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故事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主班教师的职责:主班教师是幼儿半日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她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按照亲亲幼儿园的园务计划;制定班级教育工作计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按照亲亲。
『贰』 我是幼儿园老师,每天我们都要分享关于教育幼儿的故事 最后告诉同事 这个故事主要说的什么,我们应该学
〔小故事1〕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小故事2〕 有二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默想〕 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小故事3〕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柱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请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请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请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默想〕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 抓到了一只幼鹰, 他把幼鹰带回家, 养在鸡笼 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天天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 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 都毫无效果, 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 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磨 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 五枚金币 ‍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 有一次, 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 草原上迷了路, 阿巴格又累又怕, 到最后快走不动了。 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 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 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 草地里的那一枚, 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 你要一点点地用, 每一次都用出 不同来, 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 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 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 扔掉。 ”在父亲的鼓励下, 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 长大后, 阿巴格离开了家乡, 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 雨后, 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 由于墙壁潮湿, 它爬 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 个人看到了, 他叹了一口气, 自言自语: “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 碌而无所得。”于是,他 ** 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 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 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 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 力量。 ▲ 让失去变得可爱 ▲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 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 周围 的人倍感惋惜, 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这举动更让人大吃 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 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者善于放 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 司机考试 ▲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 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 只剩下 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 主考者问他们: “悬崖边有块金子, 你们开着车去拿, 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 尺。 ”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 愈远愈好。 ”第三位说。 结 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 远越好。 ▲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 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 己的孩子: “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 狮子还要快, 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记住你跑得快, 别人跑得更快。
『叁』 幼儿园教育小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
『肆』 幼儿园教育故事怎么写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与责任。
作家张晓风曾写文章发出这样的疑问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呢?我,一个母亲,今天早晨交给你们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们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呢?”
8月31号,我拿着班上的入学名册,想起张晓风的那篇文章,我问自己,“现在,他们十五六岁,带着憧憬带着希望,三年后,我还家长们一个怎么样的呢?”我不知道答案,脑子里只闪过那句话“我会做好这份工”。
慢慢儿地,我发现做好这份工不容易。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的责任似乎无限大,我们什么都要管,并且什么都要管好。有时候我们扮演家长的角色,关心他们生活,关注他们的情绪;有时候我们扮演警察的角色,一旦发现有违纪的情况,就立刻做好笔录,以便及时教育;有时候我们扮演医生,给后进生开“希望”的处方,给中等生补自尊,给优等生提中气。有人问著名的教师李镇西先生,“当班主任累不累?”李老师反问道“那些通宵打麻将的人累不累?——人啊,一旦专注于某件事儿,并且全身心投入,无所谓累或者不累。”我觉得,教师不过是一个农民,我们拥有“班级”这块土地,用“爱心”做种子,用“责任”做肥料,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经营,希望能够在秋天有所收获。
当我们播了种,施了肥,有时难免会犯一些急于收获的错误。10月份月考结束后,我发现一个同学没有写作文。我找学生谈话,他低下头,红着脸,吐出三个字儿“不会写。”我耐心地辅导,并请他重写这篇作文。中考的前一晚,我又找到这个同学,再一次给他鼓励和支持,他咬咬牙点点头说会尽力去写。中考试卷发下来,他又犯了同一个错误,作文零分。我开始生气了,言语中带着责怪,学生的头低地更下,还是三个字“不会写”。 我无法理解!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李肇铭主任打电话给我,请我完成一篇师德演讲稿,第二天交。一下子,我无从下手。第二天早上继续,仍是毫无头绪。霎那间,我想起班上那个写不出作文来的学生。我作为一为师长,一个晚上和一早上也没能完成一篇演讲稿,那我对一个后进生是不是少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宽容呢?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责任,但是当爱变成了要求,责任就容易外化为责怪。当学生犯错,倘若我们能想到“当初我也这样”;当学生再次犯错,倘若我们能够想到“假如我是学生”——这样的教育思维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
“现在,他们十五六岁,带着憧憬带着希望,三年后,我们还家长们一个怎么样的呢?”我仍然不知道答案,我只能像汪国真先生说得那样“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爱而风雨兼程,因为责任而风雨兼程。
谢谢大家!
