岗位的需求,2018年大学学前教育所有毕业生的数量,都填补不了幼师岗位招聘缺口。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白领选择充电培训,也使教育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成为吸纳应届毕业生的大户
3. 教育类专业就业方向
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基础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文教育等。
1、教育技术学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
2、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3、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及以上学历的学生所学专业和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
4、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5、汉语言文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是中文类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方向,也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21世纪中国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文字工作者。
4. 教师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教师肯定都是属于师范类的毕业生了,
另外,教师一般叫主课的比较好的,
比如说,语文,外语,数学之类的,高考要考试的那些个科目。
5. 求助:教师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每一行都出状元,楼主应该考上了吧(仅是推测)既然选择了这个教师教育专业,就努力认真去进取吧!从目前我们中国的情况看,应该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主要是你能不能更好的胜任,或许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但是你不一定想去那些地方.
6. 小学教师就业前景
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用人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小学生的减少、拆校并校的进行,小学教师已经饱和,新教师进入已经很难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老教师提前退休让出岗位、竞争上岗淘汰不合格教师来缓解小学教师的就业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是权宜之计,毕竟老教师有限,竞争上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从几年前开始,教师的准入已经向社会放开,只要具有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入教育系统,竞争教师岗位。尤其是随着社会就业难度的加大,很多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等系科的学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小学教师的竞争行列,这无疑又增加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小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教育学类,其中教育学类共10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4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53091位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911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249元,0-2年工资3956元,10年以上工资4956元,3-5年工资4867元,8-10年工资6134元,6-7年工资6660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广州、上海、东莞、杭州、武汉、深圳、西安、成都、郑州。
7. 教师的就业前景
教师的就业前景,目前还是比较乐观的,如果你是名牌的师范院校,毕业毕业以后找工作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工作还比较好找。
8. 教师职业前景如何
职业前景很好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确定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政策原则和重大措施,对未来十几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要求对教育进行超前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依法加大政府投入,广泛动员全社会资源,使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8)教师专业就业扩展阅读:
教师职业前景的相关内容:
1、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和诉求。
2、要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帮助农村教师排忧解难。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激发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
3、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完善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维护教师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