『伍』 幼儿园教育故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征文
老师应该是觉得您教子有方才会给您出这样的题目吧,要不就是想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表现出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您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给你一个提纲吧。 1、首先,介绍孩子的情况,包括基本信息,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及特殊注意事项; 2、通过详细地描述生活中的1-2个小故事,表达出您对孩子的爱,还有您内心的想法; 3、您以后会怎么做来配合老师,因为孩子开始上学,和以前的状况不一样了,所以您要做的也会有所改变。 4、结尾句子。 这篇文字不需要很多,但是能表现出您的家庭教育就行。
『陆』 急求幼儿园老师与孩子的故事
3月28日 晴 早上吃完饭点完名字 发现XX很漂亮 便问“XX你怎么今天这么漂亮啊?”“老师今天我生日!这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今天是XX宝宝的生日我们应该怎么说啊?”小朋友们就一起回答我“祝XX生日快乐!!”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很兴奋的笑着 拍着小手。“我们给XX一起唱生日快乐了好不好??”“好!”。。。。唱完歌 我有队小朋友们说今天是XX的生日 但你们知道我们是谁生的吗?“妈妈!”“小朋友们真聪明!”“是妈妈生的我们 哺育我们长大,教我们说话,叫我们走路,给我们一个家 我们的妈妈好不好啊?”“好!”“那我们能让妈妈生气吗?”“不能!”“对了 宝贝们 我们要爱我们的妈妈 不能让妈妈生气 不能让妈妈着急 我们要做最听话的宝宝对不对?”“对!”“好!现在我们来做游戏。。。。。”(小班记实录)
『柒』 幼儿园教师演讲稿我们的故事
我喜欢讲故事,孩子们也喜欢听我讲故事,从
《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因为有故事,我和孩子们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今天我也要讲故事,只是今天的故事里既没有美丽的白雪公主,也没有勇敢的辛
巴达,但是却有满满的真实和言不尽的感动。这是我自己的故事,是金锣号幼儿园大二班的小朋友和我,与我的师傅——月浦四幼蔡霞芳老师之间的故事。
听口令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走班带教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初见蔡老师。
那天,孩子们在做平衡练习,我发现垚垚的动
作很有创意,就想集中所有的幼儿一起来观看模仿,可叫了好几声,帅帅和腾飞几位男孩子根本充耳不闻,浩杰虽然已经听到了我的指令,但还在漫不经心地晃来晃
去。我又大声喊了几次集合,嗓子都喊疼了,孩子们才好不容易集合到我的身边。但是围拢在我身边的孩子有的自顾自讲话,有的前推后挤,有的左顾右盼,喧哗声
一片,根本没有人在听我说什么,我又窘迫又着急,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一直在一旁静静关注的蔡老师上前摸着一个孩子的头说:“今天我最喜欢他,知
道为什么吗?”孩子们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居然马上安静下来。孝龙说:“因为他听老师的话。”蔡老师笑着闹源说:“对,他集合的时候很安静,速度快,最重要
的是他耳朵灵,会听老师的口令,所以我最喜欢他。瞎弯咐不过,我也喜欢你们,看你们刚才玩的时候会动脑筋、会商量,不过老师说集合好像没有听到哦。”此时,一边
的飞飞说:“蔡老师,你喜不喜欢我?”蔡老师摸着他的头说:“当然喜欢喽!如果老师说集合,会听口令的孩子我更喜欢。”飞飞开心地说:“我下次一定会快一
点的。”别的孩子也争先恐后地说下次也会快一点。看,孩子们就这样在和蔡老师的一来一往中,一下子变得规则有序、不再吵磨纯闹,我便可以顺利请垚垚介绍他的好
方法。垚垚介绍完我刚想解散,只听蔡老师对孩子们说:“学会了别人的好方法,你也可以自己试试有没有其他有趣的方法来玩。等会张老师还要集合的噢,这次我
再来看看我最喜欢的是谁。”接着,就看到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在尝试和探索各种玩法,都希望自己的方法是最好最有趣的。当我再次宣布集合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孩子们快速来到我的身边。
活动后蔡老师给我分析:“集体运动,在留意
孩子动作技能展现时,还要注意班中特别调皮的孩子,你要让孩子们学会听口令,规则意识的形成对孩子社会性发展很重要。你们班的孩子其实是很懂事很聪明的,
但需要你及时引导。”由此,蔡老师对常规培养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如常规要求需适切,要考虑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常规要求需一致,要与配班老师、保育
员之间形成默契,达成一致;常规要求需反复,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我努力以清晰的口令
与幼儿互动,努力以积极的鼓励引导,适时树立榜样,明确提出要求来组织孩子有分有散的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搭班老师和保育员沟通,达成一致。经过反复的
练习,孩子们集合的速度快了,注意力集中了,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这一良好行为的习得为建立稳固的班级生活常规打下了扎实基础,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建立一个规则有序、健康快乐的班集体,是一名新教师专业成长中必须形成的能力。从蔡老师的语言和行动中,我领悟到,班级管理、常规建设,需要做到三个字:序、常、实。
序:序就是秩序,顺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有其内在的章法。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的关心和注视,班务做到泾渭分明,制度井然,有条不紊,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会日渐形成巩固。
常:就是经常,是坚持。小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有些常规我们必须常常提,适时适地地提,他们才能记忆深刻,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贵在日复一日的坚持。
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班级良好的一日常规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更是根据幼儿实际年龄特点循序发展起来的。
“小不点儿”的蒲公英
教师仅仅关注班级孩子的共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聚焦个别孩子的成长过程。因为只有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才会孕育一个灿烂的班集体。
每次蔡老师来蹲班带教,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
地围着她,尤其是那些外向活泼的孩子更是拉着蔡老师的手不肯放,那种喜欢真是发自心底。毛毛小朋友,年龄小,话也不多,是我们班的小不点儿。每次看到大家
都围着蔡老师,他总会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但是,蔡老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小不点儿,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毛毛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你好。”然后害羞地转
过头。
有一次,区角活动后蔡老师高兴地告诉我:
“毛毛今天认真地在区角里自己做了一朵蒲公英,他拿给我看,做得真不错。孩子有了进步不要忘记表扬他啊!”蒲公英引来了孩子们的惊喜声,毛毛脸上洋溢出了
骄傲的笑容。第二天毛毛又去做了更多更好的蒲公英,原来老师小小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
终于又等到了蔡老师来的那一天,毛毛居然自己跑过去和蔡老师问好,而且还要蔡老师去看自己做的满满一墙的蒲公英。看着他们一大一小的身影,我感觉特别温馨,甚至羡慕。那一刻,我在心里做了一个“庄严”的决定:我一定要做一个像蔡老师一样的老师——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
在蔡老师的身上,我读到了四个字:平等、尊
重。赢得孩子们的喜爱,老师要懂得欣赏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事物;要能够理解孩子,及时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鼓劲;要学会发现孩子,主动与孩子沟
通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拉近老师与孩子的距离,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的老师才能让班中的每一个孩子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快乐
地融入在班级中,健康活泼地投入到活动中。
蔡老师说:“快乐的班级环境,就是一块‘肥
沃的土壤’。教师是这块土壤上的耕耘者,需有科学的思想、健康的管理、有效的建设,只有让阳光、空气、水分润泽这片泥土,土上的绿苗才会茁壮成长!”衷心
感谢蔡老师一年来的相伴和指引,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这一切必将对我的教育生涯一生有益。